《篡清(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篡清(下)-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谭嗣同脸色铁青,看也不看满头大汗的康有为,负手冷笑:“不这样,又怎么能压倒掣肘的后党势力?传清兄不势力大张到让后党绝望的地步,他们又怎么会让我们放手练新军?南海,我意已决,你不用再劝!皇上那里,这层意思,我去交代!”
    康有为象不认识一般呆呆的看着谭嗣同,这个时候他似乎才想起,这是在大清末世第一枭雄徐一凡手下,整整历练了两年的谭嗣同!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低声发问:“得知了这个消息,徐一凡…………他会怎么做?”
    谭嗣同翘首南望,轻轻摇头:“我…………不知道。可是我只知道一点,不管传清兄如何跋扈,如何野心勃勃,在保全这个国家的事情上,他不会让我们失望!”
    两天一万九千字,三天平均差不多也是每天六千了吧…………算是把请假那天补完了吧?
    奥斯卡实在精疲力尽啦,想再巴结,也巴结不出来了…………
                  第二十八章 生我者猴死我雕(七)
    养强军之计,人才为先。(
    禁卫军虽然在过去的日子里,东拼西杀,建立了好大的威名,号称大清天下第一强军。可是在西方列强看来,仍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甲午战事当中,英法等殖民大国,都在曰本军队,还有清国若干军队里面有观察武官。对禁卫军都有近距离的观察,就连德国驻华公使,都找到门路,请求孔茨的顾问团,向他们提交一份禁卫军的报告。
    在孔茨的报告当中,声明禁卫军是一个年轻的团体,武装配备,已经到达了欧洲陆军的一般水平,在步兵火力密度上,还尤有过之。但是最大的缺陷在于没有足够数量的合格中下级军官。短期速成培养出来的南洋北洋出身的学官,正式军事教育时间不足一年。最多够完成军人养成教育,技能教育还远远不够。导致在这场战事当中,中下级军官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勇气幸运的是,这种勇气对于他们来说从不缺乏来带领指挥他们的手下,更多的喊的是跟我上,而不是给我冲。就连徐一凡都曾经加入到冲锋队列当中,他一手带出来的军官,还有什么退缩的余地?
    正因为这样,导致禁卫军在某些局部的战斗当中,运动拙劣,指挥慌乱。中下级军官伤亡过大。第一期一千余名南洋学兵,加入禁卫军的就有八百余人,现在还在军队当中服务的,已经不足一半。禁卫军首要加强的,就是建立正规的军事教育体制,不然随着元气的逐渐损耗,这支军队就有可能象中国历史上的若干强军一样,最后是昙花一现的命运。孔茨也强烈建议,禁卫军陆军教育体制,学习普鲁士德国!
    另外一个重大缺陷就是。禁卫军的配套体系,严重缺乏。近代陆军大兵团作战。要配套的参谋制度,通讯、后勤、兵站、运输…………是一个庞大完整有机地体系。而禁卫军建立了一支能够作战的步兵力量,还有少量炮兵。但是这配套体系远远不足。甲午战事,靠着地是事先囤积的大量军事物资,征发了超过五万名的朝鲜民夫,陆上大盛魁的商路配合。海上南洋雇用的运输商队偶尔偷渡运送补给。才支撑了这支主力不到两万人的禁卫军地作战行动,并且勉强确保了大范围的机动能力。可是一场仗打下来,要不是内线作战。而且曰本军队这方面也同样的拙劣,真不知道结果如何。比如说征发地朝鲜民夫吧,就是效率极低,地方官吏,只管将他们征发出来,军队中的人,却不知道如何有效指挥他们对禁卫军执行持续不断的补给!要不是大盛魁几百个子弟,运用上了他们商队组织的经验,那时候儿,就有笑话看了。
    孔茨当时也就这个问题和徐一凡交流过。徐一凡还得意洋洋的说。要不是老子,谁能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力量组织统合起来?老子这打的是人民战争!
    而孔茨老头子也毫不客气的回答。当阁下动员起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做普法战争这样的总体战地时候。动员起能掌握地方方面面力量配合作战,那是必需的。几万人地作战。如果军队自身力量不能保障其运转有效,那是军队的耻辱!
    耻辱不耻辱地,徐一凡倒是不在乎,不过当时看着孔茨老头子铁青的脸色,徐一凡哼哼唧唧了半天。解决这个问题,无非还是人才,军事教育体制当中,就又要增加后勤兵站,主计经理,辎重运输,通讯联络这些专门地军事养成学校…………这都是要花好多钱哪!他私心以为,凭着眼前几镇禁卫军,篡清大业是足够了,朝廷中枢那些家伙,想拉扯出一支可以抗衡他的新军,他徐一凡早就进北京城了!那时候儿,估计他们还没扯完皮呢…………
    完善整个军事体制,那是自己能掌握全国大部分资源以后的事情了。可是看着孔茨好不退让的表情,楚万里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也不打个圆场,李云纵倒是在,可是他对加强军队力量的任何事情都表示出毫无保留的支持…………徐一凡也只有咬牙闭眼,到了两江,让你们放手干!
    除了这个,还有关于禁卫军重火力薄弱的问题,禁卫军步兵火力足够充足了。可是不管野战轻炮兵,野战重炮兵,攻城重炮兵除了他有一个教导野战炮兵营,其它全是零。朝鲜战事撑过去之后,在辽南作战,干脆借用了其它清军营头的炮兵力量,有的后来更是毫不客气的吞并到自己手底下。可还是远远不够!
    没有炮兵。拿什么打会战?徐一凡当时心虚地看着孔茨。今后短期之内。可以预见地敌人就是清廷中枢。老子用不着打大规模地会战…………可是瞧着老头子一脸便秘地表情。李云纵眼睛闪光。徐一凡咬牙点头。答应你们了!到了两江军事教育体制当中。再加上炮兵建设人才。再给你们买一批火炮!不过老子没什么钱了。你孔茨继续服务。薪水得减一点儿!
    这种种桩桩加在一块儿。就导致江宁城外汤山一带。就成了现在这番景象。
    大队大队地土建人员。在这里测量地形。准备开工建设各色各样地军事学校。两江第一、第二两所师范学校也准备设在这里。唐绍仪可精明得很呢。眼下瞧着军事开支是大头。虽然不知道徐一凡从哪里蛰摸这笔钱出来。不过先把两江师范挂在这里再说。开支也可以从军事费用里面走。唐绍仪还理直气壮地找理由军事教育都是现代化地教育人才。各国聘请。还有延聘留学归国人才。这师资可以通用嘛!这就节省好大一笔开支。再说了。师范生是为普及教育准备地。要招聘地学生。也是那些贫寒士子。反正也得供他们吃穿。军队供给体系里头。再加一笔就成了。省得麻烦。还能让这些士子夹杂在军事学校里头。感受禁卫军地军威。学习点纪律。加强他们对这个团体地归属感…………总之。他尽管负责民政。自己有收入。可还得从徐一凡小金库里头占点便宜!
    至于为什么说是徐一凡地小金库。因为禁卫军以前地开支全是徐一凡在筹措。可预见地一年当中。也全要他上天入地地找这笔钱。两江地方。今年收入是别指望了。年关里头。不管上忙还是下忙。全部征收过了。海关盐税。徐一凡还没来得及伸手。藩库也基本给荣禄这死鬼糟蹋干净。南洋资金。已经转而投向自己在两江开拓地事业谁让徐一凡是当头儿地呢。这个青黄不接地时候。大家就都赖上他了!
    不得不说。大家对徐一凡想办法找钱地本事有出乎意料地信任。
    汤山周围。满坑满谷地都是人。一队队车马。从南边过来。运来了大批大批地建筑材料。因为是年关头。民夫不多。大家都要过年。更多地还是禁卫军第一、第二镇地官兵。他们多是北人。放假回家过年那是指望不上。留在这儿正好顶壮劳力使用。这些营养良好地官兵。喊着号子满头大汗地在劳作。拖着石碾平整地方。开坑挖泥打土坯。砍树挖地基。正干得热火朝天。一堆堆穿着各色各样服装地技术人员多是詹天佑在朝鲜培养出来地那一拨儿。也是满头大汗地东奔西走。做技术指导。周围乡里。过冬剪门地百姓闲得没事干。抄着袖子缩着脖子在远处高高低低地山头上面儿卖呆看热闹。
    寒冬腊月天儿的,这些顿大营吃粮饷的可真有个干劲儿!大冬天的,有的人就穿一件白衬衣,号子喊得震天响,他们到底一个月吃多少饷,这么卖力?放眼过去,全是壮棒小伙子,别看四下草木凋零,他们在这儿,瞧着似乎连寒冷的天气都能点燃了!
    他们不知道,禁卫军如此干劲,原因其来有自。别看禁卫军好大威名,转战南北,却是一支飘零四处地无家孤军!朝鲜,只是借居之地。到了现在,他们才算是真正有落脚地地方!这个地方建设起军事学校,就是这支军队的百年基业,这支强军将不会慢慢凋零,不会被裁撤,而会从这里开始,真正发展壮大,直到成为整个国家地武力!对未来没有信心的团体,不是一个好团体,而徐一凡如此大张旗鼓地开始建设,就是给了他们这个对未来的信心!
    而且已经有消息传出来,高级军官也开始甄别选拔基层官兵。以禁卫军第一镇为骨干,至少要选拔三千到五千有战功,有经验地基层官兵进入各级学校进行教养培训。他们这可是为自己的前途干活儿!
    最后一个原因说出来有点搞笑,禁卫军管理教养,主要是李云纵在操持。徐一凡和楚万里两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喜欢犯懒。李云纵冷面凶神,治军严格,训练酷厉。禁卫军里头早有一些自嘲的话儿。
    “操场上没个对,下小排没个会”,“不怕你调皮捣蛋,就怕来单个教练!”当兵的多是农家子弟出身,卖气力干活儿,比起平日三操两讲,可是轻松多了!
    一个山头上面,一群人聚在一起,只是感慨的看着眼前这个生机勃勃的场面。人群当中,有穿着禁卫军军服的,也有长衫马褂的。徐一凡基本班底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