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孔武,虽然面上平静,但是心里却早已焦急如焚,脑中飞快的想着自己该怎么样脱身。
“官爷,请借一步说话。”
看着眼前略横的士官,孔武突然计上心头。
士官虽然不知道孔武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跟着孔武来到了城门的另一边。
“赶紧说,耽误了城门严防你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士官不耐烦的念叨着,孔武也不废话。
“官爷,敢问黄县当今县丞可是孔融孔大人的族弟孔通孔大人??”
 ;。。。 ; ;
第五章:携重宝黄县认亲
“是又如何”
“官爷,那便对了,吾姓孔名武,字子陵,乃是孔大人的远族侄儿,听闻我孔叔叔在此上任,便带上家传之宝物,前来献予族叔,望官爷代为引荐。”
情急之下,孔武便随意给自己取了个字。
殊不知,孔子陵这三个字对于10年后的东汉末年意味着什么,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就你这幅样子,还能是孔大人的侄儿?”
孔武听到士官如此说,便压低声音,走到士官耳边说道。
“官爷有所不知,我这身打扮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谁会想到,我这身打扮,会身怀重宝呢?”
“噢?这么说,到也还可信。”
“那就恳请官爷代为引荐,如若在下有出头之日,定然不会忘了官爷的提携之恩。”
“哈哈,既然是孔大人的侄儿,那便是一家人了。你暂且在这儿等我一会儿,我安排完工作就带你去觐见孔大人。”
听到孔武的承诺,士官在心里快速的思考着。
最终还是决定带孔武去见孔大人,如果这小子说的是真的,那么对自己来说便是一个升官发财的好机遇。
这便是孔武的计谋。
一开始本来孔武是打算去当铺兑换一些金银,然后再以世家公子的身份前去找这个孔大人。
然后没想到会遇到了这个士兵,那么自己不如就将计就计,带着自己的“家传重宝”去会一会这个黄县县丞—孔大人!
“好了,孔兄弟,工作安排完了,我们这就去县衙内去见见孔大人。”
感觉到面前这个小子有可能能帮得到自己,士官的态度马上就好了起来。
“好,那我们现在就走吧,希望我那位族叔能够接见我才好啊!”孔武装作无奈的样子向士官说道。
“放心吧,孔大人对于本家人那是相当的照顾,要是孔兄弟能够认亲成功,切莫忘了小弟的一小份功劳啊。”
士官谄媚的对孔武笑着,虽然孔武并没有理他。
孔武现在脑子理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该怎么攀亲戚?
自己是哪儿人,谁谁谁的第几代孙,都是有讲究的。
要知道,古人对于血缘这种关系,都是非常重视的,自己万万不能随意编造。
要是被孔通发现了自己话语中的破绽,那自己可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
在去往衙门的路上,孔武脑中不断的浮现出很多孔子的后人,但是又都被孔武一一否决。
两人就这么各自心怀鬼胎的来到了县衙门口。
“孔兄弟,这就是我黄县县衙,孔大人这个时候应该正在县衙内休憩。”
“一定要记住,孔大人性格有些怪异,礼数不可不周,也不可高声喧哗。你就在旁边先不要说话,我来给你代为引荐。”
士官来到衙门口,不停的开始给孔武交代这,交代那,生怕孔武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厚道,连累到自己。
“放心吧,我一定把礼数做周到,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两人说完,这才一同走向这黄县县衙。
“哟,李大哥,不在城门口当差,跑回衙门干嘛?不怕孔大人一生气丢你去牢房啊。”
衙门外的两个守卫看到和孔武一起来的士官,熟络的打起招呼来。
“今日有客人,就不和你们两个贫嘴了,赶紧帮我通报一下孔大人,就说我李三求见。”
“得嘞,不过晚上我两得去你那儿喝酒啊。”
“行行行,赶紧去吧,别耽误我时间。”
三言两语李三便打发了衙门的守卫去前去通报。
而孔武也跟着李三在门外静静的候着。
不多时,前去通报的门卫这就回来了。
“李哥,通报完了,孔大人正在会客,客人好像是孔大人孔氏的同族兄弟们,让你在门外稍微等会儿。”
“孔氏?莫不是孔融大人来了?”
孔武听到孔氏,瞬间便想到了这青州最大的掌权者—孔融。
“这位兄弟是?”
衙门的门卫没见过孔武,但是看到李三站在这个小子后面,也没敢造次,只能出声问道。
“哦,给兄弟介绍一下,这是孔武孔子陵,是我们孔大人的同族侄儿。今日特地过来带着家族宝物前来和孔大人认亲,这不,我当差时候刚好遇到,这才给小兄弟引荐一下。”
“哦?我怎么没听说过孔大人有个同族侄儿?”
“这位兄弟,既然孔大人是在会见我孔氏的各位叔叔,那烦请通报一声,就说吾乃孔圣先人19世孙褒成候孔完之私生子孔武。”
“今日携家族宝物前来拜见族叔,万望相见。”
孔武从城门口到衙门一直在想一个对自己比较有利的身份,最后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人。
这人便是褒成候孔完,此人乃是孔圣人的19世孙,可以说是孔家的嫡系。
而且孔完早逝无子,这更是给了自己一个私生子的理由。
至于自己有什么凭据让这些人相信自己的话,很简单。
第一:那得看自己的“家传宝物”是否符合孔完侯爷的身份;第二:这孔通正在会见孔氏宗亲,自己必须要用自己的口才与见识让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正是孔完后人。
孔武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在这个混乱无比的世道,很多的历史资料已经无从寻找,很多血缘之亲也无法辨认。
否则那大耳贼刘备岂是那么容易便蒙混过关的?
再则,如果自己的才华能够震慑住在场的孔氏族人,那么自己就更有机会到孔融的手底下任职,只有接触到了孔融这一类的人物,自己才有机会营造自己的势力,或者说得到自己的发展根基。
孔武飞速的在脑海中想象到一会儿会出现的一切事情。
“行吧,那你在这儿再等会儿。”
门卫说完,又再一次进入到了衙门之中。
不多时,衙门的守卫便已去而复返。
“公子请进,孔大人在里面等你。”
“孔兄弟,那你就自己去吧,李三我就不进去了。”
“那就多谢李三哥的引荐之恩了,如果在下认亲成功,那么自然不会忘了李三哥。”
“嘿嘿嘿嘿,孔兄弟多礼了,赶紧进去吧,莫要让孔大人等你啊。”
和李三说完,孔武便深吸一口气,大步的走进了衙门中,而衙门中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
 ;。。。 ; ;
第六章:高堂上孔武献宝
第一次走进这古色古香的县衙中,孔武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和秦朝时期的县衙略有不同,汉朝的县衙更加的注重威严,所以孔武在进入黄县县衙之后,便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压抑感。
孔武怀着忐忑的心情一步一步的走进了这黄县县衙。
穿过县衙的大堂院这才到了县衙正堂。
孔武走进县衙正堂,便看到堂内主位上坐着的那个人,应该就是这黄县之主孔通。
小眼睛、宽胖脸、还留着两撇小胡子,脸上时不时的露出和蔼的笑容,不像是县丞,更像是商人。
孔通负手而立,就这么站着看着孔武的一举一动。
虽然看着很和气,但是孔武知道,如果自己接下来的话要是有丝毫的破绽,那么等待自己的必将是一顿牢狱之灾。
孔通左手边右手边的座位之上各坐了三人,想来便是那孔氏宗亲无疑。
孔武挺直腰杆,拱手说道。
“在下拜见诸位族叔!”
看着堂中站着的孔武,堂中六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堂下何人?听说你乃我孔氏宗亲,到底是怎么回事?赶紧如实道来。”
主位上的孔通也有些奇怪,不由得开口问道。
“回族叔,在下孔武,字子陵。孔圣先人第19世孙褒成候孔完乃是在下的生父!我是父亲大人的私生子。”
“20年前,我父孔完还未封侯,最喜欢游历大江南北。在一次游历中,于平原县与我母亲相识,两人一见钟情,遂同居数月。”
“后来因为朝廷的征召,父亲便回到了朝中继续担任官职。父亲离开之后,母亲便怀上了我,可是没想到在母亲想要去洛阳告诉父亲这个消息的时候。”
“父亲的噩耗却传来了,母亲没想到那一别竟然是与父亲从此阴阳两隔。”
“天妒英才,父亲大人早卒,而母亲也禁受不住打击,再生下我之后,便撒手离世。”
“在下那时候尚在襁褓之中,本来必死的我,却遇到了我师傅。师傅当时善心一动,便把我带到了他所居住的琅琊山之上,将我抚养成人。”
“从小师傅便教我读书识字、强身习武,直到最近我才得以从师傅那里出师。这才带着父亲送给母亲的家传宝物前来献给各位族叔,希望能够回归我孔氏家族,做一个有名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