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nng到底。苏望对于这两种态度则是不表扬不批评,只是继续自己的调研,通过自己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该乡镇的真实情况。
罗大东和李述才在苏望来调研前关商量了两天,烟雾缭绕地差点没把自己熏成腊r,最后定下调子,还是坦白从宽。毕竟安溪镇离富江镇太近了,两地之间的不少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说不定安溪镇的情况早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到苏望的耳朵里去了。再说了,听说苏望在安溪镇有亲戚,再怎么隐瞒都是隐瞒不过去的。
听着罗、李两人还算诚实的回答,苏望脸依然是平静如常,只是不停地在笔记速地记录着。空闲时,他抬起头看着自己对面的这两位,眼睛里的光芒让罗、李两人心里不由一紧,却看不出苏记对自己两人的汇报和回答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到了中午,苏望也了解地差不多,他拿着手里的笔记,扫了几眼后便定了下来这两天的行程,下午去附近一个村子,明天去比较偏远的三个村子。
李述才连忙出去安排,罗大东则小心翼翼地说道:“苏记,该吃中饭,我们在食堂里准备了一桌。另外还有一件事需要向苏记汇报一下,贺副县长昨天就到我们镇来调研交通工作,今天下午就要回县城去,所以中午我们想安排在一起,还请苏记指示。”
苏望不由笑了笑:“哦,老贺也在安溪,那好,大家一起吃个饭,我刚好也有些事想跟他谈谈。”
苏望知道罗大东等人的心事。两位县领导同时驾临安溪镇,安溪镇要是分开招待,无故增加负担还题,要是领导心里不舒服就麻烦了。要是一起招待也是麻烦,谁知道这两位县领导互相之间看得顺不顺眼?万一这两位领导之间有芥蒂,硬拉在一起吃饭,安溪镇就好心办了坏事。
所以罗大东先征求苏望的意见,毕竟他是县委副记兼常务副县长,比贺五华副县长要高一级,只要他定下来了,贺五华也不好说什么了。
贺五华担任副县长后分管交通等方面的工作,这位本地派的干将很有干劲,任没有几个月便抛出一份渠江县交通建设三年规划,可惜刚到县政f办公会议就被傅刚给毙了。那时程诚刚被拱下去,苏望还在富江镇隔岸观火。
不过贺五华并不气馁,而是通过一些迂回政策,先做通几个乡镇的工作,那这几个乡镇的乡村公路或连起来,或进行改造升级,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本地派部分干部对贺五华产生了意见,说他不集中精力去对抗傅刚的咄咄逼人,尽搞些“无用功”。幸好戴党生对贺五华依然保持着支持,所以没有产生太大的风波和出现什么其它的变故。
“老贺,听说你昨天就过来了。”苏望主动跟贺五华打着招呼道。
“是的苏副县长。”贺五华很是客气地答道。
苏望不由笑了,这个贺五华,心里还有气呀。等坐下来之后,苏望又转头问坐在身边的贺五华道:“老贺,你调研得怎么样?”
“还好,很有收获。”
苏望看了一眼神情如常的贺五华,又看了一眼半倾着身子,脑袋向这边侧过来的县交通局副局长尤四化,听说这家伙是傅刚安进县交通局的一颗棋子。县交通局是贺五华的自留地,他在那里当了好几年的一把手,却被傅刚借势钉进去一颗钉子,心里肯定不舒服。可是这次调研贺五华为什么把这家伙带在身边了?难道是怕他不在县城这个尤四化会在县交通局搞些小动作,又或许是想通过这家伙向傅刚表达一些东西,试图缓解与傅刚之间的关系,让这位县政f一号支持他的交通规划。也可能两种意思都有。
如果是第一种意图,贺五华应该达到目的了,如果是第二种意图,那么贺五华的想法就太一厢情愿了。
看到尤四化被李述才拉到一边喝酒说话去了,苏望低声对贺五华道:“老贺,你那份渠江县交通工作三年规划我看了,的确很不错。如果能够得以执行,渠江县的交通建设会一个台阶。”顿了一下,苏望又说道:“只是这个规划需要持之以恒去做,没有三五年是看不到什么成果的。”
贺五华的脸终于动了动,他不由深深地看了一眼苏望。他此前一直觉得这位县委副记只是运气足够好而已,就算戴党生再三告诫他,也不以为然。可是今天只是对话了几句,他就已经体会到这位苏记的锋芒。
贺五华可以肯定,这位苏副记已经明白自己想以出政绩去打动傅刚支持那个交通工作三年规划。可是苏望却毫不留情地点出,这个规划没有三五年是看不到成果,这是它最大的缺点。急于想出成绩的傅刚等不等得了这么久?或许正是这个规划无法短时间里出成绩,所以在傅刚心里占得分量还不足,权衡一番后便放弃了。尤其当时搬迁工作正在风头,大家都以为搬迁富江镇是板钉钉的事了。傅刚有这么一个天大的政绩摆在面前,怎么还会为那个什么交通三年规划去费心思。
不过现在搬迁富江镇工作已经被国字函给彻底否决了,那么傅刚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病急投医?抓住这么一个政绩工作大力支持呢?这是贺五华心里的小算盘。他又看了一眼苏望,心里在嘀咕着,如果没有这个后路,自己说不定真的要与这位苏副记合作了,毕竟现在苏望派的。
苏望夹了一筷特菜,辣椒闷泥鳅,慢嚼细咽地吃完后又说道:“我到安溪镇之前,戴记就跟我说,这道菜只有安溪镇才能吃得好。”说完他对众人笑言道:“幸好有戴记指点,否则我还不知道这道好吃的菜。”
贺五华跟着众人一起陪着笑脸附和着点头,心里却是叫苦不已。苏副记这是不是在警告自己,现在本地派在与苏望结后,又赶国字函否决搬迁富江镇,已经稳住阵脚,开始向傅刚发起反攻。如果在这个时候自己谋求傅刚的支持,那戴党生会怎么想?这是贺五华最担心的地方。他跟随戴党生多年,深知这位领导的心思。如果自己真的迈出那么一步,只怕羊r没得吃反倒惹得一身ā。
这时,范海阳急步走了进来,在苏望耳边低语了几句。
“傅县长呢?”
“苏记,傅县长有事去潭州了。”
“好,我们马回县城。”
贺五华连忙问道:“苏副县长,出了什么事?”
“县瓷器厂的职工围在县大院n口了,要求与县领导对话。”苏望淡淡然地说道,“傅县长不在家,我必须赶回去。老贺,老罗,老李,那我先告辞了。”
第一部 科级干部 第二百一十二章瓷器厂的“逆袭”(二)
第二百一十二章瓷器厂的“逆袭”二
在赶回瓷器厂的路,苏望一直皱着眉头,yin沉着脸。他不是恼怒县瓷器厂工人们“不识大体”,在次去县瓷器厂调研时他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xng,这个厂子迟早要出问题。因此他早就做了一些准备,只是南鹏和沪江那边只是接到一些初步信息,虽然算是好消息,但是关键xng、决定xng的信息还没有出来,所以苏望就一直保持着沉默。
此时苏望恼火的是自己被县政f那帮人给“卖了”。他刚才打了几个电话才得知,瓷器厂在几天前就有些形势不妙。按程序,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县政f的领导先顶,于是傅刚去了潭州市,说是去跑两个项目。几个副县长,负责这一块的麦泽运一张病假条便躺进了市人民医院,其余四位副县长,除了贺五华几天前就跑下来继续他的交通工作调研,其余的不是突然找借口去市里了就是有事去了外地,反正是躲了一个没影,于是这段时间一直在乡镇跑的苏望,渠江县常务副县长、县政f的二号只好顶去了。
还是县政f办没人呀,要是县政f办有自己的耳目,也不会这么突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苏望并不恼火去解决县瓷器厂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在他手迟早要解决的。只是这次信息不及时,硬生生被县政f其他几位给架出来了,这让他很不爽。
苏望通过电话与正在处理这件事的县政f办副主任林元通沟通,了解情况,了解现在正围住县大院大n的百位县瓷器厂工人提出的要求。然后打电话给县公安局局长陈守毅,要求他派出警力维持秩序,但是不得与瓷器厂的工人发生冲突,必须保证不能让形势恶化;接着又打电话给县宣传部部长夏志新,让他通知县电视台以及相关部n,除了进行正常的新闻采访外,还要警惕和注意是不是市、省或外地的记者“偶尔”到来。现在老百姓都变聪明了,知道动用舆论压力了,说不定在筹划这次事情之前瓷器厂的工人们已经向某些媒体递了消息。
一番忙碌下来后,苏望先默想了一下自己的部署是否有漏dng,然后开始默想着该如何去应对那百位县瓷器厂的工人们。
丁大山也知道事情紧急,车子开得又快又稳,不到一个小时便赶到了县大院n口。苏望下了车,看到百位工人坐在县大院大n一侧的路,二十多位警察远远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将这一百多位工人与县大院和千围观的群众隔开了。
看到苏望下了车,忙得浑身是汗的林元通不由地舒了一口气。今天发生这件事,不仅几个县领导跑得没影,就连几位县政f办的正副主任也躲得一干净,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了这位排名最后的县政f办副主任。如此说起来,林副主任和苏副县长还算是一对难兄难弟。
虽然县委那边还有领导在,可是这事县政f还没过问处理就推给县委,林元通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他只好使出浑身解数,就差没跪下来求这一百多号大爷了,总算让事态没有变得严重起来,也让这一百多号大爷让开了县大院大n,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