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匡政之路-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一日,沉淀技术、积累经验,或挖掘潜力,或推陈出新,都能获得很好的效益。”

    “谢主任,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市场似乎没有这种产品生存的空间。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人民群众追求的是价廉物美的产品。而国内厂家争夺市场主流采用的策略就是价格战,以更低的价格去排挤竞争对手,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苏县长,你这点说得很对。但是这些产品集中在量非常大的消费类市场,而这种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只有更大的投入,提高技术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而降低价格,抢占更多的市场,使得出货量更大,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中小微企业是无法进行这样的阵地战,他们只能进行运动战甚至游击战。而他们的产品只能是消费类产品的有效补偿。”

    “例如现在的VD市场竞争地无比惨烈,我甚至听说在吴江省升州,北的某家VD厂为了跟本地VD企业争夺市场,打出了买一千多元的VD机送六百元的电饭煲、电熨斗等赠品的营销策略。这种自杀式的策略中小微企业肯定吃不消。可是在这影音市场中,有少数消费者却是沉迷于高品质的音乐,他们不喜欢大众的VD机和家庭影院,他们需要高音质的D机、专业功放和音箱。而这类市场很小,那些实力雄厚的VD厂家肯定是不屑一顾,只有中小微企业才有这样的精力和心思去做这块市场。”

    “谢主任考虑地很全面,也考虑地很到位,我受教了。”

    谢强生笑了笑,却突然问道:“苏县长,我看你是胸有成竹,不知你在渠江纺织厂改革中准备采取哪种措施,既能保全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控制,又能最大的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

    苏望不由笑了,这谢强生还真有点意思,终于忍不住问自己了。

    “谢主任,说实话,其实我觉得B算是一种不错的激励管理层积极性的方法,但是到了我国却不能全盘照搬,应该根据国情加以改进。我准备在渠江纺织厂改革中试行一种有限B。如国资委代表国家掌握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绝对股份,管理层可以掌握百分之十到十五的股份,职工则分散掌握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股份。但是在股红分配中,作为奖励,管理层可以分配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股份的红利,而国资委则只分配百分之六十左右股份的红利。”

    说到这里,苏望不由笑了笑道:“这只是我初步的想法,还需要跟相关专家顾问组进行研讨,报请省市批准。虽然对于某些人而言,这种方式比不他们将整个企业买下来要强,但是总会有有识之士为了那百分之四十的红利去努力的。但是最关键的是渠江县国资委的管与不管。”

    谢强生不由拍案叫好道:“管与不管。苏县长,你这一句话说到点子去了。国资委既然是企业的大股东,就应该遵从市场和企业运作规律去进行管理,不能再用以前老的行政模式和思维去管理了。既不能放手不管,又要管到要害。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苏县长,你可能会让国资委加强财务监督。只要把财权管好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甚至人事管理都可以放开,给管理层最大的自由,让他们带领职工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来。”

    “谢主任,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呀。今日与谢主任畅所欲言,真是获益匪浅呀。”苏望不由跟谢强生大笑起来,“我还会在东越逗留几天,给渠江纺织厂寻找合适的服装产品合作方,有机会还请谢主任多多赐教。”

    “哪里哪里,苏县长,我们多沟通多交流,取长补短。”

    谦虚了一会,苏望转向顾忠和道:“顾教授,真是不好意思,光顾着向谢主任请教去了,忘记跟你谈正事了,真是抱歉。”

    顾忠和摆摆手道:“哪里,看到你和老谢相谈甚欢,我也高兴。对了,关于这竹纤维技术的事情,我跟学院领导初步沟通过,一百万元全部打包卖给你们。学院方面和我也愿意与渠江纺织厂继续进行竹纤维技术研发的合作。”

    “顾教授,这真是太好了,太感谢你了。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你是东越省纺织业的前辈,能不能帮忙介绍几家合适的印染和服装企业,不要大,只要合适,我想先把渠江纺织厂的下游合作方确定下来。就算找不到合适的合作方,挖些人才也是好的。”

    顾忠和不由大笑起来:“苏县长,你这是明目张胆地挖我们东越的墙脚呀。”

    到了九点多,四人尽兴而散。坐在回家的车,顾忠和皱了皱眉头道:“老谢,你确定了这苏县长的背景?”

    “**不离十了。我听说了这位苏县长到东州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司马弘处长亲自去接的。”

    “司马弘,罗省长的秘。”

    “是的。这苏望曾经跟着他老师俞老来东越做过调研,只是那时我只能远远地看着,而且他当时也毫不起眼,所以我只是记住了他的名字,却记不住他的样子了。在席中他不是承认了曾经到东越省来做过调研吗?那就没错了。”

    “老谢,你的意思是苏县长知道我们在试探他?而且别有目的。”

    “当然知道。我只说了两三句话他就明白了,我们白在他面前表演了一番。

    “老谢,那我们是不是急了点?”顾忠和有点忧虑道。

    “老顾,不用担心。虽然他知道我们的用意和做戏,但是他对我们丝毫没有反感,否则不会谈得那么深,那么透了。”

    “老谢,你的意思是今晚的这番谈话可能会传到罗省长那里去,你也有出头之日了。”

    谢强生脸色微微一变,沉默好一会才轻轻地摇摇头道:“这个我却说不好,这个苏望,我是一点都没摸到底。”

    顾忠和脸色也是微微一变,轻轻地叹息道:“这个苏望,看去年纪轻轻的,怎么城府和心思这么深呢?听去跟你相谈甚欢,但是现在一回味,却像是你们两人学术进行探讨交流,一点题外的意思都没有露出来。真是不得了。”

    谢强生却笑了,意味深长地说道:“他越是这样一个态度,我反倒更加放心了。”

    “老谢,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苏望谈话间不露分毫声色,这说明他对这件事很慎重。老顾,这事他越是慎重我心里才越踏实。”

    顾忠和微微点点头,向省长推荐人,能不慎重点吗?默想了一会,他又迟疑地问道:“老谢,你说他会不会狸猫换太子?”

    顾忠和说的很含蓄,意思谢强生却明白了,老是在担心苏望会不会把他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拿去向罗省长邀功。

    “老顾,你不明白作为一位领导干部,发掘人才、使用人才是重中之重。而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虽然重要,但领导干部不是做学问,他的重点在于领导能力。”谢强生意味深长地说道。

    顾忠和终于为老放心了,仰头笑道:“你们当领导干部的弯弯绕绕我是不明白的,既然你说没关系那就行了。”

    谢强生转过头,很真诚地说道:“老顾,这次多谢你了。”

    “老谢,咱们老同学之间用得着那么客气吗?这次完全是我那个小舅子,昨天我们去给老丈长祝寿,这小子在那里神吹,说他跟司马弘处长关系有多铁,还一起去接被他认为是罗省长亲戚的苏县长,正好给我提了一个醒。想不到今天那位于总带来的就是这位苏县长,也正好是荆南省人。这真是太巧了,也是你的运气。老谢,你在省委政策研究室蛰伏了八年,厚积薄发,也该是你出头的时候了。”

    谢强生坐在那里,看着虚空,神情复杂地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许久才幽幽叹息道:“八年,或许待在省委政策研究室八年,对我而言是因祸得福。我现在才明白,这是李记对我的一种磨砺和关爱。”

    接下来几天,苏望在于久南的引见下会见了十几位东越省企业主,大部分都是纺织业的中小企业主,其中有好几位是当年跟于久南一起同戴投机倒把帽子的难兄难弟。

    这天,苏望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你好,请问是荆南省渠江县的苏县长吗?”

    “是的,我是,请问你是谁?”

    “苏县长你好我是定海市委办的黄翰章。是这样的,乔记今天到省里开会,晚有空,要约你一起吃个饭,不知你方不方便?”

    “乔记到东州来了,好的没问题,时间地点我听黄处长你的安排。”
第一部 科级干部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东越行(五)
    “小师弟,在荆南干得不错,都当县长了。”乔伯年还是老样子,只是花白的头发更多了,他一见面就笑呵呵地说道。

    “哪里,乔师兄,我还要向你们学习,追赶你们的脚步呀。”苏望也笑着答道。

    “哦,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小师弟,荆南省渠江县县长苏望,这位是我的秘,黄翰章。”

    “你好苏县长!”

    “你好黄处长。”

    坐下之后,黄翰章趁着两人说话的空隙问了苏望的饮食喜好,又转向乔伯年道:“乔记,要不要来瓶酒?”

    “今天难得请小师弟吃饭,来一瓶酒,就喝醉乡酒,小师弟的家乡名酒。”乔伯年挥挥手道。

    黄翰章应了一声,便出了包厢去安排了。

    包厢只剩下乔伯年和苏望两人,苏望给乔伯年续满茶水,低声地问道:“乔师兄,听罗师兄说你很快就要省常委了,恭喜你了。”

    “小师弟,你先别忙着恭喜我,现在这事还悬着呢,争议很大啊。”乔伯年微微摇头道。

    听完乔伯年简单的几句话,苏望算是明白这里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