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政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匡政之路-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课是一位二十来岁的民办老师,看到这种架势,她比田校长都还要紧张,接连犯错误,朗读课文,好几个字都读错了,急得田校长在教室外面连连跺脚

    杨萍对这种情况比较有经验,站了起来很和气地对那位民办老师说道:“老师,你不用紧张,就当是是县里公开课比赛,讲得好有奖励,讲得没有什么损失,无非是拿不到名次而已”

    民办老师和闻讯聚在教室外面的老师们都会意地笑了,也变得轻松起来经过十来分钟的磨合,民办老师渐入佳境,并开始水平发挥对于一般民办老师而言,能够在县里公开课比赛中拿到名次,可能有机会拿到转为公办老师的名额指标,所以民办老师一般都在这方面下过苦功夫

    上课期间,田校长接到通知,说东温乡党委记杨徳智和乡长柳敬业以及负责教育方面的副乡长郭东东都赶来他麻着胆子跟范海阳说了一声,范海阳走进教室低声跟苏望汇报了一声,随即带回了“指示”,等课上完了再说,请杨记、柳乡长和郭副乡长先等一会

    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讲完了,苏望和杨萍在一片静寂中站起来鼓掌,接着笑眯眯地说道:“同学们,现在下课了,你们怎么还不出去休息?记得的时候,经常是跟着老师后面跑出教室了”

    大家哈哈笑了笑,纷纷走出教室苏望走到讲台上,跟民办老师握手,语气平和地问道:“这位老师,怎么称呼你?”

    “苏县长,我姓田”田老师有点紧张,跟苏望握手时手心里全是汗

    “哦,田老师,你是东温乡的人吗?”

    “是的苏县长,我就是蛐蛐坳的人”

    “那就好,要不然上课回家很不方便田老师,你是高中毕业吗?”

    “是的苏县长,我是前年从县二中毕业的”

    “那你到蛐蛐坳小学上课有多久了?”

    “两年了,我毕业那年就过来上课了”

    “两年半了,田老师,谢谢你能够在蛐蛐坳小学坚持这么久时间,尽心尽力地为孩子们上课还有诸位老师,”苏望转过来,向教室外面的老师们说道,“我也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奉献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声,听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我只能说一句,谢谢你们了”

    不知是谁先鼓掌,随即整个教室响起了一片掌声苏望在掌声中与教室外面的老师们一一握手他伸出双手,每位老师都很有力地握了好几秒,每一位老师面前都会很真诚地轻轻说一句:“谢谢你老师”

    走到场上,杨德智和柳敬业连忙迎了上来苏望的脸变得有点严肃,握完手之后淡淡问道:“如果不急,等我和杨局长去你们乡里再听汇报我和杨局长在这里还有事情要办,麻烦你们再等等”

    杨德智和柳敬业像啄米一样连连点头,看到苏望跟杨萍转到一边谈起事情来,连忙退到另一边等候起来

    ……
第一部 科级干部 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通和教育(二)
    第二百四十六章通和教育

    苏望的目光在蛐蛐坳小学扫了一圈,突然回过头来问杨萍道:“杨局长,你觉得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在哪里?”

    “苏县长,我觉得重点应该在普及义务教育,完善职业技能教育”

    “哦,杨局长,能说得详细点吗?“

    “苏县长,普及义务教育重点在于普及普及也就意味着从小学到高中全程兼顾,而且重点除了高中之外,还应当在小学因为家庭条件和通问题,很多乡镇的偏远山村很有不少适龄儿童无法入学,而很多率又偏高苏县长,在我看来,普及义务教育不仅仅是多修几所那么简单如何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解决读通或住宿问题,解决民办老师转正和留住公办老师等师资问题这都是一个教育资源统筹安排的系统问题”

    “统筹安排的系统问题,这个提得好,杨局长,你继续说”

    “苏县长,一年高考,能考上生有多少个?虽然现在国家在进行并校扩招,扩大大学录取比率,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苏望眼睛一闪,很有兴趣地问道:“杨局长,能说说你这方面的想法吗?没关系,就当我们下里聊聊热话题”

    杨萍迟疑一下,觉得都到这一步,讲不讲都无所谓了,“苏县长,并校扩招,先不说教学楼宿舍等硬件条件跟不跟地上,最关键的是师资力量和管理体制跟不跟地上一位教授教十个学生跟一位教授教五十位、甚至一百个学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以前我们大学是严进严出,现在准备想向宽进严出改革,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担心会演化成宽进宽出,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苏县长,在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但是随着经济建设进行,需要的是越来越专业的人才,也就是说需要在某一方面或某一专业比较通或熟悉的人才可我们很多大学培养的却是万金油的人才再说了,经济建设需要的一部分人才是高端人才,如像苏县长这样通经济学,熟悉经济建设工作,素质能力都非常强的人才,可是这样的高端人才像以前那样严进严出,培养出来的比例也不高,何况现在的宽进宽出?所以我觉得与其费教育资源,不如大力气在职业技能教育上下工夫”

    “苏县长,我到沿海地区考察过两回,觉得那里的企业需求量最大的不是万金油式的大学生,或者是满腹理论知识的传统大学生,他们最希望得到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这类人才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实际作能力强,最关键的是上升空间大他们可以经过几年的实际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有不足,再进大学进行深造,提高理论水平,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杨局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能说说你具体的想法吗?”

    “苏县长,在渠江县层面上看,我们无法进行高广的职业技能教育,但是可以多开办两家技校我们县有纺织厂、造船厂、材厂能基础,可以与这些企业进行联合,借助他们的技术力量,联合办学,既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人才,也能让我们很多考大学无望的城镇毕业生能够有一技之长,早日走上社会自立,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苏县长,你在义陵县和富江镇开设青年技能培训班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育项目,也正是因为考察了这两个培训班,才让我对职业技能培训这块感兴趣和产生了很多想法苏县长,我们应该把它完善起来”

    苏望低头默然了许久,这才抬起头对杨萍道:“杨局长,你的想法让我很吃惊,也感到很高兴你在教育这块看得很透,也想得很多你能不能写一份详细完整的报告,有什么想法尽管写出来,写完后我会请首都的一些老教授和专家探讨一下教育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经济建设的基础和目的之一”

    杨萍心情有点动,她抿了抿嘴巴,使劲地点了点头道:“苏县长,我尽快把把报告写出来”

    “杨局长,我们不赶时间,只要求尽量写详尽和完整”

    “苏县长,我知道了”

    “好了,这事我们以后再细谈,现在我们先去跟东温乡的同志们好好谈谈,杨局长,我觉得我们的前期工作是先把各乡镇教育情况底,同时解决老师稳定问题,这民办老师需要我们跟各乡镇好好讨论一下”

    苏望一边说着,一边向杨德智那边走去,杨萍一边听着,一边紧跟在其后

    又是一场常委会,苏望和蔡威走进会议室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只剩下安孝诚和戴党生

    苏望跟在座的众人打了声招呼,对沈霞那皮笑不笑的微笑也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坐在座位上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没过两分钟,安孝诚和戴党生两人有说有笑地走了进来两人刚坐下来,戴党生便忙着撒烟打招呼苏望接过戴党生丢过来的烟,缓了一会淡淡地说道:“戴记,我们这些老烟民要受约束了了现在我们中间有了两位同志,总得要照顾她们了”

    沈霞抢先说道:“我是无所谓,反正都被熏习惯了”

    詹小芳微微一笑,平淡地说道:“没关系的”

    戴党生看了一眼詹小芳,呵呵笑道:“是我考虑不周,的确是不能毒害不吸烟的同志”说罢,把烟放到了一边,与旁边的赵信低声聊起来了

    安孝诚跟苏望低声谈了几句,咳嗽一声道:“好了同志,现在开会了”

    今天的常委会大部分都是务虚的事项,最大的事情是安排渠江县汛期防洪事宜渠江县相对其它县有个好处,就是多山,包括渠阳、富江等乡镇地势相对都比较高所以除了要警惕和防范山洪暴发以及几条不大的支流之外,曲水江再怎么涨也很难对渠江县沿江的各乡镇造成太大的影响

    所以议程一项项进行,气氛难得很轻松,甚至在讨论时包大同和夏志两人还开起了一个小玩笑看到议程都通过了,安孝诚扫了一眼众人,不温不火地开口道:“现在议程都议完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都说一说”

    这是常委会民主集中制的惯例,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摆到桌面上谈一谈,不过除了在人事调整或别的敏感时期有过“突然袭击”,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随便聊聊无关紧要的事情今天常委会气氛难得如此“和谐”,很多人在想应该没有意外

    在十几秒钟沉寂之后,沈霞看了一眼大家,开口道:“安记,苏县长,各位同志,我有些事情不吐不快呀”接着她劈里啪啦说了一通渠江县通和教育方面的问题,而且说得非常尖锐,就差没公开对贺五华和杨萍进行点名批评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