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都市的阿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院都市的阿宅- 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寿”的设计,是有五门蝙蝠翅膀形状的浮游炮组成,同时为了兼顾原本的那套飞行翼的用途,便将这五门浮游炮的推进出力加大,使得这部分的出力不至于减弱,最后加上“同寿”的重量一计算,现在的推进效率比起原先的未完成版的“伏魔”要高出十二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原本那个就已经是飞的过快的“伏魔”,现在机动性更加的强悍。而且,作为浮游炮,“同寿”在发射出去之后,剩下的机体的主体,在减轻了重量之后,配合主体的推进力,又使得推进效率再一次的提升,而“同寿”的单独的推进效率,也基本与之持平,看来加大了“同寿”的每一门浮游炮的功率和出力而加大其战斗时间的构思,还是正确的,只是现在,完成版的“伏魔”十分难以驾驭而已——对于普通人而言。

    之后的事情,便是对完成了的“伏魔”进行了再一次的测试,结果,因为总体重量和推进力的提升,使得荫掌中的大型光束剑更加的难以抵挡,使用塞克缪系统和零系统的辅助,“同寿”分离开来,作为伴随战斗机的战斗方式,使得荫的实力更加的强悍,等到又一次轮值守卫中南sea的刀若莲回来之后,与荫进行了一场使用常规运动规则的模拟战,结果这一次,刀若莲在半分钟之内便被荫劈掉了所有的能量,直接落败。

    而这个时候,距离我把“伏魔”制造出来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按照我所说的我的能力的性质,这个时候,我已经可以再一次的制造一台完整机体了。结果,还没等我自己想起来,上面的人便已经过来催了,“伏魔”的性能和被罗严研究出来的各种技术,已经深深的打动了郭嘉灵道和军方,使得这个催促仅仅是走个过场,上边的通知刚刚在我的耳朵边落下,那边的人就已经到了:多日不见的林总理和军方的两个头发已经近乎全白的将军一起,后面跟着男女老少一大家子人一起已经等在我测试“伏魔”的试验场边了,话说,你们平时事情不是很多么?怎么现在都跑到这里来了?我可是事先申明,我这次可不会像上次那样放血了,我要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于是乎,在我慢慢悠悠的将第二台机体的设计完成并且完成了初始模型的时候,三个老家伙已经跑了两个——人家只是来挂一下而已,根本就不在这里等着的,而剩下的这位中将大人,却比我想的还要有耐心的领着一帮子人在那里一边喝茶打屁一边慢慢的等我做完了设计和模型,然后乐呵呵的看着我开始了第二台utv-haiceate的制造。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姓李的将军,就是这个基地的最高长官——我说你怎么天天在我边上等着呐,合着你这是主场啊,我说你怎么这么多时间。
第四卷:不被歌颂的战争 第十四章:第二台机体
    白色闪光,这是我当初和妹妹们讨论第一台UTV-Haiceate时被暂时后置的方案,和武器相对单一的“伏魔”相比,白色闪光的武器配置的数量实在是太多,还有各种系统的配置,结果当初就发现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拿出来的,结果最后上了“伏魔”,也就是艾比安的改型,反正那东西只要带上光剑和热能鞭就基本完成,其余的武器都是我自己加上去的。好在除了那一门光束加农炮之外,其余的都是在机体上直接使用的,用不着通过压缩空间背包进行存储,但是,白色闪光就不行,不仅仅是武器的问题,还有那个竖起来比起白色闪光还要高,长度超过七米的巨大附加装备,VOB,VANGUARD-OVERED-BOOST,长距离推进组件,那个东西怎么着也不能给他落在外面啊。

    白色闪光的造型,使得其背后的动力组件成为了机体的一个大问题。这是一侧两块上下贴合在一起的组件,在机体自身的高速、巡航的运动中,又会各自展开,利用λ-driver在机体表面形成的能量力场,配合上机体的形态,会使得白色闪光的机身的飞行阻力大大减小,加速会快的异乎寻常,比起“伏魔”的短时直线加速虽有不如,但是时间稍长就会将“伏魔”甩下来——这些都是只在机体角度进行的比对,虽然荫可以使用自己的能力将“伏魔”的速度大大的提升,但是长久的加速后,终究还会是拥有专门优化过的推进系统和附加长距离推进组件VOB的白色闪光更占优势,这就使得白色闪光的能量消耗会加大,造成能源供给方面的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实弹武器。

    没办法,为了提供给高速移动的能源消耗,使得高速运动和高能武器的能源需求无法同时满足,所以只好给它配备了实弹系的武器。但是,其本身的高能源输出在非高速运动状态时又会显得供给过剩,所以,我便在λ-driver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以机体为中心,半径两米多一点的能量力场,然后给这层能量力场设置了爆发模式,用能量供给限制的短时解除和缓冲储存然后加压供给的方式,造成能量力场的短时间内的超载,造成能量力场向外大爆发,成为一个全方位攻击的手段。然后,又因为白色闪光的背部推进组件的体积够大,使得它的压缩空间组件的装载能力进一步的加大,使得我可以在里面塞上更多的武器用来备选。

    051ANNR高精度步枪,04-MARVE高威力步枪,MR-R102速射突击步枪,MR-R100R高性能突击步枪,063ANAR高精度速射步枪,CR-WR93RL线性电磁步枪,YWH16HR-PYTHON电磁炮,WH04HL-KARASAWA名枪KARASAWA,GAN01-SS-WB火箭发射器,CR-WL95G小型火箭弹发射装置,WL-MOONLIGHT腕部光剑“月光”,WL-TH02L双联装格斗钉,WL-TH06L六联装格斗钉……

    这光是从大龙扫描的说明书上面一个机体一个机体的翻录,然后打开说明书一张一张的并列然后一件一件的找就会花上好几分钟的时间的武器目录,光这些武器全部在地上以“白色闪光”为中心的呈扇状排列出来就已经相当有气势的手部武器们,平均起来每一件都差不多花了我一天的时间。

    两件连装格斗钉相对简单,反正是实体型的格斗武器,又不需要考虑足够的抗剪性能,只要保证能够有足够的瞬间暴发性能就可以,加上依旧使用的高达尼姆合金合金制造的钉身,自然不必担心强度问题。腕部光剑月光就要好好的琢磨琢磨了,作为以高速机动射击为战斗方式的“白色闪光”,是否需要有那种常规的、可以长时间展开的光剑成了一个问题,月光这柄光剑,或者说“白色闪光”的机体思路和“伏魔”不同,这并不是以高达以及MS为机体范本的东西,而是以装甲核心作为范本,因而从能量的配置、使用,武器的构成,机体的结构等诸多方面而言,虽然为了伪装成IS而做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是,许多的构思还是会和其范本有着相当大的雷同之处。这就比如月光这把光剑,和MS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并不是那种持续产生光刃的武器,而是在挥动的瞬间才会启动,短时间内爆发出最高出力然后在挥剑动作完成之后就会收起的光剑类型的武器,用来像IS、MS、以及大部分的机器人那样拼剑并不是它的使用方式,这只是一件专门用于类似于“一闪”一类的瞬间决定胜负的只作用于极短时间内的光束格斗武器。

    这种用法,是“白色闪光”这种由于无法同时并列处理高速动力推进与高能武器输出的机体所不得不做的选择,虽然我将“白色闪光”的动力炉的出力加大了不少,但是,最后还是因为长程高速推进和能量力场的需要而使得武器能源输出和机动动力输出难以兼顾,最后还是将月光制造成了原著里面那种瞬间爆发光刃的格斗光剑,但是,也托这种能量使用方式的福,月光被我塞进去了高能储存模组——既然不是那种长久持续输出的光刃,那么,就让它的瞬间出力来压倒敌人吧——虽然月光可以调整出力而成为一件常规的持续输出的光剑,但是那个出力,也顶多比现有的三代机的标配光剑强上有限的一点而已。

    剩下的那么一大堆的枪械,我便每一个都细心的将各自在模型说明书上的解说语句好好的揣摩了一番,然后一件一件的调整它的各种优势特长,比如装甲核心里面和月光一样贯穿整个系列的名枪KARASAWA,就是那种借用了机体的少量能源来催发,然后射出高速能量弹,在击中目标乃至掠过目标时会爆发开来,造成大范围杀伤,如同高速高精度光束榴弹炮那样的武器——当然,也秉承了它一贯的缺点:重量过大与出力要求较高。

    再比如04MARVE这件高威力步枪,我除了将它的弹丸威力加大之外,还另外将其枪身下部所拥有的那个犹如刀刃一般的结构给改造成为了热能刀一类的附加武器,正好这是一件实弹武器,不需要机体提供什么能源就可以使用,那么从机体上抽取少量的能源来给刀刃加热和刀刃的分子进行震荡便成为了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其他的每一件手部武器都被我慢慢的琢磨,细心的打造,然后每一件都在基础的高性能上各自突出了特点,从三代系列的NORMAL型武器,到四代系列的NEXT武器,各自选择了其中有特色的个体。

    至于背部的武器配置,我从那一长串的武器列表之中,选择了CR-WBW94M2双联发四分裂导弹*2,MAGORAGA五连发空中战格斗导弹*2,CR-WB91LGL轻量化电磁炮*2,CR-WB82RP3中型高能火箭炮*2,WB11M-HYDRA多弹头分裂导弹*2,OGOTO大口径高能榴弹炮*2,SALINE05高性能分裂导弹*2,EC-O307AB三联装高能光束加农炮*2,CHEYENNE02强化型分裂导弹*2;HLC09-ACRUX二联装光束加农炮*2,SULTAN聚能光束炮*2这么一大堆。和手部武器一样既有三代系列也有四代系列,但是,比重还是四代系列更大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