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想一刀同情地看着扬黄子江,怪不得刚才看到他拍自己脑袋呢,原来为这事发愁啊。
“一刀,有没有什么办法?”
“从别的地方爬墙出去呗。”胡想一刀决定还是告诉他另外一个爬墙地点,毕竟扬黄子江帮过他。
“还有别的地方?走,带我去。”
扬黄子江高兴地推着胡想一刀让他带路,一路上问他为什么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地方。胡想一刀说没事的时候到处闲逛发现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爬得出去。
胡想一刀带扬黄子江去的是那个夹角的角落,胡想一刀示范着两手张开撑墙同时两脚张开蹭墙,就这样爬上墙头。
扬黄子江看到胡想一刀轻松就爬到墙头等着自己,也不示弱学着胡想一刀的样子就往上爬。可是看起来容易爬起来难,扬黄子江爬得并不顺利。
好在经过几次努力,他终于爬上墙头,才不至于在胡想一刀面前丢脸。他人比胡想一刀高,也壮一点,还认为打架很厉害,如果在爬墙上比不过胡想一刀,那真的是感觉很丢脸。
现在终于爬上去了,他也找到借口说第一这样爬不习惯。可是爬到墙外那么高,他又迟疑了。
墙两边的地面的高度明显不一样,相对来说墙外的地面比墙内的地面要低。所以墙外的高度显得要高,比原*常爬的那边要高大半米。
“你确定能跳?不会摔断腿?”扬黄子江问。
“可以,只要不直接往下跳。你看我的方法,照着做就行。”
胡想一刀说完,开始双手扒牢墙头,把身体吊在墙外。深吸一口气,稍微向外推下同时松开身体,然后落地。
好吧,扬黄子江咬牙硬挺,没理由在胡想一刀面前露怯。就算摔断腿扭伤脚也是一时失误,但连跳都不敢往下跳就没脸混了。
学着胡想一刀的样子,扬黄子江跳了下去。结果没掌握好,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过庆幸的是没有受伤,但扬黄子江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装病。
在谢了胡想一刀后两人分手回家。第二天扬黄子江找医院熟人开了张诊断证明,需要在家休息不宜上学。他电话请假说以后回校再拿诊断证明给老师,然后就去找江湖上的朋友看怎么解决这一劫了。
扬黄子江家离学校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以前他也骑电动车上下学,后来有几次爬墙不拿车以后就不再骑车上学了。虽然电动车看管的保管员会把车拉进学校放过夜,但那也是很麻烦的。
干脆扬黄子江有时候步行,有时候坐公车,有时候搭学校同学的顺风车。凡是同一学校,不管之前认不认识,反正坐一次后就就算认识了。
扬黄子江的话是,以后学校有人欺负你,就找我。
胡想一刀原来想骑自行车的,可惜他母亲不让。说现在那些人骑电动车速度太快,容易被他们撞。还有不少人驾照是买的,就算还是买的,他们其实也是马路杀手。所以骑自行车不安全,坐公车。
不过自从站桩后不久,胡想一刀就开始走路了。虽然花的时间多,但得到了锻炼。公车早上是人挤人,味道实在不好闻。
扬黄子江的事过了几天也解决了。他找到一个朋友叫光头牛的,认识对方一个人叫小鬼头。大家先开始通过光头牛和小鬼头说和,光头牛知道扬黄子江的父亲是个官,所以以此来讲和。事情闹大对那伙人并不好,如果对方老爸知道后找关系,那么就会有警察介入。最后怎么说吃亏的还是那伙人。
那伙人虽然嘴硬说警察来了也不怕,但实际上能不惹上警察是尽量不惹的。但他们如果就这么白白咽下这口气也说不过去。
最后商谈以扬黄子江他们请对方在大排档吃饭算是赔罪,大家从此不打不相识成为朋友。俗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大家没有什么实际的利益冲突,相互打起来受伤的是他们双方,便宜的是看热闹的人或他们的对手。
不得不说光头牛认识人就是多,更会说话周旋。有他在中间调停,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以后就是多一条路的朋友。
 ;。。。 ; ;
第320章 光头牛
光头牛家里是卖水果的,初中时候书念不好,高中没有上改上了武术学校。光头牛父母文化水平低,也知道他们的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只要孩子愿意读书,不管读什么他们都同意,总好过让孩子在外面糊混成不良少年。
光头牛爱打架,更喜欢功夫明星。他的理想是长大后当全球著名的武打明星,那样即可以打架又可以当名人,又有钱又有面子。
他和小鬼头以前也是不打不相识,后来也打过几次交道。主要是光头牛讲义气大方,家里卖水果,经常有些水果烂点的或卖相不好的,他就拿出去分一起玩的人。因为家里有点钱,所以零花钱也不少,大家就愿意跟他玩。
光头牛认识人多了,帮的人也多了,时常江湖救急。名声就有了,大家也就愿意给他面子。那样经常有打架的人找他做中间人,打架双方讲和不把事情闹大。
关于光头牛这个外号,因为他经常把头发理得极短,象个光头所以大家叫他光头牛。牛是形容他打架象头牛一样,很野蛮不怕死。
其实光头牛原本是想理光头的,只是因为家里不让他才没有理。为什么他喜欢光头呢?起因还是源于一部曾经风靡大唐的武打影片,里面的主角是个少林和尚。然后又流传一个说法说天下武功出少林,更让他喜欢少林。
据说他曾经想离家出走去少林寺当和尚学习武功,后被警察及时从车站找回来。他父亲打他他都没死心,是他母亲哭得他心软了才放弃了去少林寺的计划。
他的行为传出去后,反而引来大批小孩的崇拜,佩服他有勇气离家出走,不远万里去少林寺学武功。
而他的母亲也为了防止他离家出走的计划再度实施,让光头牛的父亲随便找了个河边晨练的武术爱好者教光头牛学武术套路。
光头牛知道什么?反正电影里面也是喝哈的蹲马步出拳,所以他也高兴的听师傅的话早上早起去学蹲马步。没看到电影里面那些和尚把地都踩凹了吗,光头牛也打算做到那个地步,到时肯定神功盖世。
后来上网多了也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了,但是他学的东西让他在打架上开始常打胜仗,也让他赢得了光头牛的称号。
和那伙人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但还是要单独请一次光头牛吃饭表示感谢的。别看扬黄子江才初一而已,却深得他爸官术的几分真传。应酬应对上来说,他已经耳濡目染地被潜移默化了。
做事做人要周到,细节上不能冷了提供帮助人的心。就算对方的帮助没有起到作用,也不能有所怠慢让人心凉下次不再提供帮助。或者让别人看到有想法,影响了想要帮助的人。
打电话约光头牛的时候,两人聊天扬黄子江说起胡想一刀帮他找另外一个地方爬墙出校的事。光头牛说还有这样的人?
扬黄子江就说了他跟踪胡想一刀,发现对方放学都是爬墙出去之后询问,胡想一刀的说法是狡兔三窟。
这是个阴险的人啊,光头牛听后感叹。最后光头牛说让扬黄子江也一起把胡想一刀叫上,认识认识,这样阴险的人万一以后捅刀子就麻烦了。
挂了电话,扬黄子江不得不佩服这光头牛果然是江湖经验老道。就这样马上能想到胡想一刀是个阴险的人,才多大年纪啊。那胡想一刀能阴险到那里去?
那光头牛也是。才多大年纪啊,怎么能联想到那么多,还起了结交之意。武侠小说看多了?怪不得在外面混得那么好,那么多人给面子。
后来第二天上学看到胡想一刀,想起光头牛的话,还真觉得光头牛好象说的也有道理。这胡想一刀怎么就能想到没事练爬墙预防呢?难道真象光头牛说的那样,胡想一刀是个会用脑袋,会用计谋的人?
光头牛在和别人吹牛时,总喜欢说些典故。那些都是从《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说唐传》《水浒》《三侠五义》等小说评书里学到的。他管里面那些象诸葛亮那样的人叫阴险小人,喜欢象武松鲁智深张飞那样的人。
吃饭时间订在星期六中午。光头牛的武术学校除了周末,其余时间是禁止离开学校的。这也是光头牛的父母同意让光头牛上武术学校的原因之一。相当于有人帮管教约束光头牛,不让光头牛有太多时间在外面玩。
胡想一刀听到要扬黄子江请他和光头牛吃饭,说是谢意什么的。开始胡想一刀是不愿意的,就借口要问家里父母。他不想和光头牛甚至扬黄子江那样的人多来往,害怕有什么事惹到自己身上。这和师傅教的趋吉避凶正好相反。
可是,当听到扬黄子江说起光头牛的事迹时,又生起一丝崇拜之心。那么小就敢挑战父母,离家出走去一个根本不知道在哪里的地方学武功。最后知道光头牛在武术学校上学时,胡想一刀还生起了想要了解别人是怎么学武的心思。
武术学校啊,那是一个听起来很正规很系统的教学武术的地方。那里所传授的又和武长空教授的有什么区别吗?
那点心思源于对武术的好奇。
想象中的光头牛应该是高大威猛的样子,一般那个样子才会被人阿牛阿牛的叫。可是见到光头牛时只有光头符合他在胡想一刀心中的形象,个头却是比胡想一刀高大一点,比扬黄子江矮小一点。
相貌嘛只能说不算丑陋,不过神色中却难以掩盖他的不羁和狂野。光头牛的光头是他骗父母后理的,他说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