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宝珠呢,她本来就不是来学什么研制香料的,这门技术在她十岁的时候就跟宁氏学会了。她来拜师学艺的目的,不过是与宁氏接头,勘探出名单的秘密。
谢三小姐与陈四小姐带着贴身丫环采花去了,宁氏所居住的这个偏僻的院子就显得更加冷清了。
紧闭了门窗,陈宝珠拉着宁氏坐到了榻上。
“娘,你这段日子还好吧?”陈宝珠关切地问道。
自从上一次宁氏在香叶寺里出了事之后,陈宝珠觉得形势严峻起来。为了避免发生意外,陈宝珠叮嘱宁氏少出门,少去香叶寺,以防不测。
“娘为事。”宁氏摇摇头,欣慰地看着面前这个懂事的女儿,“珠儿,那本医书带来了吗?”
陈宝珠点点头,从自己身边的一个包裹里取出那本书来。
“娘,你是说那份名单藏在这本书里吗?”陈宝珠问道,纳闷地看看那本书,“不太可能吧?书我都检查了好几遍了,连一丝名单的影子都见不着。”
宁氏并不正面回答陈宝珠提出的问题,她小心冀冀地抚了一下那张破旧的书,淡淡道:“珠儿,我让你把这整整一本书重新抄下来,你抄好了吗?”
陈宝珠道:“抄完了,我已经装订成另一本手抄本了。”
“那就好。”宁氏的脸上看得出来放心不少,“那些秘笈都是我外公的绝活啊,可不能弄丢了。”
“娘,你就放心吧。我都已经藏好了,保证万无一失。”陈宝珠笑着说道,再看了面前的书一眼,“娘,你还是跟我说说名单的事吧?这样的一本书,怎么就可以把一份名单藏住呢?”
她抬起头来,看着宁氏:“娘,我记得,有一种手艺叫做微雕,可以在米粒上刻字,那些人可能是把名单用微雕的方法刻进这本书里的吧?”
宁氏慈爱地看着女儿:“珠儿,那可是一份名单,是前来参会的每个官员亲笔写下的,怎么可能用到微雕呢?”
“亲笔写下的?”陈宝珠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说来,写上去的纸应该是真正的纸?”
宁氏很肯定地点点头。
“娘,你见过那份名单?” 陈宝珠疑惑地问道。
宁氏含笑道:“我不仅见过那份名单,而且当时老丞相揣着那份名单给你爹,让你爹帮忙保管,你爹当时就把名单给我了。至于在书里藏匿名单,也是为娘做的。”
第一百七十八章 坚持
“娘,是你把名单藏在这本书里的?”陈宝珠讶然。
她只知道宁氏是江南宁氏一族的传人,从来就不曾想过对于这种伪装之术,宁氏也是精湛得很。
“娘,你是如何做到的?”陈宝珠敬佩地看着宁氏。
如此重要的机密,最需要夫妻同心,陈父肯将这个重大的秘密告诉宁氏,并让她一起保守这个秘密,这是何等的信任!
陈宝珠觉得陈父有一双慧眼,没有看错人。
看到女儿好奇而疑惑的眼神,宁氏笑笑,取过早就准备好的一盆水,取过陈宝珠带过来的那本医书,神色瞬时凝重起来。
陈宝珠目不转睛地看着。
宁氏沉静地看着那盆清水,从身上取出一个碧绿的小玉瓶来。她拔开木塞,把瓶里的白色粉末倒入盆中。待看到那些药粉化开之后,她才把一整本书慢慢放到了清水里。
那本厚厚的书极沉,一下子就沉到了盆底,从盆底陆续有些水泡升上来,初初只有十几个小泡泡,慢慢的泡泡越积越多,渐渐淹没了那本厚厚的书。再然后,书已经看不到了,满盆皆是白色的泡泡。
陈宝珠莫名其妙。宁氏这是干什么呢,难道加了皂角洗书吗?
“娘,你这是干什么呢?”陈宝珠有些好笑地看着宁氏,:“难道娘的法子就是,把书洗干净之后,名单就会出来了吗?”
宁氏点点头:“对,正是这样。”
这回轮到陈宝珠愕然了,她瞪着宁氏道:“娘,你不会跟我开玩笑的吧?”她看着那一盆的泡泡,“娘,这真的能洗出来?”
“珠儿,你把手伸进去看看。”宁氏道。
陈宝珠好奇心更重。她依言把手伸进水盆里。泡泡滑腻,一盆的清水也变得滑腻起来。但是……
陈宝珠猛然惊醒,她把双手都伸入水里,摸了起来。但是,刚才放进去的那本书呢?
除了满盆滑腻的清水外,再无其他。
“摸到什么了?”宁氏问道,听得出她的声音里含着笑意。
陈宝珠慢慢地站了起来,她的手里,拿着一张薄薄的纸,是她刚才从盆里捞到的。
陈宝珠看着自己两手满是白色的泡泡。再看看手中拎着的一张白纸,有些不解地看着宁氏:“娘,那本书真的融化了?天啊。这是什么?!”
宁氏道:“换盆清水来吧。”
陈宝珠拿过另一个木盆,装满水,把手中的白纸放到水里去。这个时候,她才想起来,自己手中的这张“纸”。居然不会融入水中。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份至关重要的名单,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吧?
宁氏站了起来,陈宝珠忙走过去,扶住她。
宁氏再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玉瓶,陈宝珠忙接过来,拔出木塞。按宁氏的指示倒入水中。
药粉很快化解在水中,水面又冒出一串串泡泡。陈宝珠的眉头又拧了起来:“娘,你该不会又要给这张白纸洗澡吧?”
宁氏笑着说道:“不洗洗还不干净呢。好了。捞起来吧。”
陈宝珠看着宁氏的眼睛,她从宁氏的语气里听出了什么。她看着一水盆的泡泡,迅速伸出手去,把沉入水底的那张“纸”取了出来。
水珠不停地自“纸张”面上落下,那张“纸”根本不沾水。而一行行的字迹也渐渐显现出来。不一会的功夫,这张曾经纯净得似一张白纸的东西转眼便成为一张布满密密麻麻字迹的名单。
陈宝珠瞪大眼睛。她没有料到,名单居然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以这种玄乎得不能玄乎的方式出现了。
“这就是名单。”宁氏淡淡地说道。虽然她的语气中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是为了这份名单,搭了那多人的性命进去,谁又能够不动容呢?
陈宝珠把这一米多长的名单放在桌上,摊了开来,认真看了起来。
这是一张薄薄的纸,哦不对,如果外面的传闻属实的话,这应该是一张人皮。在上面签了近百个名字,有大有小,字迹不一。
宁氏沉痛道:“这上面的,就是当年谋逆的张冲以设宴为名,把朝中有名望的上百名官员骗了过来,再逼着他们签下自己的名字,从此以后,他们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陈宝珠一路看下去,这上面果然有大半都是她熟悉的名字。她可以想像得出这帮官员在当时签名的时候是多么的害怕与无奈,而之后又如何的懊悔与惶惶不可终日。这就难怪后来有部分官员因承受不住这么巨大的压力自杀了。
看来这幕后之人,手段真是残忍。
忽然,陈宝珠的目光落在其中的两个名字上:谢敏雄、尹波。如果她记忆不出差错的话,她知道,这个姓谢的就是昭武侯的儿子,而姓尹的,不用说就是西平王尹天照的儿子了。
陈宝珠呆了一呆。她没有料到,这份名单里,连昭武侯府谢家与西平王尹家都牵扯进去了。
“怎么了?”宁氏看出女儿的异样。
“没什么,我只是看着这一大串的名单有些发晕。”
陈宝珠看着宁氏面上覆着的银色面具,心里面生出一丝悲悯。这就是那份名单直接导致的后果啊,那曾经才气美貌响誉江南一带的大美人呵,如今是面目全非,她都不明白这些年来,宁氏是怎么挺过来的!
名单能够招至招祸,知道得越多,就会死得越快。这是经历过这一连串事件之后,陈宝珠得出来的结论。所以,像宁氏这样的人,夫死子亡,她所受的苦已经够多的了,不应该再把她牵扯到这个巨大的阴谋中来了。
不管怎么说,一定要让宁氏远离这场灾祸才行。
首先,这份名单她看过了,里面的名字也记住了,那下一步,是要把名单交出去,还是继续藏匿起来,就看宁氏的意思了。
她抬起头来,望着宁氏:“娘,你有什么打算?”她指指那份足足有一米多长的名单。
宁氏透过面具的眼神凝重起来:“珠儿,你爹说过,这份名单至关重要,牵连到很多人的身家性命。于私,这名单里有好几位与我们交往极深的密友,有些还是有恩于我们陈家的。他们都是对朝廷有功之臣,并没有谋逆之心,而是误入圈套,受人胁迫。对于这些老臣忠臣,我们如若不加维护的话,誓必让天下臣子寒心。再说了,如果将这份名单上交的话,皇上是个嫉恶如仇之人,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旦皇上知道朝堂的这些重臣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的时候,一定会派大理寺彻查此事。且不说这事如何查,会不会滥用私刑。单从时间上来说,由于人员广泛,查个一年半载也说不定。这样一来,朝堂上下闹得人心惶惶,局势不稳,让边境的小国有可趁之机啊。”
“这可是老丞相的意思?”陈宝珠目光炯炯地望着宁氏,问道。
宁氏点点头:“爹爹至死不肯屈服,就是要守住这个承诺。珠儿,我把名单交给你了,别让你爹失望。”
陈宝珠明白了,其实她也正打算这么做。
大厦将倾,无国哪有家?一时朝堂动荡,那些怀有野心之人,必定会蠢蠢欲动,选定时机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而边境那些一直对中原俯视耽耽的柔真一族,势必会借机入侵中原。到时候,受苦的仍然是老百姓。
陈宝珠没有那么宏伟的理想,她只想保得家人平安,家人的生活安定。可是现在,她已经不知不觉中卷入这场风波之中了,无国则无家,只有国安民才定,她的家人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幸福生活下去。
陈宝珠依偎在宁氏的怀中,轻声道:“娘,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保护好名单,不让你与爹失望的。“宁氏微微叹口气,歉然地望着女儿:“珠儿,其实你不应该知道的。为娘本不打算告诉于你,但是那些人……”
宁氏微闭了一下眼睛,女儿屡屡遭遇谋害的事情她已经听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