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惨死在了彼此手上。也是机缘巧合。那十来岁的孩子李青云竟然无人顾及,侥幸活了下来,这套镜子最终就落在了他的手上。
李青云在历史上有记载的是生于一六七七年,死于一九三三年,享年二百五十六岁,他先后共有二十四位妻子,一百八十位位后人。当时的纽约时报与时代杂志都做了报道,他生于清康熙十六年,先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至民国,在世二百五十六岁。是世界上极罕见的长寿星。
他也正是因为此物,所以延寿,可是同样是因为此物。他看到了关乎后面的华夏历史,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竟然在一百九十六岁的时候做出了个毅然决定,把这镜子重新带到了当初元船沉没的地方,放在个小船之上,整个沉入了海底!
有人揣测,他是因为看到了后面华夏的历史,惨不忍睹,所以不愿再活在世间;也有人说。他是因为年事太高,后人尽数离他而去。不愿意一个人苟活人世,孤单寂寞;还有人认为。那是因为这八咫映日镜太过邪乎,他已经几近干枯,必须得吸食亲人的血液才能存活…
无论如何,那镜子却是就这样重新落入了海中。
他虽如此,可是世上之人却未必这样想,陆续前来捞取八咫映日镜的人依旧络绎不绝,甚至有我们丈海家的人在其中——根据老人的研究,最终这套镜子应该是被丈海家尚方一族得到,而他们也就此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老人把这故事说得有声有色,听着倒像是真的,但是我们仨都不怎么相信,总觉得这事儿听着太远了,和自己关系不大,而且怎么听怎么有西游记的感觉,比上次说的闻太师封凶兽还不靠谱。
这故事说完,老人开始接着讲述另外一个故事了。
民国末年,四九城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掌眼匠人,本事极大,其人有三大绝活。这人第一件本事是望气,据说可以从老玩意儿本身蕴含的气息上看出年份真假,即便是再奇特的物件,他都能从那东西本身的韵气上看出来历;其二是缝纹,很多古玩会有破损,字画等更是有虫噬水渍,只要经由他妙手修补,古玩立刻回春,和新崭崭才从盒子中取出来一样,堪称神技;其三,这匠人还有个本事,就是对于机关、锁、扣、环、卡、陷、箍等等熟悉,能够配置合适的钥匙,打开一切古墓和机关,取得里面的宝物。
这匠人没有儿子,膝下只有一女,然后收了三个徒弟,各自学得一样本事。大徒弟学得是缝纹,也继承了他那针对不同古物的修补心得笔记;二徒弟学会了望气,据说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只有二弟子有此天赋;三徒弟没有别的,只是把这机关之术学得全了。
他女儿和大徒弟、二徒弟关系都很好,亲密无间,匠人心中却渐渐生出个烦恼来:究竟是把女儿以后许配给谁呢?(未完待续)
ps:(再求一次订阅吧!都说流云的书收藏还是不错,但是这订阅看着,确实有点惨不忍睹——诸位,我也想把书写好,写完,写得漂漂亮亮,但是就这订阅来说,流云确实很寒心。你要说收藏不力也算了,但偏偏收藏数量又还不错,这成绩…难道说,诸位真是都看盗版去了?
最近老猪又发新书了,作为老猪的书迷和基友,我倒是义不容辞给猪弄书评区去了,见到了很多评价猪太监的评论,其实这事儿我也想吐槽两句:就从斗铠和紫川的收订比来看,无数人在看盗链,根本不订阅,甚至加书迷群也点儿粉丝值没有,还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是猪的死忠书迷…一个月两三支烟钱,一年才一包烟钱,你都不订阅,还好意思说是书迷?
别说没时间,别说懒得弄,别说弄不来,别说忘记了…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想,你就能订阅,任何借口都是扯淡的,若是支持,订阅这一起码条件,再怎么也能满足吧?
支持流云,请正版请阅!)
第一百二十九章 幻方密码
“呃,你这是…”她这一问,我反而不明白了:“怎么回事?”
晨曦笑笑:“我觉得,能够告诉你这件事的人不简单!他所说的这事里面,除了包含春秋时期商周两国的历史,还包含了个小诸侯国攸国的历史,而且关乎于美洲考古的发现也有涉猎…可以这么说,此人绝对不简单。”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人是个考古学大师?”我想了想立刻反驳:“没对吧,四九城的大师只有两位,明面上是徐弘鸣,暗地里是鬼眼张,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其他潘教授啊什么的,都差点——你还哪儿去找个大师啊?”
“这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了。”晨曦眼珠子一转,拍板道:“这样,你干脆带我去见见那人,看能不能帮上我点忙。”说完从桌子上起身,拿起陶缸牙刷毛巾扔个盆里:“我去水房洗漱一下,跟你去见他。”
“等等。”我看她着急,连忙把她给拦下来:“你要确实觉得他能帮你,那这事儿我们可得合计合计了,按我说,要想他帮你,那么我们是不是得把他的事儿给先办了啊?”
毕竟在外面混迹了几年,我还是很清楚这其中关系的,要想那老人能帮晨曦一把,把这日记中的秘密解开,那衔口钱的事儿,怕是我就非得给他办了才行,不然恐怕不好说;反过来,即便是把钱的事儿弄好,他也未必能帮上忙,不过这毕竟能让晨曦暂且放下日记的事出去走走,倒也不是坏事。
我把老人的事情说了一遍。晨曦这才觉得有些稀奇了:“他为什么对这一套衔口钱这么在意啊?难道说有点别的什么用处?”不过转而她就把这事儿给扔到了一边,“算了,还是先管正事要紧。我去打几个电话,看看能不能找到潘教授。”
晨曦蹭蹭蹭就冲去了水房,不到五分钟什么都收拾妥当回来。带着我们跑到招待所总台,噼里啪啦打了一通电话,把潘教授从国家图书馆给找着了,果然如我猜测的一般,他带了帮手下直接就去查资料去了。
宗大叔暂时不宜出门,所以找潘教授的事也就不去了。只是我们三人去了国家图书馆,报出潘教授名字后就被带到了三楼的会议室——里面的各种文献堆得和山一样高,潘教授正带着手下的学生在可劲儿查书,不过看上去似乎效果不甚明显,眉头拧成一团。胡渣子也越发的明显了。
这种情况下,我倒是不好直接说要回衔口钱的事儿了,只能假装关心潘教授的成果,结果老梆菜叹了口气,然后愁眉苦脸的告诉我说这事儿不容乐观,所以他决定了,如果从考古研究所申请不到资金的话,那他就准备把取出全部的积蓄买下这衔口钱。留着以后慢慢研究…
怎么会这样?
我眼珠子差点从眼眶里飞出去!想不到啊想不到,弄了半天居然搞出这么个结果来,潘教授牺牲都这么大了。我要是还坚持把衔口钱拿回去,是不是就太不近人情了?
就当我和铁勇不知所措的时候,晨曦突然很冷静的告诉潘教授,说自己知道这衔口钱的来历,要是潘教授愿意,她甚至可以把赤鬼国消失的原因告诉他。代价就是潘教授把这衔口钱还给我,让我派别的用场。
晨曦提出这建议的那一刹那。潘教授犹豫了一下,可是跟着就很肯定的答应了她。然后带着我们进到会议室旁边的小房间里,由何军端茶进来陪着,也算是长长见识。
衔口钱的来历特殊,所以晨曦说起的时候也隐瞒了些事情,她先把关于老人所说的故事讲了一遍,包括闻太师封梼杌、攸侯喜携封印举国搬迁、攸国与赤鬼国开战等等——没想这种听起来点都不靠谱的传说,那潘教授和何军听得津津有味不说,甚至还做了笔记,准备挨个查看文献把它给确认了。
这一切说完之后,晨曦接着就说到了我们这次的探险,小鬼子基地的事儿她暂时不提,只说自己在赤鬼国石城考古研究的时候找到了关于陵墓的线索,所以进入其中,寻找到了被赵佗鸠占雀巢的太岁棺,弄到了这些衔口,只是不知道具体的用处是什么。
潘教授把晨曦所说的记下来,然后递给我衔口,说这一切虽然听着匪夷所思,不过倒还有些可循之迹,可以马上确认,说着就准备出去招呼手下开会,把我们直接扔一边不管了。
做学问的人都有点怪癖,遇事就一头扎进去不管别的,不过刚才那一晃眼的犹豫却始终在我脑海中缭绕,挥之不去,看潘教授走了,我没二话就拉着他俩从图书馆出来,直奔潘家园而去。
我的本意是早到早了,把衔口钱交给老头换成厚厚一叠工农兵,齐活儿完事,就算潘教授临时起意想要改口也来不及——不过当我们到了小旅馆之后,才发现老人根本就不在屋里,服务员告诉我们老人每天都是一早出门,不到天黑是绝对不会回来的,想要找他,怕是只能等到晚上了。
我开始还以为这老头儿是随口定了时间,但是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早知道的话,我们还赶个屁啊赶?
既然找不到老人,我们也不在这里面继续呆了,看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饭点,于是我大大方方带着两人到了外面的馆子里,海吃山喝一通,酒足饭饱之后又叫服务员沏了壶上好的龙井,只喝得茶水发白,天色整个晚下来才又晃晃悠悠的去到了小旅馆中。
果然,老人已经在房间中等着我们了。
从我们得意洋洋的表情上,那老人已经猜到了我们此行的结果,当即很大方的就叫跟班从床下拖了个箱子出来,捆得整整齐齐的大团结啪啪啪扔出了七叠,“看来你很顺利啊,小伙子,这些钱都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