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集团公司委派董事和职工董事组成董事会,股改后改制单位实行董事会负责制。
。。。。。。
第二份文件是:
河湾集团公司文件河湾集团公司20xx年董第xx号文件《关于在机修厂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试点的决定》各分公司,集团公司所属各厂:
为稳步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集团公司决定在机修厂进行改制试点工作。
根据集团公司的决定,机修厂将首先进行股份制改造。具体要求是:
一、对机修厂的现有资产进行核定,由财务处和法律顾问处负责;
二、在机修厂内部发现股票,筹集资金,由机修厂负责;
三、集团公司成立驻机修厂董事会工作组,具体由公司董事会包副董事长负责;
四、机修厂根据市场情况和集团公司内部需要制定发展规划,成立股份公司后实行自主经营。
五、集团公司将实行招标采购,机修厂通过竟标获得集团公司的定单;
六、。。。。。。
七、。。。。。。
华永春看者集团公司的文件,思绪万千。
在集团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机修厂努力创新,为集团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设备抢修,支援高产,技术服务,产品开发;机修厂一直是采掘设备的保护神,机修厂一直在为集团公司多出煤做贡献。现在煤炭形式不好,就要将机修厂分离出来;看来集团公司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好吧,分离就分离吧。
机修厂股份制改造方案一、机修厂历年旧债处理问题,因产品价格多年未做调整,但材料价格逐年上涨,机修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自身无力还清外债;
二、机修厂经过股份制改造,应成为**的企业法人;
三、董事会拟由27人组成,其中常务董事9人,董事18人;
四、由常委董事9人,驻会工作组成董事会工作机构,负责董事会的日常工作;
五、董事18人,采用半脱产形式参加董事会工作,不脱离原工作岗位。
六、。。。
改制方案逐步出现在他的案头。
完成改制方案后,华永春感觉轻松了许多。
华永春起草过很多文件,但这改制方案可是头一次,能牵动全厂职工利益的文件,这改制方案也是头一份。
在感觉轻松的同时,由好象很累。因为这份文件中包含了机修厂3000口人的期盼。制定好了,企业走出困竟。
否则,他将成为千古罪人。
华永春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压力几乎要将他压跨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三章 股金
裴公,裴厂长收到华永春送来的集团公司关于改制的资料和方案大纲后,看的很认真。
关于改制,裴明哲早就有所耳闻,但集团公司有什么要求一直不太明确;主辅分离,集团控股,怎么分离,集团如何控制?难度确实不小。
裴明哲搞财务多年,出任经营厂长也以近十年。物资采购权、产品定价权一直是制约机修厂发展的两道“坎”,改革前国家实行物资统购,集团公司能争取到计划指标,机修厂无法外采,物资一直由矿务局供应。
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行,物资采购已经市场化,集团公司调拔的物资经常不能及时到位,且调拔价还高于市场价。而机修厂生产的一些传统产品的价格却十几年一直未作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修厂的效益连年下滑,入不敷出,盈利仅几千元的困难局面。
集团公司是否能将机修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对待,是否允许机修厂真正**?董事会如何组成?集团公司是机修厂的上级,还是出资人这些问题裴明哲也搞不清楚,他想问一问秦向阳。
裴明哲来到隔壁秦向阳办公室时,秦向阳正和冯维民在研究什么问题。
“老裴你好,你来的正好,我们正要叫你过来呢。”秦向阳说。
“是啊,老裴。集团公司的文件你也看了,咱们几个先议一议,来座吧。”冯维民说。
“我刚才看了集团公司的文件和老华他们提出的方案,有些问题拿不准,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裴明哲落座后说。
“老冯,你先说吧。”秦向阳说。
“好,老裴,这次局里的决心很大。局里召开动员会后,集团公司包副董事长把我们留下,给我门交了底。”冯维民看了看老裴他们,接着说:“这次机修厂改制,就是真正要让机修厂**经营,原则上三年到位,三年后集团公司将不再补贴机修厂;同时销售、生产、供应职能由机修厂**承担,在改制后的机修厂董事会中集团公司将委派三分之一的股东,并将直接委派一名副董事长;集团公司将作为机修厂的出资人,履行出资人职能,机修厂的经营管理将由新成立的董事会决定。”
“集团公司初步决定,老冯将出任集团公司的股东代表,并任机修厂董事会的副董事长。”秦向阳说。
“要**经营,可是资金问题如何解决呢?”裴明哲说:“没钱,还是什么也干不成啊?”
“集团公司准备承担我厂的债务,我厂建厂五十余年,为集团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集团领导是了解的;”冯维民又说:“关于资金来源,这就是这次股改的中心问题了。”
“这次股改,就是要职工出资入股。”秦向阳对裴明哲说:“集团公司要求,厂中层以上的领导必须购买,普通职工志愿购买,按照集团公司领导的设想,机修厂职工持股总额应在6000——8000万之间,这不就有钱了吗!”
“我们的财神爷,这下你可就发了。”冯维民说。
裴明哲听两位班长讲了集团公司的要求,心里敞亮多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章 机构
加工车间主任华永胜在冯维民通报“集团公司关于‘主辅分离’和机修厂被列入第一批试点单位”的情况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冯维民除通报了集团公司的改制要求外,还指示华永胜将全厂的生产组织机构作一次全面的考察,并说这是与秦向阳商量后决定的,要求华永胜写一个专题报告。
华永胜接受任务后,想了很多,他来厂三十余年从生产班组干起,后来管理一个工段;到如今统领一个车间,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华永胜毕业于西安交大,是学习机械制造的。现在是高级工程师,他是随着机修厂发展成长起来的。
1978年华永胜与爱人董惠一起分配到机修厂,华永胜被分配到加工车间任技术员,董惠被分配到技术科搞产品设计。
华永胜回到家后,看到与爱人董惠正在厨房忙碌着,儿子在他的卧室写作业。
“董惠,你做什么好吃的呢?”华永胜大声说。
“蒜苔过油肉、香菇炒油菜,三鲜汤,大米饭。”董惠在厨房回答。
“妈妈,我饿了,什么时候了,该开饭了。”上初中的儿子在嚷嚷。
“马上就好,老华来帮忙,把菜端出去吧,汤马上就好。”董惠在厨房叫华永胜帮忙。
华永胜来到厨房,看到过油肉蒜苔红绿相间,香菇油菜色香味美,高兴地说:“夫人辛苦了。”
“快来端采吧,别贫了。”董惠一边搅着锅里的汤,一边说。
很快两个菜、一个汤和雪白的米饭就都上桌了,一家人其乐熔融。
“妈妈,我要吃过油肉。”儿子小华说。
董惠夹了一块过油肉给儿子,看到华永胜心事重重的样子,于是问:“老华,你怎么了,想什么呢?”
“下午党委冯书记给了我一个任务,,要我将全厂生产组织做一个全面的考察,还让我把考察结果写成分析报告。”华永胜心事重重地说。
“这是好事啊,是不是厂里要提拔你了?”董惠高兴地问。
“别瞎说,冯书记是让我写一份分析报告,有些问题我还拿不准,想听听你的想法。”华永胜说。
“什么问题拿不准,说来听听。”董惠于是问道。
“现在的生产组织是上一代老领导决定设立的,你说我要是提出改变现有结构,别人会怎么看?”华永胜说。
“是啊,这套生产系统已经运行十几年了,但现在的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两大系列产品交叉生产,以成为制约我厂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改难于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要不你听听老领导的意见。”董惠建议道。
“我吃完饭以后,就去老厂长家座一座。”华永胜三下五除二把饭吃完,又喝了半碗汤,就急急忙忙找老厂长请教去了。
没想到老林厂长只有一句话。
“机构设置是为生产服务的吗,该变就变吗;我们的机构是我们当时的产物,你们的困难当然要你们自己解决了。”老厂长快人快语,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现在的机械加工车间,拥有各种车床、插床、铣床、刨床,大小钻床,甚至还有立式车床,龙门刨床、数控车床、数控镗床等大型设备,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机械加工中心。各种机床包括数控机床,华永胜操作起来都是得心应手。如今他统领的车间担负着全厂90%的机械加工任务。产品品种多,规格杂,从修理产品用的小配件,到运输机配套的减速器;很难一一列出的,品种规格多,工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