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掠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掠帝国-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面的绞杀马上要开始了,而此时。两侧的方向也出现了烟尘,显然,又有军队向此处涌来。

  高句丽的军队显然知道,来的这些军队肯定不是自己一方,那一定是敌方军队了。

  形势不妙,似乎要三面受敌,高句丽立刻让手中的一万军队一分为二,五千人向东面迎敌,五千人向西面迎敌。

  而正面的两方军队如今只差十几步的距离便要接战了,而就在此时,一阵箭雨铺天盖地射向了高句丽的军队,顿时让高句丽军队人仰马翻。

  这阵箭雨正是对面军队的阵后射过来的,而这五千人却不是辅军而是江南的军队。

  江南军队自不会正面接阵,而是让辅军打头阵,确切地说他们是压阵的军队。

  江南军连续三轮射击,让高句丽的军队死伤惨重;阵形大乱,而就在此时,辅军已经到了眼前。

  “持械……”

  一声令下;辅军动作整齐;“唰”的一下子;举起长长的竹竿子。尼玛;又是竹竿子。

  “嗨,一、二、三,杀!”

  辅军齐声喊着号子;手中的竹竿子以排山倒海之势刺向高句丽的军队。尼玛;这种刺杀根本没办法防范。竹竿子太长了;高句丽人手中也有兵器;可够不到对面的敌人;只能被动挨打。

  也有个别的高句丽人用手中的刀砍断了竹竿子;甚至还能杀敌对方。那又怎样;紧接着自己也被其他人用竹竿子捅死了。

  “持械……”

  “嗨,一、二、三,杀!”

  第一排的人刚刚完成刺杀;第二道命令已经下达;第二排的辅兵迅速将竹竿子举起;同样是高喊着号子迅速手提竹竿往前一拽,竹竿子伸出去大约近两米长,第一步迈出去竹竿子再一次往前伸出一米多,而后,第二步迈出去,第三部的时候,竹竿子已经到位,迅速刺出去。

  “持械……”

  “嗨,一、二、三,杀!”

  因为竹竿子是长兵器,比较笨重,所以,江南军在训练的时候,大多采取轮流刺杀的训练。

  辅军数个方阵,随着命令下达,一排排的辅军一轮又一轮的轮番刺杀。

  辅军的方队阵型整齐,号令一出,行动迅速,像排浪般一波一波地涌动。即便是有人被冷箭射杀,其位置也会被后排的人迅速补充上来,保障军队整体阵型不乱。

  正面的搏杀方战正酣,两侧的战局已经发生变化,实在是因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了。

  张愚在正面布置了两万军队,东西两侧也是各有两万军队,高句丽仅派出五千军队抵挡,如何能抵挡得住呀?

  这不,两侧的军队刚刚接战,先是遭受一阵箭雨的射杀,在经过长枪排浪般的轮番刺杀,哪有不败之理。

  两侧的高句丽军队崩溃之后,向主阵方向溃逃,直接影响到了还在抵抗的军队士气。

  两翼溃军的鬼哭狼嚎,混乱的溃逃让本来已经被辅军杀的伤亡惨重,离奔溃只差一步的中军如何在坚持呢?

  辅军再一次击杀终于让高句丽的军队抗不住劲了,队形开始混乱。

  前排军队畏缩不前,开始往后逃窜,与身后的军队拥挤成一团,这一下子再也没有人顾得上抵抗了,纷纷自保。

  辅军可不管这些,号令所到,按步骤前进、击杀,这哪里是两军相战啊,简直是单方面的屠杀!

  “轰”的一声,高句丽的军队终于全线崩溃了,人人争先恐后地逃窜。

  可是,没跑多久傻眼了,高句丽的军队身后不知何时也出现了军队,大约两万军队阵型整齐地等待在他们身后。

  不算江南军队,光是辅军,张愚就安排了八万大军围歼高句丽这两万军队,这种实力对比下,高句丽的军队如何不失败?

  八万军队开始向中部挤压,一场虐杀开始了。。。。。。

  江南军也不要俘虏;八万人围着高句丽的残军只管虐杀;四个方向向内压迫。高句丽的军队越来越少;抵抗力也越来越弱;战场上一片哀嚎。

  这似乎有些残忍;可也没办法;战争只能如此进行下去。

  对方是高句丽的正规军;不是一般的百姓;俘虏后难保会出现意外情况;何必找那些麻烦呢?

  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没有仁慈一说。

  再说了;三征高句丽死了的那些汉人都白死了吗?

  这也算是血债血偿吧。

  高句丽南北两千里,东西一千里,有城170多座,有人300多万。而难攻的坚固城堡都在辽东;都是为了抵御大隋皇帝杨广而建。

  而半岛和辽东之地气候寒冷;江南军今年只要能解决半岛这边的高句丽就算不错了。最重要的事半岛这边没有堡垒,相对于辽东相对容易解决。因此,必须展开闪击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进军;保证天气寒冷之前解决半岛,则无情地残杀在所难免。(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一章绝户的节奏
  围杀了高句丽的两万军队,张愚在此地并未停留,从后方再调集五万新训练的辅军,合计二十万辅军,像蝗虫般涌入了高句丽境内。

  高句丽在南方这一带可没有大量设立城堡,需要强攻的大城不多,一般都是散落的村庄、部落,顶多也是一些土围子算是有点防御。大军所过,根据村庄、部落的大小,留下一定规模的辅军肆虐,其余军队继续前进。

  当然,肆虐这种好事不能只是一部分人独享,而是分批、有时间限制的轮流安排。

  江南军队训练的这些辅军,就是要让他们在心中滋生兽性,成为战争机器。

  战场上杀人,战后发泄兽欲,辅军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涯。

  前锋军队只管突进,后军只管发泄、肆虐,夜晚,大军休息一夜,第二天前军变成了后军,后军变成了前军继续挺进,日行七十里地。

  这种疯狂刺激使得辅军嗷嗷直叫,双眼冒着绿光,身体几乎不知疲惫,心中只想到完成当前的任务,等待下一步轮到自己出去发泄。

  经过战争的厮杀或者急行军,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一些体弱或者年纪大的人在经历疯狂发泄之后,甚至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辅军的生命不值钱,这也是一种自然的淘汰,留下的是体力强壮的辅军。

  二十万辅军铺天盖地的向北挺进,所过之处无不被辅军疯狂肆虐,只留下一片狼藉。

  男人没有了,一部分女人被挑走了,剩下的被祸害的不轻。

  如此残暴,这是要将高句丽彻底斩断的节奏啊!

  不错,江南的陆畅不打算让高句丽再延续下去,想要彻底铲除掉这个一直想要崛起的高句丽。

  大隋朝皇帝杨广没有灭掉高句丽,不代表他江南陆畅铲除不掉高句丽,陆畅是铁了心地想把半岛彻底梨一遍。

  边路十万大军向高句丽都城挺进。中路十万大军走在前面,打算越过高句丽王城从北部切断高句丽的退路,完成对都城的围困。

  直到大军逼近高句丽王城,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这才知道布置在南部边界的两万军队全军覆没。

  此时。刚刚即位不久的荣留王高建武,是高句丽王国第27任君主,高句丽平原王之子。

  大隋朝因三次举兵征伐高句丽而使国内生变,群起反叛,最终导致大隋朝崩塌。

  而就在隋朝覆灭的之际。战争的另一方,高句丽婴阳王也在该年挂掉了,纠葛的仇敌双方几乎同时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后继者,高句丽继任的荣留王当务之急是整顿国内问题,巩固政权稳定,战争致使高句丽百孔千疮,民不聊生。

  励精图治,尽快恢复高句丽的强盛,这个历史使命便落到了新继位的荣留王的身上。

  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惊闻敌军迫近,大惊失色。急忙令大对卢渊盖苏文率军拒敌。

  “大王,敌军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城内仅有两万军队,出城作战恐对我方不利,不如利用坚固的城池坚守,等待北方援军的到来。”

  渊盖苏文的话也不是没道理,两万军队好干什么,出了城遇到对方真起不了什么作用。

  “都城军队的确不多,目前也只能坚守城池,而后。从北方尽快抽调兵力回防。问题是小小的百济哪儿来的十万大军,难道是百济与新罗联合起来了?”

  由不得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怀疑,百济国总共五十万人口,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十万大军。

  “大王分析的不错。百济国不可能有十万军队,是不是百济与新罗两国军队结束了战争,双方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我们。

  问题是前段时间两国还在交战,按理说,现在两国应该打的正欢,如何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化干戈为玉帛。联合成一个整体对付本国,猜不透啊!”

  他俩猜不透,众大臣更猜不透,搞不清这里面出现了什么变故。

  高句丽王城里面的军队不足,渊盖苏文便从城内召集青壮参加守城,这才让王城的防守看起来像个样子了。

  高句丽王城刚刚准备好,敌军已经铺天盖地的围住了王城。

  十万大军啊,站在王城往下看,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以及渊盖苏文等大臣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双方兵力对比悬殊啊,若是强攻,王城能不能守得住还真难说啊。

  可是,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以及渊盖苏文白担心了,敌军围城以后,并没有马上攻城,而是扎下了营盘。

  渊盖苏文心里一紧,坏了,对方用兵还算谨慎啊,看来很不好对付,对方谁是带兵大将啊?

  渊盖苏文对百济和新罗这两个邻国都很了解,心想,没听说对方有很能打的将领呀?

  高句丽王城紧张滴戒备,可是他们都是白费力气。

  第一天的时间过去了,对方根本没有攻城。

  到了第二天,王城内还是紧张,以为敌军休息一天,今天差不多要攻城了。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敌军攻城。

  是不是在麻痹我们啊?

  渊盖苏文心里很紧张,令人晚上加强戒备,防止敌军夜袭。

  可惜,又是白忙活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