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边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边军-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杂号都尉(骑都尉)-杂号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杂号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将军之末,但与其他两字将军地位有别)-四征、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升城督,负责攻城的官(临时)

    司马是将军属下各部校尉的副职,如该部未设校尉,则由司马统领。“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2。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都尉与校尉属于同一级别,为军中一部的长官,故司马也是其副职,代理司马职务者称“假司马”。

    司马统辖的兵数约在千人左右,有时也有的

    将军

    1。杂号将军,如讨逆奋武等。

    2。镇边将军,如镇北镇东等。

    3。征边将军,如征南将军等。

    4。前后左右将军,(不常设)

    5。卫将军

    6。车骑将军

    7。骠骑将军

    8。大将军

    兵种

    步兵营,主要武器,长矛。长戟,环手刀,手戟,盾牌。(戟是步兵对战骑兵主要武器)

    射声营,主要武器,蹶张弩(仅禁军和边军配置)射程2oo步以上。每步约1。4米。步长弓射程1oo步左右,环手刀。

    三石弩约射189米,四石弩射252米,以此类推十石弩的射程可达6oo米以上”。那么大黄参连弩的射程将会更远。也正是由于汉弩射程的增大,在射击技术上又明了用脚踏弩而张之的蹶张技术。汉代弩机的望山上又明了刻度,“它的作用如同近代步枪上的标尺,射者可据此控制镞端的高低,找出适宜的射角,以便准确命中目标”。这样以来便大大提高了弩的命中率与杀伤力。汉代以后弩开始走下坡路,唐宋以后至明代便逐渐地退出战争舞台。

    骑兵有屯骑营,(汉武帝时为骁骑),越骑营,长水营(匈奴,乌桓胡骑),其中越骑配臂张弩。近战武器有环手刀,手戟,长矛,长戟,马槊。

    另有斥候?,辎重营,兵曹营(壮丁运送粮草―)

    汉武时期5万骑兵征3o万壮丁运送粮草辎重,消耗非常。

    军费

    一金(斤)1oooo钱

    按晋初物价,一匹绢帛值一千二百文铜钱,五匹仅六千六铜钱,而汉朝十金

    缣:缣;即今之绢也,汉以后,多用作赏赠酬谢之物,或作货币

    战马=匹/2~1o万钱

    好马=匹/2o万钱以上

    牛=头/4ooo~8ooo钱

    猪=头/6oo~18oo钱

    羊=只/3oo~5oo钱

    军犬、猎犬=只/12oo~2ooo钱

    军用剑=把/7oo~9oo钱

    军用刀=把/66o~8oo钱

    弓=把/5oo~6oo钱

    弩=把/2ooo~2oooo钱

    弓箭=枝/1o钱

    弩箭=枝/9钱

    盔甲=套/68oo~82oo钱

    马甲=套/71oo~86oo钱

    每个士兵耗粮=1。8石/月,21。6石/年,合422o钱/年;

    每个士兵耗食盐=3升/月,3。6斗/年,合144钱/年。

    每个士兵衣物=34oo钱/年

    每个士兵每年生活费约8ooo钱

    每匹战马耗粮=3。3石/月,39。6石/年,合792o钱/年。

    安葬费=人/34oo钱

    将领抚恤金=人/1o~6o万钱

    食物类:

    主食:

    1石=1斛

    1石米=17~2o公斤左右,1石稻谷=13~15公斤左右(计一人三百日食,用?十八斛。”";用?十八斛";,是指三百日的干粮用米十八斛,正好是日食米六升。可见,对于一个成年劳力来说,一天口粮是每日六升。)

    一斗等于十升十斗等于一石

    晁错“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粱米(优良小米)=石/4oo钱左右

    黍米(黄米)=石/3oo钱左右

    大麦=石/22o钱左右

    粟米(小米)=石/22o钱左右

    谷=石/22o钱左右

    豆豉=石/5oo钱左右

    1o斤肉≈1石谷(有记载1o斤肉合1石谷的价格)

    副食:

    醇酒=斗/5o钱

    米酒=斗/3o钱

    行酒=斗/1o钱

    饼=册/3o~5o钱

    牛肉=斤/2o钱

    猪、羊肉=斤/14~16钱

    盐=石/8oo钱

    《汉书食货志》记录了秦汉时期黄金一斤值万?;一斤十六两;即金一两625?。金银比例;优质银朱提银1:3;其他地方的银1:5。

    《续汉书卷28》注引《晋书百官志》总结了殇帝延平年间的俸米;其中中二千石72斛9ooo?;东汉中后期每石粮也就百三四?左右。

    计一人三百日食,用?十八斛。”";用?十八斛";,是指三百日的干粮用米十八斛,正好是日食米六升。可见,对于一个成年劳力来说,一天口粮是每日六升。

    汉代边塞吏卒的口粮和日用衣物

    一般人口一家只有二三十亩,一亩之收不过一石



………【今天孩子出院了,请假一天】………

    孩子病可算好了,

    请假一天明天更新!



………【第一章卖身葬母】………

    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或者等待死亡的到来!

    “嘟~!”

    凄厉的号角声响起。

    战鼓在鼓手的鼓槌敲击下出一阵阵沉闷的声响,犹如催命的阎罗在向战士出声声召唤。

    “咚~!”

    “咚~!”

    “咚~!”

    沉闷的鼓声贯彻天地,鼓声由慢到快,由轻到重,在鼓号的交辉下,旷野上的两支队伍正在做着战前最后的准备。

    一群乌鸦和草原上的秃鹰在战场的上空盘旋,他们在等待不久就要到来的美餐。

    一阵寒冷的北风吹过,战旗在北风的呼啸之下出咧咧的声响。远处几株落完了黄叶的枯树和地上那枯黄的野草,都预示着秋天的过去。

    天空中厚厚的云层遮蔽了微弱的阳光,天地间呈现出一片昏暗的黑色,至少在刘武的眼中,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昏暗和死灰。

    在一面绣着“汉”字的黑色大旗下,一身破旧麻衣的刘武将手中的木枪狠狠的紧了紧,他的目光死死的盯着百米之外的队伍。

    他的对面是一队三百人的骑兵,而他所在的阵营是一支过千人的队伍。看了看身边壮实的邓虎,直到现在他还有一种活在梦中的感觉,直到握住木枪的手因为力量的原因传来一阵阵的痛楚,才能让他觉得他是活在现实之中。

    他根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确切的说来自于后世一个叫中国的地方,他是一名军队的士官,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因为劳累过度,一觉醒来就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现在算起来已经两天了。

    身边的这位年龄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叫邓虎,是刘武在这个世界上认识的第一个人,邓虎理论上是他的救命恩人。不过这些都是邓虎的片面之词,真假还有待商讨,而且这位邓虎还告诉刘武,他们俩是亲兄弟,籍贯是豫州颍川郡。

    为了安葬他们病逝世的母亲,邓虎才带着刘武将自己卖身为戎卒的,卖身的期限是十年。

    刘武醒来的时候是在戎边的路上,昨天他们才刚刚到达云中的东都尉驻地,位于云中郡东北方的武泉县。

    刘武今年才只有十二岁,因为没有战功和勋爵,两兄弟都被分到了杂军营。

    刘武一直没用弄明白,他姓刘而邓虎却姓邓,他们怎么可能会是亲兄弟呢?

    只是当醒过来的刘武告诉邓虎他失去记忆之后,邓虎表现出的欣喜让刘武心中有些莫名的惊恐。

    他清楚的记得,当刘武告诉邓虎他失去记忆之后,邓虎咧着大嘴哈哈的大笑,一边边笑还一边嘀咕:“忘了好,忘了好。”

    刘武甚至怀疑,他之所以能够借尸还魂,说不定这个邓虎在中间并没有起什么好作用。

    极有可能他的前身就是被这个邓虎害死的,看着一脸奸笑的邓虎,刘武很想上去教训教训他,只是看了看自己的细胳膊细腿,再看看虎头虎脑身体粗壮的邓虎,刘武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沉默。

    他怎么和人家斗,虽然怀疑这人有些心存不良但也只能忍着,还要对他笑脸相迎,为的就是从他嘴里套出有用的信息,也好确定自己到底是到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只是这邓虎明显也是所知有限,他只能告诉刘武现在是大汉光和五年秋末。他是刘武的哥哥。

    本来他和父亲一直都在颍川郡定陵县生活,家有薄田五亩,他们的母亲曾是宫中的宫娥,四年前带着刘武回到了老家。

    对刘武提出他们是兄弟但为什么姓氏却不一样的疑问,邓虎好像也不是很明白,他只知道母亲就是这样叫的,至于是什么原因以前的刘武也许知道,但是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了。

    从邓虎的嘴里刘武还是知道了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毕竟一个三十多岁心智的人成心套一个少年的话,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根据邓虎描述,刘武曾经在定陵望族顾家的私塾里读了两年的诗书,他也是邓家村唯一一个认识字的读书人,当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那就是他们的父亲必须每月给私塾里的先生们送十斤鱼。

    不过沙河是当地豪强谢家的财产,他们的父亲也只能晚上偷偷的去抓。三年前的夏天,山洪爆沙河水位暴涨,父亲邓和为了让刘武能够继续读书,不被私塾里顾家的人给赶出来,不得不冒险下河,只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为了能让刘武继续求学之路,他们的母亲李氏甚至不惜将家中的命根子,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