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红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梨园红颜-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幽囚,我那罗卜儿啊!儿的父修正道跨鹤西走,为娘我被阎君就地府来收。娘说道阴曹府就报应无有,又谁知我到阴曹,我早晚间我受的是那蓬头垢面、披枷戴锁、口含着银灯,到何时我才得出头?儿求佛尊将娘搭救,也不枉为娘我就盼儿在心头。”

  “唵嘛呢叭咪吽,真想从过去摆脱出来啊。” 

  发毛感到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六回 小年
腊月二十三日,广春从正觉寺搬回家过小年。

  小年又称祭灶节。对小城百姓而言,过祭灶节可是件大事。

  俗话说: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如今柴被煤气取代了,但还是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的。

  由於是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玉皇大帝派到每家的灶王爷,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来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故而小年,实际上就是各家欢送灶王爷上天的节日。

  祭灶节的前天晚上,蝶儿就给父亲打电话请求道:

  “妈妈让我买新的灶神画像。明天请您参谋一下买哪种样式的。”

  “啊——灶神画像?嗯,家里原来贴的那种就行,还要参谋什么?”

  “是啊。不过,那是去年的样式,今年怕是找不到了。”

  “灶神画像?有灶王奶奶陪伴的那种样式吗?”

  “是的。妈妈说这种的就好,可我在街上找了很久也没找见呀。”

  “是嘛。我倒是知道哪有卖的,明天我们一块去买。”广春在电话里说。

  买张灶神画像原也只是个借口,过小年总得回家吧,也难为蝶儿想出的点子,广春轻轻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广春就出了正觉寺,往文昌桥方向一边散步,一边迎蝶儿。

  “爸爸……”蝶儿远远地奔了过来。

  除了广春和蝶儿外,文昌桥上一个人也没有。

  “已经过了红叶季节,不过冬日的文昌桥畔风景也不错吗。”

  “嗯。只是相比开期时的热闹场面,现在有些冷清……”蝶儿望着下游说,“松树的颜色真美,像在绿叶上染上了一层深蓝。”

  弗河的左岸有一片稀疏的松林。蝶儿望着这些松树。河对岸从文昌门一直沿到古城墙两边边,松树也很多,再后面的拟砚台、香楠峰也是松山。

  这样的季节,树木都已凋零,只有松树才更显出深绿的颜色出来。

  河下游野草枯黄的沙洲上,腾起阵阵水气,与水天联在了一起。

  “往那下游去,应该可以通到赣江吧,只是这水太浅了……”

  蝶儿像催促父亲似的走着。

  “现在是枯水的季节,渡船都搁浅了,哪里能通到赣江去?”

  “是呀,头回注意到水这么少,印象里弗河的水总是满盈盈的。”

  广春又谈起了“赛龙舟”。那是端午的必备节目,据说来年正觉寺也会组成僧侣船队参加的。  

  但是,冬日的弗河是让人难以想起赛舟的盛况。

  静静的河水不见流动,尤显出冬天的颜色。

  “你不冷吗?怎么穿得这样少……”广春说。

  “不冷。我今天是特意来接您回家的,就一点都觉不出冷了。”蝶儿的声音透着欢快。

  天上的云似乎移动了一下,明亮的阳光一下照到了父女俩之间。

  广春把视线从女儿的身上移走,回头望了望阳光照射的方向。

  “有时候我总恨不得跑到地球的尽头去。” 

  “您尽瞎说。” 

  “是啊。”广春停下身来,扶着桥栏杆。 

  “这样,我们都好好想想这几十年的夫妻生活。” 

  “您跑到寺里来,家里就冷清清的,难道您还真要跑到地球一边,那我这个做女儿的怎么办?” 

  “你到时就长大了嘛……” 

  “有时候我总想自己要是个男孩子就好啦。” 

  “为什么?” 

  “什么也不为。我就是这么想的。”

  “你妈妈最近还好吧?”

  “每天忙忙碌碌的,现在晚上还要陪外公散步,以前总是您陪他散步的……”

  “我没想到出来一住就这么长时间,倒是我贪图享受了。”

  “妈妈听说您晚上休息得好,很高兴的样子呢。”

  “嗯。也是该回去了,这些日子难为她了。”

  “是呀,这些日子最受不了的还是我妈吧。”

  “您一直这样想,该多好!” 

  蝶儿并没打算责备父亲,但她的话语仍使广春脸上浮现出阴影。

  这十多天来,母亲消瘦了许多。

  看到母亲的这个样子,蝶儿心里也很难受。但是,在父母身上,她并没有只感到阴沉的一面。

  “蝶儿长大了,现在越来越像妈妈了。”广春开口道。他似乎想改变一下此时的气氛。 

  “是嘛。我觉得,我妈有的地方比我更豁达些,只是她总是克制自己罢了……”

  在她听起来,父亲之所以说出自己像母亲这话,似乎是在表达他希望与家庭、与母亲达成和解的愿望。 

  “风枚头七祭日的事,我也该好好谢你的。”

  “事情都过去了,有时候我觉得您在寺里真是在过分地自己折磨自己。”

  “不是这样的。”广春摇了摇头。

  “其实我看发毛师兄倒是想开了。他说现在看这个社会,他就恍如从异常的世界逃脱了出来。”

  “噢?他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有人以为自己折磨自己,社会就不再去折磨他了。其实未必是这样。把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分开,得到的永远也只能是孤单。”

  “这就是你们年轻人的想法吗……”广春说。“死去的人一切都要被宽恕的。”

  “为了不让所爱的人进地狱,自己活着反而进了地狱。这不是让死去的人更悲哀吗?” 

  “……”

  广春没想到会和女儿讨论这样的问题,索性就不说下去了。

  蝶儿见到河岸的小树倒映在水中。小树树叶都掉光了,那细小的枝条杂乱的互相纠缠着,清晰地描画在水的倒影中。这景象似乎不是映照在水里,而是生长在水里似的。

  蝶儿像是被吸引住似的看着,说:“这样清澈见底的水,在夏天是想象不出来的。”

  河边的正觉寺的土墙倒映在水里。土墙边林立的松树也像生长在水里似的,那颜色比在寺里见到的更为鲜绿。  

  “已经完全是冬天的景色了。”广春也看着倒映在河水里的香楠峰说道。

  “还要买灶神画像呢,妈妈该等急了。”

  “哦,你妈妈还等着蝶儿回去给灶神嘴巴抹蜜吧。”

  蝶儿就掩嘴笑起来。

  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灶神画像已旧,面目黢黑。到了小年,就要把旧像揭下,用干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只是早年间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如今是都不管不顾的了。

  等到年后再把买来的新画像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於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打牌,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作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祭灶时,全家都要诚心祷告,然后其热融融地吃顿团圆饭。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我知道的那家铺子就在桥北不远,他们家的年画都是宣纸老样式的……”广春说。

  蝶儿默默地跟在广春身后。

  过了桥,正觉寺逐渐隐没在烟霭之中。

  近处的拟砚台周围,淡淡的雾气也从树间涌出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七回 冤家
雪涛的家在陆坑,离羊城有半天的车程。他一直忙着在画室搞创作,拖到过小年了,家里催得紧,他才记得打票回家。

  回家的前一天晚上,童童特意到他的画室送他。

  雪涛拿起热水瓶来给童童到了杯开水,又把台灯开了。

  童童看见画架上有个闹钟,便拿过来问道:“你明天早上几点钟上火车?”

  雪涛道:“是七点钟的车。”

  童童道:“把闹钟拨到六点钟,差不多吧?”

  她转着发条,那轧轧的声浪,反而显出屋里的寂静。

  童童道:“你的箱子理好了没有?”

  雪涛笑道:“也就随身的一点东西,过完年还要赶回来的。”

  他有一只皮箱放在床上,童童走过去,扶起箱子盖来看看,里面乱七八糟的。

  “也不知带点年货回去?”

  “陆坑离这有不远,再说家里还缺我带的东西?”

  “好歹也是你的心意不是?”

  童童把自己带来的一些特产放进箱子里,又把箱子里原有的书和衣服分类整理好。

  “过完年就回来吗?”

  “过完年就回来。”

  平日里,童童是个果断刚毅的人,只现在,她亦有些伤感了。

  童童曾经问过雪涛,他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她的。他回答说“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

  雪涛绝对相信那不是谎话。只是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见她的,根本就记不清楚了。

  因为童童是燕子的同学,顾而每次欧阳家的聚会,燕子都会拉着童童、蝶儿来给哥哥捧场。雪涛是欧阳最要好的朋友,欧阳家的聚会他总是积极的参与者,所以在欧阳家总该也见过她的,可是并没有印象。大概也是因为他那时候精力都沉浸在讨论的话题中,见到女孩子又总有点拘束,觉得不便多看。

  待到大家都熟起来,雪涛偶然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