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红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梨园红颜-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精力都沉浸在讨论的话题中,见到女孩子又总有点拘束,觉得不便多看。

  待到大家都熟起来,雪涛偶然听童童唱了一段《对花枪》,才听得几句,不觉身体坐直起来,也不同书力他们胡扯,只细细的把它听完一遍。

  私下问起欧阳对童童唱腔的看法,他亦说好,只是雪涛仍是于心不足。

  倒是蝶儿,听欧阳说起雪涛刚从西北考察回来,对佛教东传有着不一般的体验,如今是把自己关在画室里潜心创作。蝶儿便说有机会和童童一道往他画室去拜访拜访,雪涛听得童童也会来,不禁大喜。及到约定的时日,却天降大雨。蝶儿、童童都心懒下来,估计雪涛看见这样的大雨,也不会等了,就跑到学校图书馆呆了一天。

  可怜雪涛在画室准备停当,还到欧阳家借来一套茶具,足足等了一下午却不见她们的身影,心里升起一丝伥然。

  欧阳后来对蝶儿说起这事,蝶儿才醒悟过来,央着欧阳陪她跑到雪涛的画室去道歉,不曾想雪涛却画了满屋童童的线稿。蝶儿便笑起来,雪涛象是让人无意间瞧见了内心的秘密,脸都红起来,直说是要参加学校的秋季画展,应付了事的。

  书力是最惟恐天下不乱的性格。有一日跑到画室来玩,先是诧异雪涛居然撇得开洞窟的神佛菩萨,画起当代仕女图来,仔细一瞅,却分明是童童的模样。书力便拿话试探雪涛。

  雪涛不喜道:“拿童童也不过是做个模特罢了,有什么神秘复杂。”

  书力又拿话激他,说了有贼心没贼胆之类的话,哄他打赌画展当日敢不敢请童童来。

  雪涛明知他是闲得无聊,什么事也只是逗个闷子,却偏接受他的挑战,也好给他看看自己的贼心贼胆。

  童童受到邀请参加展览之后,也是大感意外。开始时疑心大家合伙做弄她,把蝶儿、欧阳也埋怨上了。然而童童到底是个女儿家家,闲下来不免也思前想后,心里像翻了油盐罐子。

  本来也无事,偏书力去触蹩脚,对童童说雪涛请她去是为打赌,事后还请雪涛绰了一顿。童童听完一阵的心酸,又是羞,又是恼的。往后俩人见面不是她气我,就是我气她的,如此俩人反倒是斗到了一处。

  常言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是什么?是痴男怨女的呼唤。男欢女悦,也有这样的相斗,在戏台上有薛仁贵与代战公主两军阵前相遇,有陶三春与郑子明的瓜棚较量。在民谣里有苏小妹三难新郎,有翘秋香三笑留情。

第三十八回 瓷碗
放假前的一天,雪涛接到童童的电话,原来上次童童在正觉别院借了女师傅的雨伞一直没还,赶着中午有空,就邀雪涛陪她一起去。

  碰巧那天下午雪涛还有一场考试。俩个人一同出去吃饭,因为要节省时间,一人叫了一碗面,草草地吃完了,便向城外正觉别院走去。

  童童还给女师傅捎去了一包龙井,女师傅很高兴,引着俩人到后殿来。原来她请了一位老匠人正在修风火神庙取回的陶缸的残片。

  女师傅说:“如今这样的手艺也要失传了,老先生明天还要赶到景德镇陶瓷馆去,也真是难为他了。”

  童童忽然笑道:“嗳呀,我们没把上次拾到的瓷碗带过来,说不定也能修好的。”

  雪涛道:“那瓷碗残片还搁在我寝室呢,可以回去取。”

  这时候其实已经快到上课的时候了,怕耽误了雪涛的考试,童童也就说:“算了算了,也只是这么一说罢了!”她说是这样说着,却多少显出一点怅惘。

  那一天从正觉别院回到学校后,天又下起雨来。等雪涛考完试出来,天色已经昏黑了。

  想想明天老匠人就走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样一种心境的驱使,雪涛到宿舍取了瓷碗残片,冒着雨重又向城外正觉别院走去。

  出了文昌门,沿河堤一路走下来。因为下着雨,河堤上泥泞不堪非常难走,一步一滑。雪涛扭身下了河堤,想着抄条近路穿过去。

  沿河的人家正吃着晚饭,划拳行令的吆喝声在河面上飘荡,谁也没注意门外的青石板路上走着这样的一个青年。

  从桥上往城外看,沿河一带似乎永远不会改变,乌黑的瓦,青灰的墙,几条小船,数屡炊烟。顺着石板路一直往里去,雪涛发觉那些熟悉的房屋门脸、商铺人家都改变了模样,变得陌生起来,原以为就要到了,等绕过新盖的矮墙柴垛,却又迷失在这迷宫似的巷陌中。

  小巷往来的行人更少了,偶尔有出来抽材火的妇人,撑着杏黄色的大伞,望见他便和善的点头微笑,面目却朦胧得难看清楚。

  雪涛暗暗想着,一定要赶在老匠人走之前把碗修好,甚至无端的把修碗的成败与自己的幸福联系到一起,仿佛这样才有寻下去的动力。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好笑,冒着雨走上这么远的路,万一人家已经走了呢?何必一定要把自己的幸福押上?

  走了不少时候,才找到出去的路口。不知怎么,自己居然已经转到了正觉别院的后山门。他老远就看见寺内灯火阑珊的景象,心里一阵的高兴……

  第二天中午,他跑到戏校来找童童。

  雪涛从书包里掏出那只修复的瓷碗,他本来想好了很多的话,但是结果他一句话也没有。仅只是把它放在她面前。

  童童先是怔了一怔,拿着那只瓷碗看看,说:“嗳呀,你后来真又去了?那么远的路──还下着雨──”

  正说到这里,燕子与蝶儿进来了。

  “哟,什么稀罕物?巴巴的中午送过来?”燕子道。

  童童却把碗收在自己的柜中。

  “什么呀,上次画脸谱时没有东西装金粉,倒弄了一手,就央他有空寻个没用的碗。”她的动作虽然很从容,脸上慢慢地红了起来。

  “没用的碗?你到藏得严密!”燕子笑道。

  “说了你不信,我有什么办法?”

  燕子还要争,蝶儿却一把把她拉出了房门。

  从此童童每隔一天必去画室看他。可才去了三四回,童童忽然又烦恼起来。她打电话给雪涛,说以后不想再来了。

  雪涛觉得奇怪,匆匆赶过去,她见了雪涛却又高兴起来,绝口不提电话的事情。

  现在雪涛应该已经到家了,他在干什么呢?

  童童从抽屉中取出瓷碗来,那瓷碗在灯光下熠熠闪出温柔的光芒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九回 龙灯(一)
冬日的小城也不总是寂寥的,春节闹龙灯便是小城每年的狂欢。

  羊城文化馆一般在头年腊月,就要扎好“八纱宫灯”、“龙头灯”、“狮子灯”、“凤灯”、“吊丝灯”、“小桃红”以及马、猴、兔、鱼等动物灯。立春一过,大伙就紧张起来。先是各家单位团体来借灯演习,然后是具体规划落实详细的出灯时间,如金融系统正月初八出灯;邮电系统正月十二出灯……文化系统人多势众,出灯也自然更是声势浩大。

  文化馆正月初一出灯,并要连续出灯三日。闹新春的队伍浩浩荡荡,前面掌着镶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红底金幡,二十多个棒小伙儿把两条金龙舞得翻腾搅动,在这样的冬日里,舞热了,浑身都腾出一股的热气来。刹时间,旌旗招展,锣鼓喧天,神统鞭炮齐鸣,震耳欲聋。龙灯出行,必游遍全城大街小巷,以讨吉祥。路边观者如潮,连周围村县的人也赶进城来看热闹。

  童童早晨起床,就听见父亲在楼下放开门的鞭炮。

  小城的习俗就是除夕守岁到夜里十二点,送了旧岁,迎了新岁,才关门熄灯,上床就寝,关门时放一挂鞭炮,正月初一起来开门亦要放一挂鞭炮。

  童童的精力似乎还没有老人的足,或许是年轻人对过年的概念已经看得淡了。昨晚看春晚节目她没看完就睡着了,半夜里却被一阵鞭炮声惊醒,发现父亲、奶奶、王姨还在客厅里看电视聊天。

  王姨家里也没人了。奶奶上了年纪,逢春家里又没有个主妇,所以奶奶专门留下王姨在家里过年。王姨也对奶奶说,只要奶奶需要她,她是愿意留下做专职保姆的。这样的事原本就是奶奶拿主意,这些个家务靠童童看来是指望不上的。

  “童童以后怎么嫁得出去?”逢春总这么说。

  “这样的事你不用操心,我的孙女我知道。”奶奶护短说。

  那之后童童感觉几乎是一夜的鞭炮不断,后半夜基本上就没睡好,迷迷糊糊的躺在床上想些无聊的事。等父亲下楼放开门的鞭炮后,童童已经起床开始洗刷了。

  因为晚上没睡好,加上这几天油气也重,王姨辛苦准备的早点,童童只喝了小半碗稀粥就饱了。她想着到楼下的大院里锻炼锻炼,提提精神。刚一下楼,耳边就听见一阵的锣鼓喧哗,童童跑出来一看,果然是文化馆闹春的龙灯队伍缓缓的过来了。

  剧团宿舍对面就是兴鲁书店。

  书店门前小小的广场已经是人山人海。在书店的人群里,童童一眼就瞧见了欧阳。

  “欧阳,你也来看这热闹呀?”

  “哦,我是来书店看看有什么好书,青年剧团要排一出新戏,我小姨让我去参谋参谋。”

  “是吗?李淑芳老师年前才从我们戏校调到青年团代理团长,初一就给你派任务了,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呀。”

  “哪里,是我自己闲的没事,出来走走,现在都感觉不出过年的兴奋了。”

  “想是蝶儿在家过年出不来,冷落你了吧。”

  “尽瞎说……”

  “对了,你刚才说李老师要排新戏了,是真的吗?”

  “可不是吗。她年前就让燕子给我带话了。”

  “剧本出来了吗?”

  “初稿是出来了,我正修改着,题目暂定为:爱就没商量”

  “这是一个什么题目,象话剧了。”童童皱了皱眉。

  “其实京剧早该走出实验的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