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暗笑-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也以同样的方式萦绕过他……过去,比如那个肉块在公寓厨房的平底锅里嗞嗞作响的傍晚。那是波妮丝的公寓,虽然布鲁斯搬进来很久了,整个公寓仍然毫无他的位置似的,全都按照波妮丝的意思布置。她在那里工作,为周日报刊写故事。鉴于布鲁斯从未认真写过什么,也就没必要安排地方给他放打字机了。“有地方睡就行。”他这样告诉波妮丝。
  “寂寞的男人爱上了橱窗模特……想想看,波妮丝会怎么发展这情节?可以安排一个年轻的女店员,某一天晚上留下来重新布置橱窗。这就会引发一段真正的爱情故事了。不对,不对,波妮丝一定会更倾向于‘现代派’。‘年轻女孩’的手法太没创意了。”

暗笑 第五章(2)
布鲁斯的爸爸是个有意思的家伙,从来对新生事物充满了热情,即使在步入乏味的老年阶段之后,每次布鲁斯跟他吃午饭,老人仍然是恰好刚买了一个什么新玩意儿。父子俩就餐时通常避免谈到各自的妻子。布鲁斯认为,因为老爷子娶了一个跟儿子年龄相仿的太太,所以羞于在儿子面前谈起她。有一次他们在卢普商业区的某家餐馆里吃饭,布鲁斯问父亲:“爸爸,孩子们好么?”老人却岔开去谈起了他的新宠。当时他正被派往撰写关于肥皂、安全剃须刀、汽车等产品的广告。“我买了一辆蒸汽汽车,”他说,“这车棒极了!一加仑的煤油够开三十英里,还不用换档。开着就像行驶在平镜一般的海面上。那马力,可够瞧的!当然啦,他们还得再调试调试,不过这车马上就可以到手了。制造者简直是个奇迹,是最伟大的机械师。我告诉你,儿子,这东西一出来,石油市场就要动荡喽。你瞧着吧。”
  父亲侃侃而谈的下午,布鲁斯不安地在饭馆的座椅上挪动着屁股。
  跟波妮丝去芝加哥的文化圈子社交时,他也总处在类似的失语状态。圈子里有个道格拉斯太太,在乡下和城里都有产业,也写诗演戏;丈夫身价惊人,是个艺术鉴赏家。布鲁斯自己的报社也有一个类似的圈子。下午工闲之时,他们就专门坐下来大谈于斯曼荷兰裔法国小说家,作有《逆流》。……译者注、乔伊斯爱尔兰作家,作有《尤利西斯》。……译者注、艾兹拉·庞德美国诗人。……译者注和劳伦斯英国诗人和小说家。……译者注……镇上充满了这样的人,无限热衷于谈论混在艺术圈里的各路人等,而波妮丝认识几乎所有被谈论的对象。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对文化、艺术如此小题大做呢?一定有什么原因。一定是因为人们不能不去谈论这些事情。一定是因为他们以为,话题发现自己没有人谈到,会不高兴的。那个离开芝加哥的傍晚,从布鲁斯的位置望出去,窗前街道上,下班高峰时段赶路的男女一览无余。他们从一辆车上下来,再登上另一辆。也能看见城际火车与市内铁道环路火车互相穿插行驶。真真是人潮汹涌!布鲁斯当时的工作,要求他时常在芝加哥市内四处奔走。可他总是打电话把工作转手给别人。办公室里有个犹太人写得好,是经常被转手的人。布鲁斯极被看好,人人觉得他聪明……这世界上只除了两个人觉得他不怎么样:一个是波妮丝,一个就是那犹太小伙儿……后者毋宁说是觉得他一文不值。可他布鲁斯总能得到令人垂涎的委派,仿佛有天生的技巧,擅长直抵事件核心的艺术。布鲁斯私下又表扬了自己一番:“人人都该有那么点儿优越感,否则不如跳河。”
  下班高峰期间,人们行色匆匆往家赶……那些公寓同布鲁斯和波妮丝的地方相差无几。布鲁斯的父亲与第二任太太有了三个孩子,可见他们关系十分和睦,而他与布鲁斯的生母却只得一个儿子。本来还可能有更多的孩子……母亲死的时候布鲁斯已经10岁了。当时和小布鲁斯一同住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奶奶还活着。等她死了,势必会给孙子留下一笔小钱。布鲁斯琢磨,奶奶起码攒了一万五千美元吧。于是又想起来,他已经三个多月没给老人家写信了。
  路上的男男女女。怎么看上去全垂头丧气啊?什么把他们累成这副模样了?那也许不是生理上的疲劳吧。在芝加哥……以及类似的城市,人们在毫无准备时十有*都呈现出这样的疲态。布鲁斯认为自己看上去一定也差不多。有时波妮丝去参加那些他避之唯恐不及的派对时,他就独自一人上街散步,看人在咖啡馆里吃东西,看人坐成一堆在公园里聊闲天儿……那些人看上去却并无疲态。可是在市中心,在卢普商业区,白天的时候,人们走在路上,表情仿佛紧张于过不去前头的街,满脑子想的是:马上就要过下一条马路了!街心的警察就要吹响他的口哨了!人们临近路口就全都跑起来,像一群群鹌鹑。赶在红灯前过了马路以后,人们才又面露喜色,仿佛听到了真理。

暗笑 第五章(3)
汤姆·威尔士……办公室里城市报导部门的头儿……十分喜欢布鲁斯。工闲的下午他喜欢跟布鲁斯一起去德国人开的馆子喝威士忌。德国人因为他经常带来生意,总专门为他弄些上好的冒牌酒来当时是美国禁酒期间。……译者注。
  汤姆和布鲁斯习惯坐在馆子后头的小屋里。酒过三巡,汤姆就开聊了。他总说同样的一些事:先骂一遍一战,再骂美国政府的反应,最后把矛头转向自己。“我也真是够呛。”他说。汤姆也像布鲁斯熟知的好些记者,想写书,想写剧本。他喜欢同布鲁斯聊这些,错以为布鲁斯不至于有类似的想法。“你哪能想这些磨磨叽叽的事儿!”他说。
  他对布鲁斯无话不谈。比如,“你注意了没有,街上走的好多人看上去都蔫白菜似的,这是不是一种精神阳痿啊?”他说;“但是你知不知道世界上最阳痿的东西是什么?我来告诉你,是报纸!报纸……还有剧院。你最近常去剧院不?剧院里的东西无聊得我背都疼了,哦,还有电影,我的天,电影要再糟糕十倍……然后就是一战,当仁不让的全球性阳痿,横扫整个世界的阳痿。我说错了让我出门被车撞死。我认识个人叫哈格里夫,跑到好莱坞去了。他说那儿的人看着都像去了鳍的鱼一样动弹不得。他说他们都好像患有一种半残综合症……都是些大势已去的杂志写手之流,老了跑到那里去想发财。女人都假装是淑女……但求看着像。他们都是如此……男的女的,努力让自己住得像淑女绅士,走路说话像淑女绅士。令人作呕。不过他也说,不能忘记影视界人士都是美国的宠儿这一事实。哈格里夫说在洛杉矶呆久了,要不去跳海,要不去发疯。他说整个西海岸在气氛上都半斤八两……以无能为特点的芸芸众生高声喊着:一切是多么美丽多么宏伟多么高效啊!芝加哥也一样。这城市的官方标语是什么来着?‘我愿意。’你知道旧金山也搞了一条官方标语么?叫‘我明白。’明白什么呀就明白了?明白怎么从爱荷华、伊利诺伊和印第安纳钓那些个疲软的鱼吗?哈格里夫说,在洛杉矶,无家可归者成千上万,于是有些奸商就把偏远的地产卖给他们。他们呢?可能真是累的,根本不动动脑子就买了。他们买下地来,住在远得离谱的沙漠里,每天还得回城里上班。哈格里夫还说,在洛杉矶,狗停下来嗅电线杆子也会被当成奇景招致围观。我觉得他这就算是夸张也不过是夸张了那么一点儿。”
  “不过,说真的,恐怕没人能比我更无能。客观地看啊,我成天也就是从桌子后往外递纸条。你呢?你接过纸条,看一遍,打发人到城里的哪儿哪儿走一遭,就把选题搞定了,文章也从不见你自己写。可我们这个产业又有什么意义呢?一起谋杀案不过等同于报纸上的六行字,隔天再杀一回人那不过再多上几行字。没别的,谋杀案对我们来说就是一行行的字而已,而篇幅则完全取决于当时还空着多少版面。我也不用多说,这些你都知道。但是我,我不是应该去写我的小说、我的剧本吗?要是我真写了,比如说吧,谈到我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了解的唯一一件事,你认为有人会去看吗?我最了解的就是这个世界有多么无用。但是你觉得谁会对描写无用的作品有兴趣呢?”
  

暗笑 第六章(1)
第六章
  那个傍晚,布鲁斯坐在公寓窗前,想到汤姆·威尔士,暗自微笑起来。出于某种原因,那个喜欢痛斥全民无能的汤姆·威尔士很对他的胃口。布鲁斯觉得他并不像他自谦的那样无能。相反,布鲁斯认为,只有有脾气的人说起话来才会疯话连篇、怒气冲冲。而有脾气须得先有内涵。
  他从窗前站起来,穿过长长的工作室,面带失神的微笑走进厨房。这种微笑最令波妮丝觉得别扭。这么笑代表布鲁斯走神走远了,代表他已暂时物我两忘。在这种微笑下,任何活生生的东西都瞬间失去了存在感。奇怪的是,这渺茫而不现实的时刻,却是布鲁斯觉得最有把握的时刻。这时刻美妙之极……假设他手边恰好有根引线,他愿意就这样点燃它,把自己、大楼、这座城市乃至整个美国都炸了。他会优雅随便地将之点燃,轻松得好像饭后点燃一支烟。也许在走神的时候,他自己就是一座塞满了炸药的楼。波妮丝害怕这时候的布鲁斯。这害怕使她觉得丢脸,觉得自己不够强大。所以,每当布鲁斯严重走神的时候,波妮丝不是突然闷声不响了,就是大笑着想要消散这气氛。她会说:“你看着像个在窄弄里瞎逛的中国佬。”布鲁斯和波妮丝住的是专为不要孩子的夫妇设计的公寓,内部结构极为简洁。对此,汤姆·威尔士曾评语:这可是给没孩子有抱负的夫妇住的地方啊。芝加哥和纽约已有好些这种公寓了。不仅如此,它已作为潮流渗透到了底特律、克里夫兰和得梅因这样的小城市。它有一个通用的名字:工作室公寓。
  布鲁斯和波妮丝的“工作室公寓”,一进门有个狭长的屋子,屋子里有壁炉、钢琴和一张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