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内再没有破敌妙计。皇甫嵩也只能率军突围了。恐怕结果会和朱儶一样。仅能突围数十人而已。
若是皇甫嵩再战败。一旦波才地大军和广宗城内张角地大军里应外合。卢植也躲不开战败地噩运。三路大军若是相继战败。丁淮也只能选择退兵。否则便会有全军覆没地危险。所以皇甫嵩地长社之战至关重要。
但是丁淮却是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在历史上,被称为黄巾之乱转折点的长社之战正是以皇甫嵩的大胜而告终,从而使得黄巾军的主力仅存张角一部。再因为张角的病逝,黄巾起义也就算是基本结束了。
虽然不担心皇甫嵩会失败,但是丁淮仍然想尽早结束南阳的战事,好尽快率部到达长社,如此大的功劳岂能让皇甫嵩一人独享,长社的大火也不能让皇甫嵩一人来放。根据历史记载长社大火之后,波才部彻底溃败。
之后,皇甫嵩又会合朱儁、曹操三军合击,黄巾军数万人被杀。皇甫嵩、朱儁乘胜进击汝南、陈国黄巾军,败波才部于阳翟(今河南禹县),波才战死;又败彭脱部于西华(今河南西华南)。八月,再败东郡(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市西南)黄巾军卜已部于苍亭,屠杀义军7000余人,卜已亦被俘杀。东郡、汝南、颍川三郡黄巾主力覆灭,成就了皇甫嵩汉末第一名将的荣耀。
和皇甫嵩、朱儶相比,卢植一军的情况似乎要好一些。
此时的卢植正在广宗城和张角相持,卢植军有五万人,广宗城内的黄巾军却有十万之众,并且黄巾大将张梁、管亥、褚燕等人皆在广宗城内,所以经过几次试探性的交锋之后,双方均是互有胜负。卢植没有将广宗城一战拿下的实力,张角也不能将卢植一军全歼,再者说张现在正在重病期间,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现在,朝廷的四路大军,除了朱儶已经兵败投靠了皇甫嵩之外,其余三路大军均是和黄巾军已经形成了相持。看似战局已经平缓,但是一旦其中的一个相持的平衡被打破,整个战局就会被改变,孰胜孰败,就要看第一个战斗的结束是哪方取胜了。
。
正文 第八章 高顺献策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06 本章字数:2683
官军大帐之内,丁淮跪坐在首位,两边分别是庞德、高顺、成廉诸将,看情形,应该是在商议对策。
丁淮道:“和我军一样,皇甫将军、卢将军此刻也是分别在广宗和长社与黄巾军僵持不下,胜负未可定数。我军之所以难以取胜,一则是久未操练,士兵战力过弱,二则是几路黄巾军皆是数倍于官军,故而只能形成僵持之局。虽然我军月前曾大胜一场,杀敌万二,俘虏两万,却也使得赵弘龟缩城中,不敢再出战,宛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况且我军兵少,不适宜攻城战。但是,目前现状,我军又不能久在此地纠缠,必然快速结束南阳战事,进军长社,与皇甫将军内外夹攻,大败波才部。最后再联合卢将军合攻广宗,则黄巾不难平定。但是,对于目前宛城的情形,不知诸位将军有何妙计可以教我?”
丁淮的话音一落,三将皆陷入了深思。若想以六万官军攻破十二万黄巾军驻守的宛城,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经过上一战,赵弘早已吓破了胆,只是死守,若是攻城必然伤亡惨重,就算不惜任何代价能够攻入城内,又如何应对数倍于自己的黄巾大军呢。
唯一的办法便是能够将赵弘引出城外,再设伏兵,各个击破。但是赵弘乃是胆小谨慎之人,经历上次的大败,没有十足的把握,赵弘是绝对不会出城的。
见众将皆是沉思不语,丁淮再次道:“皇甫将军在长社的情形十分危机,被波才的十四万大军团团围困,粮草最多可支一月,倘若一月之内我军不能赶赴救援,皇甫将军所部必然因为无粮而不战自乱,遭遇全军覆没的命运。”
顿了顿,丁淮接着道:“以目前的情况,如若二十天内不能结束战事,我军只能率师进入长社,援救皇甫将军。”
成廉听了,道:“若是我军回援,城内赵弘率军追杀,我军亦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样的结果丁淮也不是没有想过,但若是不去救援皇甫嵩,可能会影响天下的战局,进而黄巾之乱会真正蔓延到全国,说不定会有许多的能人异士加入到黄巾军的队伍,到时候再想平叛,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没有十年、八年恐怕是完成不了的。
丁淮叹了口气道:“淮也非是没有想到过赵弘一旦率军追杀,我军的危险处境,但是皇甫将军又不能不救。淮心中倒是想到了一个瞒天过海的计策,只是此计一旦被赵弘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庞德道:“还请主公明示。”
丁淮看了三人一眼,道:“我军已和赵弘相持月余,并且我军每日操练士兵,使得赵弘以为我军准备在此与其长期对歭,又知我军不敢攻城,必然不会过于防备。明日晚,我率大军悄然进军长社,援助皇甫将军,可有三位将军中的一位率军一万继续留守此地,仍然装成我军大军在此的假相,每日依然到城下叫阵和操练士卒。并在士兵中找出一个与我身高、长相相思之人,穿上我的装束,每日稍微出露一下,只需瞒过城内暗探,以为我仍在此地即可,不知诸位觉得此计可行否。”
丁淮地计策确实是一个好计。一旦此计成功。丁淮和皇甫嵩合兵大破波才部。便可一同进军宛城。赵弘便不足为虑。但是。此计却是风险极大。一旦被赵弘识破。不但留守地一万将士会被赵弘全盘歼灭。而且赵弘更会出兵长社。和波才部进行内外夹攻。不但皇甫嵩所部危险。就连丁淮之军也有全军覆没地可能。
所以。此计主要在于一个“诡”字。只要能骗过赵弘地耳目。此计成功地可能性还是很高地。
庞德、成廉相视一眼。似乎觉得只有此计才能一试。
一直沉吟不语地高顺这时忽然拱手对丁淮道:“主公。顺有一计。不知可行否?”
高顺素来沉稳。一般不发言。一旦发言。必然是思虑成熟了。丁淮大喜。连忙道:“伯平既有良策。可速速道来。”
高顺道:“顺也是根据方才主公地计策地基础上经过改动而成地。既然我军能得到长社地战况。赵弘必然也有。赵弘在南阳黄巾军既然能够只在张曼成之下。其人必然有过人之处。恐怕也会想到我军定然要急于援救皇甫将军。主公可假装率领大军撤退。却又要做地滴水不漏。然后在投降地黄巾军中找出一两个口才极佳且又真心归降之人。暗通赵弘。则赵弘必然上当。率军攻打我军大营。则一战可定宛城。”
丁淮听后,大喜过望,连称好计。
看来,这高顺不但善于练兵,果然还具有将帅之才,只是在历史上被埋没了。在跟随吕布之时,高顺也曾经常为吕布出谋划策,只是高顺的计策几乎很少被吕布采纳,并且由于高顺死得过早,一个像张辽一样的名将便被埋没了。但是丁淮不是吕布,这样的计策丁淮若是不能采纳,丁淮也就不是丁淮了,日后也难成帝王之业。
看着眼前这两个从丁淮大营中偷跑回来报信的士兵,赵弘确实找不出任何纰漏,不但这二人确是自己以前的部众,而且还是小头目,并且二人对答如流,加上自己的斥候从长社带来的消息,让赵弘不得不相信丁淮确实想用瞒天过海之计援救长社的皇甫嵩。
想到如果能够大败丁淮所部,自己便可进军长社,和波才内外夹攻,全歼皇甫嵩所部,再和波才合兵攻打和天师相持在广宗的卢植,朝廷的四路平叛大军之中,皇甫嵩、丁淮和朱儶三路已经大败,卢植一部也是难成气候,也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到时候自己立下如此的功劳,一旦天师登基为帝,自己必然也能封侯拜相。
当下,赵弘再无任何疑虑,决定一旦丁淮将主力撤走,自己马上率领大军攻打丁淮的大营,然后再率军追赶,定要将丁淮主力歼灭在到达长社的路上。赵弘厚赏了两人,命令二人继续回到丁淮的大营,以为内应,一旦丁淮撤军,立即发送暗号。
二人装作欢天喜地的样子,趁着天黑又返回了丁淮的大营,找丁淮汇报去了。这样的好事真是少找,不但得到了赵弘厚赏,而且丁淮又是对二人重赏一番,并将二人提拔为能够统管百人的屯长。
听到二人的回报后,丁淮已经确认赵弘已然中计,每日也是轮流派三将中的一人前去城前叫阵,一面还是和平日一样操练士兵,装作自己依然还会在这里长期对歭的模样,一面却暗中布置一切。
丁淮这边越是和往常一样,赵弘越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丁淮这时故意装装样子给自己看,不出三五日,丁淮必然主力撤退。赵弘于是也在秘密准备着攻打丁淮大营以及追击丁淮的准备工作。
两边的形势甚是微妙,局势也是趋于平静,但平静中却蕴藏着无限汹涌的波涛。
。
正文 第九章 南阳大捷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07 本章字数:3210
果然不出赵弘意料之外,四天后,赵弘得到密报,丁淮调动五万兵马准备增援困守长社的皇甫嵩一部,留大将庞德领军一万人依然驻扎于此,不减营不减灶,并且丁淮还在士兵中找了一个体态身形相似之人,不知是何用途。
赵弘心中冷笑不已,丁淮竟然找了一个赝品准备鱼目混珠,好让自己以为他仍然驻兵在此,从而不敢轻举妄动。若非张昆、张陶兄弟二人冒死前来报信,自己还真的是将会被丁淮给骗了,想到此处,赵弘决定在大败丁淮之后一定要好好提拔二人。
赵弘虽然武艺不高,但是能力还是可以的,而且心思尤其是相当缜密,虽然赵弘已经完全相信丁淮此举确是想瞒天过海,进援长社,赵弘还是只带领八万士兵出战,而在城内留守了四万军队,以备不测,本来这样的安排即便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