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极品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极品三国-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在这时。太史老夫人在媳妇和两个丫环地搀扶下。掀帘而入。怒喝道:“大丈夫处世。应当上报国家。下救百姓。岂能因小失大。为母宁愿明日身死。也不愿有这样一个不知大孝地儿子。”丁淮见状。连忙起身拜见太史老夫人。太史慈更是诺诺一旁。不敢再开口。唯恐其母生气。
    太史老夫人道:“三年多来,老身承蒙孔太守多方照顾,无以为报,一直引以为憾。况且老身早就听说过丁大人为国平乱的功绩,今听说丁大人更有济世之心,老身甚是钦佩,可令我儿出山相助大人一臂之力。”
    丁淮心下大喜,但一想,却对太史老夫人道:“此事暂且不急,丁淮曾经听舅父提到伯母的沉疾令群医束手,可有此事?”
    太史老夫人点了点头,道:“老身沉疾多年,病入膏肓,正是不治之病。不过如此也好,老身一旦不在,便可使我儿再无后忧。”
    丁淮道:“晚辈粗通歧黄之术,只是不知能否为伯母去此沉疾?”
    太史慈大喜,忙道:“若能治愈家母病恙,太史慈当以命相换亦无不可。”
    丁淮笑道:“太史孝子,名不虚传,丁淮自当尽力。若能如子义所愿,还望子义能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太史慈连声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丁淮果然医术高明(左慈的弟子,加上两千多年的知识,能差吗),太史老夫人用了丁淮的药方,七天之后,病情便大有起色,半个月后,几近痊愈,使得太史慈心悦诚服,跪倒在地,口呼主公。
    成功的收服了太史慈,丁淮便和太史慈及太史老夫人一起回到北海。孔融见到丁淮收得太史慈归来,并且还治好了太史老夫人的顽疾,心中惊喜各半。喜的是,太史慈乃是一少年英雄,以后对丁淮的前途必定帮助极大;惊的是,曾经让群医束手的太史老夫人的顽疾竟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让丁淮治愈了,真不晓得自己这个有“当朝之文武全才”之称的外甥还有什么本事。
    由于丁淮此次战功,使得北海百姓免于黄巾之乱,功不可没。但是,由于丁淮本身就是汉中太守、祁乡侯,官位比孔融还大,孔融无法对丁淮进行奖赏,更何况甥舅之间,也毋须客气。
    但是,为了防备黄巾再来,孔融便让丁淮统领北海郡的所有军队,加紧训练。由此可见,孔融对这个外甥非常满意,并相当看重,更有他日举荐丁淮为青州刺史之意。另外,由于太史慈在此战中的英勇表现,被封为都尉,和武安国并列。
    自此,丁淮青州立基的第一步迈出的非常成功,这一步使得丁淮掌管了北海的军权。更重要的是,这是丁淮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取的,而不是依靠其父或其舅父的关系,所以,丁淮的掌管北海军权并没有引起北海军方和当地豪族的任何不满。相反,由于丁淮之前的名声,以及他的突然到来,保全了北海城,使得北海国免受黄巾之乱,丁淮因此成了整个青州的英雄和神话。
    由于北海的八千守军在此战中阵亡一千二百人,重伤三百,剩余士兵共计六千五百人。丁淮便将重伤之人遣散回家,经孔融同意后,免去他们五年的赋税。
    丁淮和孔融商议,为防以后黄巾来袭,决定招募士兵一万三千人五百,凑足两万之数,一部分从投降的黄巾军中招募,一部分从民间招募。由于受到北海之胜的鼓舞以及为了保卫家园,前来报名参军的人络绎不绝,共有两万多人报名,丁淮从中选择一万三千人五百名精壮的年轻人,编入北海军队。
    募兵之后,丁淮冥思苦想了一个晚上之后,写出了一套练兵的办法,交给太史慈和武安国,由二人进行日夜操练。
    二人按照丁淮的练兵方式进行了一个月的特级训练,军队已初具规模,战斗力比以前的北海守军高出许多,令太史慈、武安国二人对丁淮更是由衷佩服。而丁淮见北海已经走上正轨,便向舅父孔融告假,外出访贤。






    正文 第十二章 白马恶行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41 本章字数:3162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孔融对自己的这个外甥了解更是深刻。丁淮不但武艺高强,并且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几乎样样精通(丁淮当初没有涉及,后来王绵教给丁淮的),不愧是曾被皇帝金口亲封的“当朝之文武全才”,并且丁淮对大汉目前的时局分析得更是头头是道,最为难得的是,丁淮有一颗“报效朝廷之心”。
    当然,所谓的报效朝廷,只是丁淮在孔融面前说说而已,试问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人怎么会拼命维护封建王朝的皇家地位,要说取而代之还差不多,当然这种话是万万不能随便说出来的,只能暂时存放在肚子里。
    丁淮的父亲丁原和舅父孔融都是大汉王朝忠心不二的大忠臣,如果丁淮敢在两人中任何一人跟前说要推翻汉朝的统治地位,重新建立一个新王朝的话,恐怕丁淮会被丁原或孔融大义灭亲。因此,在没有稳固的地盘和坚实的基础之前,说这种话的后果只有一种,那就是身败名裂后被杀。
    得到孔融的同意后,丁淮便将目标转向了另外一个三国中赫赫有名的大将的身上,他就是常山赵云赵子龙。这次来常山,丁淮并没有带任何人,甚至是连马都没骑,毕竟现在路上并不是很安宁,盗贼纷起,带的人多了反而会招惹很多不必要的事端,并且丁淮对自己的武艺还是很自信的,也就是这一个自信,使得丁淮差点命丧常山。
    一路上,丁淮心急如火燎,毕竟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赵云出山的详细时间,如此智忠勇的大将,如若现在已经投靠了袁绍,他日再想收为己用,不知将会是何年何月,又不知将会付出何种代价。
    终于,半个月后,丁淮到达了真定常山,常山中人烟稀少,数里之内竟然找不到一户人家。丁淮正在茫然不定的时候,忽然远远看到前方有村落火起,又隐隐传来兵器相碰及男人死前的惨叫声、女人的哭泣声。丁淮心中暗惊,莫非黄巾军在此地行凶,连忙把七龙三叉戟组合起来,向火起处疾步奔去。但见离村落越近,火势越猛,刚到村子跟前,却见村口浓烟又是一阵乱滚,百十匹白马从浓烟中奔出。
    为首一人乃是武将装束,一手拉着一条绳索,绳索的另一头绑着十一个妇女,一手持着长枪,枪尖上挑着一个首级,鲜血淋漓,顺着枪杆流下,流在那人手上,那人竟然丝毫不以为意,反而笑道:“我们此次抓了这么十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献给叔父,叔父必定重赏于我。”
    手下兵士更是哄笑道:“小将军初临战阵,便斩获黄巾余孽三百余名,主公定然重赏小将军,到时可要请我们吃酒!”那人傲然扫视着四周,道:“你等放心,我公孙越岂是那种”话未说完,忽看向前方,再也不转眼珠。
    手下兵士不明所以,遂齐齐转颈看向公孙越注视的方向。只见前方不远处站立一人,身长八尺,英姿勃勃,满脸悲愤,牙关紧咬,手持一把三叉长戟,犹如一只即将发威的老虎,而且此人所站位置正是出村的必经之路。
    公孙越隐隐感到此人身上散发着一股强大的气势,好像以前曾经在二哥公孙瓒身上见过,但是此人身上的气势比二哥不知要强了多少,公孙越自知不敌对方。
    看此种情况,此人必然就是二哥曾派人去请,却被遭到拒绝的常山赵云了,今日自己血洗了常山村,本来就是来诛杀赵云的,谁知赵云竟然不在家,只是杀死了赵云的大哥。本以为此次赵云命大,躲过了此劫,没想到竟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看来赵云今日是在劫难逃,只是听二哥说此人武艺甚是了得,还需要小心应对。
    正在公孙越思考之际。手下地士兵可是看不出什么气势不气势地。尤其刚才拍马屁地那个士兵此刻又想在公孙越面前表现一番。便纵马出来朝丁淮耀武扬威地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挡住我家小将军地路。还不快(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拾陆K文学网)快滚开。不然地话。小心爷地家伙无情。”说罢。还将手中地钢枪向丁淮耀了耀。
    听到这个小兵地大喝。丁淮丝毫不为所动。依旧面无表情。手指指向还在着火地村落。用极端冰冷地声音道:“这里可是尔等所为?”
    这个士兵乍听到如此冰冷地声音。吓了一跳。遂一想。我们有百十个人。干嘛怕他一个人。况且外面还有两千白马骑士地后援。于是。那小兵腰杆一挺。骄傲地说道:“不错。这个村中都是黄巾贼众。我家小将军奉命讨伐。已将村中黄巾贼众全部消灭。”
    这个士兵看到丁淮没有任何反应。胆子便又大了起来。右手指向公孙越长枪上地人头。更加气盛道:“这个人竟然公开反抗。杀死我方数人。已然被我家小将军就地斩杀。说起我家小将军。可以说是少年英雄。武艺超群。”
    “住口”。丁淮大喝一声。七龙三叉戟指向公孙越身后地被绑着地一群女子问道。“这几名女人又如何解释?”那小兵被丁淮突然一声大喝吓坏了。说话竟然有点结结巴巴:“她她们都是黄巾家属。一一样有罪。”
    丁淮越听越怒。宝戟遥指公孙越。怒喝道:“想想北平太守公孙瓒何等英雄。不想你等竟然卑劣到如此地步。以讨伐黄巾为由。灭此村落。不分老幼。悉数杀掉。此等所为。比黄巾之害更甚。真是天理不容。人神共愤。我丁淮今日定要替天行道。诛杀你们这群败类。以慰此村中数百老幼地在天之灵。”
    公孙越开始一听,发现眼前之人并非赵云,却也没有听清楚“丁淮”二字,只觉得今日便不需再动干戈,只需好言相劝,或许之以名利即可了事,说不定还能为二哥拉得一员大将。可后来听到对方既然知道二哥公孙瓒的名字还不肯罢休,看来今天的事情已经不能善终。于是,公孙越一挥手,百十名白马骑士顿时将丁淮围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