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算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巧算师-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咐,拉着驴绳跟在男人后面,小心翼翼的往前走,露水打湿了新做的花鞋也顾不得了。二人提心吊胆的走近前,定神一瞧,原来虚惊一场,所谓的狗精原是白纸糊出来的假狗,插在一块南瓜田里。可能是田地主人,用来吓唬夜晚出来糟蹋庄稼的田鼠之类的小动物。

    “什么狗精,我差点儿叫你吓倒!”男人瞧着纸狗,像是对女人又像是对纸狗数落说。

    “我也是听祖父说的。”女人放下心,突突猛跳的心脏慢走来。听见男人数落,不好意思的替自个儿辩解说。

    这样一担搁,天色已是大亮。能够瞧见远处的村落冒着的一柱柱炊烟。男人将女人重新抱上驴背,加快进度往城里赶。一路无话,午饭前到了庐州城下。夫妻二人进入北城门,顾不上歇口气观观风景。便穿街走巷,直奔皇明寺而去。

    庐州城这座皇明寺虽然庙宇不大,但终年香火不绝。方圆百里的百姓们,只要有事需要麻烦菩萨都来寺里进香。赶上初一和十五两天,寺里更是人头攒动,庙里的和尚们忙得团团转,一刻也捞不到安歇。

    寺庙周围的商业也跟着沾光发达。小商小贩混在人群里忙着向客人推销各种商品。只见肩上扛的,手上拧的,胳膊肘儿挎的,尽是些孩子们喜欢的玩意儿,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在人群中来回穿梭,使劲吆喝,生怕人家耳朵闭听不见似的。专门找有孩子的地方挤,想尽各种手法讨孩子们欢心,引小爷爷和小姑奶奶们上钩。只要一上钩,就有好戏看了,当场逼迫大人们购买。大人们如不顺从,小爷爷们便使出驴打滚的招数,小姑奶奶们便表演哭长城的把戏,直闹得大人们就范方止。

    有铺面的商家可没这般辛苦,守在家中笑眯眯等候客人上门来送银子。茶楼酒馆更是抹桌不干,刚送走前客,又迎来后客。店小二脚底像是抹了油,跑来跑去也不知累。皇明寺香火旺盛,把周边的商业带动得一片繁荣。大家生意兴隆,自然认为是皇明寺里供奉的菩萨灵,给他们带来了财运。所以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他们便排着队去给菩萨进香,求菩萨保佑新的一年发财。

    丁大夫妻二人见来到了皇明寺,便先在附近找了一家饭馆歇下来。男人和毛驴留在饭馆,女人带些银子赶忙上寺庙去进香。半晌工夫,女人进完香回到饭馆,脸面泛出红晕,露出一脸的喜色,像是完成了一桩重大心事。丈夫一路靠两条腿走来,此时已饿得双腿发软,肚子咕咕直叫。见女人回来,顾不得询问烧香之事,赶忙喊店小二上饭上菜,一气吃了二斤牛肉才住口。

    饭饱之后,身上来了气力,便委托店家照料下毛驴,带着女人去逛大街。大街两边尽是商家,各家相连,每家商铺货架上都堆满商品。各种花布,糖果糕点,女人香粉……看了叫人眼花缭乱。夫妻俩心里嘀咕,就是用箩筐装着银子来也不够花。于是逛了一阵,见天色不早,便挑拣女人喜欢的花布扯上几丈,给孩子买些糕点。然后回到饭馆,牵上毛驴出城往回赶。



………【第三回 丁家添丁】………

    俗语说得好,心诚则灵。夫妇俩的虔诚举动也许当真感动了菩萨。自打夫妻俩这次入城烧香归来,没过一些天,女人便有了感觉,一月之后,感觉更是明显。丁大找来乡村郎中一把脉,马上断定女人是有喜了。俩口子听说后喜不自胜,好好谢了郎中。

    年关将至。一天,女人突然对丈夫说:“他爸,如果这个孩子下地,我们家的住房就见小了。不如乘着年前空闲,盖一座新房子作堂屋。”

    男人听后觉着女人说的在理,就赞成说:“你这么考虑是对的。等到逢集,我就去集上找工匠。”

    盖房动土,最讲究风水。谁家盖新宅都得请风水先生来查看地基。别管它灵不灵,这是个历朝不变的规矩。丁大也不敢马虎,找了一位风水先生来家,手托罗盘,东瞅瞅,西瞧瞧,看看天,望望地,忙乎了半天,总算给宅地基下了结论:利于建造住宅。于是掐着手指头一算,当场给选了开工动土的好日子。

    丁大赶在好日子的头天,去集上找了五六个工匠带回家。第二天,工匠们开工动土,热火朝天干起来。女主人负责给工匠们做饭。由于身上有喜,又要盖新房子,心里儿高兴,所以每天宰杀一只鸡给工匠们下酒。这些工匠们常年为人家干活,还没遇到过这样的上等待遇,一致认为东家人心眼儿好,不亏待人,所以干起活来一身劲。没到十天工夫,新房四面墙壁渐招齐,准备架梁。

    一天晚上,工匠们吃过晚饭,躺在床上安歇,无事闲聊。忽然有一人问:“你们说说,这家人对我们怎样?”

    一个人听后答话道:“不错啊,每天都给杀只鸡,还要怎样!”

    “哼,你以为杀个鸡就不错啦。这家人在拿我们不吃劲!”问话的人听后气愤愤地说。

    大家叫这么一说,忙问道:“怎见得是拿我们不吃劲?”

    “你们吃到现在的鸡,可吃到鸡杂么?”问话的人依然是愤愤不平的反问一句。

    众人一听,好像醒悟过来,纷纷说:“是没吃过。”

    说话人听大家都承认没吃过,接着说:“没吃过吗!你们想想,那有杀鸡招待客人的,把好的留下,差的拿给客人吃。这不是明显拿我们不吃劲么!”

    众人不说话了。许久,终于有人憋不住发起了牢骚:“这也太欺侮人了,杀了这么多的鸡,连一个鸡杂都不让客人吃。你不说出来,我还在内心感激这家人哩。”

    话音刚落,另一人接上话发牢骚:“不给杀鸡吃都不打紧,不能这么轻视人。这家人太缺德了。”

    大家听两人发完牢骚后,情绪被煽动起来,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声讨起东家来,越说越上火。最后有个声音提议道:“我看不能这样,眼睁睁让人家当活傻瓜待。得想想办法,出出这口气。”

    马上有人附和说:“说得对,应该想个法子治治这家人才好!”

    屋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静,各人在心中想主意。片刻后,有一人想出了妙主意,马上不无得意地对大家说:“俗话说:‘狗来穷,猫来富’。明儿个用泥巴捏个小狗,在他家新房大门头墙上,掏个洞放进去。把狗头冲家,然后将洞口封好。叫他家住进去,一天天变穷。”

    “对,就这么办。”一个幸灾乐祸的声音表示赞同,并吃吃笑起来。

    “这么搞,是不是太损人了!”有一人似乎有点不忍心。

    “谁叫他妈的对人不仁。他既拿我们不吃劲,就别怪我们无情!”

    “就这么干!别说了。”

    新房落成后主人高兴,特地杀了一头猪宽待做工的师傅们。工匠们临走的时候,女主人从厨房里拧出一个竹篮,交到他们手上,说:“这是杀鸡留下的鸡杂碎,我一直用盐码着。昨晚我把它们全烀熟了,给你们带着路上吃。”

    工匠们接过竹篮,像接过一篮子石头一样显得异常沉重。大家面面相觑,一脸的尴尬。有一人还较沉得住气,上来对女主人说:“谢谢大嫂。大嫂这样对待我们,叫我们实在踌躇,心下不安!我有一言相劝,不知该不该说?”

    女主人不知何事,便道:“师傅有话只管说。”

    工匠说道:“好吧,既然这样,我就跟你说句心话。你家这座新房大门朝向不好,煞气重。不如改后门为正门。”

    女主人听见这人说出这样不招头不招尾的混帐话,心里老大的不高兴。本想沉下脸,但转念一想,认为这人可能是酒灌多了由嘴胡言,所以不好认真。只好装作笑脸答谢道:“谢谢师傅忠告。”

    等工匠们离开后,两口子回味工匠所说的心话,觉得实在可恨可笑。你想想,哪有刚盖好的新房子,把后门做正门的,不叫人笑掉牙才怪哩。再说,盖房子时已请风水先生来看过。风水先生都没说大门朝向不好,工匠这么说,不是在装神弄鬼吗!想到这,夫妻俩全拿这心话当作耳边风,不作数。

    丁大女人怀了十个月身孕,终于生了个胖乎乎的小子。丁家添丁高兴,全村人也跟着高兴,都过来吃孩子月酒。丁家杀了三头肥猪,摆了二十桌酒席,闹腾了三天才算结束。乡亲们过来瞧着刚满月的孩子,这个说:“娃儿面相显贵,长大不会受累。”那个说:“这孩子耳大招风,将来定是富翁。”更有一个人发现孩子大腿丫处,生有一个小米粒大小的胎痣,便脱口而出惊叹道:“瞧这孩子:胎痣生大胯,将来当驸马。”一句句夸赞之言把个孩子父母捧得乐上了天。

    说来也怪,一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上,总是先张口大哭。可丁家这个孩子出世时,却先是撒了一泡大尿,弄得接生婆措手不及,差点儿把孩子从手中扔下。

    孩子满月后,要给孩子起个乳名。孩子的母亲到底出身大家,从小受过文化熏陶,略识些文字。于是便根据怀孩子的种种天象:一是去年进城烧香,路遇纸狗拦路;二是今年正好是狗年;三是孩子出生的头夜,女人梦见狗拿耗子。所以综上所述,女人决定给孩子起名叫狗蛋,叫着顺口又好记。



………【第四回 狗蛋求学】………

    这狗蛋生得还较聪明伶俐,可就是有桩不好,天天晚上睡觉尿床。四五岁以前,家人不当一回事,以为是小孩子的毛病,大了自然会改掉。可是狗蛋长到七八岁了,依然是每晚在床上撑船。有时一夜平安过去,父母喊他起床吃饭。狗蛋醒后,还是控制不住,一泡大尿把床弄得透湿。正是应了“叫醒把床尿湿了”的一句老话。

    没办法,狗蛋父母找了几个郎中来给狗蛋看病。郎中上门看过之后都摇头暗自叹息:看了一辈子的病,还没给人看过尿床的毛病。但又不愿让人觉得本人医术不深,于是就胡乱开些药给孩子服用。孩子吃了这些郎中给开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