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无事,我俩脱皮!”另一个黄嘴鸦严厉地警告道。
正在这时,只听“哈欠”一声,保甲重重打了个喷嚏,再一瞧,眼皮下的眼球似乎在微微转动。二人一见,三魂丢了二魂!一个黄嘴鸦失惊的叫道:“大事不好,保甲开窍!”
另一个黄嘴鸦见如此说,定了定神便对同伙说:“大事小事,跑了了事!”
于是,二人不敢久留,生怕保甲醒过来追究罪责逃不了干系,让他俩吃不了兜着走!因此退出门便一路没命的小跑,又担心撞见作坊里的伙计脱不了身,因此只得学《七仙女》的董永大路不走走小路!
然而,董永走小路却大大方方的走,而此时这俩个家伙走小路却跟做贼似的,专捡无人走的坑坑洼洼地方走。一路上跌跌撞撞不知摔了多少跤,个个弄得鼻青脸肿灰头垢面,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全没了往日读书人的潇洒模样。
两个不像人鬼的黄嘴鸦不敢朝家中跑,怕保甲醒来追到家中,所以只好往没有村落的荒野上跑。一口气跑了十来里路,跑得精疲力竭,小腿发软,终于迈不动脚步朝地上一瘫,只有出气的力,没了说话的劲。喘息半天才逐渐缓过劲儿,然后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互相挤眼棍,谁也不想开口说话。
又过了半日工夫,二人逐渐恢复了元气。一个黄嘴鸦似乎受不了如此扎腾,终于憋不住嘴里发出牢骚来:“东跑西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另一个黄嘴鸦刚喘口气,心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正在思索下一步如何打算?猛然听见同伴这样说话,不免若起一肚子无名火!心想:有毛还能讲秃子!如果保甲肯放过咱俩,咱俩还用得着跟兔子见老鹰似的没命的东奔西跑,除非是二人得了癫狂症。因此,对同伴不负责任的言语甚是不满,不客气的拿话顶撞道:“回去归去,去见保甲去层肉皮!”
被顶撞的黄嘴鸦自知理屈,不好争辩,只得如同嗓子眼噎了一口浓痰,冲着同伙直翻白眼。同伙也不理睬他,自顾抓着眉头聚精会神的思索当前的处境,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二人又沉默不语老半天,屁不放一个。眼见红日照顶,燎得浑身皮肤火辣辣的疼痛。两个黄嘴鸦虽说生长在乡村,却自小到大呆在屋里读书,过惯了休闲散漫的书生生活。外面风吹日晒的痛苦滋味他们又何尝体验过?如今叫大太阳一晒,自然头脑发昏,眼睛发胀,简直跟两只蔫头鸡似的。要是叫二人此时诵书,不把“之呼”读成“者也”,“诗经”读成“春秋”才怪哩!
瞧二人模样,完全失去了往日一副自视清高的书生风范,昔日巧舌如簧的嘴皮子,此刻像是被人打上了封条成了哑巴,仿佛二人在心里赌气较劲似的——看谁能有本事沉默到最后!
然而,虽说沉默是金!但此刻对于两个黄嘴鸦来说,沉默似乎一点用处都没有!当务之急是要想出一个办法来应付保甲追究责任。要知道保甲可不是一盏省油灯,更不是吃醋的。村子里,如果哪个楞头青一时犯糊涂,跟他犯相作对,那可没有好果子吃,不死也得脱层皮!这一点,二人都非常清楚,心照不宣。
两个黄嘴鸦想起保甲听到二人的所作所为,一下子昏厥过去,如今是否醒来还没个准。说不定已经醒来带人上他俩人家中算账,早已闹个底朝天。二人想到这里,禁不住大热天身上打个寒噤!
终于有个家伙沉不住气,嘟咙道:“呔!我俩也不要再这样打哑谜了!说说怎么办吧?”
“怎么办?有毛还能讲秃子!我有办法还用得着你问吗!真得味!”被问的黄嘴鸦朝同伴翻翻白眼,不满地回了一句。
“没办法。没办法难道就在呆这儿?前不巴村,后不巴店,荒郊野外等死哇!”被顶撞的黄嘴鸦也不示弱,口语硬起来,“要不然我们干脆回家去,是祸是福听天由命!”
………【第一百二十四回 感叹时运】………
“你说的倒轻巧!你也不想想:你我二人生来就是书生命,自打娘肚子下来活到这么大,还从没出过二两力气,流过一滴汗珠!双手横草不拿,竖草不捡,就是跟前倒了油瓶也懒得伸手去扶起来。平日里只知读圣贤书,结果读了一肚子好文章,溜起嘴皮子来一个赛一个,简直是打遍全村无对手。可是真要动起武来,你倒想想,我俩手无缚鸡之力,脚没踢豆腐之功!就这样跟丧家狗似的回家去,要我说不用保甲动手,就是那些平时受过我俩气的伙计们上来一人一指,也就把我俩捅成个五福!”黄嘴鸦见同伴生了气,说话口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唉,像你这么说,我俩外投亲无着,内回家无望,来不能来,去不能去,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只好眼睁睁困在这荒郊野岗鬼不下蛋的地方。感受到的滋味就像戏曲中所唱的那种绝境:前脚陷在烂泥地,后脚踏在死人坑;左耳一听狼在嚎,右耳一听虎在哼……真是吴子胥落难过韶关,林教头被逼上梁山。想我俩学富五车,虽然眼下命运不济,几次高考不中名落孙山。但是前辈们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按理说我俩读得一肚子好文章,还怕将来功不就,名不扬!要是为了眼下这点儿事,逼得我俩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有家不能归,有亲不能投,还不如村中一字不识的村夫耳——乐得逍遥自在!你说,这种日子怎么过?唉!”刚才发脾气的黄嘴鸦见同伴说话口气软下来,心情舒畅些,说话不再冲头冲脑。只是感叹时运不济,担心自幼饱读诗书前功尽弃,误了将来大好前程。
也许是听了同伴的感叹触动了自己的心灵感受。同伴话音刚落,另一个黄嘴鸦马上接着发起感叹:“是啊,虎落平阳被狗欺,凤凰落毛不如鸡!前辈们所说的话是有深刻道理的。你说的很对。我俩不管怎么着也是个读书人,子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屡屡名落孙山,但总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千不该万不该听了保甲的蛊惑,上了保甲的贼船,弃文从商落得今日的下场!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聪明反被聪明误,‘难得糊涂’记不住,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一失足顿成千古恨!学富五车打水漂,十年寒窗苦白吃。早知如此还不如不读书,做个白丁胜过书生。朱元章不识字做了皇帝,程咬金大老粗官封开国公,愚公移山成了英雄人物,精明智叟反而成了笑柄!唉,我俩要是不读书不识字,肚里没有真才实学,保甲也不会找上门。如今倒好,落得个‘遥看故园不能归,流落荒郊空自悲,前村后店不敢投,人不人来鬼不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古雄才多磨难!你瞧瞧历史上,有几人随随便便就能建功立业的,凡成就大事的谁不经历一番磨难。”黄嘴鸦听完同伴的一大些高论,可能觉得太悲观,因此想给同伴打打气。于是搜肠刮肚找了几个古人喻志,于是乎摇头晃脑的吟诵起来:“七载囚禁西伯侯,子牙八十功不就,孔子四处奔波走,吴员一夜愁白头……”
“嘿,你说的这些古人虽然受苦磨难但却值得。”也许同伴太沉浸于悲观之中,听了对方满怀深情的吟诗怀古,一点没有引起感情共鸣。等对方抒发完感情后却不以为然。随口吟诗应对道:“商家基业改姓周,子牙功成被封侯,孔子失意写春秋,吴员终归报了仇……”
两个流落荒野的哲人打了一阵嘴皮仗后各自感到身体疲惫,口干舌燥。二人不觉举头看看天色,红日已是偏西。这时二人才想起来到现在还没进午餐,顿感肚子饿得慌。加上奔跑劳顿,担惊受怕,精力渐渐不支迷迷糊糊要昏睡过去。突然,远处传来嘈杂声。
二人虽然劳累,神志迷迷糊糊,由于担惊受怕一颗心始终悬着,不敢安然睡去,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会惊醒。因此,刚听见传来嘈杂声,二人立刻如惊弓之鸟,不约而同睁大眼睛转动二斤半四处查寻,果见有人朝这儿走过来。两个黄嘴鸦误以为是保甲带人追来,一下子吓白了脸。本想爬起来逃窜,可是各人身体如同挂了十五个大秤砣,怎么也支撑不起来!因此,四只眼睛急得跟鸭蛋似的瞧着来人渐渐走近跟前。
来到近前的人一瞧便知是两个庄稼汉。模样长得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可能是结伴出门赶集,现在正往家中赶。二人走近两个黄嘴鸦跟前,瞧见两个人坐躺在草地上,蓬头垢面,浑身上下像是从烟囱里爬出来一样,冷不防给吓了一大跳。等到定住神仔细一瞧,认出是本村两个土秀才“黄嘴鸦”,二人更是显得吃惊!
两个黄嘴鸦刚开始给吓得不轻,等到来人走近时便认出是同村熟人,再往后面瞧,见二人后面并没有其他人跟着,于是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但脸上却显得惶惶不自然。同村人瞧见二人狼狈相觉着奇怪!本来,村里的庄稼人多数看不惯两个黄嘴鸦平时的清高作风。于是,高个子庄稼汉带着幸灾乐祸的口吻打趣问道:“两位先生,眼下又不是寒冬,干嘛躺在此处晒太阳?要晒太阳也该找个晒太阳的地方,如何跑到这儿荒郊野外鬼不生蛋的地方,就是小鬼也不会到这儿来晒太阳!”
“是啊,依我看两位先生是不是在这荒郊野外撞上鬼了,被恶鬼缠住身变得鬼迷心窍不认识回家的路了。要不然怎么呆坐在这荒郊野外,搞得跟驴打滚似的,脸上身上没一处干净的地方!”矮个子庄稼汉跟着补充道。
………【第一百二十五回 饥肠难忍】………
两个黄嘴鸦听了来人一问一答的说话,显然话语中有对二人讽刺的意味,不由得羞愧难当,脸皮变得一阵青一阵白。这要是放在平常被村人白丁奚落,两位先生如何能受得了这口冤气,早会对着村人骂:“你莫嚣,你是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