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南宋当权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南宋当权贵-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牛皋不解其意,忙问:“兄弟。看你的意思,好像有什么为难之事。何不请讲当面?”

    “唉!若得罪了王宣,我在这儿就不能呆了。”

    牛皋笑道:“你已经得罪了,不除掉王宣,他腾出手来立刻就得收拾你。要我说,跟我去救驾,你救了驾,立了大功,就是中华帝国的功臣。到那时,封王、封侯是定了的。将来搬到洛阳去住,那有多美?还留恋这里干什么!”

    董先点头道:“话虽如此,可我们一家在这里住了许多年,我还好说,就怕老娘搬家,年龄大了,周折难过。”

    “你可真是个大孝子。放心吧,老夫人那里,由我去说,管保让她老人家高兴。”

    董先说:“那敢情好了。另外,我还有一事,要拜托二哥。”

    “何事?”

    “我有一女,名唤彩霞,今年一十七岁,尚未许配人家。您在朝中居官,结识的人多,看有没有合适的男孩子?我不求他家的门第高下,只要人品好就行。”

    牛皋一听,立时捧腹大笑:“哈哈哈哈!我说兄弟,你算问对人了。眼下就有一个好小伙子,今年也是二十岁整,文有文才,武有武艺。论人品,万八千里挑不出一个;论长相,什么潘安、宋玉、吕布、子都,他们都得靠边站。保媒的快把门槛踢破了,可是人家这孩子,连一个也相不中。说来也不奇怪,因为人家有能耐呀!双手会写梅花篆字,出口成章,提笔成词,没有人家不懂的事。再说,人家又有钱,又有势,小小年纪给万岁爷当军师,说一不二,你说人家能随便应亲吗?”

    董先听罢,说道:“自古道,寒门出孝子,白屋出公卿。如此权势的孩子,未必就好。二哥你是知道的,我最讨厌那种纨袴子弟。”

    “不,你没猜对。”牛皋说,“这孩子可不是浪荡公子。别看家里惯他,他自己却不骄不傲,知书识礼,可讨人喜欢哩!要不然万岁爷也不让他当军师。”

    董先笑了:“既然二哥把他夸得这么好,请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一家的公子?”

    牛皋提高嗓门道:“此人你不认识,可是他爹你熟,就是咱们大哥岳飞帐下的军师牛鼻子老诸葛!他儿子,唤作诸葛锦。

    那小子?那小子我见过,长得也不像你吹的这么好,我记得那时候也特别瘦,也特别坏,最讨厌,他小小年纪就跟他爹一样,穿着道袍,挺能装,我看他不怎么样?”

    “就是他就是他,不过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孩子原先像你说的那样,现在大大不同,还穿道袍不假,可模样身材变化很大,越长越改良,比他爹长得好多了。而且,男孩子不能只看模样,还有本事,在万岁爷面前立下过汗马功劳。男孩子要是不好,我能介绍给你吗?我也有个儿子叫牛通,怎么不介绍给你?知道拿不出手,一见面别吓着姑娘。”

    牛皋这番话,把董先说得时而高兴,时而皱眉。过了片刻,说道:“那就靠二哥你多多成全了。”(未完待续)
第401章 平叛安天下(12)
    “没说的,没说的,都有我呢,你怕什么?诸葛锦这孩子,有点任性。就拿婚姻这件事来说,他连皇上的话也不听;可是,他却听我的。我叫他上东,他不敢奔西,我叫他打狗,他不敢撵鸡。你放心吧,这门婚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董先大喜,离席拜道:“二哥若能玉成此事,弟铭刻肺腑,当报大恩。”

    “看你说的,这可就太见外了。我这个人做事,最爱干脆。一言出口,落在地上摔三节,没有拖泥带水的时候。”

    董先连声说好,派人到内宅报喜。

    这件喜事,很快就在宁府传开了。上上下下的人,无不高兴。

    宁氏老夫人在内宅设宴,由董先作陪,来款待牛皋。

    牛皋拱手道:“伯母,这门婚事管保错不了,有错拿我问罪。”

    宁老夫人笑道:“如此说来,老身就放心了。”

    董先又说:“二哥,待我将女儿彩霞唤来,请你看看。你是媒人,也好心中有数。”

    牛皋忙一摆手:“不必。只要丫头不瞎、不瘸,不聋、不哑,不缺胳膊少腿就行,长得好坏都不要紧。”

    老夫人微微一笑:“不是老身夸口,我这孙女是人中的尖子,敢与月宫嫦娥媲美。”说到此处,冲外面喊话,“秋菊!”

    一个俊俏的小丫环走进来施礼:“老夫人有何吩咐?”

    “把你家小姐唤来!”

    “是!”秋菊应声而去。

    丫环走后,老夫人又问牛皋:“贤侄,婚事未定之前,能不能让我相看相看姑爷?”

    “当然可以。我回京之后。将正事办完,就告知诸葛锦。倘若有工夫的话,就让他来一趟。如果您相中了,那就算正式订亲。单等破了憋死狼峪,把皇上救出来。就成全他们完婚。您看如何?”

    “如此甚好。”

    这时,丫环秋菊从外边走来禀报:“姑娘来了!”

    紧接着,就听见环佩叮当,帘子一挑,从外边走进了姑娘董彩霞。

    牛皋瞪着牛眼,仔细观瞧。但只见:香风飘。启珠帘,外边走来女婵娟。发似漆,如墨染,高挽云鬓套三环。白又嫩,瓜子脸。两道柳眉黑又弯。水汪汪,杏核眼,清澈明亮似山泉。鼻梁直,如悬胆,樱桃小口红又鲜。玉米牙,元宝耳,两个酒窝腮上悬。身上穿,紫罗衫。外罩八宝绸坎肩。百褶裙,多鲜艳,下村一对小金莲。亭亭玉立多姿女。恰似嫦娥离广寒。

    牛皋看罢,又惊又喜。惊的是,人世间竟有这么美貌的娇娃;喜的是,董先竟有这样一个好女儿,比董先长得可好多了。

    董彩霞慢闪秋波,往屋里扫了一眼。轻移莲步,来到宁氏面前:“祖母万福!”说罢。飘飘下拜。

    老夫人一摆手说:“快去见过你牛伯父!”

    董彩霞转身形来到牛皋面前,轻启朱唇。满面含笑:“侄女给伯父叩头!”说罢,撩衣便拜。

    牛皋急忙站起身来,往旁边一闪:“免礼,免礼。”转身对丫环说,“快把你家小姐搀起来!”

    董彩霞又给父亲见礼。接着,低颈垂首,站在祖母身后。

    老太太眼里看,心里爱,拉着孙女的手,一个劲地微笑。

    彩霞问道:“奶奶,今日为何这么高兴?”

    “嗯,我太高兴了!”老夫人对牛皋说:“贤侄,你看我这孙女如何?”

    牛皋把腿一拍:“没说的,太好了。难怪你老人家这么宠爱她,我要有这么个女儿,比您爱得更厉害!”

    老夫人问:“你说的那个诸葛锦,可配得上我孙女?”

    彩霞早已羞红了粉面,用手一推老夫人的肩头:“奶奶——”

    老夫人笑着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用不着害臊。这不,你胡伯父给你提亲来了。”

    董彩霞听罢,芳心乱跳,玉体不安,连脖子都臊红了。她不好意思在此久呆,领着丫环,一阵风似地跑回闺房。

    此时,屋里的人都笑了。牛皋笑得最厉害,把屋子震得嗡嗡直响。

    众人尽情笑罢,老夫人又问牛皋:“诸葛锦能配上吗?”

    “这怎么说呢?……嗯,我看差不多,郎才女貌,就不知道您老相中相不中!”

    牛皋嘴上这么说,心里寻思:单论长相,配得上才怪,诸葛锦确实有才,足智多谋,可是小矮个子,枣核儿脑袋,要模样没模样,要个头没个头,现在不能说,混过去再说。要不然董先也不会出世帮忙。

    其实刚才牛皋想,就凭诸葛锦的身价,娶什么好媳妇没有?除了长相不出众,别的挑不出什么毛病,再加上董先长这个样子,女儿也漂亮不到哪里去。所以,他才大包大揽。

    可是,方才一见姑娘,他心里就难受了。这门亲事若要成了,可算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

    老牛怕董先将来见了诸葛锦挑理,又补充道:“伯母,董先兄弟,我这个媒人,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不过给你们两家搭个桥。你们将来见了诸葛锦,当面锣,对面鼓,你们自己来定。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谁也别勉强,我也不落埋怨。”

    牛皋这几句话,把老夫人逗乐了。董先说:”二哥不必多虑。你是一片好意,岂能落下埋怨!”

    “这就好。咱们一言为定。”牛皋心里的话,趁早退出去,今后再别提这码事了。实在不行,军中有的是好小伙子,看不上诸葛锦,再换一个就是了。

    席散之后,牛皋便起身告辞。董先知道他公务在身,不便挽留,忙叫家人把他的马匹牵到门外。牛皋带好应用之物,向董先作别。

    董先扶着牛皋上了战马。一直把他送到凤凰庄外。临别时,董先说道:“你估计,何时能把救兵搬到?”

    “救兵如救火。这里距离云南不算太远,最多十天,我必须得赶回来。”

    董先说:“二哥一路保重。等你们回来,我随你们一起打憋死狼峪。”

    牛皋说:“你也别闲着,帮我跑一趟中华帝国的州府,请他们调兵救驾。”

    “好吧,我这就准备!”(未完待续)
第402章 平叛安天下(13)
    董先目送一程,转身回府准备,也去搬请救兵。

    单说牛皋。他一路上打马如飞,兼程前进。这一天来到云南,打听了云南王的住处,找见了岳震。

    此时的云南,苗王李述甫病逝,岳震是云南之主。和他爹一样,一身正气,很受云南百姓爱戴。

    牛皋见了岳震,废话不说,圣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