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意味着乌丸人将会有机会融入到汉人的生活圈中。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李书实可以给予西河乌丸的族民大汉朝国民待遇,接受大汉对于汉人采取的律法,承担税赋的同时享受各项权利,不允许种族歧视也不会给予非常特殊的照顾。
而且针对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李书实也做出承诺,他们依然可以继续他们的放牧生涯,甚至还可以获得一处庄园一样的聚集地,以便冬季的时候保护他们的牛羊免受寒风的侵袭。他们打猎所获得的动物毛皮、羊毛以及马匹都可以用来作为税赋进行上缴,具体数额可以由他们的代表与李书实手下的内政官程昱以及商人代表三方会谈之后订立标准。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商队将自己的货物换成金钱,或者直接和汉人交换他们所需要的物资,李书实会在西河县城之外成立专门的市场供双方进行交易。而李书实也会向他们免费提供火炕、以及植物秸秆发酵技术以帮助他们度过寒冷而且缺乏食物的冬季。
当然,因为战略目的,李书实附加了一条五年内西河乌丸将只能与西河太守府许可的商家进行贸易的限定。对于李书实的要求,骨塔稍微思考了一下便同意了,因为他相信李书实为了赢得西河乌丸的信任短期内必定不会做出损害他部落实力的行为。等到五年以后,他相信即使李书实所在的西河李家有垄断整个西河对异族贸易的能力也很难组织其他地区的商人。
至于如何保护商路的问题,李书实和骨塔并没有详谈,但是佣兵市场这东西在西河已经很成熟了。就好像李敢所说的那样,对于很多部落来说,这上面的收入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GDP增长点,更何况只有稳定的商路才能带来更多的商人,骨塔对此相当清楚。
至于文化,那就更不用说了。文化就好像流水一样,从来都是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更何况大汉的文明虽然有不少并不适合草原民族,但是依然灿烂的令他们目眩神迷。别的不说,至少四大神社教育系统就让他们羡慕异常。虽然玄武是驻守北方的神明,但是北方的胡人所能领悟的法术却依然比不上玄武神社的道士们。
这或许就是数代乃至于数十代对于大脑坚持不懈的开发结果所造成的吧,毕竟智慧这东西对于胡人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却经常被力量所逼迫而不得不退居二线。可是即使是胡人也承认的一点就是,如果武力能够得到智慧的辅助的话,那么这种力量是最为强大的。
所以胡人也在不断试图从中原吸收这种力量,而李书实也打算利用这种力量从而达到将民族融合的节奏掌握到自己的手中,虽然双方颇有些各怀鬼胎的样子,但是却也是一拍即合。
因为西河大量人口外逃和朝廷有放弃这里的意愿的缘故,这里的四家神社已经被废除了,所以想要发展教育的话就只能像程昱在东阿那样开始自己的私塾。
当然,不能说开始私塾就一定比不上四大神社,这就好比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关系一样。虽然论成才数量上来讲私立大学可能比不过公立大学,但是如果出了某些特殊人物比如水镜先生司马徽这样的人物的时候,私立大学也会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当然,因为时局动荡的缘故,这种光芒经常因为缺乏长期的支持而变得不够恒定,但是却也不能否认其曾有的璀璨。也正因为这样,李书实才有了自己办学的想法。
自己办学虽然师资力量上比不过那些国家机器,但是在推行自己的思想方面却有着天然的优越性。虽然被称为“阉割后的儒教”与草原民族的生存哲学经常南辕北辙,但是其在修身养性上却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久而久之,即使这也异族有机会成为当权者但是实际上他们最终和汉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甚至他们为了能够更好地从当地获取财富会主动地融合进去,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伊斯兰化的蒙古政权:帖木儿帝国和伊尔汗国。
当然,最为附属的条件,李书实将支持西河乌丸与离石城的通婚,同时两方也将形成一定的攻守同盟,不过考虑到使匈奴中郎将宗员压制匈奴和鲜卑的考虑,他麾下属于西河乌丸的士兵并不会被撤回。
不过虽然宗员的手下战斗力更强,但是他毕竟是个边地将领,虽然拥有持节出使的权力,但是对于地方行政,他基本上没有插手的可能,所以他能给予西河乌丸的东西显然比不上李书实这个西河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而李书实这一路的遭遇也显示出其过人的潜力,骨塔自然愿意和一个暂时还很弱小但是生命力很强的人合作,否则他也要考虑自己会不会被一个庞然大物借机会吞掉呢。
至于眼下人口的不足,有了李书实的帮助,他还是可以招募或者说吞并一些规模较小的部落不是。虽然说凝聚力上比不上自己人,但是这本来不也是西河乌丸能够发展到如今规模的最主要的方式么。
忽然间,李书实听到来自于帐外的巨大的欢呼声,声音很响亮也很欢快。“应该是孩儿们在玩耍吧。”
或许是因为得到了自己部落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的东西,此时骨塔的那不亚于典韦的狰狞的脸上却闪烁着和蔼的神色,即使这种表情让不熟悉他的人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违和感。
p。s。大家元旦过得如何,咱表示咱玩的很开心的说(捂脸),似乎马上又要到春节了啊(继续捂脸)……
………【36。流水才不会腐朽啊】………
李书实一共在西河乌丸那里呆了五天,一方面是借机了解对方的战术水平、风俗文化以及经济结构,同时也让自己麾下的士兵能够与对方多多交流,毕竟再怎么被汉文化所同化,现在的西河乌丸仍然是一个典型的马背部落,在对马匹的熟悉程度上绝对是一流的。
当然,学习的同时也会展现自家的肌肉,毕竟西河乌丸仍然还是草原部落,所以其依然愿意奉行“强者为尊”的理念。即使因为部落的发展不想找到一个过于强势的盟友但是如果己方太弱的话依然会被轻视甚至于会让对方动起什么糟糕的念头。
如果西河能够发展一段足够的时间的话,那么李书实倒是不介意肃清一下不太安分的家伙,纯洁一下自己的队伍,可是现在这个时刻,后院起火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所以当李书实领着苏小萝莉在西河乌丸的一顶顶帐篷里来回乱窜的时候,包括典韦和许褚在内的所有李书实的手下以及被抓过去当翻译的李敢都参与到了西河乌丸日常的各种放牧与狩猎的活动中去了,只不过因为职业限制的原因,他们基本上帮不上什么忙就是了。
是的,经过确认,虽然乌丸民族的物理职业只有两种,即乌丸骑兵和乌丸弓骑兵,但是这两种职业却都是远近皆能,只不过各项能力的成长上有些区别罢了,但是骑射和马上砍杀却是这两个职业都非常精通的攻击方式,尤其是骑射更是从幼年便要熟悉的技法。
正如后来几位高级将领与李书实私下交流的时候诉说的那样,那些乌丸人骑着骏马,每一个人都弯弓搭箭瞄准着那一丛丛不停晃动着的干枯的草丛,而在其中便是被惊醒的猎物。虽然这些猎物一次一次的尝试着想要从围拢的罗网之中逃出来,可是结果显而易见。
“有必要射箭吗?这些可怜的生灵已经落入罗网之中了,想必你们有更加方便的方法,可以拿到这些猎物。”赵云曾经这样问过指挥围捕猎物行动的乌丸牧民,那位指挥者当时也从背后抽出一支箭矢,神情严肃的锁定着草丛中的各种异动。
“可爱的汉人,不要以为我们过于残忍,这是一种练习,对于眼力和箭法的训练,我们的祖先持续这种训练已经有几百年了,这令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最优秀的射手。”
对方一边警戒着一边这样回答着赵云的问题,而且似乎感到眼前的情况暂时不需要他过于关注,他瞅了瞅赵云握在手中的那把巨大的铁弓,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
“作为一个汉人,你的箭技相当出色,不过我敢保证,只要骑上了马,部落里面任何一个十岁以上的小孩,也绝对能够在实战之中胜过你。”
“是啊,哪怕是个女孩也能赢,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这样训练箭技的,对于我们来说,你的弓太长了,虽然威力确实很强,但是却并不适合马上使用。”另外一位骑者插嘴道。
“要不要试试?”对方递了一壶箭矢过来。
“不用了,我相信你所说的一切。”当然,赵云虽然这么说,但是倒也没有人会认为他是个胆小鬼。因为就如同那个头领所说,如果光是比步射的功夫的话,哪怕是移动靶赵云也好徐晃也罢都可以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在西河乌丸之中也能排在前十之内,但是骑上马的话,虽然战马的颠簸对于以弓骑兵作为副职业的赵云而言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是在射速上,赵云的铁弓比起乌丸人手中的骑弓那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
而且赵云更加清楚的是,李书实已经秘密与骨塔达成协议,将用乌丸人的骑弓交换汉人的铁甲以及铁失。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数量不会太多,但是考虑到一把合格的骑弓的制作周期要长达三年的时间才算成型,缺乏时间的李书实只能先采购武器快速形成战斗力然后再去进行费时费力但是却是强军必须经过的武器自主研发。既然能够让李书实拿出如此血本,骑弓要是值不回票价的话那李书实岂不是太吃亏了么,赵云对于李书实的“商人”属性还是很认同的。
其实私下里赵云也相当欣赏这些草原子民的箭技,令他感到惊讶的是,这些人射箭的速度竟然如此迅速,好像根本就不需要瞄准一般。
当然更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居然没有人将弓弦拉满,顶多拉到一半就将箭矢射出去了,而且他们居然用拇指扣住弓弦。因为赵云自己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