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伫立在如今依旧可以称之为雄伟壮观的三门峡大坝前,两院院士潘家铮的话很自然地又响起在记者的耳畔:“每一座建成或毁弃的水坝,都是一座纪念碑,只是有的碑上记载着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丰功伟绩,有的却留下大自然报复人类的痕迹”……
很多人都说,眼前这座纪念碑上刻下了太多“大自然报复人类的痕迹”。但记者分明感觉到:在这座纪念碑上,刻下的不仅仅只是失败的痕迹,也刻下了中国人民要治理黄河的迫切愿望和坚定信心,还刻下了这个民族为探索治理黄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和遇到的巨大挫折,更刻有中国政府带领人民为挽回败局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取得宝贵经验教训。
三门峡市的一位水利官员说:实事求是地讲,按照最初的规划来衡量,三门峡工程无疑是失败的,但经过多次改造后,仍发挥了一定效益……
陕西人——尤其是关中人对这座大坝的认识似乎不如河南人那样理性和理智,2003年那场洪水过后,一些地方领导、人大代表都不约而同地埋怨“渭河成悬河,祸起三门峡”,他们呼吁:炸掉三门峡……
时间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最好良药。数年后的今天,炸掉三门峡的呼声早已渐渐远去,当年洒落在库区土地上的那些泪水经过时间的过滤和党的阳光雨露的沐浴,也逐步淡去了昔日的悲伤惨烈,移民对库区的历史与现状的理解在悄然发生变化——多了些理智,更多了些对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领袖、领导们的理解。
大荔县如今已82岁的移民张祝安的话也许有一定的代表性:“再精明的人也难免有个闪失,毛主席、周总理那一代国家领导,刚建国不久就修建三门峡电站,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没有人才,一切都处在探索之中,难免出现失误。没有这次失误,就没有后来修三峡等大电站时的经验。不管怎样说,三门峡电站的修建,当时对提升国家在世界的地位,减少下游的灾害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黄河下游能安居乐业,也算我们的一点贡献吧。”提起往事,老人仍非常自豪。
对这个话题,老移民马连保的看法是:“在三门峡移民问题上,上面有一些失误,但失误之后,中央一直在努力纠正过去的失误。”他举例说,1956年;陕西省人委确定移民安置采取省外安置、省内安置、投亲靠友、后靠安置四种形式;并按先省外后省内的步骤组织、实施。后来,到宁夏的移民实在没有办法生存,1958年4月;三门峡水库建设第一次会议召开时;周恩来总理便根据实际作出指示;“移民方针应由外迁变内迁”;1962年,国务院又批准宁夏移民3万多人全部返回陕西;重新安置在澄城、白水等10县;198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调查组由国务院秘书长助理孙岳带领;历时40天;调查了澄城、白水等县移民生产、生活状况;然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便决定生产、生活特困的15万移民迁回库区重新安置。
马连保强调,没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注,我们回不了陕西,回不到库区,现在可能都还生活在那不能生存的穷山恶水……
移民们不仅看到了共产党人是怎样一步步接受着人民群众的考试,纠正自己的失误,看得更多的是国家为改变库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巨大投入。
老移民张德元喜欢剪报并保存关于报道库区的新闻,在他的剪报中,记者看到了这样几条新闻:
一篇是2001年1月10日那条“三门峡库区移民告别茅草棚”的消息:
……由于历史原因,两年前,三门峡库区还有近万户贫困移民居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庵棚内,夏不挡雨,冬不拒寒,条件十分艰苦。为彻底解决库区移民的住房问题,1997年初,陕西省人民政府从省长基金中挤出30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又配套拿出2000万元,专项解决移民安居商贸点和移民住房问题。经过2年的紧张施工,库区移民大县的大荔县的韦林、赵渡,华阴县的华西、五合、北社等5个移民安居商贸点已初步形成。目前,库区移民基本实现了他们多年来“居者有其屋”的夙愿。
第二篇消息的标题是“三门峡库区移民六年规划通过专家审查”。这篇发表于2003年12月4日的消息说:三门峡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2002——2007年规划,最近通过国家计委、水利部、财政部等20多位专家审查论证。规划总投资12。83亿元,主要用于防洪保安、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安居工程、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第三产业等生产开发项目。项目完成后,全库区移民人均年收入可增加到1883元,人均粮食可增加到378公斤。
国家的投入加快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快速发展,渭南市政府的一份文件中,记载着这样的数据:
2009年,渭南市移民局承担的民生工程项目共有130个,总投资3701万元,其中:国投资金2726.0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975.01万元。截止11月底,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民生工程共修建水塔5座,蓄水池1个,新打机井50眼,铺设各种管道58.4公里,衬砌渠道32.46公里,建成各类设施132座,硬化进村路和巷道42.2公里,新建养牛圈舍1800平方米,栽植速生杨12万株,扩建莲藕基地800余亩。通过项目实施,改善和扩大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解决了19个村吃水难及56个村的行路难问题,受益群众达13万人,其中移民6万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库区当初被人破坏的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记者看到,库区到处绿荫成林,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近年来,政府在三门峡库区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库区共植树绿化20多万亩,栽植河堤行道林约170多公里,一个绿色的生态库区正在逐渐形成。优良的植被和防浪林,不仅是确保渭河大堤防洪安全的保障基础,也是政府送给移民最好的礼物。
“移民后期扶持补助资金发放”的报道在库区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张德元的剪报中有这样一则消息:
2006年,国务院(2006)17号文件规定:大中型水库移民每年补贴600元,共补20年。2009年,渭南市确定第三个扶持年度列入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范围的人数为471593人。截至目前,已足额发放第三个扶持年度的直补资金2.8亿多元。通过直补到人的扶持方式,移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600元,其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华阴市一位王姓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捧着国家直补的钱,移民们感慨万千,善良、朴实,最讲实际的移民们凭着自己的直观感受,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评判着事物的好坏,他们自然要把眼前的事同旧社会比较一番:国民党时期的政府只怕把老百姓搜刮不尽,哪还会给老百姓发几十年的补助?于是,感动的热泪和着真诚的赞扬从心田流出:还是共产党好!
让库区移民觉得“还是共产党好”的事情还很多。目前,渭南市包括移民在内的430万农民已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国家减税、低保、医保等政策也在库区得到了较好落实。对此,那个以前老爱上访告状的刘怀荣“司令”已好些年没有“告状”了。老汉平时就喜欢写点打油诗,提到这些,他又写打油诗说:托党中央的福,移民现在的日子很好过了——种地拿了补助还免税,住房有国家补贴优惠,看病加入医保不贵,即使子女不孝还能领到低保费……
对库区的问题,刘怀荣等移民也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返库人数“缩水”的问题,预留土地问题,挪用移民款等问题。
刘怀荣说:这些都是前几届地方领导不执行中央文件造成的后遗症。他坚信:“中央早晚都会纠正这些问题并维护我们移民的利益……”
附录1:写在大坝上的历史
谢朝平2007年
“摇篮”忧思录
中学课本里这样介绍我们民族的那条母亲河: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它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 75万多平方公里,是维系炎黄子孙血脉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的第二大河,中国人都公认她是自己的母亲河和“摇篮”。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
新石器时代中期,散布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上的黄帝族和当时的蚩尤族、炎帝族同为中国远古时代的3个部族。后来炎帝联合黄帝攻杀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黄帝族的人民逐渐融合,并定居在陕、甘、晋地区,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地区。
3500 多年前,进入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华族就是汉族的前身,所以汉族人民都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炎黄子孙。当时的华族居住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称这一带为“中华”。后来,华族的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中华”便成了整个中国的名称。
殷朝至北宋的2500年间,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安从西汉至隋唐,先后有11个朝代建都于此,历时 1100多年。不仅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阳,先后有9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近千年,故称“九朝古都”。
这条生息繁荣了中华民族的黄河长期以来也祸害着两岸的炎黄子孙。
她初时的形象清纯温柔——她从青海海拔4800米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山脚下几个泉眼溢出的清水中走出,汇集冰峰雪山的汩汩细流,冲出千山万壑,向东边的黄土高原滚滚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