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的代价。当时苏联专家要数据,中方提供了数据:通过水土保持,兼上游支流再建拦沙大坝,到1967年来沙可以减少50%,而三门峡的寿命则可维持50-70年;而到三门峡水利枢纽运用了50年之后的末期,来沙可减少100%(1954年《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设计技术任务书》)。
多年之后反观历史,众多水利专家对于这个50%与100%的数据大不以为然——当时并没有任何的模型和统计,近乎凭空一数字。
因此,连苏联人都不大敢接受这些数据,建议“水土保持的措施估计得低些,是比较审慎的”。数据因此又被凭空拦腰砍一半,修改为25%与50%。
这虽然审慎但同样没来由的25%与50%,却成为了解决泥沙淤积的依据。三门峡工程因此紧锣密鼓进入下一个环节。
1954年4月,李富春副总理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在黄河研究组的基础上,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黄规会)。委员会设立办公室,以配合苏联专家综合组工作,下设十一个专业组,主要由水利部和燃料工业部的技术干部组成,进行《技经报告》编制。
同年,苏联156项重点援建项目出台,黄河流域规划赫然在列。实地考察后,苏联专家组力荐三门峡方案,认为其解决防洪、灌溉、发电问题的综合效益巨大。
当时西北局认为,在移民问题上西北确有困难,但只要方案确定,愿在中央的领导下努力设法解决。从延长三门峡水库寿命和便于移民工作等方面考虑,西北局负责人希望水土保持和支流拦泥库的修建能同时进行。
1954年4月,国家计委决定,由黄河规划委员会在苏联专家组的指导下,编制黄河流域规划,即《技经报告》。同时,中央决定将三门峡枢纽大坝和水电站委托苏联设计。
1954 年10月,黄规会全面完成了《技经报告》的编制工作,选定了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为实施黄河规划的第一期重点工程。《技经报告》指出:“在选择第一期工程时,必须能够解决防洪、拦沙、灌溉、发电以及航运等综合利用任务。在黄河中游,只有三门峡是唯一能够达到这样要求的水利枢纽。”
纸面上的规划令人兴奋:三门峡水库将蓄水至350米高程,总库容360亿立方米,设计允许泄量8000立方米每秒,黄河下游洪水威胁将全部解除;由于巨大库容可以大量拦蓄上游来沙,从此经水坝泄出的黄河水将是清水,清水冲刷下游河床,最终将黄河这条“地上河”变成“地下河”——千年未解的治黄难题将毕功于此役。此外,巨大的灌溉、发电、下游航运等综合效益前景,也令人惊喜。
《技经报告》确定三门峡水库的正常高水位为350米高程,总库容360亿立方米,确定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是:将黄河(三门峡以上)千年一遇洪水由 37000立方米每秒下泄减至8000立方米每秒,并与三门峡下游的伊、洛、沁河的支流水库配合运用,“黄河下游防洪问题将得到全部解决”。《技经报告》认为:通过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可实现“黄河清”,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充分调节黄河水量,初期可灌溉农田2220万亩,远景可灌溉7500万亩;发电装机总容量89.6万千瓦,年发电量46亿千瓦小时;下游航运条件可得到改善。
同时,《技经报告》也指出了枢纽存在的两个严重问题:一是水库正常高水位350米高程时,将淹没农田200万亩,移民60万人,巨大的淹没是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困难问题,为减轻大批移民的困难,拟采取分期修筑、分期抬高水位运用和分期移民的办法;二是水库泥沙淤积,除计划预留147亿立方米的拦沙库容外,为减少水库泥沙量,规划拟定,一方面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同时近期还要在渭河、北洛河、葫芦河、无定河、延水等支流修建大型和小型拦泥库各5座。估算到 1967年水土保持的减沙效果可达25%至35%;如计入五大五小的支流拦泥库,则三门峡水库的入库泥沙量估计将减少约50%,三门峡水库寿命可维持50 至70年。《技经报告》还指出:“三门峡水库内泥沙淤积和水库寿命的估算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进一步研究,长期和根本解决拥沙问题的办法,需依靠全面的水土保持工作。1956年,苏联专家进一步完成了《三门峡工程初步设计要点》,建议水库的正常水位360米,比《规划报告》中的350米,高出10米。这意味着必须淹没农田333万亩,移民90万。
●1955:全国人大全票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
1955 年2月15日,黄规会将《技经报告》和苏联专家组对该报告的结论等文件,上报国务院及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提请审查。1955年4月5日,中共国家计划委员会党组和国家建设委员会党组审查《技经报告》后,联名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邓子恢等41位中央领导人呈报关于对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审查意见。呈文认为:《技经报告》中所提出的黄河综合利用远景和第一期工程都是经慎重研究和比较的,应当认为是今天可能提出的最好方案,建议中央予以批准。呈文同时提出:苏联已同意承担三门峡水利枢纽的设计和设备供应,可于1957年开始施工;为确保下游的防洪安全和延长三门峡水库寿命,对枢纽的泄量标准是否为8000立方米每秒和正常高水位是否定为350米高程、抑或355米、360米等问题,建议由黄规会向苏联专家组提出,在初步设计中进一步研究确定。
●1955年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开会,基本通过这一方案,并决定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问题提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
●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这份报告从古说到今,用大量的史实和事实历数黄河之害,并对黄河水患的产生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他最后指出,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提议,请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采纳黄河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通过决议要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国人民,特别是黄河流域的人民,一致努力,保证它的第一期工程按计划实现。
他的话音刚落,中南海怀仁堂顿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千多位人民代表为黄河的美好远景而欢欣鼓舞,许多代表称邓副总理的报告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报告,有的代表因过分激动而彻夜未眠。
周恩来对此描述说:“作了那么一个世界性的报告,全世界都知道了。”
《人民日报》1955年7月21日发表社论《一个战胜自然的伟大计划》。社论指出:“这个报告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彻底消除黄河灾害,大规模地利用黄河发展灌溉、发电和航运事业的富国利民的伟大计划。这个计划集中地体现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的愿望,也给今天正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忘我劳动的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
●1956年,苏联专家进一步完成了《三门峡工程初步设计要点》,建议水库的正常水位360米,比《规划报告》中的350米,高出10米。这意味着必须淹没农田333万亩,移民90万,远远超过350米规划中的60万移民。
●1957:三门峡工程开始施工。
1957年,为三门峡大坝举行的专家会议中,除了黄万里从根本上全面否定了前苏联专家的规划,及温善章提出“低坝、小库”建议外,专家意见出现一边倒的倾向。1957年,国家建委会同意了360米方案,4月13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
●1960年,三门峡水电站成立。
7 月28日以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张含英为主任委员,河南省副省长齐文俭为副主任委员组成的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拦洪验收委员会,于7月26~28日,听取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情况和拦洪准备工作汇报,并在现场实地检查了三门峡拦洪工程,审阅了拦洪工程的各项资料。经认真研究讨论后,拦洪验收委员会认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质量是好的,具备了拦洪条件,全体委员一致同意验收。
7 月28日下午,庆祝三门峡水利枢纽胜利拦洪大会在三门峡大坝右岸隆重举行。参加大会的有:三门峡水利枢纽拦洪验收委员会全体成员,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地、市的负责人,苏联专家和各地来宾,三门峡工程建设者和三门峡市各界代表共30000余人。各级领导和苏联专家先后在大会上讲话,一致指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实现拦洪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成就,是根治黄河的一个伟大胜利。
8 月7至9日三门峡市人民委员会和三门峡工程局先后举行宴会,欢送奉召回国的苏联驻三门峡工地设计代表组全体专家。三门峡工程局领导代表周恩来总理授予苏联专家中苏友谊纪念章;代表水电部副部长授予格里果里耶夫专家感谢状;三门峡工程局并给当时在三门峡工地工作的4名苏联专家发了感谢信。8月10日下午苏联专家离开了三门峡,三门峡市和三门峡工程局的负责人及近百名职工到车站欢送。
●1961:三门峡堵孔后的问题 。
1961 年,黄万里教授力争要求保留的导流底孔,被全部用混凝土一一堵死。而就在这一堵孔工程紧张施工之际,水库内的淤积已经开始迅速发展,15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三门峡到潼关的河道中,潼关河床在一年半的时间内暴长4。5米,黄河上游及支流水面也连涨连高,以西安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受威胁。
●1962年:三门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