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夺鼎1617-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一声巨响,大股浓烟腾起。

    摆放在火铳兵队列两翼的八门大佛郎机,被马队掩护着,接近了正在处于混乱和哭号痛苦之中的汉军旗火铳兵,劈头盖脸向对面咆哮出至少百颗的粗大弹丸。

    对面长满野花杂草的田地连起烟尘一片,草屑泥土飞扬,百十个汉军铳兵,甚至后面颇远的一些刀盾枪兵,发出难以形容的痛苦声音,凄厉在地上来回翻滚嚎叫。

    他们很多人身上的棉甲,都出现一个个巨大的血洞,甚至有的人头脸,当场被打成肉酱。

    使用霰弹,比起发射一般的炮弹对于炮手的要求更加简单。霰弹属于漫射,没有明确的目标,打击的只是一个范围。不需要核正炮管角度,射程目标等,只管炮口端直对着前方,这对于炮手的技术要求变得很低。

    吴标担心洪督师拨给他的那些火炮炮手胆子和技术都不过关,也许会坏了事,所以便将他们调整到使用大佛朗机,在马队的护卫下在两翼对汉军旗火铳兵进行打击。

    这一轮炮火下来,汉军旗的队形彻底变得混乱。

    “装填完毕!”

    “举铳!”

    “开火!”

    这一次,模范旅的所有火铳一起举起,黑洞洞的铳口指向了前方。

    “放!”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体火铳兵完成火药和弹丸的装填,除了平日里操演训练严格,全军使用定装弹药之外,吴标将出关时在京师隆盛行商人们所赠的上万枚新型弹丸投入了使用。

    照着商人们所说,这种与之前的圆形弹丸绝不相类,体型略微有些像一个馒头的弹丸,乃是军工部门新近研制出来,装填速度快,射程远。不过,只是精度不曾提高。

    “有这两样就足够了!”

    装填速度快,火绳枪便可以与燧发枪相匹敌,射程远则杀伤范围扩大。吴标检验过这批弹丸后,很是满意。

    “吴将军,这些弹丸用的如何,请将使用结果和心得随时相告。如果用的顺手,我们可以立刻补充给贵军!”

    在火铳的又一轮打击之下,汉军旗已经无法阻止起有效的抵抗,士兵们开始嗥叫着转过身形向后跑去。

    “火铳兵退后,刀盾兵护卫,长枪兵,出击!”

    吴标冷冷的朝着身旁的司号官传达自己的命令。

    号角声和马蹄声顷刻间响彻整个战场。(未完待续。。)u
正文 第四百六十八章 诱其冒进逼其分兵!
    “辽东战局,圣上忧切,夙夜祗慎。国危主忧,为人臣子,敢不肝脑涂地?如今圣恩浩荡,大军云集,有宁远伯相助粮饷器械大军无饥寒之虞,亦有本镇忠勇将官在此,更有邱巡抚、张监军等诸公赞画军务,勤送粮饷,何愁东事不靖,诸奴束手就擒?张年兄,这是日前兆阳郡主押运粮饷至宁远时奉父命为本督送来的武夷山大红袍,请年兄品鉴一二。”

    张若麒品了两口之后便少不得要大加赞赏一番,而洪承畴更有命人取来一罐用锡质罐子包裹紧密的大红袍茶叶交予张若麒的亲随的一番做作。

    两个在历史上都是几次三番的换了老板的家伙在完成了上述官场上的规定动作时候,接下来便是要进行自选动作的比赛了。

    “如今宁远各军士饱马腾,健儿急于立功,且又粮饷充足,不知大人做何等部署?”

    虽然眼下宁远各军各镇的粮饷是有提督南漕太监们负责发放,但是作为监军的张若麒,还是有办法了解到运到宁远的粮饷数量的。

    足足两年的上供钱粮!为数多达近百万石的上好粳米,近百万元的银元,还有那些南中商人、广东商人、福建商人海运前来堆积如山的各色甲杖兵器军装罐头等物,足以让宁远前线各军击溃当面的敌人,打通往锦州的粮道,进而解锦州之围。

    当日施郎带着炮船掩护粮船往锦州运粮时,张若麒也看到了大小海船在大凌河上往来自如。炮船上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大凌河两岸,令远处的清军不敢造次拦阻的场面。当时他便有将这些船只截留下来,用来运输至少一镇辽东兵马往锦州城中去,以加强锦州兵马,里应外合一举攻破清军济尔哈朗部的想法。

    奈何这样一来,一者得罪了南粤军,二者到时候功劳如何计算?此事只得胎死腹中。

    “月前京中有信来,言杨文弱所部劲旅神机营副将吴标的模范旅已经自重庆府登船出川,算算日子,应已经在襄樊、沙市等处上岸。启程往辽东来。若是该部到此,我军胜算更大些!”

    原来洪督师在等那支模范旅的到来!怪不得近日来提督粮饷的太监们一个个鼻孔朝天的,原来是这支与宦官关系**的军队要到了!张若麒心中不由得鄙视了一番。

    “督师大人的意思,是一旦模范旅到了。我军便可出击?”

    “不错。正是如此。军情有说。开春以来辽东缺粮,沈阳城中一石粮米便要数十两白银。虽有奸商贪图暴利走私偷运粮草到辽东,黄太吉又向朝鲜勒逼数万石大米。奈何其军马大多在锦州一线,消耗庞大,上述粮米不过杯水车薪。东奴已呈现颓乏之势,正可以缓缓图之!以防止其狗急跳墙,窜扰京师。”

    “大人英明!此举正好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虽然张若麒是陈新甲的心腹嫡系,派他在辽东前线监军,就是督促洪承畴迅速进兵。但是洪承畴的这一布置,却是令张若麒敛手拜服。

    大明官军的统帅在算计清军,算计友军,而此时的盛京城中,清军的统帅们,也同样在算计着明军。

    清人对情报一向重视,情报收集也非常详尽,大明有哪些重要将领,哪些重要官员,倾向如何,能力如何,都有一一记录在案。通过这些情报,再对战场态势进行判断时,便可以做到心中了然。此时辽西一带,严防细作,又兵马云集,情报传递不易,由海道进发,再好不过。这些清军细作,也有大量的大明官将为他们作掩护,使得情报传递顺利。

    “明军又有大批粮饷补给运到,且又有精锐敢战之师前来,这该如何应对?”

    对于明军这样的大动作,黄太吉为首的清军高层们极为重视,特别是发现了水师船只在锦州围困战之中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之后,登时是大为哗然。原本以为是天堑的大凌河,却成了锦州城中守军与宁远明军之间的一条脐带,通过这条脐带,大量的守城物资被源源不断的运进城中,令花了年余时间,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修建挖掘而成的长壕顿时成了摆设!

    特别是那支曾经在长清与两白旗、两红旗大战连场的军队到来更是令满蒙亲贵们为之心惊胆战。

    面对着盛京城中亲贵将领们的躁动不安,黄太吉一面安抚、申斥那些有些胆怯的亲贵大臣,一面连夜派人将在锦州前线指挥的济尔哈朗、多尔衮二人召回,召集八旗旗主王爷们在崇政殿内议事。

    在听了众位亲王、郡王、大臣们一番恭维,善颂善祷的将他的锦州战略,大见功效,明国果然倾九边精锐而来,若围点打援成功,歼灭明军主力,此后天下任由大清铁骑驰骋大肆夸耀一番后,黄太吉的黑胖脸上却是浮现一层阴霾之色。

    “明军声势浩大,且又有南蛮不断海运粮饷器械到此,使得明军不虞粮饷短缺,士气高涨兵势极壮,届时锦州之战。定有一场苦战。明国还好,我大清却输不起,输则有灭族之祸,如何应对,众卿一一道来。”

    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久在前线。最知道锦州当地的情形。

    几次接战下来,虽然明军不曾攻破长壕进抵锦州,但是负责围困锦州的清军明显感觉到,眼前的明军与往常的明军大不相同。就连一贯是出工不出力的关宁军,也是打得极为狠辣,几次几乎被他们冲破营垒,直逼锦州。

    二人都希望皇上尽快派出援军,总兵力最好不要少于十万,特别济尔哈朗更建议皇太极御驾亲征。

    他说道:“我军盘据锦昌堡,乳峰山一带。前有明营,后有锦州之敌,此为腹背受敌之势。洪承畴几次往救,每每自南山向北开炮,祖大寿则从锦州城头向南开炮。奴才麾下健儿如何以血肉之躯抵挡炮子?何况,洪承畴那蛮子,更有重达三十斤的炮弹,一发过来,登时便是一片血肉模糊!我军前后被击,无地容身。然不扎营二处。又无围困之势。现明师倾国而来,前线大军,兵力不敷使用,形势非常凶险!此战关乎大清国运。奴才恳请皇上。御驾亲征。”

    镶蓝旗主济尔哈朗。此时四十余岁,在清国素有处变不惊,有勇有谋。谨慎稳重之议,他都这样说,显然锦州之势,确实危急。

    不过他要求皇上御驾亲征,还要求锦州兵力不得少于明军,在殿中各臣看来,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

    毕竟清国自崛起后,向来是以少胜多,一万兵力对阵明军三、五万是等闲,他要求前线总兵力不要少于十万,这是什么意思?

    何况,前线兵力不少于十万,说得简单,十万兵马,便是要八旗扫地出战,而且还要有至少倍数的包衣阿哈前往,这么多的兵力,马匹骆驼,黄太吉拿得出那么多的粮草吗?

    大明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又有南蛮以海船大量运输粮食,便是有再多的兵马聚集一处也能养活得起,大清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今时不同往日,明军战力不可小视。我大清兵围困锦州来,攻打锦州,松山,杏山各城不下百次,红夷炮狠打,挖掘地道,火药炸城,明军都死战不退。辽人守辽土,他们奋战之心,不会少于我大清勇士。现在十数万精锐到来,更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