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夺鼎1617-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叔侄二人表示了一番对冈萨雷斯不停的上门催讨行为小家子气的鄙视,却似乎当真忘记了,这五千扶桑兵似乎确实是以葡萄牙复**的名义在日本由荷兰人征召雇佣的,只不过在向西转运过程之中,被他们叔侄俩留下来暂时用于孟加拉的战事。

    看来刘备借荆州的事情,到处都有,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发了一会牢骚之后,叔侄二位的意见算是统一了,左天鹏去打点兵马,检查伤亡,补齐消耗的人员物资。准备领着这五千扶桑兵往果阿方向去与冈萨雷斯汇合,做他复**之中的一大助力。

    命人将充作军饷的战利品和公文、家书等物快船运往顺化后,叔侄二人便开始对孟加拉和周边地区进行精耕细作。

    随着大批商人的到来,李华宣命人将军队之中的俘虏挑选出一些忠诚老实有家人的。为商队充作向导,同时发了公文给各处土王,命他们做好准备与宁远伯府的商人展开贸易活动。

    大量的精盐布匹砂糖丝绸瓷器刀剑盔甲火药等物,被商人们运到了孟加拉,很是严格的按照之前李华宣与土王领主们的约定,向各处的土王缴纳了值百抽五的关税,然后通过商路往各处贩卖。

    收钱收的眉开眼笑的土王们,为了自己的聚宝盆,同时也为了巴结新主子,少不得一面派出军队护送。一面大肆的开辟新的销路。

    于是,原本是食盐输出地的宗嘎,悄悄的变成了食盐的集散地。

    同时充斥在宗嘎街头的,还有大量的稻米、丝绸、布匹、砂糖、刀剑、铜器等等,如同磁力强劲的吸铁石。吸引着顿珠们的眼睛。

    同那摆在街头摊子上的精盐相比,顿珠们从藏北地区盐湖之中采来的天然盐巴,就如同大博学珍宝智者和一个朗生站在一起的感觉。

    (哦,朗生遇到大博学珍宝智者,还敢站着吗?不早就磕长头了?比跪舔还厉害些。)

    而他们从阿里地区辗转运来的黄麻、从准噶尔部手中换来的玉石,也被从南方来的黄麻、玉石打得一败涂地。

    从准噶尔部运来的黄麻自然不是黄麻的主产区孟加拉所出产的对手,无论是从质量、品相还是价格。都无法与孟加拉黄麻相对抗,更何况,孟加拉黄麻的数量实在是太可怕了。

    而出自和田的玉石,则是被缅甸来的玉石翡翠击溃。

    看着满街的好东西,再看看堆在货栈里自己千辛万苦运来的盐巴、黄麻和玉石,顿珠和桑杰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货栈的老板洛桑含笑送走了几个来自于不丹的商人之后。转过身来帮助这几个老朋友来解决难题。

    “怎么样,我的老朋友们,街上那些好东西都看到了?如果不想去街上和小商小贩们讨价还价,我这店里也有来自于南方的商人,刚才那几个来自于不丹。信仰白教的商人,也是我的好朋友。他们手中也有不少精盐、稻米、砂糖丝绸布匹刀剑等好东西。”

    作为已经开始在乌斯藏占据主导地位的黄教信徒,自然不会对信仰白教的人太感冒,顿珠们只是哼了一声,表示鄙视。

    “诶!人家白教如今可是很有些好处!”

    在不丹占据统治地位的正是白教的帕竹派。作为白教四大分支之一的帕竹派,自从当年帕竹派领袖阿旺?纳姆伽尔,在危机时刻审时度势,毅然带领帕竹(竺巴)派信徒远走不丹。由于阿旺?纳姆伽尔修得一身好佛,又有神符四脚神龙做护驾,因而所到不丹之处,无不归顺于其旗下。于是乎白教便在不丹扎下根来,成为了这边号称雷电之地的主宰。

    但是,白教信徒如何如此神气?却是令人费解。

    “人家现在说自己是唐宋遗民后裔!”洛桑一句话,更是令顿珠们费解。看那几个家伙的样子,不论是外貌、骨骼,服色,发式,有哪一点像是来自中原的汉人?

    洛桑狠狠的喝了一口热热的酥油茶,开始为众人讲述这其中的奥妙。

    “南方来的汉人,管理事务的三公子有一个规矩,唤作许充不许赖。意思是说你可以冒充汉人,但是你不能混赖说你不是汉人。这群不丹的白教信众便是钻了这个空子。”

    白教帕竹派,与年楚河谷的众多庄园主,特别是竹巴甲热关系十分密切。而这个家支,按照他们的家谱流传,据说可以上溯到文成公主进藏,而他们的老祖先便是护卫文成公主车驾的两个金甲武士之一。

    如此七弯八绕的,在不丹的白教帕竹派,便堂而皇之的享受到了唐宋遗民后裔的待遇。

    这一下,便是捅了马蜂窝,试问,从唐代到北宋金元,吐蕃与中原之间的战争或者是和亲朝贡还少了?要是这么混赖都可以的话,只怕藏北草原上的一个牧民都可以说他们家有李世民的血脉流传。

    满怀着对不丹白教信众的羡慕嫉妒恨,顿珠们却也一时无可奈何,总不能立刻回家去翻家谱吧?

    “我们的那些货?”

    “照我说,连牦牛带驮羊,全都卖了!牦牛和驮羊比你们的那些盐巴可是值钱多了!然后,把他们都换成稻米精盐砂糖什么的,我再帮你找个驼队,你们沿途回家去时,便可以一路卖掉些货物,再换回牛羊就是了!”

    千恩万谢的感谢了洛桑的主意,顿珠们又拜托洛桑帮助去寻个买主。

    只是,顿珠们有些疑惑,白教众人如此嚣张,依仗汉人的势力招摇过市,难道固始汗和两位佛爷便不知道吗?

    佛爷和固始汗应该都是有大智慧大神通的啊!
正文 第四百六十四章 祥瑞还是凶兆?
    ps:

    继续求月票、求订阅!

    被装在所谓的槛车之中押送进京的他隆很是郁闷、愁苦。

    尽管南粤军待他并没有什么失礼之处,相反,饮食起居供应都参照他作为缅甸国主的日常供应来办理,更有几个随身内侍跟随照料,每日里还有那个皮笑肉不笑的天朝大太监过来探望一二,嘘寒问暖礼数不缺。但是,这国破被俘的亡国之君的味道,又岂是好受的?

    当日,他隆以缅甸国王的身份,统领数万大军,以数百头战象、二百余门火炮前来收复仰光,意图将这缅甸的大动脉和钱袋子、米箩筐夺回到自己手里。

    却不想,先是炮战失利,自己的炮队还不曾放列完成,就被对面突入其来的火箭引燃了火药桶,将大炮炸上了天。跟着意图以战象猛扑对面的南粤军军阵,却被对方用连环攒射的火箭落在战象队形之中,大凡是动物都怕火,越是聪明的越怕,数百头战象被这不断从天而降的火箭惊吓的心惊胆裂,虽然在象奴的控驭之下勉强维持着队形,但是进攻的速度就是十分缓慢了。

    接着,南粤军的炮弹便飞到了战象队伍之中。

    那些战象虽然身上都披着铁甲,加上大象本身皮糙肉厚,一般的武器根本对它无法形成有效杀伤,但是,刀枪对付不了你,火炮还对付不了?火铳打不透你的铁甲和厚皮,火炮的炮弹还砸不死你?

    邓先达集中了所指挥的三个警备旅一个混成旅的全部火炮,分作两个炮群不断的向战象轰击,两轮齐射后,那些战象便已经嘶鸣着掉转庞大的身躯向来的路上狂奔而去,一路践踏不停,不论是人或是马,是车辆还是辎重,只管冲撞过去便是。数百头因为惊恐而变得疯狂的战象,在缅军密集的军阵之中冲撞踩踏出一道道血肉模糊的道路,缅军的各级军官和将领、贵族饶是喊破了喉咙也无法控制局面。

    缅军崩溃在即!

    这个时候不动手,邓先达这个指挥也就不要再干了。

    南粤军乘势发起冲锋。沿着伊洛瓦底江水陆并进进行追杀,水师溯江而上,不断的用火炮对岸上的缅军队形轰击,不断打乱稍微成建制成规模的缅军队伍。而陆军的兄弟则是不停的用手中的火铳和刀枪收割生命、捕捉俘虏。

    两路人马连续追杀了数十里,河流宽阔水流湍急的伊洛瓦底江都可以用上那句俗词,“河水为之赤!”

    当晚,当勉强扎营休息的他隆检点军队损失时,才惊恐的发现,只白天一次接战,数万人马已经十停之中去了六停。勉强跟着逃过来的,也是人人带伤,惊恐未定。

    入夜,他隆的几个叔伯辈,领着十几个兄弟。夜入御营,苦苦劝谏他隆罢兵休战,为缅甸百姓留一条生路。他隆不听,反而以长刀威吓之。众人无奈,绑缚他隆出营往南粤军处纳降。

    不过,这是绑着他隆到南粤军大营投降的那群莽应家族成员们所说,事实究竟如何。邓先达也懒得深入了解。

    一面派人将这群人用水师快船押送到顺化面见主公,一面收拾那些散落各地的缅甸残兵败将。派遣一路人马往瓦城去占据这缅甸的最后巢穴,而在暹罗与缅甸交界地区与缅军对峙的暹罗兵,更是像打了鸡血之后又吃了威尔刚一样,一路疯狂进攻,似乎要将多年来的积怨一朝清洗掉。

    在中南半岛上烜赫一时的缅甸莽应王朝似乎就此瓦解。

    在朝堂上。得意洋洋的王德化向崇祯皇帝献上了缅甸国王之宝和册页等代表、象征着缅甸王国身份地位的诸多物件,并大声宣读了宁远伯李守汉的报捷表章以及所呈献的那对来自孟加拉的祥瑞。

    高踞在宝座上的朱由检,如同身处云端一般。

    刚刚打了一连串的败仗,丧师失地、连陷亲藩,逼得他除了每日斋戒到太庙和奉先殿哭诉哀告之外。就差准备下罪己诏了。当日他得到洛阳被攻破、福王被杀的消息,在召见阁臣和礼、兵二部、科臣时,大哭道:“朕不能保一叔父。”“御袖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