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起大拇指,守汉由衷的称赞了一声王德化的眼光。
“缅人的老巢确在瓦城不假,然欲取瓦城,必先控制伊洛瓦底江才可。占据了此处,”守汉敲打了一下沙廉、仰光两个隔着仰光河相对的城市。
“却是为何?为何要先取此处?”
“这条伊洛瓦底江,对于缅人来说,便犹如我大明的长江。而瓦城也在这条江边,公公试想一下,若是有军马占据了长江口。沿江而进,攻取南京的话,朝廷会如何?”
“定当尽起朝中兵马,前往驱逐之,否则。一旦敌军兵马兵临城下,岂不是形成了以主驱奴之势?!”
王德化的想法还是基于这个时代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固态,只是想到了不能让外人兵马打到京城,却不曾想到军事和政治以外的经济层面。
这一点,英国人却是玩弄的炉火纯青。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人便看到了长江对于清朝的经济意义和由此引申的政治意义。于是便派遣军舰封锁了长江上海到镇江一带的江面,数千艘漕船、沙船动弹不得无法北上。
漕船不能北上。京师和八旗的粮食供应便会出现问题,于是,清廷便立刻与英夷签订了南京条约。
(扯一点题外话,如今白头鹰不遗余力的支持李家坡的父子,是不是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呢?同样是父子相传的权力继承,为啥白头鹰的眼睛就盯着胖子家。不看看李家坡呢?)
守汉对于英国人的这点,也是偷师的颇有心得,每次进京入卫勤王时,为了防止不测,都根据上述的基本原则做了后手。准备了报复手段来确保自己这颗可爱的头颅。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水师封锁长江,切断运河漕运。
如今南粤军的水师搭载着由玄武营改编而成的一个混成旅部队直取仰光对面的沙廉城,城内经商的葡萄牙人、荷兰人早已得到了消息,丝毫不做抵抗便开门献城。英吉利人起初有些不情不愿,但看到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与南粤军部队大作生意,便也半推半就的加入到了这场男盗女娼,不,郎情妾意的**活动当中,为水师提供了仰光河与伊洛瓦底江各处的一些基本水文资料。
“仰光、沙廉两处便是扼守伊洛瓦底江出海口的两处要冲,仰光此地虽然城池不大,距离瓦城也是有近千里之遥,但是我军控制了此处,缅人势必出死力来争。我军便可以主待客。”
如今的仰光还不是后世缅甸的第一座大城市,此时此地也只是一座稍具规模的小城镇而已,但是因为扼守出海口,河对面又是葡萄牙人、英吉利人、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所在地,缅甸朝野上下,只要稍稍有些脑子的人,势必会派遣大军前来出死力也要将南粤军赶下大海。
“公公且在顺化安安稳稳的过了年,等待捷报便是。某家即使不能派遣兵马随公公北上,也可以想方设法筹措一批钱粮物资送到前线去,以供洪亨九使用。”
说完这个话,守汉压低了声音凑到王德化耳边,“若是前线打得顺利,公公北上时,说不定可以将那缅甸王他隆押送进京,到天子面前请罪。某家的报捷题本上,还要请公公一并列名才是。”
这便是守汉要将攻克缅甸,征讨不臣,锁拿敌酋进京请罪的功劳和风头分给王德化一大半了!
王德化眼中闪动着火苗,前番他和王承恩随同南粤军一战于长清,二战于济南,地位和战功一道提升,如今宁远伯又有一场功劳相赠,如果有这样的战功,他在朝中和宫中的地位便是再无人可以撼动!
“不知前方战事如何?”
王公公的屁股坐到了南粤军这边之后,脑袋自然要接受屁股的指挥了。
“我军虽然已经占据了仰光和沙廉两处城镇,成犄角之势封闭了仰光河,但是缅甸毕竟是一时强国,这几十年虽然一时衰败,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实力仍旧不容小觑!”
不知何时,处理完了外面政务的李沛霖走进来了这间书房,同王德化彼此见礼已毕后向王公公泼了一盆冷水。
“依照缅甸史书记载,缅甸可是多次击败了天朝的!”
正文 第四百四十四章 叫苦、讨伐缅甸
照着崇祯和内阁、司礼监的衮衮诸公(司礼监的能够算公吗?)所商议出的结果,此次王德化南下的目的,除了利用闽粤两个省份地方上官员士绅对他的弹劾参奏题本为筹码,令李守汉将崇祯十四年、十五年两年的钱粮提前支付以外,更深的一个目的便是希望能够从南粤军中抽调出两到三个旅的部队携带至少两个月的粮饷弹药海运北上,投入到宁远、锦州方向,作为洪承畴手中的战略预备队。
这个方案作为王德化此行的最高目标,经过内阁与远在宁远方向的洪承畴多次信函往返,最终敲定。南粤军的战斗力,在对付建奴和流寇的战场上都得到了检验。
吴标的一个模范旅六千余人,尚且算不上真正的南粤军,其中在南粤军之中呆过的不过千余人,却也杀得张献忠、罗汝才二人躲避不及。如果是两三个旅将近两万原装正版的南粤军前来,归属于素来便以“疯子”而著称的洪承畴麾下指挥,那么这场决战,便是更加有了获胜的把握。
抱着这样的目的前来,王德化自然要想同李守汉做一番长谈。试图学习申包胥做那秦庭之哭,也要哭出这三个旅的兵马来。
为此,便连大明会典之中规定的接旨礼仪都可以悍然不顾,将圣旨不曾正式开读就交给李守汉,其目的也正是在此。
不想一番做作却无法施展,正要待王德化向守汉做开讲之际,守汉却借着清查钱粮数目、调配船只准备运粮北上的借口起身离开了。让王公公酝酿了半天的情绪、词句登时便落了空。恰如一个高手面对着对手时打点起十二分气力准备迎战时,对手却突然高喊着“我要为今日你我之战去筹备些酒肉!”而转身离去,这如何不让他郁闷?
“查查账上还有多少钱粮?哼!当咱家不知道你每月有多少铜和金银从扶桑等处运来?”
想想听厂卫暗中在南中埋下的暗桩报上来的数目,王德化就恨得牙根儿都是痒痒的,每月有至少七八艘大船往返于扶桑、吕宋等处,运输来至少数十万斤的黄铜、金银等物,随随便便一条船上的金银。便够了给皇爷的那五十万一年的银元供奉。
站起身,两名小太监急忙上前扶住他的身躯,“扶什么!咱家还不至于站不稳!”王德化瞪了一眼眼前的两个急于讨好的小太监,目光却开始在守汉的这间书房内上下左右的打量起来。
守汉的这间屋子和整个顺化、整个南粤军的风格都是如出一辙。或者说,这间屋子的主人用自己的风格给这座城市、这片土地打下了带有自己浓厚风格的烙印。
大气、简单、实用,不尚奢华,但是于细微处却又能够体会到主人的经济丰沛。
一张巨大的书桌,用整棵上好的紫檀制成,用清漆漆过后,不知道被人摩挲了多久,将整个外立面都打磨出了包浆,让这件木器看上去很有厚重感。清晰的木质纹理和书桌上的铜饰配件,都透露出来了主人的审美风格。
两旁墙边罗列的书架和多宝格上。没有什么寻常人家用了来妆点门面的各色典籍、二十二史之类的,只是摆放了一部皇明经世文编,算是书籍。其余的便都是大诰、从太祖朱元璋以来各位皇帝的实录。最多的则是一本一本的账册,不知道里面记载了些什么。
多宝格上,既无秦砖汉瓦。又无商鼎周彝,有的只是一块块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石头,还有一块块冶炼完成的钢铁、铜锭等物。
被擦拭的一尘不染的钢锭、铁块下面都有一张用蝇头小楷标注的字条,说明这是某年某月,某个炉子出的钢铁。还有些莫名其妙的术语是王德化等人看不懂的。
正对着守汉书桌的一整面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与王德化见过的舆图不同。这张地图描绘的更加精细,山川、河流、城池、道路、港口一应俱全,城市上用小字注明了人口和驻军情况。并且城池之间用不同颜色的小字条标注着道路情况,距离多远,大队人马行军需要几天,等等要素。
地图从两广到福建。向南延伸,一直覆盖了整个中南半岛。
如此巨大的地域,给王德化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是强烈的。
特别是看到用绿色标志的粮食产区,更是令他和他手下的几个小太监不由自主的从裤裆里散发出一阵阵的尿臊气。因为受的刺激过大,几个太监都尿了。
“这方圆万里都是上好的稻米产区?”
一个小太监颤抖着手指着从红河三角洲一直到九龙江、湄南河等处这这一大块区域。
“只听得前辈们说过。神宗皇爷在世的时候,河南、山东、直隶等处号称是千里不断青的庄稼地,却不曾有缘得见,今天在伯爷这里开了眼了。”
“小公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守汉手中捧着几本账册站立在了门外。
“不看这幅地图,不知晓伯爷手中握有相当于内地数省之地啊!”王德化的语调里有些异乎寻常的味道,作为一个忠心的奴才,他不希望崇祯的眼前出现另一个比建奴还要强悍的敌手。
“你个死太监!要是老子把十州和南面各个岛屿,什么吕宋、苏门答腊、爪哇各个岛的地图也挂出来,你就该说老子要造反了不成?!”守汉心中腹诽了一句,脸上却是依旧一脸春风。
“伯爷,坐拥膏腴之地,每年出产的粮米,便是一亩地只打一石粮食,也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