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夺鼎1617- 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逐渐摸索出不论铜丝还是铁条,只管将其烧红烧软后,围着石柱进行均匀的盘绕、缠成一圈一圈的就可以得到像模像样的弹簧,但是这力道,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个术语:弹性系数应该控制在什么程度,却是一个难题。

    不过,比起明军来,清军在军事工业上的投入可以说是不计血本的。况且陈板大等人也只是不断的进行小规模试验,消耗并不是很多。

    “臣等数月间冥思苦想,昼夜不停,终于制成了堪用之弹簧,用于制造铳炮。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些奴才都是王爷入关俘获而来,臣等岂不是要好生感谢一下王爷?”

    看着马光远那得意忘形的嘴脸,多铎恨不得抡起马鞭来好生照着他的臭脸招呼一顿,但是黄太吉在一旁,他却不敢造次。

    “日后你们入关抓了汉蛮子,一定要给本王好生的查问清楚,他是干什么的额,都会什么!凡是会铸炮的,造铳的,有任何一种手艺的,都不得给本王放走!”当晚,豫亲王府中,数十个牛录章京跪在富丽堂皇的大厅内,身上满是鞭痕。

    在观看了十门十二磅炮发射两轮后,那惊天动地的齐射,令黄太吉颇为满意。

    “睿亲王,当日你向朕说,南蛮军所恃之战法不过是用炮轰,之后火铳上前,排铳齐射?”

    “回皇上,奴才与南蛮军对战时,南蛮军却是如此。全军火铳手两轮齐射后,乘我军稍呈混乱之机,便以铳刺如林突刺。”

    多尔衮不像弟弟多铎那样锋芒毕露,什么情绪都挂在脸上,他却是异常恭敬的弯着腰向黄太吉回奏。

    “恭顺王,朕当日便下了旨意,命你照着睿亲王所描述之南蛮战法操演士卒,你今天便演示给朕和诸位旗主王爷观看!”

    孔有德的二千火铳兵,早已列队完毕,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他在辽东明军之中的旧相识或是颇有些香火渊源之人。这些人的打扮与满蒙各旗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手持火铳,腰悬佩刀,身上披着未镶铁棉甲。

    手中的火铳却是近几个月来军器作坊精心打制的燧发铳,虽然使用的火药不是南中所产加了氧化铜的,但却也是精心制造的颗粒火药。

    火铳口径基本相同,五十步也可以打破铁甲,百步对未披甲军卒同样很有杀伤力。

    ps:

    清军也开始大规模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编制火器专业部队,这对于以后明清和猪脚三方的力量对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正文  第 421 章  北方!北方!(一)
    九月金秋,两广和南中各处仍旧烈日当空,与盛夏无异,晚稻在稻田里铺就一片金黄,农民们在水田边上掰着手指头计算,这块田能够打多少稻谷,交了公粮之后,还能够有多少在自己手中,给一家老小带来温饱之余,还能不能添置些衣物,添几件上好的铁制犁铧,能够有一头水牛牛犊就够好了。

    两广的人们已经开始看到了一丝希望。

    而在素称苦寒之地的辽东,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则夹带着凛凛之威风,渡大泽、越杭爱山、过斡难河,一路逞威到达了辽东。

    浑河岸边的野草、树木,曾经的芳草碧连天,遮天蔽日的绿荫,现在已渐渐开始凋敝。河边一人多高的野草,从草根到草尖儿,绿色越来越少,黄色越来越多,往年到了这个时候,便要开始督促各旗的奴隶、包衣阿哈们开始收割干草,准备为牲畜储存过冬草料的时候了。

    往年在浑河岸边各旗的上万名奴隶阿哈们,从天色微明便齐齐出动上阵,在草地里汗珠子摔八瓣,哪个包衣阿哈敢伸直腰杆捶打一下已经伸不直的腰,立刻会被监工用四棱见线的生牛皮鞭子抽打一番,打得他满地乱滚,皮开肉绽。哪年冬天储备的草料都不够牲畜过冬之用,为了保障八旗兵马的战马草料,哪年都得宰杀掉一大半的牛羊。

    与以往不同,今年浑河两岸虽然仍旧有包衣阿哈们在挥舞着镰刀收割草料,但是气氛却相对轻松了许多,人群之中偶尔还有些说笑声。

    从去年开始,礼亲王代善办理玉米草在辽东种植的差使逐渐的上了轨道,大片抛荒的土地被各旗的包衣们简单开辟一番之后种上了从南方运来的玉米草种子。

    “这片地,草若是活了。你们便活了。草若是死了,你们便给我去山里挖矿、挖人参去!”

    各级主子们杀气腾腾的话语,让这种承包责任制带着一股血腥气。让负责各片土地的奴隶们心惊胆战。从打睿亲王南下回来后,各处便又开始大规模的冶炼铁器。打造兵器。对于铁的需求、木炭的需求越发的多了。除了命人从关内想法购进之外,更多的便是要在辽东各地寻找铁矿。伐木烧炭来为炼铁提供原料和动力。

    可是,前往深山老林伐木烧炭采参是什么好差事?九死一生的活计!所以,无数的奴隶们无不四扑下身子,像照顾生病的爱子一样伺候着这些玉米草种子。

    还算是不错。尽管有近百人因为分管的田地不曾有一颗草芽冒出来而被弄去到山林里伐木,但是还是大多数人的种子成功发了芽,算是暂时保住了性命。

    这些玉米草虽然长势不像山西商人描述的那样,但也能够长到一人左右,用来饲养八旗各部的战马已经是绰绰有余。

    沿着浑河向北,便是沈阳城,城西面新近起造了数千间房屋。那里是八旗的军器作坊所在。

    所谓的军器作坊,实则便是为八旗制造火枪火炮的地方。

    与军器作坊相邻不远的浑河岸边的榆木林中,不时传来阵阵“砰砰”作响的火铳声,偶尔也会有隆隆炮声传来。那是军器作坊的人们检验所制造的铳炮是否达到了设计性能,对是否安全进行检验。

    从春天多尔衮自关内劫掠归来后,这里便热闹起来了。

    辽东反贼们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权,对于任何新技术都没有排斥,相反,反倒具有天生的亲近感,只要知道这种技术能够对他们发展有利,势必会不惜工本的投入。在多尔衮向黄太吉献上于长清战场之上缴获的南粤军火铳和铳刺之后,这里,便越发的繁忙热闹起来。

    其实也不仅仅是辽东反贼如此,任何一个落后民族,对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渴望、追求,其程度都是近乎疯狂的。各位可以看看著名的铁木真,他的蒙古骑兵从起初的狼牙做箭头,牛皮做盔甲,迅速的吸收各个文明的科技成果,到了忽必烈时代,更是具有了制造人类 第 421 章 ,很简单。火枪或者火铳的口径差异极大,不可能让军需部门提供统一的弹药。相比较明军制造的火器来说,清军的火器制造的已经很好了,至少。清军的火铳不会炸膛,不会出现一杆火铳一百五十两银子造价的事情来。

    但是,这对于黄太吉这样的枭雄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他俯视着马光远、丁启明和他们身后黑压压一片的工匠们,缓缓说道:“尝闻西洋本处铸炮,十得二、三者,便称国手,从未有铸百而得百者。此红衣炮,国之利器,不必顾忌工料,然也不得虚加耗费。火铳乃睿亲王所献之计,日后对战明军各部之利器,也得精心打制,不可懈怠。”

    “回主子,奴才们得知,如今宁远、锦州各处明军营伍之中,南粤军火铳甚多,虽不是此类燧发式自生火铳,然火器之精利,远胜于前。我军若不大量装备,训练使用火铳队伍,日后与明军洪承畴部对阵,势必会重演长清一幕。”新任满洲正红旗旗主硕托,低声向黄太吉禀告自己新近了解到的军情。顺便给这个马光远从背后砸上一黑砖。

    “启禀皇上,奴才刚才也蒙皇上恩宠,试射了一发我八旗所制火铳,较之南蛮所制之铳,似乎取火扣动扳机时十分费力。似乎是缺少了此物。”范文程从马光远手中取过那柄黄太吉使用的原版南中火铳,另一只手中举着一杆八旗山寨版火铳,举到黄太吉面前,请他观看。

    龙头与扳机之间,山寨版的没有弹簧。

    “缺少了此物,奴才扣动了两次扳机才发射成功,若是如睿亲王所说,全军列队射击,只怕便有先有后。”

    众人七嘴八舌之间,将马光远热火般的心思变得冰冷,本来打算今天拿着这百余只新打就的火铳在黄太吉面前买好邀功,也好收到些赏赐,要知道,黄太吉对于工匠和打造兵器有功之人,可是从来都毫不吝惜。这比将工匠作为贱民的明朝可是强得多了。

    但是看今天这个架势,只怕他马大人能够保住头上六斤四两的吃饭家伙回去,就是祖宗保佑了!

    马光远生性油滑,与大明别处军头心思没什么区别,千方百计就是想保存部下实力,作为安身立命的资本。遇到了这种生死关头,自然是脑子里不想别的,只想如何能够保全身家性命。

    “不过,主子,以奴才以为,马督造官也算是尽了心了。”范文程将黄太吉的火铳递还给阿岱,口中继续缓缓的讲述自己的看法。

    “当日睿王爷所献火铳,也只是令我八旗眼界大开,知道世上尚有如此精良之物。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昔日秦国打造军器,皆物勒工名,想来与南中之物有异曲同工之妙。然我八旗所制之物,皆出自工匠一人之手。其中的差异不得而知,然差之毫厘便谬之千里。奴才愚见,还是令马督造官回去之后好生揣摩一番,务必打造出与南蛮所用之器物并驾齐驱之物。”

    “马爱卿勤于国事,朕心甚慰,但是此事事关我大清气运,且不可等闲视之!务必要制造出与南蛮所用之枪炮一般无二的火铳来!若是能够制造出此般精良之物,朕,当不吝重赏!”

    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