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您特意的说笑了,这矛头要是不留着套管,如何在矛杆上安装?!难道说用绳索绑在木棍上?!”
“嗯?”冯默峰和那打造铳剑的工匠等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发出了一声质疑之声。
“难道我们都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不成?忘记了这铳管也可以当做一根矛杆来看待的?!如果说也是像安装矛头一样,在这三棱矛头上加上一个套管,不就可以很是顺利的将主公说的枪刺很是顺利的安装在铳管上?!”
几个人都从别人兴奋的有些发红的脸上读懂了这层意思。
这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众人的思路便豁然开朗起来。
几个人找来了纸和炭笔,开始在纸上勾勒起草图来。
守汉见大家已经有了思路,也不多说,只管到一旁观赏着这工业前时代的冶炼厂、制造企业的壮丽景象。
很快,在众人的吵闹声中,冯默峰手中捧着一张被勾勒描画的有些纷乱的图纸来到了守汉面前。
“主公,您请看,这是咱们讨论过的枪刺设计草图。”
六十厘米长的三棱枪刺。枪刺末端带着一个大约八厘米长的圆柱形套筒,套筒与枪刺之间有一个大约一厘米左右的弧形过渡,充当了连接和变径的作用。
“打造出来试验一下!”
很快,几柄还带着烫手余温的枪刺便摆在了众人面前。
拿起一柄枪刺仔细观看,从手上穿过来的感觉,这用熟铁打造而成的枪刺还是颇为有些沉重的,从套筒到前方弧起圆滚滚部位。都和守汉内心设计的套筒式刺刀相距不远。枪刺本身的设计,依旧是与丧门枪的矛头一样,采取三棱设计,枪刺整体给人的观感,便如同一根圆滚滚的铁棍。逐渐变窄,最后收于一点,形成锋芒。在整个枪刺三分之二的部分都开有血槽,一旦被这样的枪刺刺中,便会大量失血而死。
“怎么安装、固定?”
东西设计的再好,无法再铳管上固定。也是一件无用之物。
有人拿过一根铳管,不知道工匠们用的什么法子,上面一个突起的铁疙瘩。充当了套管的卡笋。
“今日主公要的有些急切了,我们打算在套管和铳管上设计两处卡笋,这样便是双层的固定,越发的牢固了。”
“咔哒”一声。冯默峰手中的套管已经同铳管牢牢的结合在了一起。他随手递给在一旁的黄一山,示意他不妨试用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几头猪羊惨叫着被绑到了木柱上,身体上披上了两重甲胄,一层镶铁棉甲和一层铁甲,都是从辽东反贼身上扒下来的战利品。除了卖给友军之外,剩下的除了作为展览之用以外。便是用来试验各种武器的威力了。
“杀!”
黄一山领着几个亲兵各自举着铳管很是别扭的朝着猪羊冲杀过去,没办法,以前都是手执长矛,现在手里的铳管要比长矛短了不少,用起来自然不那么得心应手。
“噗噗噗!噗!”
几股血箭喷洒出来,溅得他们几个人身上脸上都是。
“枪刺没有问题!就是用起来不像长矛那么顺手,力度和重心都要摸索一下。还有,刺出去时的方位也要估算一下,因为这个,”黄一山一边向众人讲述着自己的感受,一边用手指着套管上那弧形的过渡部分,“差着有半寸,所以,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差距,才能想刺那里就刺哪里!”
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众人一致同意将枪刺进行试生产,先用熟铁打造一千柄,供近卫营进行摸索实训使用。而那最早研制打造出插入式短矛的工匠被授予了套筒式刺刀的专利,并且提升为工棚管事。
当办理完这一切,守汉一行人上马准备离开河静重工的时候,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被黄一山等人刺死的那些试验用猪羊,被当做了今天的加菜赏给了下班的官奴食用,官奴们围着几口盛满了肉食和汤水的大锅就着白米饭埋头苦吃,几个官奴甚至为了争抢一块大骨头发生了殴斗。
这怎么也不像是三天可以吃一次肉的人干得出来的事情啊?!
守汉决定要了解一下。
当一个亲兵拽着一个官奴从人群中走过来,令那官奴跪在守汉马前回话时,河静制造的几位管事、坐办们脸色开始发生变化。
“主公,这厮说他们好久没有这么吃过肉了,就算有肉也是些臭鱼烂虾之类的,这样的大块肉还是几个月来头一次吃到。”
“我记得我当日定了这些土人官奴的伙食标准了吧?每人每天三钱油一钱盐,三天吃一次肉,平日里米饭管够吃,也曾经令有司每月月底将他们下个月的伙食费用如数按月下拨给你们了吧?!”
守汉脸带寒霜语气有些阴冷的问着几位总办。
几天之后,十几个倭人工头和二十几个土人副手,被执法队在土人官奴队列前斩首示众,罪名是“不按照主公旨意办事!”
而不是贪污官奴伙食费,不过,伙食倒是按照标准落实了。
“阿爹,为啥要杀他们?您不也讨厌那些肮脏懒散的土人官奴吗?”
守汉的长子华宇有些不解。
“华宇,你记住,他们的该死之处,便是不按照我的意思去办事,而不是贪污粮饷,导致大批土人死亡。”
“那,他们要是贪污呢?”
“一样得死!”
小华宇有些听不懂阿爹的意思。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 荣耀和新差使
崇祯十年正月三十,朝鲜王李倧知江华岛陷,援兵皆败,更在满清辎重运到,架起大炮准备轰击南汉山城的武力威胁之下,更换青衣徒步出城往黄太吉大营行三跪九叩之礼,献上明朝敕印,降于清。冰@火!中文派遣世子赴盛京充当人质。清军所提之投降条款全部接受。
正月,张献忠、罗汝才等出湖广与号称革左王营的左金王、革里眼合。初六日,连营百里逼安庆,“烽火达淮扬”,南京大震。崇祯诏左良玉、马爌、刘良佐合兵救援。双方战于安庆城下,皆损失惨重。献忠等退守潜山天王寨。不久,安庆巡抚张国维檄总兵左良玉搜山,良玉不应,放兵掠妇女,屯兵月余,竟北去。
正月,在陕北米脂、延安、绥德等处衣锦昼游拜访父老乡亲很是扩充了一番实力的李自成率军从凤翔渡渭河,在宝鸡击败明军,进至泾阳、三原,与过天星、蝎子块等股会合在一处。不久,陕西巡抚孙传庭、总兵曹变蛟来攻,连战七日,李自成的部队无法抵御孙聋子和曹变蛟部队用人头换兵甲的**,大败。蝎子块拓养坤投降于明军;而过天星所部逃往河南。
崇祯十年三月,兵部尚书杨嗣昌至京师,帝召对。嗣昌博涉文史,多识先朝掌故,且工笔札,有口才。帝与语,大信爱之,每对必移时,所奏请无不听,说:恨用卿晚。
三月,当崇祯皇帝接到了提督南漕海运太监从天津送来的表章,得知已经有五十万元银元和二十万石粳米运到时。立刻觉得底气壮了不少。这也难怪,大明虽说每年的年收入在千万两,但是刨除各地官僚机构的运转和宗室的禄米等开支外,可以用于机动的资金少之又少。一下子多了五十万元,令崇祯多了几乎六分之一的国库纯收入。
“传旨,嘉勉李守汉!令此番押运钱粮之人入京觐见。朕要好生的慰勉一番。”
“陛下,怕是有些麻烦。李总督勤于王事。已率师往广东剿贼,令其长女李华梅率领船队前来。此女一为女子,二来身上没有功名,皇爷若是要召见她,这个。内阁的诸位先生认为颇有不妥。”
“这群读书读傻了的先生!朕不便见,那就请皇后出面安抚一番便是!令内阁和你们司礼监拿出一个章程来,看看如何给李守汉和他的儿女加一些封典,不要让人家觉得朝廷刻薄寡恩!”
崇祯如此作为,大半是给那些带兵将领看得。
不过,李华梅的到来。倒是给深宫寂寞的后妃们提供了很好的打发时间的谈话素材。
听太监们绘声绘色的讲说了这位李大小姐的故事,什么几岁起就跟随着父亲征战于各地,更是亲自领着炮船在海上与红毛夷、海盗、倭寇等人追奔逐北。炮火对轰。令这些常处于深宫之中的妇人们对这个李家的大小姐充满了好奇之心。
不过,好在明代选后妃从成祖以后便有规定,必须出在民间。所以,这些女人们虽然对李华梅充满了好奇心。但也没有把她想象的太过于离谱。
“姐姐,你说李家的这位大小姐,会不会像戏文里唱的那样,头上插着雉鸡尾的那样?”
“妹妹,那是戏文里唱的啊!要我说啊,应该至少是膀大腰圆的,和官府里的稳婆差不多。要不然怎么上阵杀敌?”
“可是当年秦总兵马夫人来的时候。我看得就差不多的样子。”
就在周后、田妃和王妃子们的议论中,李华梅奉皇后的懿旨进京了。
看到眼前这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的小姑娘,竟然能够统带炮船在海洋波涛之中出没,不由得周后大为惊讶。(“这李将军也太狠了些吧?!如此的一个女孩家,怎么能够在海上同一群粗鲁汉子在船上炮火波涛之中生活?!”)
眼前的这个小姑娘,既不像石柱总兵秦良玉那样顶盔掼甲,也不像田妃说的那样头上戴着一顶戏文里常见的雉鸡尾头盔,更与王妃说的膀大腰圆一点关系都没有,倒是有点纤弱。
若不是身边带着八个纹身天足窄袖排扣,且脚腕上手腕上带着数个银环的女护卫,显示出华梅的与众不同之处,只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