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夺鼎1617- 第8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元商号的办公地点设在河静的财神庙后身。

    起初,守汉将这里设为商号的办公地点,主要是为了节省开支,不愿意在大兴土木花费钱粮的去修建商号。但是,随着商号买卖的越发兴盛,从股东到掌柜,乃至到底下的伙计,一致认为,商号的生意火爆,除了主公大人的福泽之外,便是财神老爷的眷顾,于是虽然商号的生意好的一塌糊涂,修建总号的事情,却没有人提起,人们都不愿意搬走。

    今天,留守河静的长史李沛霖大人,便要在这里,同桦山久高会谈。

    在财神庙门前值班的门丁,很是得意的看了看通往后院的那扇大门,门口高高的悬挂着一副对联,或者是汉元商号的信条。

    “不掠夺,不威胁,和气生财;做生意,做开发,共同富裕。”

    今天,留守大人,便要在这里,接见三批客人。

    作为负责李守汉地盘上的民政、钱粮、兵马征集、训练、鼓励农桑,抚育移民等诸多事务的李沛霖,他充分体会到了当年的萧何、刘文静,本朝的李善长、刘基、姚广孝等诸多先贤的感受。

    用一句守汉那里听来的话,痛并快乐着。

    每日里,四更天便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前线大军所需要的兵器、火药、钱粮、军装,后运伤兵的治疗、安抚,阵亡将士的抚恤。从闽粤地区来的流民、移民的隔离、安置,发给口粮,借给工具,种子,租借耕牛,等等诸般事物,令他每日里忙碌不停。

    但是,这些,都是可以靠钱粮来解决的,而主公府库之中,最为不缺的,便是钱粮。

    令人头痛的是别的事物。

    在决定出兵南征前,李守汉和匠师协会的人,经过一番琢磨,搞出来了一台机器,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一台纺纱织布的机器而已,但是,在李守汉眼中,却是另外的一番情景。

    这是一台介乎于珍妮机和足踏多锭纺车之间的机械。

    本来守汉很是无耻的想搞出来珍妮机,但是,痛苦的发现,根本就无法完全这台机械的,因为资料实在是太少。不过,在匠师协会的几位工匠的努力下,人们竟然搞出来了,这台机械。

    “就叫秀儿机吧!”守汉连名字的命名都要剽窃别人的,他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李沛霆。这句话,让李家兄弟兴奋不已,几年下来,秀秀已经越发的出落了,小姑娘完全继承了母亲的美丽。这句话,让李家兄弟越发的觉得,自己同守汉的利益绑的更加紧密了。

    很快,便在凌正、冯默峰等人的主持下,制造出来了二百台秀儿机,按照匠师协会和汉元商号诸人的意思,还要继续制造,但是却被守汉制止了。“造出来先试用一下,觉得好,大家再大举制造。”

    结果,在主公提出的一套生产模式下,人们惊讶的发现,在所谓的集约化、标准化、流水线环境下,一台秀儿机,一天,可以生产出将近十匹布!这还是在李守汉要求不能让织工太累,有所谓的两茶一歇的情形下的产量。

    “此物一出,江南,杭嘉湖、苏松太的织户们,从此无噍类矣!”

    粗粗的算了一下,就算是在苏松地区的织户们,五口之家手脚忙碌的忙个不停,每天也只可以织出来一匹布,但是,一台秀儿机,一天如果满负荷,换人不换机的一直干下去的话,一天应该至少可以生产十二匹布。

    眼下的这二百台秀儿机,便是相当于将近三千台江南时下通行的织机了!

    股东和掌柜们的眼睛看到的秀儿机,织的不是布,而是一根一根的金条。

    在最初的惊喜之后,李沛霖就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查阅了户籍清册之后,李沛霖写信给在前线的李守汉。

    “职下查我南中军所属汉苗夷傜诸部,截止于本年三月初五,丁壮男女约有七十余万户,人口四百余万。然,数百台织机,一日即可有二千匹棉布出产,一月即六万余,职下恐用谷贱伤农之虞。。。。。”

    李沛霖显然是无法说出市场供给和市场饱和等词汇的,但是,他的脑子里显然已经有了这个概念。

    于是,守汉咬着牙,将心里恨得牙根儿痒痒的岛津家的美浓守桦山久高,打发给了李沛霖。

    门口把门的门丁自然不知道这里面的许多事情,他只是看到了商号里的掌柜们一个个兴冲冲的来了。那个负责船务的张小麒更是咧着大嘴笑个不停。

    不多久,一辆漂亮的马车就载着客人到了。

    “丢那妈!果然是倭寇!”看着几乎还没有包着白铜的车辕高的美浓守,门丁在心里鄙夷了一句。

    大约一个时辰过后,美浓守大人脸上阴晴不定的走了出来,身后随行的武士们,怀里抱着大包小包的样品、礼物,一个个喜笑颜开。

    短暂的会谈,因为有了李守汉之前的允诺,进行的异常顺利。

    南中军向岛津家出售棉布、大米,南中铠甲,包括那种竹甲,刀枪,还有武士们头一次见到的各类罐头,猪肉的,鸡肉的,鸭肉的,鱼肉的,腌腊的各类肉制品,等等,几乎是南中目前出产的一切。一旦运到萨摩和九州,岛津家和他桦山久高都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作为交换条件,岛津家在请示过家主后,放弃琉球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河静的讨逆总统官将军府。

    同时,负责帮助河静商号收购赤铜、硫磺、倭铅(锌)等日本特别是九州特产。除此之外,还有岛津家属地的许多不值钱的东西,

    干货(鲣鱼、鰯鱼、牡蛎)、俵物、紫根、茜草等等。

    但是,看着自己用了官印的那份契约。美浓守又皱起了眉头。

    价格,在南中这里来看也不算贵,一匹棉布两枚金判而已,一箱十二合装的猪肉罐头,也只卖一两银子,但是,却无一例外的要求,现金交易。

    岛津家有多少金银,他还是多少有所了解的,一旦贸易开始的话,岛津家几乎无法支付这些商品的货款。

    为了缴纳第一期贸易商品的定金,他美浓守大人将此次携带的一千枚金判全部给了汉元商号的那些商人们,如今,他是一个彻底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了。

    从擦得雪亮的白铜车辕的反光里,古贺一雄发现了美浓守的神情,“大人,其实,我们似乎有别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大人一向教诲我们,作为一个武士,要仔细的观察周围的环境,不管是在战场还是在别的什么所在。”在车厢里,那个漂亮的小姓略带有一丝醋意的看着在桦山久高脚下匍匐着的古贺一雄,看着他高高撅起的身躯,不乏恶意的想着,这个满脸胡子的家伙,难道被家主大人看中了?

    “小臣在街头仔细的看了一番,发现,在街头的汉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精壮的男人,而相应的女人却是不到一成,大人,我们可以这样做,。。。。。。”

    被人毁誉参半的古贺一雄,就此迈出了他人生关键的一步。

    继续就点击推荐收藏评价等项目进行恳求。
正文 第七十一章 途中所见所想
    &nb)

    乘船沿海北上,绕过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的顺化,从海面上远远的望去,顺化城已经在南中军的炮火射程之内,南中军的士卒、军官,正在往来奔走,做着战前的准备:一门门的大炮在士卒的努力下,被牛马拖进炮位,一桶桶的火药、炮弹码放在炮位附近。

    “看来,顺化的陷落,也是屈指可数了。”

    数了数在千里眼中能够隐约分辨出来的大炮数量,桦山久高心中暗自庆幸。如果自己不是当机立断投靠了大明南中军,怕是如今就没有这座上客的待遇,而是阶下囚了。想想那一天被俘的阮家军官士卒,据说都是被发去充当苦役。

    绕过了顺化,渡过了灵江之后,船只靠岸,一行人或是改乘车辆,或是徒步而行。行不多远,已是傍晚时分,人们在莫钰和随队的管队官的吆喝下,停住了脚步,眼前不远处,一座建筑映入了眼帘。

    “这便是大将军的主城啊!”

    饶是桦山久高当年也曾随着岛津家远侵朝鲜,算是见过些世面,但是,对面的这座城池,还是让他有些惊讶。

    城池并不是传统的中国式,四四方方的那种,而是依托着河流,呈五角星状,在凸出部都有炮位和角楼,角楼上飘扬着巨大的日月旗和南中讨逆诸军总统李的官衔大旗。城墙下,引来了河水在城池的四周充当着护城河,隐约从城内传来一阵阵嘈杂的声音,那分明是街市上人来人往的声音。城头上,往来巡逻的士卒,手中的武器,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光芒和杀气。

    随着步伐的临近,从城门可以隐约看见城中的状况。

    我们的美浓守突然脑海中浮现出来了当年他在忠义水浒传中看的一篇文字。

    “千门万户,纷纷朱翠交辉。三市六街,济济衣冠聚集。凤阁列九重金玉,龙楼显一派玻璃。鸾笙凤管沸歌台,象板银筝鸣舞榭。满目军民相庆,乐太平丰稔之年;四方商旅交通,聚富贵荣华之地。花街柳陌,众多娇艳名姬。楚馆秦楼,无限风流歌妓。豪门富户呼卢,公子王孙买笑。景物奢华无比并,只疑阆苑与蓬莱。钱粮浩大,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东西院内,笙箫鼓乐喧天。南北店中,行货钱财满地。公子跨金鞍骏马,佳人乘翠盖珠帘。”

    “果然是上国将军的主城啊!就算是江户,也是远远不如。”

    桦山久高由衷的赞叹着。

    “好了!咱们今晚就在这里将就一宿了,这里原来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