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龙争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龙争霸-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说那当初那简易磷肥厂和启明服装厂是十方村工业发展的一个雏形,那么现在的小型水泥厂、机械砖瓦厂、化工厂、农机厂、机械厂、水电厂已经让十方村乃至附近六个村子的三四千村民真正看到了近代化工业的大致概貌。

    这些工厂的设备,绝大多数都是任晓禹用那两张先进的机枪和防毒面具图纸,向德国佬师德曼和犹太商人奥本多夫换来的。

    最简单的技术由任晓禹从地球星上的科技图书馆得到,稍微复杂点的则由阿里巴巴机来提供。这些对任晓禹来说根本不费事。

    一直最困扰任晓禹的,是大量熟练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在他多方运作下,现在人才问题也基本得到了满足。

    姚元章,这任晓禹第一个外派进修的工人,在省城蓉都美国人开办的技工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整整学习了一年后,终于学成归来。

    更让任晓禹兴奋不已的是,姚元章还带回了十多个技工学校毕业的学员。这些技校学员自然就成了十方村首批近代工业的生力军。

    让任晓禹更为兴奋的是,在这批机械加工专业人才中,还有一位名叫奥斯汀的荷兰人。

    这位长得十分嬉皮的荷兰人,本是技工学校的一位专职教师。后来在姚元章的忽悠下,自告奋勇成为了十方村工业发展的第一位“国际纵队”成员。

    十方村的“国际纵队”当然不止这奥斯汀一人。

    犹太商人奥本多夫在为陆续任晓禹提供大量的机械设备时,同样信守诺言,让他侄儿诺里斯带来了第一批十二名熟练的技术工人。

    这些熟练工人中,就有四名西洋人。他们都是诺里斯花了很大功夫,在唐龙国工业较为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地区挖来的。

    为了今后更好地与任晓禹合作,取得那极为诱人的香皂、香水、洗发露的代理权,诺里斯为任晓禹干起这种“星探”一样的挖角事情来,尤其卖力。

    诺里斯私下里答应的、用于化工研究与生产的基本设备原料以及三位专业人员也很快到位。十方村初级化工厂得以最快速度建设了起来。

    恋恋不舍离开十方村二十天后,任晓禹朝思暮想的高雅兰也满载而归。她竟然从蓉都带回来了一个二十五名青年学生组成的庞大“志愿团”。

    这些青年学生全是毕业于蓉都各中专学校甚至高校的毕业生,大多都是心怀祖国、志存高远的爱国青年。

    但是唐龙国如今的混乱局势下,这些爱国学生们空有报国之志,却根本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反而还处处受到当政军阀的排挤和外国势力的欺压。

    高雅兰原来在蓉都的学生中本来就是比较活跃的积极分子。现在,她现身说法,振臂一呼,这二十五名学识不凡的有志青年就毅然来到了十方村。

    在任晓禹的统筹安排下,这批爱国青年各尽所能,迅速加入了十方村的建设大军中。

    他们大多数进入了十方村小学和新组建的十方村中学、农民夜校、初级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师。还有三名学医的学生牵头开办了十方村第一家医疗站。其余的则投身到十方村的农业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厂劳动中。

    现在,任晓禹成了十方村最*心、最忙碌的人了。

    首先要协调安排这一下子冒出来的几十号人马的吃穿住行,认真考虑他们的工作岗位和工资报酬。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方案。

    人的问题是最复杂的问题,弄不好也是最危险的问题。

    对于所有新来人员,任晓禹第一件事就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无论来自国内国外、什么学历的人员,只要愿意为十方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就都是朋友。十方村都将为他们的事业发展提供最佳的机会,当然还有便利的生活保障和丰厚的报酬。这在如今一清二白、百废待兴的唐龙国,是最为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

    所有来到十方村的人员,都必须得无条件遵守任晓禹亲自拟定各项的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科学、大胆创新、服从管理、平等协作、服务村民、严守机密。

    如果谁违反这些基本规矩,就只有请他离开十方村。如果谁还想在十方村干些违法乱纪的事情,那些手持钢枪、威风凛凛的自卫队员自然会去“招待”他们的。

    情感上鼓动人、事业上激励人、待遇人服务人、制度上约束人。这是任晓禹自己的用人之道。

    当然,那七名支援十方村建设的“国际纵队”成员,任晓禹又是格外关照,特别是他们的安全问题。一不小心,背后这十万大山可是外国人能进不能出的“陷阱”啊。

    任晓禹巧妙借用了师德曼那“山神发怒”的说法,郑重其事地警告这些西方人。他们背后的这十万大山可是野兽出没、土匪横行的地方,如果谁活得不耐烦了,出了什么意外,那谁也负不了这个责任。

    为了镇住这些自由散漫、好奇心极强的西方人,任晓禹还专门让曾在十万大山中经历过惊魂一幕、差点把命弄丢了的美国人詹姆士现身说法。让血淋淋的事实去警告那些表面高傲、却极为贪生怕死的西方人。

    六七个工厂一旦同时建成投产,对工人的需求可不是个小数目。

    所以任晓禹早就着手在村民中招收大批新工人,建立了农民夜校和初级技工学校。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和设施设备,对两百多名各类新工人进行基本的文化教育和突击性岗位培训。

    几个工厂的建设问题也是非常麻烦的。

    虽然十方村前期在基础设施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短时间内要一下子建成六七个工厂,林林总总的事情太多。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条件下,任晓禹还是有点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幸好任晓禹坚持服用那神奇的初级健身丸,在体力和精力上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很多技术工作上,又有这阿里巴巴机这个不出面的高级参谋,他才没有被这些繁重的事情给压垮,反而把每件棘手的事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空了一周前新生贵子,万分激动之余,倍感压力山大!各位读者大大们,请给以空了更多的支持吧!欢迎收藏、推荐、和各种道具!空了还奢望着靠这微薄的稿费多给孩子买点奶费呢!)
0062、蟒河水电厂
    在清远县城那晚的真情告白后,高雅兰更是把任晓禹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唯一,全心全意履行起一位“贤内助”的职责。冰@火!中文。

    从蓉都回来后,高雅兰就不再负责十方村小学具体的教学工作。她担任起任晓禹办公室全职秘书,主要搭理任晓禹的日常生活,协助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每天百忙之中能抽出点时间,与高雅兰亲热温存片刻,也是对任晓禹心灵和情感的一个慰藉。

    这天一早,任晓禹好不容易从那些繁杂的事务中抽身出来,马不停蹄来到位于蟒河上、正在组装发电机组的小型水电厂。

    今天,任晓禹决定要把自己最为关心的几个工厂都认真视察一遍。

    能源是工业之母,能源问题一直被任晓禹放在发展工业重中之重的地位。

    这个位于蟒河上的小型水电厂,提前一年就筑好了大坝,建好了产房。现在设备和技术工人一到位,很快就能可以运行发电了。

    在任晓禹心目中,这个只有三台轮机组的小型水电厂不仅是对水电事业的一个探索,更是今后秘密兵工厂重要的能源基础。

    负责水电站的是一位名叫张庆生的爱国留学生,此人与十方村有着不浅的缘分。

    张庆生早年留学法国,学的是水利工程,获得了学士学位。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学成归国后,在唐龙国建设起最大规模的水电设施。

    张庆生第一个看中了唐龙国西南部的九川省。因为这儿有着纵横交错的上千条大小河流,有着极其丰富的小水电资源,是他实现梦想的理想之地。

    但是,在九川省呆了半年之后,张庆生又彻底绝望了。

    尽管他说破了嘴,跑断了腿,把水电事业的未来说得天花乱坠,但那些各级政府官员和各个地主财阀,没有一个对这新兴产业感兴趣,更没有人愿意出面帮助他建设水电厂。

    正在张庆生万分失意、准备前往美国发展时,他在蓉都遇到了姚元章。

    在听了喝醉酒的张庆生的满腹牢骚后,精明的姚元章只是一句话,就让这个水电专业高材生,抱着最大也是最后的希望,来到了十方村。

    姚元章只是说,在清远县独山镇十方村的一条小河上,已经建好了堤坝,买来了设备,正愁一位懂行的专人人才。

    “任先生,没想到两个月前,我天天还在蓉都的小酒馆里为无法施展抱负而借酒消愁。如今,最多再过一个星期,我们自己的水电厂就可以试机发电了。”

    刚刚从工地上下来、一身脏得像个乞丐的张庆生搓着双手,兴奋地说道。

    “是啊,张专家,你这种狂人般的工作态度太让我感动了。”任晓禹一把握住张庆生的手,感叹道,“有了像你这样的爱国知识分子,我们唐龙国何愁不能振兴腾飞啊?”

    “任先生,你就直呼我名字好了。我现在只是你手下的一个工人,哪里配得上专家称号呢?”

    张庆生谦虚一笑。对这位心怀天下、运筹帷幄而又礼贤下士的任大老板,他是打心眼里佩服的。

    “要是没有任先生这样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一切都是空想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