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三 完结+番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零一三 完结+番外-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

  蒙烽的表情变得十分精彩。

  决明:“刘砚管这个叫‘炮机’,我们再把一个模拟人体学的硅胶□装在棍子的一端,人躺在椅子上摆好姿势,打开机器,就可以尽情享受了。这种炮机只要不断电,它的简谐振动频率都是均匀的,像个永远不会疲劳的打桩机。也不会做到一半要求你换姿势,只有你自己想换姿势的时候才用得着换姿势。更不用摆出许多奇怪的,脚酸的造型来让炮机边看边打桩……反正除非断电,否则它就会一直戳一直戳,戳到你满足了为止呢。”

  蒙烽:“不会吧,你们打算做一个这种机器?!”

  决明又道:“是刘砚偶然提到的,目前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但是说不定以后会有呢。他还说,可以在这个人用打桩小炮机上加一个音乐功能,譬如说抒情歌和摇滚乐,利用音乐节拍来实现假肉木奉速度一会快,一会慢的情趣调节。这是用ipod自带的音乐震动棒功能衍伸出来的,刘砚真是个工业设计的天才发明师啊!”

  蒙烽冷冷道:“是吗,你们可以试试放第八套广播体操啊甩葱歌啊国际歌什么的,再好好享受你的小炮机嘛。”

  决明道:“机器的好处是,它不会开到一半停下来问你‘舒服吗’‘够力吗’这些废话,也不会说‘吱吱吱嘎嘎嘎小宝贝乖不乖啊爱不爱爸爸啊’这些,或者‘你求我啊求我啊,求我我就再用力一点’……机器只要维护和检修,不会耍小性子……”

  蒙烽:“可以了,这样就可以了!”
  
  决明和蒙烽相对无言,决明继续低头画图,蒙烽又输一回合并且受到极大打击,嘴里咕哝着什么,爬到沙发上去睡觉了。
  
  六小时后,川藏公路结满厚厚的冰,天与地一望无际,风小了些,远处裸露的黑土地上,偶有几只牦牛带着小牦牛在吃草。刘砚看了一眼微型定位器,说:“还有二十多公里。”
  
  张岷指了指心口,说:“慢慢走,匀速行进,不容易起高原反应。”

  张岷背着枪,穿一袭长风衣,颀长身材在风雪中显得十分健朗,刘砚则瑟缩于蒙烽的军大衣里,只觉冷风无时无刻都在朝脖子里灌。

  白色的围巾在风里飘了起来,远处山上挂满经幡,刘砚说:“这里还有人。”

  张岷笑道:“藏民们很少离开自己的故乡,这场丧尸潮估计还没怎么影响到东西两藏。”
  
  两人在路边缓缓行走,张岷低呼一声,走向几头小牦牛。

  牦牛不惧人,拿眼看着张岷,眼睛很漂亮。

  张岷笑着拍了拍它的头,刘砚站在一旁举起相机拍照,忽然又好奇地放下了,看到张岷躬身,在牦牛翻植物吃的地方拨开雪。

  “有了!”张岷拔出几株小小的药材道:“太好了。”

  刘砚道:“就是这个?”

  张岷道:“还需要红花,咱们到那边去看看。”
  
  他徒手爬上陡峭的石峰,刘砚提心吊胆地在下面看着,忍不住道:“你小心点!”

  张岷道:“没关系!”

  张岷戴着厚手套,攀到十来米的高处,从石缝里找到一簇草药,如释重负,笑道:“够了。”
  
  千里高原雪地一片静谧,张岷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摘下手套,呵了口白气,看着刘砚笑了笑,摸了摸他的头。

  刘砚:“我又不是你儿子!别这么傻!”

  张岷笑着取出固体燃料和炉子,生火,煮药材。

  “待会你吃下去,可以让人血管暂时性扩张,抵抗高原反应。”张岷说:“大约半小时后会有用的。”

  刘砚点了点头,问:“你不冷么?”

  张岷摆手,说:“以前当兵的时候就在西藏,吃苦吃惯了。”

  刘砚眉毛动了动,明白了张岷的黝黑的肤色原来是在高原上,经受紫外线曝晒而来。

  张岷道:“要么你把药先给他们送回去,我继续朝前走。”

  刘砚打开地图,对照定位器,说:“不行,让你一个人在外头太危险。而且天也快黑了,这样折回去不靠谱。”

  张岷拿着铁口杯,自己也喝了点药,说:“那么走吧。今天应该能抵达稻城。”

  刘砚说:“还有十公里了……通讯器里怎么对你说的?”

  张岷略一迟疑,说:“总部只说,东藏地区目前还不清楚情况,一年多以前全国大规模撤离的时候,这里几乎与世隔绝。第一次救援队抵达后,从康定入藏,发现被感染的人很少,当地居民又不愿意离开。搜救队只能暂时不管。”

  刘砚举目眺望,说:“现在似乎也没有人来清理丧尸。”

  张岷点头道:“广播塔上没有挂五星红旗,甘孜倒是挂了。只有稻城附近还是未知地带。你带细菌管和抗体针了么?”

  刘砚:“带了,但只有六针,不过有一个小型的消毒槽和培养器,用完以后可以利用我们的血再制造。”

  所有清理过,确认安全的国土上都挂了国旗,这里的安全未知。

  张岷又道:“但已经有志愿者来调查后续任务了。”

  刘砚:“就怕志愿者没法应付突发情况。”

  张岷说:“志愿者是军队的,据说是退役兵员。”
  
  刘砚舔了圈嘴唇,点了点头,两人又在雪原上走了一会,天渐黑了下来,入夜时终于抵达稻城。

  整个稻城笼罩在静谧里,黑夜中像座死城,城内空空荡荡,没有半个人。

  张岷抬起一手,示意刘砚躲在自己身后,说:“小心点,我总觉得这里有问题。”

  刘砚:“志愿者不在。”

  刘砚低头调整电子讯号探测仪,扩大搜寻范围,周围黑漆漆一片。

  夜晚的寒风呼啸着穿过整个城市,所有建筑物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风声犹如千万只深渊中的恶鬼在嚎哭,听得人毛骨悚然。

  “这里也没有人。”张岷从医院里走出来。

  刘砚站在马路中央,说:“附近有电子讯号反应,在距离这里十二公里的西北方……”

  “小心!”张岷吼道。

  刘砚马上就地一个打滚,张岷端起狙击枪,砰的一枪,将半空中的一只野豹击出血花,直飞出去。

  刘砚心有余悸不住喘息,张岷道:“过来。”

  那只豹子是冬天出来觅食的,饿得皮包骨头,张岷躬身检视,忽然抬头,与刘砚同时听见了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
  
  远方有火把光芒闪烁,街道的尽头,男人声音大喊大叫。脚步声传来,还有吉普车的马达声。

  顷刻间四面八方的巷子里涌出数十人,各自拿着枪,刘砚道:“张岷!”

  张岷道:“别紧张,让我来交涉!”

  人越来越多,足有上百人,喧哗声繁杂,各个举着火把。刘砚扫视周围一圈,见他与张岷两人已经被包围了,料想是刚才的那声枪响惊动了隐藏在暗处的居民。

  周围全是男人,身穿兽袄,长衫,厚厚的长裤,皮靴。从肩到腰还系着一袭黑色的布裙,布裙一角搭在腿侧,这种正是藏民的服饰。

  为首一名年轻男人恶狠狠地说了几句藏语,听的出两个音节。

  年轻男人:“尼玛!尼玛!”

  刘砚:“……”

  众人恶狠狠道:“尼玛啊!尼玛!”
  
  周围人正要一拥而上,刘砚退了半步,把手揣进军大衣的兜里,握着手雷,嘴角微微抽搐。
  
  张岷沉吟片刻,而后声音清朗,答了句什么。

  刘砚眉毛一扬,张岷低声道:“问我们是什么身份。”

  刘砚:“答他们是军队的人。”

  张岷说:“我已经回答是游客了。”

  刘砚点头:“没关系。”说话时他又转过身,与张岷背靠背,扫视整个人群包围线,脑中飞速思考,并寻找一切蛛丝马迹,推断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那年轻男人又说了几句什么,语气森寒,张岷翻译道:“让咱们跟他们走。”

  刘砚马上道:“等等!”
  
  “你。”刘砚不客气地指向人群里的某个人,短短片刻已找到了突破口,说:“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刘砚。”

  四周的藏民神情耸动,小声交谈,被刘砚指着的那人蹙眉回望,刘砚又道:“我知道你会说汉语,来谈谈。”

  那是个女孩,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叫拉姆。”

  拉姆朝藏民们说了几句话,人群静了,刘砚说:“我发现他们里面没有女人,你是唯一的女人,会带着女人出来,原因只有一个——你有特别的作用。我猜应该是翻译。”

  拉姆:“我是纳西族,和藏族一起的,你想说什么?”

  刘砚:“我们没有任何恶意,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拉姆示意众人不要轻举妄动,不信任地打量刘砚,刘砚从衣兜里取出手雷,走上前几步,轻轻放在地上。

  拉姆说:“你们看见一个小孩了么?五岁大,叫尼玛。是那森的儿子。”说着望向为首包围他们的藏民的为首年轻人,示意那森就是他。
  
  刘砚:“……”
  
  刘砚略一迟疑,张岷便极低声道:“不要说谎,说谎的后果很严重。”

  刘砚道:“没有,他走丢了?”

  拉姆道:“被和你们一伙的人抓走了。”

  刘砚道:“你既然会说汉语,怎么会分不清谁和谁一伙的问题?”

  拉姆蹙眉,刘砚道:“这里还有别的人?我们和你们的敌人没有任何关系,你侮辱了我,请你道歉。”

  拉姆作了个手势,微微躬身,继而道:“对不起,但现在我们无法完全相信你们,上次也是这样,导致出了……很严重的事情。你要先想办法证明你说的话是真的。”

  张岷从衣兜里掏出一份证件,说:“我们是国家特别兵种,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的K3分队,这里有证明。”

  刘砚接过军官证,上前递给拉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