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拓横了一脸,心道,你还知道你年纪小啊,和我谈条件时,那表现的可一点也没见年纪小。对于笔名他也很满意,一听就让人想一探究竟,保持悬念,这感觉真不赖。
“根据我们出版社的条约,所得利润50%归出版社所有,30%用于各项公共活动与作业人员,20%归作者享有,这点你有没有什么意见?”
完全没有,比她预期的要高的多了。
“至于利润10%就可以,剩余的10%颜叔叔以secret的名义捐给西部贫困地区,给他们建学校,让他们能有更好的生活。”
读大学时她曾今参加过西部的三下乡活动,那里的环境真的很艰苦,孩子们都非常渴望上学,她那时就发誓如果将来自己有条件了一定会资助他们的。
颜拓和方海涛都动容了,央视最近出了宣传片,片子里孩子质朴而渴望的脸深深的打动了他们,他们也捐了钱和物,但相对起来并不多。想不到一个才七岁,从小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也能这么有爱心,这么知道人间疾苦,还一捐就捐出自己一半的所得,这是怎样一番胸襟。
颜拓真正心悦诚服,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佩服!”
方海涛在一旁也很骄傲的笑着。
PS:我记得我18:00左右明明是发了的啊,却没找到可能是没发成功,再发一遍,希望不会重复。
第十四章: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颜汐一大清早穿得像个企鹅般站在玄关,侧耳倾听外面风的尖啸声,一脸的瑟缩。貌似外面好冷的说,可不可以不出去?
“怎么了,贝贝,该走了,别误了考试。”颜明诚也准备好了送女儿去学校参加期末考试。
颜汐在心里哀号,老天,这世界为什么有冬天!继而又有些愤怒了,为什么要考试,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听起来都很搞笑,这半年她小升初的试卷做了不知道多少张,做到毕业班的小童鞋们对她的成绩都麻木了,崔大校长才放弃了他的‘催试’计划。明明知道她的水平了,还坚持让她去考试,这就是欺负,明晃晃,红果果的欺负。想到崔校长那调侃的语气,她就恨的咬牙切齿。
“不考试,行啊,明年特权取消,或者跳级参加小升初考试,随你选。”
“妈妈,我看我再加件外套吧,我冷。”
林婉清简直无语了,人家小孩一个个蹦蹦跳跳,身体暖烘烘的,就她女儿,穿得比谁都多,还是一天到晚哆哆嗦嗦的叫冷,就没见过这么怕冷的。
“你看你像个什么样子,比人老人家都不如,一点小孩子的活力都没有,穿这么多还冷。”虽然抱怨,但还是怕宝贝女儿冷到,拿了一件稍微大的棉衣又给裹上一层,好了,这乍一看之下就更企鹅了,臃肿的有些可笑。
颜明诚摸了摸女儿依旧冰凉的手,很无奈的叹息。“贝贝,你不能再这样了,这么怕冷就该多动动,明天开始做做运动,跑跑步吧。”
“可不可以不要,我起不来。”颜汐可怜兮兮的望着老爸,本来嘛,这么冷的天谁都知道要呆在暖暖的被窝,早早爬起来,谁爱受那个罪啊。
颜爸爸再一次无奈的叹息,好吧,他也舍不得,这么冷的天,大清早叫女儿起床他也心疼。搓了搓手中仿佛没有温度的冰凉小手,不见热,认命的走近房间拿出热水袋,灌满热水,再用布包好,塞到那双小手里。
“我们快去快回,反正那考试对你来说也没难度。”
到了校门口碰见了同样送考的李长河。“老颜,晚上一起吃饭,我四弟来了,想见见你们。”
“就是前一段时间来江宁打算自己办工厂的弟弟吗?”
“就是他,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国营737总厂副厂长,旱涝保收的工作不干,自己办起工厂来,差点没把我家老爷子给气得半死。”李长河一脸的抱怨,他就不明白了,年轻又有学历有技术,爬上去是非常容易的,他却偏偏要自己干,前几个月跑来说他在淮安——离金陵大约两小时车程开了个工厂,把他给吓了一跳……
颜明诚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拍拍他的肩膀:“人各有志。”
李长河也不说什么了,戏谑的看着穿着臃肿到不像话的颜汐。“呦,这是谁家的小冬瓜,看起来怎么这么眼熟呢。”
“这丫头,怕冷的不得了。”颜明诚言语无奈,摸了摸她手中的热水袋,还很热。“进去吧,爸爸在外面等你。”
等到颜汐考完了再出来时,只见干爸等在外面,爬上了车。“我爸爸呢?”
“我让他先回去了,你怕冷,我开车送你,省得吹冷风。”待她坐稳了才示意司机开车,“怎么这么久,以你的水平不是该两三下搞定吗?”
“我去校长室磨着校长把数学也考了,下午不用来了,这么冷的天,我才不愿受罪呢。”
晚上颜汐几人到了酒店,李家人早就已经在包厢等候了,简单的介绍了一番。
“贝贝,这是四叔。”
“四叔好。”
“这就是贝贝啊,我可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
李家四叔李长海有着北方人特有的大气爽快,笑容明朗,声音洪亮,然而他拿出的礼物却一点也不大气。颜汐拿着hellokitty的紫水晶吊饰很无语,别说今世她已经二十七岁高龄了即使是前世,对这类的可爱型的饰品她也是相当不喜的,但还是很礼貌的道了谢。
对于李长海,颜明诚最近老是听到李长河的抱怨,所以也是知道一些的,于是很随意的闲聊开了。“都安置好了吗?”
“嗯,忙活了三个月,都走入了正轨,已经开工了。”
“哦,做什么?”
“代加工一些电器设备。”
颜明诚对他的情况不怎么了解:“代加工些什么?”
“电器,我国机械水平相对落后,随着改革开放,对国外的电器的需求越来越高,除了核心的技术产品,其余的配件都找国内的工厂代加工,然后再进行组装。这个行业很具有前景,所以我才甘愿冒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人。”
李长海认真而详细的描述了这一行业,在场的人都露出了认同的神色,就连一直不怎么爽的李长河也不再板着个脸了。颜汐听了却皱起了眉头。代加工是生产密集型的行业,华国人口众多,目前还只是农业大国,有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劳动力非常低廉,这是一块巨大的馅饼,目前看似可以,但前景非常不乐观。因为三年后华国的政策开放,那些国际型的代加工集团涌入中国,造成了华国这些新兴的代加工工厂的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华国的政策再开放一些,那些国际垄断型的代加工公司涌入中国,那四叔到时又将怎么应对呢?”在场的都是人精,话点一点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厉害。
李长海听了脸色一变再变,他一直从事这方面,也有许多海外的朋友同学,言谈之间经常谈到这些方面,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迎接他的将是彻底的失败。他和他的朋友投注了全部的心血在这上面,他没有后路了。现在细想起来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完全,只看到了前景,忽略了后果,他们都是搞技术的,完全忽略了政治影响。
这样的情况下,饭局也没什么心思进行下去了,草草吃了几口就各自散了。李长河把他们送到了小区门口,摸了摸颜汐的头,似欣慰又似失落的叹了一口气。“小小年纪竟然比我们这些长年玩政治的人还要敏感啊!”
颜汐也不说话,她并不懂政治,前世她学的是经济,未来二十年,华国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所有方针几乎都是围绕经济建设来确定的,自然心有沟壑,掌握国家发展的大方向。
之后几天李长河也开始把国家十几年来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汇拢起来,再针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政策,越思考越惊心,贝贝的猜想是对的,国家应该就会在近几年之类出台相关政策。于是频繁的和李长海通起了电话电话,把他总结的意思表达了出来。所以这些天,李长海以及合伙人心情特别的憋闷。
“妈妈,热水袋漏水了。”颜汐手捻着湿了一大块的棉被大叫着。
林婉清拿起热水袋看了看,封口的地方有些脱胶,密封不好所以漏水了。“坏了,妈妈下午下班再去买新的回来,要不妈妈把客厅里的碳盆拿进来。”
“不要,有味道。”颜汐害怕CO中毒,心里哀号,她的午睡怎么办,没有热水袋她会冻死的。为什么要这么冷,为什么没有空调,没空调也罢,给她个电暖器也行啊。老天,能不能让她重回二十一世纪。
等等,电暖器,颜汐脑子灵光一闪,貌似应该可以有的啊。什么都是生产创造出来的,拜前世资讯发达所赐,电暖器的原理还是非常简单的。李家四叔的代加工厂前景不好,但如果有自主品牌,那就不一样了。
穿戴好衣服:“妈妈,我去图书馆了。”她要去查点资料,了解世界上目前的电暖技术,还有她也必须要掩人耳目啊,不然人问起她怎么知道,她也好搪塞啊。
在图书馆泡了几天,因为大部分都是期刊,不能外借,只能在图书馆阅读,把相关书籍以及重要的知识点都做了记录,然后就关起了房门开始写写画画。
忙活了几天邀了李长海见面:“四叔,你还是可以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代加工没有前景,但可以考虑做自己的自主品牌。”
李长海静静打量着眼前小女孩,小小的脸上有着不符合她年龄的严肃与庄重,乍一看之下让人想发笑,但他没有笑。从这个小女孩第一次展现她惊人的政治敏感度,又从二哥嘴里听说了她的一些事,他就知道这个小女孩不简单,她有着不符合她年龄的成熟稳重,莫名的,他有些期待她接下来的举动。
“或许四叔可以看看这个,再决定。华国集体供暖的地方仅限于天寒地冻的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