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最后一天,班上几个接触较多的人硬拉了她去吃饭 。闹过之后,回到学校,已经九点多。还在暑假期间,校园里极为安静空旷,偶尔有老师行色匆匆地从她身边走过,但她是新来的,一个也不认识。突然想起毕业时宿舍四人醉得不省人事的事,想念起那三个颇为亲密的姑娘来,遂拨了电话过去。然而,当她轮番打完,竟才十二分钟,每人四分钟。各自述说近况,嗟叹两声,然后就没了下文。还在一起时,可以随随便便提起一个话题,四个人说上一个晚上,但现在分开了,或许是因为从未曾亲密到互剖心思秘密,长途话费花在应酬的话题上就显得浪费了。只得苦笑着收起电话,决定趁还有六天时间,回家看看去。
C市是C省的省会所在地,很是繁华,林惜南权衡之后,觉得只有这里才是最好的就业地。她家在农村,位于临近的M市下J县小河镇。父亲林运鸿是乡村教师,坚持要林惜南女承父业,做一名人民教师。高考填志愿时,父女俩各让一步,林运鸿不要求她填师范学校,但林惜南必须选英语专业。等大学毕业,林惜南意识到这些年求学离父母太远,而她是独生子女,出生又晚,父母操劳这许多年已经老了,身体也不好,只能在离家最近的地方找个报酬最好前途也不错的学校,听父亲的话好好当人民教师。于是,C中——C省最好的中学之一成为她的归属地。母亲赵南就是个普通农民,对女儿没什么要求,只要常常回家尽快找个好男人嫁了就行。对此,林惜南实在抱愧,第二点不容易,还好当老师假期多。只是没想到,刚进学校就被委以重任。C中高三分应届部和补习部,按成绩从好到坏又分了ABCD班,当然,A班在文理两届都只有一个。让林惜南想不到的是,一进校就被分到负责补习部文科A班和理科A班的英语。虽然补习部教学任务重点,补课也多,但对于林惜南这样孑然一身、每月回次家的人来说,还是很合适的;况且工资是学校最高的,很有利于她养家糊口。
林惜南起了个大早,不料竟然下着大雨,犹豫了几秒,决定原计划行动。两小时到M市,再一小时到J县,再一小时到小河镇镇集,等了好久才看到一辆送人出去的摩托车,花大价钱叫了下来。所以,林运鸿两口子看着突然冒出来的落汤鸡女儿,现场演示了什么叫呆若木鸡。
冲过热水澡换了干衣服再端起饭碗,已经是下午三点。林惜南享受着赵南绝顶的西红柿鸡蛋面,眼瞟着她进进出出地收拾屋子铺床,时不时地听到几句诸如“也不知道打个电话”、“大雨天的跑什么跑”的抱怨;旁边林运鸿一本正经地看着某国学节目。林惜南大大地喝了口汤,舒舒服服地叹口气,心说:“这真是我家啊!”
洗好脏衣服后,林惜南提了木椅坐到林运鸿旁边,想了想,觉得虽然老林一向不喜欢别人打扰他看这种节目,但如果回来了一句话不说应该是老林更不喜欢的。
“爸,上次你说村小就要停办了是吧?”
“嗯,今年九月开始,村小所有的学生都会到镇上读书。盖了好几栋新楼,家远的可以住校。”老林没有不高兴,很显然。
“那你呢?是转去镇上小学教吗?”林惜南转头看了看他的脸色。
“他哪行啊?退休了!”赵女士说起老林的事总是夹枪带棒,完全忽略某人瞬间阴沉下去的脸色。
林惜南低下头,心里嘀咕着:“怪不得一下午都不见笑脸儿。还以为我又得罪他老人家了。”
林妈也终于收拾完毕,在林惜南旁边加了张椅子。
“小惜啊,你看你爸退休了,我本来也没种多少田,你得帮我们两老人家找点儿事儿啊。”林妈居然这么快就开始了这个话题,林惜南只能自责找错话头儿了。
“你们想做点什么?”林惜南只想装傻充愣,才不自己去接那个腔。
“前几天我见着你那个初中同学了,叫……秦晓娴的那个,当时你们关系很不错的,她还记得我呢,现在还联系么?”林妈这是想干嘛?
“哦,没了,高中还会打打电话,上大学就断了。”林惜南有点晕。
林妈转头盯了她两眼,大概是有点意外。好吧,直接点好了。
“她抱着个孩子,说是快一岁了。”说着,林妈瞄了瞄女儿。
林惜南心想:“果然在这儿等着我呢!”
“行动挺快的!真想不到!”继续装。
“什么想不到!你高中的时候就跟我说你初中同学结婚生子了!”林妈有点激动,也不知是不爽女儿装傻还是人家已经结婚生子,“你连个男朋友都没带回来!”
林惜南低头作可怜状,小声嘀咕:
“人家才二十一呢。”
“二十岁就到合法结婚年龄了,”对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林妈门儿清,“妈老了,就想逗逗外孙儿……”
“哎呀!我说你烦不烦!小惜这才大学毕业,哪那么快!”老林终于听不下去了。
“是呀是呀!”林惜南实在太感谢她爸了,“妈,我现在得好好打理我的事业,要不然你们怎么养老,是吧?”
老林转过头看着女儿……脸色终于好点儿了:
“这才像话!惜南,好好教书,不用担心我们;你还小,现在正是忙事业的时候,婚姻嘛,顺其自然就有了。”
林惜南赶紧接话:
“爸说的是。现在很多女人都是二十八九才结婚呢,我虽不至于到那时候,至少也得到二十四五吧。”
说完之后,林惜南有点冒冷汗,要没说后半句,只怕结果很惨。
“我这不是担心你吗?你一个女孩子,独身在外不容易啊。”林妈转换策略,从外孙儿到女儿,尽管她自己并没发觉。
林惜南赶紧表示:
“我现在工作挺好,全省教师里数工资偏高的,而且几乎只和学校里的人打交道,都很单纯的。妈,你就别担心了。”
顿了一秒,转换话题:
“别说我了,你们有什么打算吗?”
“还能做什么?和我种菜呗!”林妈貌似对适才的结果很不满意。
林惜南看了看没做声的老林,提议道:
“你们想到省城来吗?如果愿意,我就尽快准备。”
“不去。”两口子异口同声。
其实这个提议在很多年前就被否定了。林惜南从小成绩就好,邻里也都知道,常常满是羡慕地当着她面儿对林妈说:“林嫂子好福气哟!女儿这么出息,过几年就能把你们接城里住了,再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喽!”上初中的时候,林惜南对这些话有了概念,问过两口子,结果林妈说:“我一天不下地看看菜就不舒服,哪住得惯城里。”而老林则决定为伟大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我不教书跑城里来干嘛?浪费生命!”
四天之后,林惜南当然还是一个人起了个大早回了学校。林运鸿两口子坚决抵制进城,林惜南也觉得还不错,毕竟她也只住着学校宿舍,只有一室一卫,吃饭只能在食堂解决,放假就只有下馆子;而乡下是他们待了一辈子的地方,生活方式早已根深蒂固,怎么能强求他们为了自己尽孝方便而改掉一切从头来过?
第二章(上)
8月10号;C中高三就开始补课了。林惜南的教师生涯也正式拉开帷幕。
报道那天,她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委以重任了。当时年级主任专门找她谈话:
“小林啊,我们都相信你。你来学校试讲的时候,我们就很认可你的能力了。张老师离开之前力排众议推荐你负责我们学校最受瞩目的两个班的英语,我们相信张老师的眼光,希望你能不负他的厚望。”
回到英语组办公室之后,林惜南暗叹:“这年级主任还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惯了的,这官腔!要真相信我,废话那么多干嘛!”
张老师名心诚,是C中的一大王牌教师,不过今年就脱离教学一线,参加某参考书的英语组,以另一种方式来支援高考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了。委以重任的原因竟然大多是这位素未谋面的张心诚,林惜南意外之余又很是高兴,毕竟是被一位优秀前辈肯定。很久以后,那时林惜南和张心诚已经很熟悉了,才知道当时虽然她不知张心诚,但张心诚却认识她很久了,源起竟然是她高考时150分的英语成绩。
第一节英语课前,林惜南还是有些忐忑的。要知道她要面临的是全省高考领头羊C中里的领头羊——补习部文理A班,再加上暑假在培训中心上班的经历,她只能苦笑着希望自己不会被认为是因为补习第二年而年龄大了点儿。
然而,她再一次因外表而被质疑了。
先是理科A班的课。虽然已经是高四的人了,但教室里那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学生还是习惯于在老师进门之前叽叽喳喳,相互之间聊得很不错的样子,倒不像林惜南读高三那会儿听补习生抱怨的同学之间孤立啊冷淡啊什么的。
林惜南瞥见教室闹哄哄的样子,也没打算出声儿维持纪律,毕竟大学四年自由惯了,早忘了高中那会儿的纪律是啥样。她本打算在教室里绕一圈儿再说的,不料在过道上刚走几步,第一组最后一个位子上的男生突然直直地瞪着她,说:
“同学,你走错教室了吧,”语气倒是很肯定。顿了顿,补充道,“这是理补A班,只有三十人。”
林惜南环视一眼,没错,三十个座位无一空缺,五组六排,人虽少,偌大的教室却因为书多而不显空旷。
本来就几个人看着她的状况突然变成全民注目,林惜南觉得就像正想搞点小动作却被当场拆穿一样,一时下不来台。但这些年的功夫也不是白练的,片刻便反应过来,反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男生白皙皮肤,瘦高个子,金边眼镜,一副书生模样,一看就是规矩老实的那种,没料到对方会这么厚脸皮,而且理直气壮居高临下不容反驳,几乎条件反射般答道:
“沈志奇。”
似乎有人以为她是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