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前身后事茫茫,
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
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完之后,牧童拂袖隐入烟霞而去。”
妙觉大师语速很慢,将故事娓娓道来,伴着抑扬顿挫的情感让她感悟缘份意义所在。思考之中,她的眼睛进入茫茫太空的宇宙,世界太广而如此之大,而缘却隐藏在时间的尾巴游在宇宙时光里,像蝌蚪一样的彗星冲到无意的世界,不管时间对不对,它的落脚就注定了像一个旁观者看着茫茫人海中相遇的人们,因而在它身上走过的脚印带着它赋予的缘。亲情之缘,友情之缘,爱情之缘,每一个人带着它赋予的缘来寻找前生的约定而相遇,是一种潜意识的相遇。即使今生相遇而相识,但有些事,有些人无法留住缘的前行,这个缘便无情转身飘向另一个世界,停在准备跳跃来生时光的门槛那瞬间,它会向你说声再见,再见的意味也许永远不相见,也许经过几生几世的擦肩而过后会在某个时刻相遇,唯有留下今生曾经走过的记忆。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她似有所悟,想起在梦里与于怀相遇的时候,他的性格,脾气一如当初,承认这诗句存在几分道理,相信了轮回因果。
“大师的意思我明白了,宇宙世界以缘为中心,我们是无法左右的。”妙觉大师看她的眼睛亮着豁然开朗,仿佛对红尘之外世界似乎看透,脸上露出开导后的成功而喜悦:“阿弥陀佛,施主既然懂得,那请施主一切顺其自然吧。”
于澜合上双手再次向她低头敬意:“只是我还有一事不解,我哥哥曾经在梦里说我潜意识里看到谁就是谁,大师可否解释这话的意思吗?”
妙觉大师叹了一声,那种叹息给人听到有种沧桑而无奈的意味:“说到底这还是缘的问题,施主既然明白缘,那应该明白施主的兄长与施主的之间的缘越来越薄了。”
她如梦初醒,想来梦里一切不是虚妄。
“那大师的理解是我以后得另寻有缘人了吧?”此时她心里早已肯定这个答案,便多问一句。
“是的,”妙觉大师点点头,又补充道:“施主的兄长会在某个时间离开施主转投该属本人世界去了。”
“噢,”她那张平静的脸上写着对缘保持一种随遇而安,“那最后一句又是怎么解释呢?”
妙觉大师对最后一句,一脸淡然道:“幸尔坐端海西头,施主的命运最终飘洋过海,可见施主之前经历太多心灵之痛啊!”
“啊?!”她睁着惊讶的眼睛,仿佛对命运结局不可相信,因为她不相信自己会孤独飘在异国他乡,“这不会吧?”她怀疑摇摇头,很孩子气地断然否定道:“我是不会孤独飘在海外。”
妙觉大师看看窗外的树影,已经是夜深了,他闭眼静默,捻着手中的佛珠,嘴里不知念什么。这时候烛光在摇晃,感觉夜寂静很漫长。
“施主不必想太多,一切都是天意,施主可以不相信,但请施主顺其自然吧。”妙觉大师突然打破寂静,“施主是个心善的好人,佛祖会保佑施主一切会顺利。”
“谢谢大师,”她合上双手,低头向他施礼道谢,“打扰大师休息,实在对不起,我这就下去,请大师休息吧,”说着正要转身。
“施主,”于澜听到大师叫她便回头,“莫忘一句要有平常心。”
她点点头,再次向他施礼告辞。
走出禅房,一阵冷风吹过她的脸庞,皎洁的月光照到她的左半边脸,自己在院中显得孤单而凄冷。她深深呼出一口气,仿佛红尘俗世被佛家涤荡得十分明镜,获得佛家世界之中的菩提树下赋予的智慧。
她回到小师父指定的厢房,当然厢房很阴冷的,幸好小师父给她备一个厚厚的棉被。炕的左边的桌子上放了一个小炉子,她走过去拿起它揣在手里,温温的热让她的心足够抵抗室内的阴冷。
(五)雾在朦胧
刀力和孙蒽黎回到居室,发现于澜不在,而且正赶上天黑,这时候他们倆饥肠辘辘,都认为她一定在李大爷家吃饭了,便迫不及待地赶往李大爷家。
没进门前,隐约听到院里一片嘈杂声,尽管如此,但胃里的叫唤止不住对食物的向往,循着声音进去,只见眼前客人们围在饭桌上等着面端上来,有的在趁热的时候呼哧呼哧地吃。孙蒽黎借着灯光扫视四周,没看到于澜的身影。然而刀力突然疲乏而无心找人,只想找个地方坐下来。
李大爷端着两碗热腾腾的青竹面正从厨房走出来,看见他们倆过来,像家人一样叫唤道:“来!过着来,这有坐呢!”
他们坐在李大爷指定的厨房门前的围桌上,厨房里灶台飘着热气让他们浑身暖和许多。李大爷走过孙蒽黎身边,被孙蒽黎拉住道:“李大爷,于澜来过这里没?”
“没有啊,”他的眼睛睁着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你们没和她在一起?”
被李大爷这么一问,孙蒽黎皱着眉头,好像被察觉到矛盾似的,顿觉尴尬,旋即苦笑道:“我们没在一起,今天我和刀力一大早去画画了,于澜没起床,不敢打扰她,我们回来的时候发现她不在,以为来这里吃饭了。”
“噢,”李大爷略微沉思,又问在一旁煮面的李大妈:“老伴儿,你说上午见到于澜了吧?”
“是呀,这孩子说是到芸镇外面去了,到底去哪没说,怎么?她没回来?”李大妈将目光转移到孙蒽黎这边关心起来。
“她没有回来,”孙蒽黎再次肯定回答,这时候他很担心于澜了,生怕出意外。
“哟,看面呐!”李大爷看锅里的白泡沫溢出锅外,惊叫一声,李大妈赶紧到灶台收拾一下,并且把面条拨到几个木碗里。
“老头,端过去吧,”李大妈催促着,李大爷将热气腾腾的面一个个给客人端过去。“伢仔们,来吃吧,”李大爷给他们端上来,然而刀力却低头昏沉睡着,孙蒽黎又用左胳膊肘碰他一下,他像是从梦里醒过来,“你怎么看上去累着了?”孙蒽黎边说着,边给他拿筷子。
“我刚才做了个梦,真好!”刀力还睁着朦胧的眼,一片白雾透着厨房传来强烈刺眼的光,孙蒽黎感觉他很迷糊。
不会是身体哪不舒服了吧?孙蒽黎心想。
“刀力,你没事吧?快吃,面还热着呢!”然而刀力这才动筷子。
“黎,你说我的身子怎么感觉很热啊?”刀力的脸上显现不舒服的神情让孙蒽黎意识到刀力可能发烧了。
他摸刀力的额头,一股烫传导他的手上,心想果然发烧了,难怪刀力一直昏沉呢!
“你这是发烧了,先吃面,回去喝药休息。”在他劝说下,刀力这才答应勉强吃进去。
本来是有药的,可是孙蒽黎发现抽屉里退烧药让上次他感冒给喝完了,看着刀力躺在床上呻吟昏睡着,白色的脸 上红彤彤的如铁烙被火烤红了一般,让他看着很害怕。
他火急火燎地去李大爷家,这时候老人家还没睡,见他踉跄进屋来,李大妈迎上去,道:“于澜还没回来吗?”
“还没有,但是刀力病了,请问李大妈有退烧药吗?”他觉得这时候向老人家索要实在是很不好意思,但老人家听说刀力病了,脸上无不露出担心,“你等着啊,先坐着,我去看看有没有药了,”李大妈让他坐在床边上,说着踉踉跄跄地走到木柜台里一个抽屉。
李大妈翻药很久,孙蒽黎只听见塑料袋兹啦兹啦的摩擦声,这时候李大妈急了:“老头子,你有没有看见退烧药啊?我记得还有呢!怎么这会都哪去啦?”嘟囔之际,李大爷也蹒跚走到李大妈身边,“这药早喝完了,邻家二大爷那孙子发烧时候拿去喝了。”
“哎呀,这刀力病了,咋办?买药这里离县城远吶,怎么也得走一天,这会去买那不是耽误刀力的病了吗?”李大妈的眉头愁成云雾而阴沉。
面对李大妈诘问,李大爷也落一句埋怨,“明知道没药了,怎么不早说,早说了我没事得出去一趟多买点。”
“你。。。。。。”李大妈气得啜泣,手捂着嘴巴和鼻子,眼泪湿濡了整个脸颊,从指缝里流出来,“要不是因为药,孙子不至于这么早走了。”
原来李大爷的孙子一岁多的时候,本来有点发烧头晕,难受直嚷嚷。老人家错以为他是头疼而已。直到发现孙子发高烧得脸通红的时候,发现没有退烧药了,老两口抱着孙子上县城医院,由于路上时间耽搁治疗,检查的时候还发现孩子还得肺炎,已经奄奄一息。大夫尽管尽力抢救,没能挽救孩子生命。就因为这个,两位老人自责很多年。
孙蒽黎看这两位老人伤心而唉声叹气,原本平静一下子陷入了沉闷,他走到李大妈那边安慰道:“你们不要争吵了,没有药没关系,我现在就去县城去买,可是刀力需要人照顾,我不放心,也不想耽误他的病。”
李大爷拿着眼袋狠劲抽上几口,想到刀力,不想让他步孙子的后尘,何况他是外国人,万一出什么意外,这恐怕成了国际问题了,于是自告奋勇道:“你去买药去吧,刀力我去照顾!”孙蒽黎眼里放出惊讶,“这不太好吧?你身子骨就不好,还是。。。。。。”没等他说完,李大爷嫌孙蒽黎说话磨磨叽叽,便扬手不耐烦道:“我没事,不就是熬一宿嘛!你赶快去买药,甭耽误了,快去!”
孙蒽黎见李大爷固执,便不再推辞了,带领李大爷去住所,安顿好之后,自己搭上船去芸镇码头,然后摸黑徒步赶往山路。
山道上左右两旁的枫叶随风刮得沙沙响,他拿着手电筒顺着凹凸不平的碎石块走着,顶着冷风,吹得他的牙齿咯咯打颤。这里到县城很远,得到芸镇关口那里坐上汽车才转到县城。想到刀力,咬着牙顶住往前走。
这时候天开始微微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