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来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婆婆来了-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忙完了,二人躺在床上品味生活的美好,“要是以后天天这样过日子多好啊,不用上班,吃了玩,玩了睡,睡了吃,像傻瓜一样幸福。”
“好吧老婆,反正我的工作稳定,以后你就在家里待着吧,我养你!”
“真的?”
“真的。”
“钱不够花怎么办?”
“少花点呗。我花钱不多,都给你花。”
娇妻又鸡啄米般在相公脸上啄了半天,又想起小姨的话,“我们以后会不会因为钱吵架?”
“不会吧。我花钱少。”
想想也是,现在有房有工作,比一般北京的年轻人不知轻松了多少倍。
“我们什么时候买车?”
“嗯……等有钱了,钱攒够了买。”老实说传志还没想过车的问题。房子和娇妻都来得太快太容易了,还没消化完。
二人请了四天的假,加上办酒宴,没功夫出去度蜜月了。王传志请不下来假,他不可能像何琳那样对工作无所谓,一不高兴就不去了。剩下的时间你看我,我看你,你抱我,我抱你地打发甜蜜的好时光。两人也打算好了,传志已正式接到国家某机关的录用通知,正式上班了,第一年非常关键:考察期,一定要好好表现,尤其请不得假。但可以好好利用下半年的十一黄金周,可以去何晶那边玩去嘛。
每一分钟看着老公都美得屁颠屁颠的何琳又琢磨上了,老公人帅帅的,就是太周正了,缺乏城市少爷公子的一股机灵劲儿,严重点说有点笨嘴拙舌,轻点就是老实话少,尤其不注重穿着,乍一看还有些乡土气息,得给收拾归整一下。
床笫之欢后不是没有事儿嘛,何琳就盯着老公可着劲儿打扮了。有钱啊,何晶不是寄来六千美元嘛,阿弥陀佛,近五万人民币呢,花去了一些,还剩下不少,买鳄鱼皮带,买花花公子,买资生堂,买飞利浦剃须刀,买boss,买江施丹顿……上下全力一包装,嗯,少点味,再来一瓶古龙香水。
那几天王传志美的啊,也倍儿听话,叫抬脚就抬脚,叫转身就转身,叫抹香香,小脸一下就低下来了。人靠衣妆马靠鞍,一身名牌披挂上阵,眼光高了,气质也稳重了,举手投足间颇一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很多时候,人的精气神儿可以用身边人的追捧和踮着脚尖仰望激发并塑造出来的。王传志现在就是这样。何琳也喜欢这样,就是要自己的男人有男子气概,够爷们,有味儿。
何琳也乖了,真的会早上起来做早餐,煮粥,或是热昨天从超市买来的豆浆,搞点小咸菜,一样一样地摆在桌子上,大大咧咧地喊楼上的下来吃饭。并不是显摆贤惠的功劳。这社会,男人还是相当愿意充大爷的,很有脸很有自尊心,要是再能随机批评两下,比如粥热了凉了,菜炒老了嫩了,就更好了。王传志还没敢,即使说,也要处理成玩笑形式。何琳虽嘴上不服,你大爷、你大爷的反驳,心里也会注意的。婚姻的模式,那种根深蒂固被认可的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管理外面的人情交际,女人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做主宰,洗衣做饭整理内务,包括给男人提供食物并博得夸奖。所以无论多么任性的孩子一旦落入婚姻的窠臼里就不由自主往这个模式上靠,根本不用动脑筋,都是分工好了的。
王传志当了试用期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得好好表现才能转正。虽然挣得不多,何琳还是把老公收拾得整整齐齐,毕竟后半辈子就靠这个男人来养家了。然后她也上班了,但已不是婚前那个无牵无挂一脸幼稚的小女孩了,常走神回想卧室的欢乐和家的宁静温馨,加上新媳妇总流露出一种慵懒和养尊处优样子,和一个八婆同事吵架后,一气之下辞职回家当全职太太了。




婆婆来了 第一部分(46)

先斩后奏,传志回来后愣了半天神,言语里有些指责她不该鲁莽行事。何琳知道老公有经济压力,工资少嘛,而她家大房子水费、煤气费、电费、物业费就是好大一笔开销啊。
“放心吧,我还有一个卡,不会那么快山穷水尽的。再说你上班后我可以去我妈家蹭饭吃啊。唉,就是不想上班了,想歇一歇。”何琳提到的卡就是前几天老爸要给却被小姨中途横插一杠子的礼金。也顺口问了一句,“结婚时你那边也给礼钱了呢。”
传志愣了一下,“我陆陆续续地收,也陆陆续续地花了,你知道结婚的时候到处花钱。”
“你亲戚给的呢?”
“在你婆婆那里呢。”他坦然地说,“我妈说收了礼还要还的,以后她就还了,不用我们还。”
何琳搞不清其中的复杂,也没法管。很快就从老妈那里把礼金要回来了。母亲倒还叮嘱了一句女儿:“好好过日子,不要负债乱花钱。”
何琳也没乱花,取了一万现金放在床头柜中间抽屉的右角,用得着随手拿,王传志就自觉地把公务员薪水卡放在左角,如果用钱,随便取。何琳的打算:花右边的,日常用,反正工资也不多,都存着,一年后说不定就一大笔了,口头算了算,一万左右吧。
每天老公上班后,她就看看电视,拖拖地洗一下衣服,出去做做头发,顺手换一件一般价钱的小衣服,然后跑到超市买点牛肉土豆胡萝卜,回家炖得香香的,等当家人来吃。没多久,传志就腿壮腰粗开始发胖。
第一个月,无比幸福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
周末,两口子撅着屁股睡到日上三竿,松松懈懈爬起来,从冰箱里掏两包牛奶,便向娘家进发。中途买几斤水果,蹭吃蹭喝也不会太难看。
一般在厨房忙活的是上海男人老何,打下手的是上海男人的女婿。那对母女不咸不淡交流了几句,各回各房间忙着。但本周末,郁华清大显身手占领了厨房阵地,没多久就准备妥当了。
虽不用去厨房打下手了,王传志见了这母老虎还是打了个激灵:怎么活生生矮半头呢?
“传志,还没来得及问问你呢,你家在婚宴上收了多少礼金啊?你们得记着,心里有个数,将来是还份子的依据啊!”
传志唯唯:“也不多。”
老何:“农村人,种地有几个收入,惦记人家那做什么?”
小姨子拿白眼球翻姐夫,“就因为人家有点钱不容易,他们就更该记着了,将来还时,只许还多,不许还少!不能让人家吃亏啊!”然后转向何琳,“你都收到了么?”
何琳缩了缩脖子,勇敢地迎着目光,“嗯。”
郁华明:“收什么啊,现在农村没办法弄到钱,孩子又多,负担重,又没什么福利保障,一场大病就能回到赤贫。来这里吃顿喜酒,意思一下就行了。咱们拿几百块钱不当什么,可能就是人家几个月的口粮。何琳还给传志,让传志给你婆婆寄去,退回亲戚们,给小孩子买几件衣服,买个书包也是好的啊!财富还要以这种形式回流城市吗?国家都要给农民减税了。”
传志连忙摆手拒绝,内心有点难过。
郁华清冷冷地哼了一声,“农村穷又不是咱们家的罪过,光我们贴管什么用?书呆子一个,什么财富回流……流城市流农村,大道道我不懂,也不屑懂,咱们是小民过日子,只遵循普通百姓的人情世故、人情往来就可以了!这次礼金咱退了,下次人家孩子嫁娶,人家哪好意思再收何琳送的?即使农村人,这道理也是懂的,何况在孔孟的家乡,礼数多着呢,只有你看不到,没有你想不到!但得咱们自己先把事做瓷实了,省得落下话柄!”




婆婆来了 第一部分(47)

铿锵有力,什么话儿、理儿到了小姨这个市井妖妇嘴里一回炉,非得义正词严、一本正经不可。这一点何琳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刚过五十,怎么就这么八卦、喋喋不休呢?她现在搔着头,为打断小姨的话头,违心说了句:“好,就听小姨的。”
“这就对了,先定了规矩,再按规矩来,省得以后乱了章法。”然后停了一下,“嗯,对了,你婆婆给了多少改口费啊?”
传志倏地哆嗦了一下,就这么当面提啊?何琳目光茫然,这个她还真不知道,就掺和在老妈给的六千块里花了,估计多不了,花时没啥感觉啊。最后还是老何插话给糊弄过去了。
餐后回家路上,传志阴着脸,“你小姨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你家的事她样样操心!”
“别理她。”
“还‘先定了规矩,再按规矩来,省得以后乱了章法’——满清遗老遗少的口气,知道清朝是怎么土崩瓦解的不?”
“说什么呢你?”
“她分明看不上我,也看不上我家人!”很失落的语气。
“别理她了,她就那样。”
“她为什么在你家里指手画脚?”
“嗨,我爸我妈乐意呗。”
“她为什么对我们总是批判性地评头论足?”
“都说过了,不用理!”
“以后我们少回你家吧,受不了。”
“蹭吃蹭喝也不愿意?”
“以后我来做!”
以后周末的午餐理所当然地被心甘情愿的男主人包了。但传志并不是块做饭的料,没经过磨砺,城市的男孩在父母上班后都有机会做给自己和家人吃;农村的,兄弟姐妹多,父母下地干活都不按钟点,可以回来做,加上学习不错的男孩相对受偏袒,在动手能力上反而更弱。
何琳对自己说:要习惯,要习惯,习惯了就好了,时间久了,厨艺自会精进的。于是这个摇身一变变成小媳妇的小姑娘就更加清闲了,有更多的时间做头发,直的,弯的,花的,大花小花,当然地板、厨房、卫生间也更干净了,没事就拿着拖布抹一遍,当减肥锻炼身体了。
15
这天幸福的小媳妇正歪在沙发上恹恹欲睡看电视,一个电话给招走了,小雅!
小雅说:今天下午到我家来吧,我轮休。上次借款条的事,我婆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天天见了就唠叨,叨叨了我叨叨她儿子。我嘴硬强撑着,老太太多多少少拉屎似的还是给吐出来——一半。老太太爱财如命,不肯全给,其余的钱说是拿我的薪水还,所以让你过来再重新打个借条。
葛朗台啊,何琳长叹一声,幸亏自己的婆婆不一样,不然非吐血而亡不可。
何琳穿戴整齐,提了几斤香蕉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