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略有耳闻,他迷恋炼制丹药,或许可以治好大王的病。”绝殇在一旁开口道,“大王,要不要属下请他过来?”
“既然是黎儿选的人,那一定是可行的,去吧。”嬴政挥了挥手,示意绝殇去骊山。
“大王,那您何时把夫人接回宫呀?最近几日,夫人虽有上朝,可从未回来,与您说的话是少之又少。这样下去,大王您要如何向夫人说明呢?”落樱回想起那日的对话,有些担忧地问道。
“黎儿家乡的风俗与七国都不同,对这些事很是敏感。再加上这是的确是寡人对不起她,寡人也不知该如何说。”一向雷厉风行的嬴政在这件事上也犯了难。
“想和我说什么?”一个熟悉的女声从门外传来,三人同时转头,便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黎夫人。”落樱和绝殇自觉的退下了,把空间留给了黎姜和嬴政。
“说吧。”黎姜面无表情的跪坐了下来,顺手倒了一杯茶喝了起来。见嬴政半天不开口,“不说?那我问你,这些天我走了,你怎么不来找我?”黎姜早已心知肚明,现在看见嬴政的窘迫样,再加上自己真的很不爽,黎姜便想先戏弄戏弄他再说,可以让千古一帝变成这样,可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黎儿,我心知愧对于你,今日你回宫了,我会好好补偿你。”嬴政想了半天还是只说出了一句让黎姜无语的话。
“黎姜有些奇怪,这么晚了你怎么没在千娇百媚的胡姬身旁,她既然已经有了你的龙子龙孙,你怎么不去关心关心她?”
“黎儿,对那胡姬,完全是个意外,我心里至始至终除了你之外再无任何人。”嬴政痛苦的将眉蹙得更深,突然,毫无预兆的一把将黎姜拉起拥入了自己的怀里,“我今后再不会如此了,我知你无法容忍,知你……”说到这里,嬴政一把拉过黎姜深深的抱紧,仿佛只要一松手,黎姜就会像躲避瘟疫一般的离自己远远的似地。
倒进嬴政的怀里,黎姜哭得泪人似地,口中不住的怨道:“你明明知道还是这么做了,你明明知道我会心碎还是这么做了!你明明知道我等着你给我一个说法还是离开我躲得远远的,你明明知道……”最后所有的话语都变成了呜咽。原来只想玩玩,谁知听了这些话后,黎姜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碰到了,最终哭了起来。
“黎儿,我答应你,此事再不会有了,若你心里还有怨气,我便将胡姬赐死如何?”嬴政虽是在哄黎姜,但话语却实在是绝情寡义。
黎姜使劲的摇头:“不要、我不要你为了我一死二命,我只想知道你为何不回寝宫,你那些日子都同胡姬在一起吗?和她在一起时,你心里可曾想到过我?”
“我说过那不过是个意外,那时我什么都没想,过后也再没见过她,只是深觉对你有愧,才刻意避开的。”嬴政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将此话对着黎姜说出,但说了,他便感到心里的负重减轻了不少。
黎姜闭上了眼睛,靠着嬴政的胸膛,让泪水肆意的横流,用双手不停的捶打着他的后背:“子政,你好坏!好坏!你让我等了你这么久,等到绝望、等到我以为此生你都不会再想起我来了!都不要我了!这些天在朝上和你相见时,你都不和我说话,还老避着我!”
嬴政任由黎姜捶打着他,只是将黎姜拥抱的更紧,几乎想将她深深的嵌入自己的身躯里,将这些时日的误会和疏离都化解掉,将这些时日的离别相思都在这一瞬间释放。
“放开了啦,我快没气了?”黎姜在嬴政怀里挣扎着,嬴政才恋恋不舍地放了手。环顾四周,宫人又进来了,嬴政看来看去,总觉得有些不对,终于他问道:“拂儿呢?她没跟你回来吗?”
“她。。。我让她嫁人去了。”
“嫁人?!”
“是呀。”
回忆
黎姜在咸阳城里找到了王翦父子,如今他们被调到了咸阳城里的守军军营里:“王大哥,黎姜今日就将拂儿托付于你,望你好生待见她,拂儿虽是黎姜的丫鬟,可黎姜从没将她轻看。”(没旁人时这几人还是照从前的叫,照黎姜的意思就是,那种叫法太不自在了)
“黎姑娘,你今日这是?”王翦虽然明白了黎姜的意思,他也一直对拂儿念念不忘,可却不知黎姜为何突然的将自己多年的秘密点破。
“拂儿跟了我这么多年,我可不想耽误她。我还等着喝王大哥你与拂儿的喜酒呢。”黎姜对着王翦一笑,然后她握住了拂儿的手:“拂儿,这些年来,我知你心里一直记挂着王大哥,今日你便跟了他,日后随同王大哥你会有享不尽的荣华。”
“那个,我………”拂儿红着眼睛既有些羞赧又有些伤感。
“好了好了,我在宫外这么些天也该回去了。你们这小两口可要好好过日子呀!”黎姜打趣了一声,离开了。
寝殿
“王翦?”嬴政在脑中搜索了一番,“就是那个在对外作战中不断立功的,我记起来了,现在他还在虎贲军中任职呢。”
“他就是当初救了我、拂儿和落樱的人。”
“是他呀,那也是你要他投军的吧?
“那是,这么好的人才浪费了多可惜!”黎姜喝了口茶,理所当然地说着,“子政,你说这样好不好?然后若是我遇见了有才能的人,我就交给他一支蜂簪,要他凭这来找你。然后你就给他一个与他能力相当的职务要他办事,如何?”
“行!我都同意。”嬴政拦腰抱着黎姜说道,“对了,这些日子你去哪些地方做什么?”
“明天你就知道了。”黎姜很是神秘的笑道:在朝上我一直没话说,真是憋死我了。明天可要好好大展一番身手!
革新①
这些日子照例数月除了对赵前线偶有小小的摩擦以外大秦这段时间还是以屯聚粮草、积蓄力量为主。当朝堂上议论了半个时辰又解决了一些新的问题制定了一些新的政令,秦王赢政就要下令散朝时黎姜急忙出言道:“且慢,黎姜有话要讲!”
嬴政点了点头道,黎姜便说道:“黎姜今日来是想向大王和诸位大臣谈一谈近日来观阅我大秦兵造和军制后的感想其中应该有些东西可以对我秦国的统一大业有所帮助!”
“噢”闻听此言的赢政顿时提起了精神显然是大感兴趣“有何建议,快快说来!”
黎姜点了点头面向众臣道:“黎姜最先去了我大秦中央兵造,其中的一切都让黎姜深感钦佩,追思我大秦先人的奇巧妙思,钦佩我大秦律法的严格先进。但我觉得我大秦的兵器生产和管理法令还有些有待改制的地方!
第一、比如说以箭矢而言吧我大秦的三棱箭头虽然飞行平稳、杀伤力巨大但是却还不是最完美的兵器。我有两个改进意见一、在箭头上配备倒钩这样刺入人体以内可以造成伤者大量失血而且难以拔出医治;其二、在箭头上开凿一道血槽这样在箭矢射入人体后可以让伤者流血不止若抢救不及未伤及要害也可让其流血而死。
第二、就是长剑和矛、铍、戟等武器也可在尖刃处设置血槽以增强对敌军的杀伤性使其大量流血、增加敌方的救治难度。
第三、我在兵造现我大秦所有的兵器基本上都是一两个人从头到尾打造到底的虽然这样有利于出造后现质量问题的追溯性但是必然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产量较低毕竟能够完全精通一门工艺的一流工匠还是比较少的!但是如果我们将制造一件兵器分成几个部分来做呢?就拿箭矢来说吧将一支箭的制造分为三个部件:箭头、箭杆、箭羽每一个部件都由一群专门的人来做在各个部件都做好以后再由一群人统一组合成完整的箭矢成品!这样一来我大秦就根本不需要大量完全精通一整套工艺的一流匠师来造箭了只需要一群只精通箭矢一部分的一般工匠甚至稍经训练的普通人就可以完成造箭的重任!而且这样分类后工匠们由于长时间只做一个部件长久以往其制造技巧必然越加容易精熟、制造度也必然越加容易加快所以也会导致整个箭矢的生产度大大增加。这就相当于原本我大秦投入同样的财力和物力就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造出更多更好的箭矢来。黎姜将这种生产的方式称为:‘流水作业’。
以上三点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非常聪明敏感的嬴政立即察觉出了这些兵器改进方式和管理制度将对秦国的兵器生产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由得大喜:怪不得昨天她这么兴奋,在梦中都在笑。看向众人说道:“诸位爱卿,前两点兵器的改进方式颇有可取之处。尤其是最后一点叫什么‘流水作业’的管理形式更是对于大秦的兵器生产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啊!尉缭!”
国尉尉缭应声而出:“微臣在!”
“你掌管我秦国所有兵造你觉得此三点意见如何?”
尉缭看了看黎姜刚毅消瘦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双眉一展、钦佩地道:“大王,黎夫人此三点意见都极为可取尤其是最后一点如果不出微臣意料之外的话很可能导致我大秦的兵造制造产业生翻天覆地一般的巨大变化!”
嬴政大喜道:“好既然如此我便令你立即开始选择一两个兵造做为试点尝试一下扶苏的这三点建议如果确实可行的话迅报于寡人。然后再推行天下!”
“领命!”
嬴政的心情简直不能用喜悦来形容,又说道:“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黎姜点了点头道:“还有这是关于我秦**队的。黎姜请大王裁撤所有车兵军队,将节省下来的军费全部用于筹建大量骑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