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某人、不如某人呐。”
贾清在边上噗呲一下变笑开了:“两位姑姑。你们……”你们是来搞笑的吗?
可是他只顾着笑,却是连话都说不完整了。
贾玖和梁丽华忍不住咳嗽了一声,重新坐正了,方才道:“其实方才梁姑娘问的那些事儿,我已经与梁姐姐谈过了。其实也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你们心里有数便好。”
贾倩道:“姑姑,我听说,那日您打玉清山回来的路上遇见了端荣长公主的爱子。那日端荣长公主府上的簪花会也有些不对。姑姑,可是祖父与叔父在北面遇到难题了么?”
梁丽华这才慢悠悠地道:“今年的雪来得比往年早。贾将军父子只怕此刻还在路上呢。根据鲁静芝的说辞。还有历年案卷上的记录推测,这样的天气,他们能够带着军粮在年前赶到边关已经算好的了。至于边关,早在七月的时候。张将军就带了一批军饷背上。按理说,北面的夷狄既然知道了这批军饷,就应该南下劫掠才对。可实际上京中并没有接到报告。换而言之,要么他们采用了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将我大齐的百姓一地一地地杀光,否则,总是会有讯息传出来的。要么,那就是他们另有计划。很有可能在明年,边关会有一场大战。”
贾玖道:“那么梁姐姐,依你之见。我们大齐是否应该主动出击?”
梁丽华道:“如果我们主动出击,朝廷上就会有多种言辞。那个时候,将士们在前线拼命,朝廷却要在背后卡粮草,还有人上蹿下跳着要换将。换了你,你可愿意做这北伐的将领?要我说。不如等夷狄先出兵了,也攻打了几处城池了。朝廷也知道疼了,那个时候,我们再打。一来没了人掣肘,二来哀兵必胜。岂不比背腹受敌、三面受气来得强?”
贾玖道:“梁姐姐应该能够镇压那些声音吧?”
“我为何要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贾玖一滞,却是深深地看了梁丽华一眼。
他不相信这是梁丽华的真心话。因为只要是华夏儿女,只要这身体里面还有三分血性,就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被人屠戮,会这个样子,也只能是……
“董仲舒的谬论真的是害死人了!”
梁丽华道:“如果不是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以为天大地大老子最大、任性妄为又爱听马屁,你以为董仲舒能成功么?汉武帝也不过是背信弃义还有粉饰太平的小人罢了。”
“梁姐姐,那是万乘之君。”
梁丽华道:“那又如何?难道他做得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还逼迫史家为他延誉,太史公不愿意就施以宫刑!哼!”梁丽华晃了晃手里的扇子,道:“在这上面,你倒是比我更儒生一点。只是我忘了告诉你,什么三常五纲,在正经的儒学中,更讲究君敬则臣忠,而且君敬在前臣忠在后。”
一句话,董仲舒为了讨好汉武帝而歪曲了儒学正义,梁丽华讨厌着他呢。至于汉武帝,他也看不上。
贾玖道:“那么,不为那椅子上的人,就为了大齐的百姓,为了供我们吃我们穿的大齐人,姐姐可愿意拉拔妹妹一把?”
“嗯?”梁丽华看了看边上坐着的贾倩贾清两人,一挑眉。
贾玖道:“姐姐放心,我这两个侄女儿倒是无碍的。”
梁丽华微微点了点头,道:“把你的第二部计划说出来吧。”
救济京师的流民应该是第一步,梁丽华推测,这第一步是由道门负责,而这第二步才是由儒门指导。什么教导百姓,那根本就是旁枝末节。
关于这个午后,他们再琴房里面到底说了些什么,无论是梁丽华还是贾玖都没有说,就连贾倩和贾清都闭口不说。
但是有一点可以承认,那就是梁丽华跟贾玖的交情越发深了,
他们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共同体。
而紧接着的,便是贾玖的拜师礼。
虽然对道门中事不是很清楚,但是贾玖依旧对自己的拜师礼非常期待。
事实也是如此。
虽然说诸道子候补拜师都有一定的流程,不用那些枣子、肉干之类的俗礼,可是这敬茶还是要的。
在贾玖对着祖师爷的画像三跪九叩之后,这才向道魁敬了三杯茶,算是由道魁代师兄收下了这个弟子。当然,贾玖的课业也是由道魁负责,别号也是道魁取的:
江天一色彤云流。
道门中人在正式出家之前都有属于自己的别号,就好比独照松月慕青霜便是别号。一般来说,道号乃是正式场合中使用,还有师门尊长可以挂在嘴边,而大家日常用的,都是别号。
江天一色彤云流看似是描写朝阳下的江河映照着满天朝霞的炫丽景色,实际上却暗示了贾玖与道尊道魁之间的关系:贾玖继承的乃是道尊的武学,却是由道魁负责教导。这个别号也意味着他在道门中特殊位置:如果他不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在道门站稳脚跟,那么,他也只能跟朝霞一般转瞬即逝。因为作为《九阳天诀》目前唯一的传人,注定了要背负着道门对他的诸多期待。有了道魁的指点还不能出人头地,那么道门绝对会弃他如敝履。
拜师礼结束后,道魁将贾玖带到自己居所的荷塘边的亭子里,亭子里面已经摆上了一大一小两面琴。
不用多说,道魁要考校贾玖的功课。
琴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作假的,就是贾玖自己,也不可能兑换了时间在【高级修炼场】里面练上三四个月再出来。那样绝对会被人发现的。他能够做的也只能是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人前练习。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换来道魁的一声叹息。
练琴原来是为了修身养性,但是贾玖却把这件事情当成了一件功课。尤其是那琴音中的杀意,叫道魁想忽视都不行。
道魁原来就担心修炼了《九阳天诀》的贾玖会走火入魔,但是贾玖的琴,却让他多了几分担心。
道魁道:“这些日子你还在练武?”
贾玖道:“是。”虽然不是《九阳天诀》,但是《兵甲武经》也是武学,而且是适用于战争的武学,这杀性比《九阳天诀》更重。
道魁叹息一声,取过几本道经道:“从今日起,每日空余时间,一半练琴一半抄写经书。”说完就走了。
虽然道魁自己没有说,但是贾玖隐隐地觉得,只怕自己还是让道魁失望了。
清风涧外的梧桐树下,看着抱着道经、低着头走出来的贾玖,犀利哥燕翩跹道:“丫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的道心未稳也就罢了,为何琴音里面还多了儒音?”
贾玖猛地抬起了头:“这才是道魁对我失望的原因么?”
犀利哥摇摇头,道:“你跟儒家有接触?”
贾玖道:“给我启蒙的是宁国府的大伯爷,大伯爷跟我父亲交情好,又是进士出身,父亲可是求了好久才让大伯爷点头的。”(未完待续)
48知柳
ps:前文补了一段,约八百字。算是防盗了。
。
梁相夫人终究还是没能问出口。倒是午休的时候,梁丽华从贾玖的嘴巴里面挖出来了。
小孩子总是要午睡的,梁相夫人年纪大了,越发注意保养。每日到了中午的时候哪怕是睡不着也会合上眼睛眯一会儿,如此一来,基本上不用睡觉的贾玖跟梁丽华两个自然就只能往琴房打发时间了。
琴房里面挂着好几面琴,但是在第一时间吸引了贾玖的眼神的却是一面用一整块白玉雕成的白玉琴。贾玖也曾经见过纯白色的一整块的昆仑玉,但是却没有见过跟这面琴这样华丽得让人移不开眼的一整块的玉,就好像整个房间连同外面的庭院里面的光都集中到了这面琴上。
此时此刻,贾玖已经没有办法思考白玉能否实现声音的共振使音色更加优美这类问题,他的脑海里面只盘旋着一句话:
紫金箫,白玉琴,宫灯夜明昙华再盛,醉卧逍遥来。
看着呆呆傻傻的贾玖,梁丽华不过是微微一挑眉,便在上位坐下了,直到贾玖自己反应过来,他才慢悠悠地道:“如何?”
贾玖脱口而出:“既有白玉琴,可有紫金萧?”
梁丽华不说话,可是他的手里却真的多了一支异常华丽的萧。
贾玖身上的冷汗就下来了。
好像他说中了很了不得的东西。
果然。只听梁丽华道:“可要合奏一曲?”
贾玖立刻道:“我,我就会一支曲子,而且还不够熟练。只能将他从头到尾弹下来而已。若是合奏,那才是污了姐姐的琴呢。等我再练熟一点好了。”
梁丽华也不勉强。
贾玖这才有心情观察四周。这明显便是汉唐式的屋子,地板光亮如镜,若是低下头去,几乎可以看清自己的脸。跪坐在地上,如果礼仪不过关的话,这地上的影子就好看了。看见这样光亮如镜的地板。贾玖忍不住觉得古人使用跪伏礼是有道理的。至少能掩饰一下自己的失态,不用让别人在第一时间从自己的倒影里面发现端倪。
跟着在梁丽华的对面坐下。贾玖这才发现,梁丽华已经看了他好一会儿了。
而对方的眼神,贾玖打了一个寒颤,宛如冰雪!
贾玖僵硬了。果然,只听对方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知道紫金萧、知道白玉琴,还知道宫灯昙华,你到底是谁?”
贾玖连忙摆手:“那个,我就是在书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就记住了。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
梁丽华道:“在书上看到的?”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