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 河 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辰 河 潮-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泳醯没肷硎智逅媸省K鸥赵『蟮男惴ⅲ透先フ倚∏锏母绺缬诤8纭

  她到宣传部一打听,于海哥到省里去出差去了。她干脆走到组织部,组织部的赵副部长告诉她招考的有关政策和事项,并给了她一份招生简章,还特别提醒她报名时间,是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二日这五天时间。今天是六月二十五,只剩两天时间了,就开始报名了。

  芝兰十分激动,她拿着招生简章,折回寝室,已到开晚饭的时候。她从食堂里打了碗饭吃了,打算去找雯莉。

  雯莉住在新城新世纪花园小区。雯莉告诉她,她的住房是她当付县长的阿公老给她买的。雯莉的家里,芝兰虽然没有去过,但她知道世纪花园的大概位置。她拿着从山东带来几包糖果,就走出了学校。

  夏天的日子比较长,吃过晚饭,太阳却还挂在西边的山顶上,火红的夕阳余晖涂抹在城市西边的建筑群上。建筑群上的玻璃被夕阳一照,反射出血红血红的光亮,就如燃烧的火焰,而东边则是一片暗蓝清凉的阴影。已经进入夏至,天气炎热起来。尽管是傍晚,大街上的人们都已经穿着五颜六色的轻巧夏装。远远望去,满街就像流动着的一条艳丽的彩虹。

  芝兰走在街道上,不时有许多年轻人在回头张望。因为有事,芝兰只顾急着往前走,根本没工夫注意到身后的那些贪婪饥渴的眼光。芝兰一边走,一边想,招生简章和考试模拟试题到手后,怎么尽快地送到小秋哥的手上去呢?是自己送去,还是叫小秋哥来取好呢?她一时拿不定主意,却已来到世纪花园的门口。她走到电话亭给雯莉家里打了个电话,电话没人接。她就拨雯莉的手机。雯莉问是谁,芝兰告诉了她。雯莉高兴地说:“你回来了啦?”

  “回来啦。”

  “吃晚饭了吗?若没有吃,就过来吃吧,我在西陵宾馆里,有人请客。”

  “吃啦。”

  “那你现在在哪儿?”

  “在你家的大门口。”

  “我就来。”

第20章、女友(2)
芝兰站在那里。夜幕悄悄地降临了。大街上的灯火倏地亮了,一树树街灯,就像玉树琼花,在夜色里,放射着璀璨的光华。一条条街道如同一条条流淌着的美丽灯光的河流。街道两旁到处是千奇百怪的霓虹灯,竞赛似的在绚丽地闪烁着,使人眼花缭乱。芝兰望着五光十色高耸在夜空里的新世纪花园高大气派的楼群,心想,这里是当官的和富人的天下,我们普通职工和老百姓这一辈子只能望楼兴叹了。

  芝兰正在站在那里痴想,忽然,一辆马自达小轿车在芝兰身傍“呲”的一声停了下来。

  车门开了,雯莉从里面钻了出来,她穿着粉红的连衣裙,披散着卷曲的长发,脸蛋儿红扑扑的,耳裙上吊着一对明明晃晃白金耳环,低领的胸口上套着一条黄灿灿金项链,满身珠光宝气,显得十分妖冶华贵。她看到了芝兰, 一下子扑到他身边,随风飘来一股浓郁的香水气。雯莉一把抓住芝兰的手,嗔怪地说道:“你大老远跑到山东去,连招呼也不打声,害得我好找啊!走,到我屋里去。”

  芝兰边走边说:“唉,你莫讲了。我是替补队员,市里临时通知我,先去集训,后又赶到山东。走得好匆忙,根本来不及说。”

  雯莉的屋子在世纪花园的六栋三楼。他们走到屋里,芝兰惊呆了。屋子十分宽敞,大概有一百八十来个平米。装修得极其豪华。高档灯具和物饰不同凡响。芝兰惊叹道:“我的天啊,这简直是宫殿。”屋里开着空调,凉休休的。

  雯莉把芝兰摁在真皮进口沙发上,就从日本冰箱里拿出几听荔枝露和苹果露,放在茶几上,让芝兰选着喝。她又忙着切西瓜,用盘子端来放在芝兰的跟前,说:“这些东西都是别人孝敬我二公老的。他们吃不赢。这西瓜是海南产的,本地瓜还没上市,街上要买三块五六毛钱斤。我自己的钱根本吃不起。来,吃西瓜,搞块大的。天气热,解解渴。”雯莉拣了块大的递给芝兰。“这次去满载而归吧,露脸了,把国奖都捧回来了。祝贺你!”

  芝兰谦虚地说:“只得个二等奖,那有什么?我还没讲,你怎么知道啊?”

  雯莉说:“昨天,市电视台播放了新闻。你成了我们武源的电视新闻人物了,怎么会不知道呢?你为了我们市争了光。” 

  芝兰听了“啊”一声,心想不到这消息这样快。芝兰说:“你说你给我弄来套模拟试题?”

  “嗯。”雯莉徛起身走到卧室里,不一会儿,从里面拿出一个牛皮纸袋,神秘兮兮地说:“这是内部资料,你千万不要泄密。我老公讲是从市人事局弄来的。”

  芝兰接过资料袋,激动地说:“谢谢你和你的老公。”

  雯莉走近芝兰,怪怪地说:“是不是给你的乘龙快婿呀?老实交待。”

  芝兰本想把实话告诉她,但一转念,还是暂时不告诉她的好,于是说:“是给我的一个亲戚的。这头年谁愿意娶我这当孩子王的。”

  雯莉说:“你真的还没有啊?莫哄我了。那我就甘当红姻佬了。”

  芝兰笑着说:“好,到时按照乡俗,三斤肉,两壶酒,一双鞋,谢媒人。”

  雯莉箍着肚子,打着翻天哈哈,大笑起来,说:“我才不图你那礼生呢!”雯莉告诉芝兰,“我不久就要调市劳动人事局去了,到时我把我变换了手机号码再告诉你。”

  芝兰说:“祝你高升!”他们说会子闲话,芝兰就告辞了。

  她走到街道上,夜已经开始回凉了。动来一阵凉风,吹散着街道上的热气,略带热气的晚风拂在她的脸上,痒酥酥的,感到十分的惬意。

  第二天,芝兰写了封信,一早赶车站,托一个熟识的司机带给小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21章、特信
中午时分,小秋妈见小秋还没回来吃点心,她心里着急起来,便埋怨着说:“这个小秋,整日就迷在那果园和那网箱渔上,不知早晚,连点心也不顾吃了。芝兰托人带的信不知是什么事,急不急?若是急事儿,会不会误事儿呢?”她打算去给小秋送点心,顺便把信带去。

  小秋妈戴着细篾斗篷,穿着塑料凉鞋,朝小秋的果园走去。

  小秋的果园在桂花山上。桂花山地处蓝溪流向西北注入辰河的大拐弯处。桂花山西南北三面临水,东面背倚雄伟的雪峰余脉。一条名叫杨柳小溪从东南向西曲折流来,注入蓝溪河。在杨柳溪与蓝溪河交汇的出口处建有一座半圆形拱桥,通向桂花山。据碑文记载,拱桥始建于清末晚期,至今有近两百来年的历史。有民间传说,这座桥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西征时修建的。可惜石碑在*破四旧立四新时被毁掉了。

  小秋妈走过拱桥,到了果园。只见漫山遍野一片葱茏,茂盛的葡萄藤叶铺满了一垅垅的葡萄架。肥厚的叶子青郁郁地在阳光下闪着油绿亮光。葡萄架下,清幽凉爽,吊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绿宝石似的嫩葡萄。小秋妈今年还是头一次到这里,见到这结满果实的喜人景象,心里不禁暗暗感到一阵欣喜和快慰,原来一直老悬着对儿子果园的担心顿觉落了地。

  这个园子是小秋大专刚毕业,回村后搞起来的。起初,小秋的父母都不同意。小秋硬要犟着要搞,不然他就要出去打工,加上他哥于海也支持他,没法他的父母只得同意他。

  桂花山原来是片土地贫瘠的荒山。实行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后,这山上的二十来亩土地分给了义刚、盛兴、启南、小秋和米贵等十多户人家。小秋刚开始办的果园场是在自己三四亩荒地里和请人在石山上开垦出来的十多荒亩上栽种些金秋梨、葡萄、粉葛及套种些西瓜和香瓜。由于收益还可以,后来扩大经营,租用了义刚叔,盛兴、启南和米贵哥等十几户人家的土地。他们都表示不要租金,支持小秋搞试验;因为这些地,这些年来大多都放着荒,毛深草长。即使那几块好一点儿的地,也只种一届绿豆、黄豆和饭豆子,没什么收入。尽管他们不要租金,但小秋还是坚持要付给他们,说亲兄弟明算帐,并以每亩三十元的租金,与他们签订了为期十年的租赁种植合同。

  从前年开始,果园里的收入就大为可观。小秋想,一个年轻人,不能庸碌碌地虚度光阴,总要干番事业,不出去打工,就在农村搞种养殖业,发展生产。只要搞好了,同样有出路,有奔头。尽管曾经几次三番动摇过,但在芝兰和哥哥于海的劝说支持下,最终经过三思还是留了下来。小秋是个做事认真的人,一旦认准了的事情,不做便罢,要做就非要认真把它做好。既然留了下来,他决心把果园场办好。因此,他今年加大了投入,扩大了生产规模,还搞起了网箱养鱼。正月通过同学在农行给贷三十万块贷款,但结果不知什么原因,被卡去了二十万元。直到前不久,才听说是被刘光汉从中腰截到他煤窑上去了,气得小秋几天几夜饭也吃不好,觉也困不安。这几天,一有空,小秋不是守在果园里,就是呆在网箱养鱼的河边,要不就看书学习。

  小秋妈走到场部,已经中午过了,见儿子小秋正在屋子里看书,就心疼地责怪说:“你饭也不晓得吃了,不饿吗,书能准得饭啊?”

  小秋见是母亲来了,就连忙徛起来,说:“娘,这大热天,你窜来做什么?我忙完事,等会儿就会回来的。”

  小秋娘把饭篮放在桌上说:“事要忙,饭也要吃。不要把身子弄垮,弄垮身子是一辈子的事。芝兰托人带来了封信。不知讲吗事,急不急?我就送来了。”她从口袋里掏出信拿给小秋。

  小秋接过信,紧张地拆开一看,上面写着:

  小秋哥:

  好久不见啦,我心里老惦记着你。我刚从山东参赛回到学校。我的同学雯莉告诉我,今年公务员招考报名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