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南硬要小秋留下,但小秋坚持自己的意见。启南没法,只好留下。小秋和盛兴慢慢地从村委会的屋子后面游过去,小秋边游边小声地盛兴说:“到了那里,我们要借机行事,是小偷我们把他们抓起来。是来破坏账簿的,我们就弄清楚是什么人,暂且放过他们,然后再找他们算账。防止他们反咬一口。”
盛兴说;“我知道。”
他们准备从村委会后面院墙上翻进去。
第34章、临危不惧(4)
老院墙是大恶霸用青火砖砌的。*时修毛主席语录牌拆去了。现在的院墙是八十年代后期重建的。因为自八十年代后,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偷盗抢窃成风,防不胜防。为了保护村集体财产,才恢复重建了院墙。重建后的院墙是在原来基础上用河卵石和三合泥砌成,墙高齐人肩膊。
洪水已快埋墙顶了。
小秋和盛兴轻轻地翻过院墙,刚接近财务室后面窗子的时候,就听见里面的人说话声,一个广腔口说:“开什么锁啊?砸烂起算了。”
另一个嘶喉咙说:“刘老板说了,不要留下作案痕迹。免得被人抓住把本。若砸烂了,退水后会被人发现。急吗唦,等我来把锁打开。”
广腔口说:“快点啰,水都齐腰筒了。我们莫得了几块钱,丢了性命,那就值不得啦!”他们俩薅着水,到了财务室房屋里面。
广腔口问:“账簿怎么搞?”
嘶喉咙说:“等我把柜子打开看看,就把它丢到洪水里去,让龙王爷替他们去保管。”
小秋听了一惊,若打开柜子一看,那不就露馅了。他急中生智,拉着盛兴,做了个推墙的手势。盛兴会意后,他们俩迅速地游到院墙外,一齐用双手崭劲一推,院墙的墙脚早已被洪水浸泡软了,他们不费多大的力气就把它掀翻了,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倒在水里,溅起老高的水花。小秋和盛兴俩急忙躲开。
屋子里的两个人,被屋外面这突如其来巨响惊吓得踔了起来,广腔口心惊胆战地说:“外,外面有人!”
嘶喉咙也骇得双脚打滂,顾不得去开柜门了,一起扑到后面的窗口,对外观看。外面黑魆魆的,只有微弱的洪水波光在闪烁。广腔口打着电筒,朝四处照看,根本没看见什么人影。只见院墙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口,倒塌的院墙还在水里翻腾着水花,不断地向上冒着气泡。
嘶喉咙见没看见什么,低声对广腔口吼叫道:“到处照,照吗呀?人家会发现的。”
广腔口说:“这大水有吗人啰,鬼影都没有个!”
于是,他们两人转回身。嘶喉咙又去掏钥匙,他叫广腔口用电筒照着他去开柜门。
广腔口的电筒光在窗格棂上晃了晃,一下子惊叫起来:“蛇!蛇!哎呀,我的娘呀!”一条九道花毒蛇绞在窗棂格子上,他峩着三角形的鉻铁头,吐着血红的芯子。他们两见了吓得浑身一麻,酥软无力,起了满身的鸡皮子子。
广腔口说:“算了吧,莫弄了。要不会把性命丢在这里。我不搞了!”
嘶喉咙说:“那我们回去若么交差?不行!”
广腔口说:“不行你就一个人搞。”于是两人争执起来。争了半天,两人才互相作了让步。最后广腔口说:“那你要搞就快点。”
嘶喉咙说:“好,就把后面那扇壁板拷掉,把几个账簿柜子推出去,让洪水把它冲走,让那些人去查他老母亲个屄。”
广腔口拿着斧头,“砰,砰……”几下就把后面那扇壁板打开了。广腔口里咬着电筒,和嘶喉咙两人吆哧吆哧地把几个账簿柜子放倒,着劲推到屋外。两人慌忙逃出了村委会,爬上机帆船,发动机器,一溜烟地开走了。
洪水已经涨齐腰深了,还在一个劲儿地往上猛涨。
小秋和盛兴趴在院墙外,因隔得太远,始终没能认出人来。小秋听声音,觉得嘶喉咙有点儿像村里张会计,但又不完全像,因为张会计平时喉咙根本不嘶,这只能作为猜想而已。他们往回游,还没回到柑桔林。启南见机帆船开走了,就先把小船推出来了。启南问:“是谁?他们来搞吗?”
小秋说:“隔得太远认不出来。看来是刘光汉他们那伙的。”
盛兴说:“他们是来搞破坏,销毁账簿的。他们把几个装账簿的柜子都推到房子外面去了,想让洪水把它冲掉。”
启南说:“喜得我们抢先了一步。要不账簿就被他们毁灭了。看来刘光汉十分狡猾,而且问题严重。不然他怎么冒着这么大的洪水来销毁账簿呢?让他们去做黄粱美梦去吧!”他们三个人都无声地笑了,推着装得沉重的小船,往莲花寺游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4章、临危不惧(5)
义刚和小秋、启南、盛兴几人分手之后,就划着小船朝李晓明的家扒去。
李晓明的家在蓝溪村李家坪上。因蓝溪在这里从东到西绕了个大湾,再从西望北注入辰河。李家坪北临辰河,南靠蓝溪,东依雪峰余脉。这里地势相当复杂,溪河密布。
洪水翻坪以后,李家坪就四面都是水,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住在上面的人如同困兽,无处逃生。幸好辰河水翻坪以后,主洪道向北推移了两三千米,直到九角尖山的山脚下。李家坪就变成了一片广阔浩淼的洑水区。
义刚划着小船来到李家坪,在迷蒙的夜色下,他只隐隐约约地看见黑色的李晓明家冒在水面上。
原来,李家人劳累了一天,加上连续几天来的大雨,他们吃过晚饭,为了节省电费,就早早地睡下了。直到半夜远处传来紧急地敲锣声,李晓明的堂客高荷英才醒来。她立即爬起来,披上衣服,去开电灯,已经停电了。她趱到外面一看,“哎呀,我的天呀!”她不禁惊叫起来。周围已是一片茫茫泛滥的洪水,仅剩自己家这块高地了。她连忙折回到屋里,点上油灯,把一家老小叫起来,但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周围滔天的洪水封断了他们的去路,他们一家老小束手无策,只好大眼瞪小眼,互相呆呆地望着,痴痴地坐在堂屋里,听天由命。
荷英的公公李驼子和婆婆年岁都大了,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他们长年的劳累和磨难,尤其是儿子晓明被害入狱的重大打击,使他们本已脆弱不堪的身体,雪上加霜,成了个病壳壳。眼下,荷英就是这个残破的家顶梁柱了。她已三十来岁了,生育了两个孩子。她不仅要拖儿带女,服侍公公婆婆两位老人,而且还要成年累月地种五六口人的责任田和背负丈夫沉重的冤枉债务。在短短几年中,她原来如花似玉的容貌就被折磨成残花败柳了。尽管如此,但也掩藏不了她那漂亮的美人胚子。俗话说“美丽的女人是资本,也是灾难。”晓明的入狱除了他本人的梗直外,或多或少也与她的漂亮有关。
义刚急忙划小船朝李晓明家驶去,洪水刚淹进荷英的家。他的船一靠近荷英家门口,就听到屋里一片嘤嘤的哭泣声,见荷英的两个孩子坐在堂屋里的一张大方桌上。两位老人坐在竹凉床上。屋里点着豆大的煤油灯,枯黄的火苗一闪一闪的,放着微弱的光。堂屋门口放着一副油漆枋子。这是两位老人的唯一的一副寿器,是他们百年之后的安歇之所。枋子的盖子已经打开,他们准备把它作为为逃生之舟。寿器里摆放着他们家最值钱的一床缎面被子,这是荷英和晓明结婚时的陪嫁,里面还有孩子的几套衣服和一小袋粮食。
他们见了义刚划着小船来到门前,就像是见到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大菩萨,全家人激动得大哭。两位老人老泪纵横,用满是青筋老手,抹着泪,泣不成声了地说:“恩人哪,我们这世报不起,来世变牛变马也要报答你呀!”
义刚叫他们别这样说:“咱们都是当村当块儿的,远亲不如近邻。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俗话说‘洪水如猛兽’,水还在飞涨呢。唻,赶快上船吧!”。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34章、临危不惧(6)
两位老人怎么也不肯上船,他们说什么也硬要让两个孙子和媳妇先上,说:“我们老了,活够了,就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也无挂无碍了。孙子和媳妇他们还年轻,他们是我李家祖宗香火的希望,无论如何要先救他们。有朝一日,他们还要为他爹洗雪冤情呢!”
媳妇荷英被两位老人感动了,哭着说:“爹,娘。你们的心意我们做晚辈的领了。但你们要好好地活下去,不然,晓明若回来了,我无法向他交代。他走的时候一再嘱咐,要我好好地服侍你们,把两个孩子盘养成人。他说总有一日会见青天的。你们两位老人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也活不下去了。你们就先上船吧。莫再推让了,耽误时间。”公公婆婆还在推让。
说话间,洪水又涨上来半尺。
义刚见了催促说:“情况紧急,洪水无情,时间不容人哪!听我安排。为了安全,一船装不下,你们两位老人和孙子先上船。我看看吃水情况,若装得到,我们就一船去,若装不下,荷英就等下回。我回来接她。”他们只好听义刚的安排。小船只能装下他们祖孙四个人。义刚说:“荷英,你等会儿,我把他们送上岸马上就来。”
刚准备开船,公公从船上趖了下来,他硬要媳妇上船。
荷英无论如何不肯上,僵持在那里。荷英说:“我还有点事,捡拾晓明的一些重要东西,好带走。”公公不听。媳妇讲了恨话说公公若不先走,她就要投河了。公公没法,只得上了船。
义刚说:“荷英,你挑些要紧急用的东西,我回来后,好一同带走。我们走后,万一洪水涨得快,你就架梯上楼,我一定来接你。”说着就划着小船走了。公公婆婆用手护着两个孙子,船走了好远,他们还流着泪望着徛在屋外水里孤零零的媳妇。
义刚把他们一送到岸上,就折回身,拼命地往回赶。
这时洪峰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