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 河 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辰 河 潮-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儿的班子结构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我特意给你留了一个高材生。她叫刘娜,搞文艺的,专业对口。你有意见吗?”

  电话里王局长说:“感谢领导对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感谢还来不及,怎么能说有意见呢?我们热烈欢迎。叫她来报道就是了。”

  石舟放下电话,又给人事局打了个电话,他叫谢局长安排安置办的伊科长带一份大中专毕业生安置表,到他那儿来,然后给编委徐副主任打了个电话,叫他到办公室一下。

  不一会儿,人事局伊科长和编委徐副主任都来了。石舟给他们交待好事情。他们就拿出一份分配安排表,叫刘娜自己填好基本情况,然后他们拿着表格就去办理。前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把刘娜的工作手续办得熨是熨贴。徐副主任和伊科长把办好的安排通知单恭敬地送给石舟。石舟十分满意,说:“你们辛苦了。”他们说这是应该的,就告辞了。

  等他们走后,石舟拿着通知单,用市委的大信封装好,走到刘娜的身边,交给刘娜。他拍着刘娜的肩膀说:“明天,我派个人和你一起去报到。”

  刘娜看着眼前的一切梦幻般地想,不费吹灰之力,我就成了国家干部,而且还是市局的干部。她不由暗暗地惊叹黄晋金对他讲过话,权力的魔力有多么如此神奇和巨大啊。她用那双美丽的眼睛,怔怔地望着石舟,身子不由地靠近了他,激动地在他脸上亲热地狂吻了起来,表示对他衷心地感谢。

  当晚,石舟把刘娜带到西南宾馆美食城一家十分有的名餐馆里吃晚饭。回来后,他就把她安排在武源宾馆一号别墅里歇宿。当石舟要离开时,刘娜羞羞答答地留住了他。他们俩度过了一个令人*夺魄的狂欢之夜。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44章、造势(1)
县委宣传部这几天都忙翻了天。

  自黄晋金从石舟市长那儿回来后,就特别重视宣传工作,尤其是新闻报道。他几次把宣传部长肖云叫到他的办公室,要他把宣传西陵上省报头版头条,作为当前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不仅指示要宣传好西陵,而且主要是宣传西陵县委如何带领一班子人,面对特大洪灾,真抓实干,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的显著成绩。他特别强调宣传工作是我们党的喉舌,一定要弘扬主旋律,围绕大局服从服务县委中心工作。同时意味深长地说,还有半年县里三套班子就面临换届了,这也将是考验我们工作的关键时候,我们务必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其实黄晋金的用意是很明白的,他是想通过舆论宣传,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是借以肯定县委的政绩,为自己进入市委班子做舆论造势。同时对那些反对县委政府今年粮食过三亿和财政收入过一点五亿的人一个舆论打击。二是以县里三套班子换届调整人员的杀手锏相威胁。 

  肖云部长为此感到压力非常大。因为县级新闻报道,能上省日报普通版,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上头版头条。现在新闻报道的风气又不正,有偿新闻成为公开的潜规则。前几年,累死累活组稿,拉关系请客送礼,在省日报上才只得那么十来二十条。从建国起到改革开放这几十年,西陵县新闻宣传,从来没有上过省日报的头版头条,就连头版报眼都没见过。何况现在要头版头条?要上头版头条,这对西陵县来讲,是破天荒的事情,谈何容易啊!

  这几天,急得肖云部长吃不好,睡不稳,怎么办呢?即使难度再大,但这是县委书记交给的任务。黄晋金把它讲得那样水清明白,不管怎样总得完成,而且还不能打折扣。否则,他清楚地知道它的利害关系。黄晋金不是明明白白地说了,这是关系到县里年终班子换届。一叶知秋,这言下之意不仅关系到县里的班子的大调整,而且也关系到他个人的政治前途。

  指示如山倒。为了完成任务,他召开几次部务会议,除了抽出去到酉溪乡挂职担任党委书记的于海副部长没有参加外,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先组成个临时工作班子,成立省报头条工作领导小组,简称(省头组)。组长当然由部长担任,副组长由腾灿和陈远两位副部长担任,组员由部里两位新闻干事小艾小冯担任。

  根据县委书记黄晋金的指示,经过几轮讨论研究,初步确定确定了头条主题和篇幅。题目暂定为“大灾促大干,万众一心夺丰收”,副标题是“西陵县委真抓实干,经济粮食双飞跃”。篇幅为三到四千字。他们还商量稿子的框架结构,然后进行具体分工,由分管新闻的副部长腾灿主持起草和统稿。

  通过两个星期的紧张工作,初稿出来了。他们又召开了一次部务会,进行了一次集体修改,稿子终于成型。在部长肖云的带领下,他们带着西陵的土特产:茶油、板栗、葡萄、火炕鱼和金秋梨等,一车子拉到武源市报社。他们找到报社社长林森。林森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他们将来意做了详细汇报,并把样稿给了林森。林森粗略看过样稿后说,稿子还需要修改加工。他答应安排副总编辑高一鸣亲自把关,帮助他们。

  肖云因部里有事,就安排腾灿、小艾和小冯在西南宾馆开了房间,陪同高一鸣副总修改。腾灿负责安排搞好生活,经过一天一夜地紧张突击,终于定稿。主标题没改,只给副标题增添了两个字,他们将原来的“西陵县委真抓实干,经济粮食双飞跃”,改为“西陵县委真抓实干,喜获经济粮食双飞跃”。 。 想看书来

第44章、造势(2)
这条报道,第二天,赫然地套红地登载在武源日报的头版头条上。

  石舟一早到办公室,就拿起报纸。这已成为他们的政治生活习惯,因为大凡党政领导都十分关注当地当天的新闻,他们把当地的报纸当作他们的政治信息快餐,每早必读。他第一眼就看到了武源日报头版套红的新闻。他心里非常高兴,当即给黄晋金打了个电话,特意表扬了一番。

  黄晋金十分兴奋地对石舟说:“这成绩,应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特别应该归功于你老首长的领导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导。”

  当日武源日报在社会上和人们一见面,武源市和西陵县上下就纷纷议论开了。通州的县委书记梁超说:“黄晋金这小子背着唢呐坐飞机,牛皮都吹到天上去了。他的脸皮起码有半尺厚,唉,这党报怎么也变成媒婆的嘴,说得干鱼能跳水。西陵是个什么样子,我们还不知道吗?真是厚颜无耻!”尤其在西陵县上下就如开了锅的水,闹腾得纷纷扬扬。人们公开地说:“人无廉耻,百事可为。吹牛皮又不上税。”“跃进浮夸风又翻魂了,西陵被他搞成这个样子了,还在狂吹。真是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肖云拿到当日的武源日报的样报后,就去找黄晋金汇报。正好那天黄晋金在办公室里,他手里还拿着这份武源日报,沾沾自喜地不知反复看了多少遍。今天,他心情特别好,见肖云进来,忙叫他坐。肖云见黄晋金心情好,就向他汇报了去攻克省报头版头条的打算和经费问题,并把去省城所需经费的预算报告递给了他。

  黄晋金沉吟了一会儿,说:“目前县财政有点儿吃紧,这样吧,先给你两万。”

  肖云说:“黄书记,你也晓得,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等价交换。新闻宣传也不例外。俗话说‘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送少了,结果连个泡子也不鼓。两万块,这恐怕不够。因为送礼就要一两万块。名烟名酒贵厉了,一条烟就要六七百块,一瓶酒也要五六百。还有土特产,还要请他们吃饭,进娱乐室等。我们人员的车旅住宿等乱七八糟的开支,至少要三四万。”

  黄晋金说:“好吧,再加一万,先拿三万。到时若省报登载了,再奖励三万元。”说着,他就在报告上签了字,然后递给肖云。

  肖云从黄晋金那儿回来后,随即召开个部务会。商讨攻关事宜。下午他和腾灿以及年轻的办公室主任陈雁蓉带着西陵的土特产,先去拜访省日报住武源记者站的秦君主任,他们客套一番,就进入了主题。肖云说明来意后,请他帮助和指导。

  秦君欣然答应了他们,但他告诉了他们上省报头版头条的严峻情况。他说头版头条的位置很重要,版面控制得很严。县市的新闻要在那里发表难度很大。因为全省光县市就有一百三十多个,又还有几百个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家都要上头条,一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就是天天排满也登载不了,何况还有中央和省里的重大新闻,除非县市是特别有影响的重要新闻,但都必须经过报社老总亲笔签发意见,才能上报。

  当时肖云他们听了秦君主任的这番话,几人都傻了眼,心儿都凉了半截。但肖云还不死心,死磨硬缠地求秦君主任一定要给帮忙。说新闻宣传是一家,这次进军省头版头条,非你莫助。一是要请他牵线搭桥,争取版面,到时还要到省报去拜访感谢老总。二是请他帮助修改稿子。他们给了秦君主任留了一份样稿。

  秦君主任只好答应先给老总联系再说,他说他明天要到省报去开会,等他回来再定。当日他们在武源著名餐馆请秦君吃了晚饭,就打道回府了。

第44章、造势(3)
直到第二天晚上十二点钟,秦君给肖云打电话报告了好消息,说老总为支持西陵的工作,本来这个月的版面已经安排满了,同意腾出一版。秦君主任同时告诉他稿子要以他和宣传部的名义联合报道,但稿子现有水平和质量远没有达到省报要求。他要肖云他们认真把稿子再修改加工好,然后送给他看一下。若是稿子质量和水平达不到要求,省报到时也不会采用。

  肖云兴奋得一夜睡不着觉,他把消息连夜报告给县委书记黄晋金和部里的同志们。部里的同志们都很兴奋。

  第二天,他们就组织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