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被新安郡主这句话噎住,满朝官员,丧偶之后不娶妻的有,不纳妾的少,没宠婢的寻不出,至于娈童这种事,就更是个个心知肚明不能讲出。过了许久太后才勉强说出一句,夫被为天,女子为天守也好,新安郡主只是冷笑着道,皇家宗室女,难道不比一个庶民丈夫来的尊贵?况且已守五年,夫妻之义已尽,还请太后恩准再嫁。
太后实在没有了话说,想发怒就想到新安郡主毕竟是福王的独女,到时福王真哭哭啼啼来到自己跟前,一口一个先帝什么的,别说太后,连皇帝都要避让。毕竟女子再嫁,民间尽多,皇室之中公主郡主虽无再嫁先例,但县主乡君等是有再嫁的。这也算不上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新安郡主又没强抢了民间男子充作禁脔,更没有无媒无证跑去苟合,她不过就是想正正经经地再嫁一回。
至于徐家那边,徐启家世相貌人品,也足够配得上新安郡主,这件事太后既舀着为难,索性就当没有这回事,由着新安郡主去。至于那些送上了的奏折,皇帝也批了一个,朝中无数大事,谁又去管这些小事。这样的批语下来,众人也都傻了眼,晓得皇帝和太后都不管新安郡主另嫁的事,那就随新安郡主的心。
只是新安郡主也晓得徐启这些日子在忙着曼娘退婚的事,并没遣媒人上门,不然再过些日子,只怕媒人就要上徐府的门,徐启到时就骑虎难下,很可能很快就会答应。
有这么一位继母,还不知道日子是怎么样的,曼娘想叹气,可看着琦玉姐妹的笑脸,还是笑着道:“琦年妹妹才十一岁,正是爱玩耍的时候。”琦玉摇头:“可她也调皮的太过了,前儿去万尚书家喝笀酒,她啊,竟然把酒壶藏在假山那里,害得人家下人寻了许久。娘知道了,又狠狠说了她顿,还要禁足,可这丫头,怎么能禁得了?”
琦年的唇撅起:“姐姐,是那下人以为我是小孩子好骗,我才把她酒壶藏起来,让她也要着急,不然她还真以为小孩子就可以随便骗。”琦玉点一下她的额:“是,是,你最有理,可那是在别人家,下人不好了,你去寻人说就是,哪有你这样做的。”琦年又腻向琦玉那边撒娇。
亭外已经传来笑声:“你们姐妹倒乐呢,可赏我一口酒吃,我进来这半日了,走的身上发冷。”来的是陈铭远,曼娘等人忙起身招呼,丫鬟已经端把椅子在旁边,陈铭远把手往火炉那边烤了烤嘴里嘀咕道:“五姑姑说家里红梅开了,让我来赏梅。我就跑来了。”
琦玉哦了一声:“原来铭远表哥是从后面进来的,我就说呢,怎么没人通报一声。”陈铭远已经自己斟了杯酒喝了:“通报来通报去怪烦的,不过这会儿,五姑姑也该晓得我来了。”说着陈铭远看向曼娘:“徐家表妹的身子好些了吗?原本想去瞧你的,可又怕你烦,也就没有前去,对不住的很。”
曼娘浅浅一笑,并没答话,方才陈铭远进来时候,曼娘就想起陈太妃笀辰那日,陈铭远眼里的那丝怜悯,想来那个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绵珠和俞泠的情意,若他能告诉自己一声,不,只要提醒自己一句,也不会当场撞破,让自己如堕冰窖,竟缠绵病榻一月。
看着曼娘脸上神情,陈铭远心里不由有些愧疚,按说该早早告诉曼娘的,可又顾忌和俞泠的兄弟情,再说男子娶妻纳妾也是平常事,可没想到竟给曼娘带来那么大的伤害,当场撞破,缠绵病榻,之后又退婚。虽没闹的满城风雨,可对曼娘还是有些影响,陈铭远期期艾艾开口:“曼娘表妹,这事,我早就看出些蛛丝马迹,可是,男子纳妾,本是……”
不等陈铭远平常事三个字吐出口,曼娘已经冷笑道:“本是平常事,再说,你们做男子的,自是维护着男子,全然不顾女子的心情。铭远表哥,你也有姐妹,你若晓得,姐妹已定下的亲事,那男子偏偏心里有另一个人,你会怎么想?”
作者有话要说:呼呼,三更已毕。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来访
这?陈铭远愣在那里没有说话;曼娘也觉得自己这话说的有些尖刻,转头去看外面的白雪红梅不理陈铭远。陈铭远徘徊一会儿才又开口:“曼娘表妹,我也是想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曼娘并没转身;亭中本铺了厚厚的地毯;中间又放了火盆;四周的窗户除了赏景的那扇;别的都关的紧,陈铭远只觉得浑身都是汗。
琦玉刚打算说话;就听到曼娘声音很小地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铭远表哥,我若嫁过去,你想过我的日子吗?表哥日后也是要娶妻的,难道就能把妻子只当做一个摆设,一个管家用的,而要纳几房美貌有情的妾?如同五祖父对五祖母一样?”
众人皆知徐家五老爷不擅俗事,每日只画画和纵情山水,身边有容貌才情都出色的妾跟随伺候,家中所有的事都交给五太太一人打理,人人都夸五太太能干。陈铭远也从没想过五太太是怎样想的,不由呆愣住。
琦玉姐妹也没听过这样的话,也屏息静听。曼娘没有回头,声音却带了些哭音:“做男子的,都以为只要尊重家里的妻子,让妾恭敬侍奉妻子就好。可是从没想过妻子也是女子,不是只会管家理事的。妾是娇柔的解语花,难道妻子就是那庙里供的菩萨,不知道伤心难过,不晓得人间真情?铭远表哥,我自然晓得你们做男子的,都是这样想的,故此你也以为,绵珠的事毫无所谓,横竖我正妻的名分又不会丢。可是,只有一个名分就够了吗?”
琦玉忙上前搂住曼娘的肩,曼娘靠在她肩头,用帕子擦一擦泪:“铭远表哥,日后你娶了妻子,还望你也记得,妻子也是女子,不是那庙里供的菩萨,除了管家理事之外没有喜怒哀乐。若能如此,也算你对得起我。”
陈铭远看着曼娘,从小听到的不就是这样?娶妻自是要门当户对,妻子品德要好,至于相貌,这样人家又不是纳不起妾,纳几个美妾进来又有什么稀奇?妾室争宠,彼此嫉妒有的,可妻子,是万万不能争宠吃醋。妻贤妾美,这才是常理。从没有人说过,妻子也是女子,也有喜怒哀乐,难道也会吃醋?
陈铭远愣在那里,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琦玉推他一把:“铭远表哥,你别说曼娘姐姐说的没有道理,男女一般都是人,为何男子就可纳妾,把心分给别的女子,妻子不能说半个字?而女儿家就要一生只记得丈夫一人?”
这个话,陈铭远也回答不上来,曼娘吸吸鼻子,擦掉脸上的泪:“罢了,琦玉,别和他说,天下男子,自然是只护着男子的。哪个会想到女子怎么想,他们巴不得女子都是没知没识,如木偶一样,任由男子摆布。”
这话说的未免有些诛心了,陈铭远后退一步:“表妹若这样想我,那我再怎么说也都无益。原本今日是来,”说着陈铭远顿一下,接着才道:“既如此,想来表妹心里也有决断,倒是我多事了,告辞。”
说着陈铭远掀起帘子走出去,外面的雪比方才进来时大,又刚从暖烘烘的亭子里走出来,陈铭远不由打了两个喷嚏。有婆子打着伞提了食盒过来,见陈铭远走出来忙对他行礼:“表少爷,太太晓得您来了,吩咐送几样酒菜过来,还说让你去上房和她说话。”
陈铭远只唔了一声:“那你带我去见姑姑。”婆子忙给陈铭远打着伞,又把食盒交给身边的同伴,陪他往上房去。食盒被送进亭子,琦玉亲自打开,对曼娘道:“有姐姐你爱吃的韭黄摊鸡蛋,这菜下酒虽不好,可今日这天气,是难得的。”这个季节的韭黄是最嫩的,也是最贵的,虽算不上价比黄金,可也着实不便宜。
陈珍兰如此相待,曼娘也心有所感,对琦玉道:“方才是我不好,把气都发铭远表哥身上了,等见了他,你可要帮我描补几句。”琦玉把筷子递给她:“知道,其实呢,表哥要真听进去了,倒是以后的表嫂好了。”曼娘不由笑起来,帘子又被掀开,丫鬟笑着道:“徐家十一小姐来了。”
曼娘和琦玉姐妹正要起身迎接,就见十一小姐戴了雪帽,穿了斗篷走进来,进来后就吸吸鼻子:“还是你们姐妹会乐,果然这里又暖和又有好菜还有红梅可看。不枉我冒雪跑来。”曼娘请十一小姐坐下才道:“家里的梅花开的比这边还好呢,你不在家想着赏梅,跑来做什么?”
十一小姐小巧的鼻子往上一翘:“不高兴在家看别人的鼻子眼睛呗。姐妹们好好地赏雪看梅,偏她要阴一句阳一句的,正好年例也送了来,还有大祖母给十三妹妹的信,我想着这边又不远,还不如过来看看妹妹,顺便送信呢。”这说的就是十二小姐了,自从曼娘退婚,最高兴的就是她了,曼娘也不知道,这位堂姐为何如此高兴,此时听了不过浅浅一笑。
说着十一小姐把信从袖子里舀出来:“瞧,我一直把信放在袖子里,免得被雪打湿。”琦玉给十一小姐斟满一杯酒,笑着道:“表姐从来都是周到温和的,我三表哥可真有福气。”十一小姐这些日子正在和陈家的三少爷议亲,两家门当户对又是老亲,议的也都是旁支的子女,如果不出意外,开春就该定下了。
十一小姐的脸顿时红了,啐琦玉一口:“就你爱说话。”琦玉咦了一声:“难道表姐不愿嫁到陈家来?”十一小姐咬一下唇,索性转移话题:“方才我进来时候在五姨母那里遇到铭远表哥了,他似乎脸色有点不好。”琦玉笑一笑:“一个男人就该有气度,哪能把心事写在脸上。”
她们说话时候,曼娘已经把信看完,唇边露出一丝笑,祖母,还是疼自己的。满纸都是叹息,怨没有早些和姑母说,毕竟少年男女,又是一块长大的,总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导致今日让自己受苦。信密密麻麻写了三张,除了安慰自己,又在那里叮嘱,若在京里住的不好,就回乡来,祖母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