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魔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魔传说-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苗的议事殿却同普通民宅外观没有任何两样, 一圈竹栅栏简简单单地围成了这座宫殿的宫墙。 我们便被唐钰告知在栏外立候, 这与汉人精雕细琢的待客礼数却不可同日而语。 两位白苗卫兵知道我们是唐钰将军的客人, 对待我们神态也恭敬有加, 仿佛对于让我们站着干等颇不好意思。

唐钰风风火火地从楼上议事殿走了下来。

“阿奴少主有请,” 他有些兴奋地说,“今天碰巧圣姑长老也在, 大家正可好好商议一下。”

我们跟随唐钰上殿, 我依稀忆起圣姑在十二年前便是白苗部落的元老。 父亲和巫后娘娘都提起过圣姑曾经是大理的祭司, 在白苗部落中享有极崇高的威信, 想不到居然会在今天见到她。 在殿上我见到的是一个貌不惊人的老妪, 自然我不会以貌取人地轻视于她。 见过阿奴少主之后, 我还是以对待一个长辈应有的礼数向她鞠躬。

经过唐钰简短的介绍, 我们是立刻切入正题了。 我很欣赏苗疆直截了当不讲客套的行事方式, 在同阁罗凤打交道的时候我便已经充分感觉到开门见山能够带来的极高效率。 

我简单地陈述了军情和我来到苗疆一路的经历, 只是瞒下了泸州盗贼公会和阁罗凤的事情, 一并告诉了这两位唐钰口中的大理主事者。 阿奴听我说完, 脸色大变。

“圣姑婆婆, 您看这个。。。。。。” 她求恳地问道。 我将眼光投向圣姑, 才发现她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

“方才听唐将军说, 少侠是姓杨, 黑苗人士?” 她郑重地问道。

我点点头, 依稀明白她猜到了什么。

“那么, 杨教主。。。。。。”

“便是家父了。”我肯定地回答道。 我感觉得到阿奴和唐钰眼神中流露出的惊讶, 我也知道如此透露自己的身份可能会引致多大的怀疑和敌意, 但是我知道对此我绝不会隐瞒。 一方面, 我一直认定将要并肩作战的朋友之间不应该有任何尔虞我诈; 更重要的是, 我根本不会拿我引以为豪的姓氏儿戏视之。 想到这一层, 我心下也感到一丝迷惘: 我深知此行返回苗疆原本是为了探听南诏水灾的究竟及找寻父亲的下落。 然而出于当前的形势, 我却不得不强行按捺住这两桩始终重压在我心头的心事, 卷入一场未曾预见的战争中去。

圣姑释然道:“这就是了, 我一直听说拜月教杨教主和石长老有两位出色的子嗣在外师从高人, 十多年不曾返回苗疆, 不想在此有幸得见。”

我心头一动, 不想石长老的独生子后来也离开了苗疆。 总的来说我和石长老之子打照面的机会也不是很多, 他和我年龄相仿, 不过当时年仅十三四岁便在拜月教中崭露头角, 很早便跟随石长老在拜月教大小事务中出谋划策, 与我当时浑浑噩噩殊不可同日而语。

“圣姑所言不假,” 我点头道,“我确实十二年未曾返回南诏, 不想现下物事人非, 不但家父音信杳然, 想找寻一个故人也不可能。 眼下苗疆急切有难, 剑南大军一旦踏入, 玉石俱焚, 无可挽救。 因此愿相助力挽狂澜, 故特来求见。”

阿奴问道:“圣姑婆婆, 如果汉人当真要进犯大理, 那么就必须马上让娘和盖姐带领人马回来。 只是她们会不会相信?”

圣姑沉吟了片刻, 歉然对我说:“实话不瞒杨少侠,  盖罗娇将军对黑苗成见极深, 族长又对盖罗娇将军言听计从。 再说她们都是极有主见, 不太为他人的意见左右之人, 恐怕让她们弃守盐城返师大理都不容易。 今日若不是族长和盖将军领兵在外, 杨少侠想上殿都不可能。”

“是因为巫后娘娘的缘故吗?” 我问道, 我突然想起了父亲给我的信笺, 明确提到了女娲大神当年在涿鹿神战中同现今的苗族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我听闻巫后娘娘是女娲族的后裔, 这可当真?!”

圣姑黯然点头:“巫后娘娘已经仙逝了。”

我听得心头大震, 依稀已经感觉到黑白苗之间如此深仇大恨的由来。

圣姑和阿奴脸上皆已有泪意, 我也感到心头窒闷, 仿佛被压巨石。

“那么南诏的水灾?”我问道, 却已经不敢听圣姑的答案。 圣姑长叹道:“天道轮回, 报应不爽, 只是苦了上百万黑苗无辜百姓, 才脱了十年大旱之苦, 却又遭此飞来横祸。”

我想再多追问几句, 却还是忍了下来。 今日上殿是为共商拒敌大计, 而目前话题已经被我扯远了。

“南诏那边的事情只能先行放下,” 我决然道,“现在只怕让白苗向大理集结兵力抵抗即将到来的兵灾是唯一的生路。 唐军最快一个月, 最迟三个月一定会兵临城下, 我算过路程, 从信使派出到族长回师就要耗去半个多月, 也就是说最快的话我们也只有十来天时间布防。 时不我待, 如果族长和盖将军不能马上回大理的话, 我看就永远不用回来了。”

这番话虽然说得重了些, 却句句属实, 我其实应该庆幸族长和盖罗娇此刻居然不在大理城中。 虽然她们回师尚须时日, 但是毕竟令我有机会在白苗族的决策者面前传达如此紧要的军情。 如果她们此刻便在此地, 则应圣姑所言, 我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开口。 阿奴道:“无论杨教主过去对我们白苗做过什么, 我终究很感谢你, 也愿意相信你。 我立刻会写信给娘, 如果一切真的像你所说, 你便是我们白苗族的救命恩人。”

我苦笑, 虽然眼前这位阿奴少主能够相信我, 但是她言辞中却同样已将黑白苗分了彼此。 忆起当年南诏建国之时, 开国大诏中明确宣称过黑白苗荣辱与共, 共延南诏基业…………现在, 两个民族之间却哪还有这种手足兄弟一般的情谊?!

阿奴在大理城内的馆驿为我们安排了住处, 不过此刻我的心却早已飞到了南诏。 阁罗凤和圣姑的话, 连同一路上的道听途说, 令我一刻也不能安稳地留在大理城中。 如果从大理城出发走下关道去太和府的话, 大约有两天路程。 考虑到稍为缓和的战局, 我们次日便辞别唐钰向下关进发。 最令我吃惊的便是洱海竟然会被完全封锁…………在我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下关道与寻常苗疆道路相同, 都是崎岖的山道。 只是在南诏建国之后, 父亲大力开发太和府的周边防御工事之时, 在太和府周近设置上下两关。 下关道是太和府距离大理最近的一条通道, 也稍为好走, 只是在道中有足以依险而守的关隘。 我们既然是探访前往南诏的通道, 自然选择走此正道。

途中在野外露宿了一宿, 第二天近午时我们已经能够远远地看见下关城雄伟的城墙。 也就在此时, 霍维和我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笼罩在下关城视野前红蒙蒙的光环…………凭借深厚的法术修养, 我们很容易看出这并非寻常的自然现象。

“如果我猜得没错, 他们提到的封锁洱海通道的便是这道光环了。”我不无担心地对霍维说, “去看看吧。”

随着下关城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接近, 那圈红色的光环仿佛一直同我们保持距离。 我们感觉到的却是足下仿佛灌了铅一般沉重, 最后甚至一步也无法迈出。

我试探地放出一道闪电, 却好似泥牛入海一般地融入光环之中。 弥漫的红色还是横亘在我们面前。

“力盾!”我骇然道。

诚如我知晓的力盾的原理, 这诚然是巧夺天工的防御大法。 利用特定距离内斥力恒大于引力的自然规律, 在周身扩展这一距离, 挡下任何自然力和机械力。 但是我也知道这是非常耗费功力的一种招式, 不到面临大敌, 我几乎不会施展。 即使如此, 我全力施展力盾的效果也只是周身一丈左右内的距离。 而从下关城到太和府的距离, 这道力盾的半径恐怕超过了二十里!

我想起阁罗凤说过的, 在南诏出现一股神秘的强大势力…………如果当真如此, 那么施展力盾之人功力相比我超出万倍有余! 这是令我最吃惊的。

霍维点了点头, 他看出我担心所为何事。

“这是火系力盾,”他有经验地说道,“应该称火盾才对, 令尊是不是有这样的功力可以撑起这么庞大的力盾?”

我摇摇头:“如果这道力盾当真是人为构建, 那么此人的功力远胜于父亲。” 我听明白霍维的意思。 力盾虽然是以力场为精髓, 但是支持力盾的却到底是水, 火, 气, 土等自然元素燃烧施放的能量。 我师从阿斯托长老, 所学以气系为主, 因此我的力盾呈现天蓝色的空气力场, 主要以闪电支持能量, 在冈仁波齐这种类型的力盾被称为引力磁场或者气盾。

霍维道:“根据我的判断, 另一种可能性便是这一力盾是由许多人一同施放。 我虽然不曾听说过会有多个人的能量可以累加构建力盾的先例, 但是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能性。”

霍维的建议却有一定道理, 我道:“既然如此你能不能用火系扫描一下, 看看洱海一带擅长火系法术的敌人分布情况。”

霍维道:“试试看吧, 不过我不能确定观天术对此的效果如何, 因为多半能量都会被力盾屏蔽掉。”

说着, 他取出沙盘, 席地而坐。 祭起法术之后, 沙盘上笼罩着一层薄雾。 我已经多次见他施展观天术, 虽然自己对此还是个门外汉, 但终究已经能够熟练地在沙盘上读出信息。 这次沙盘上标志洱海的一带果然一点动静也没有。 我不禁有些沮丧, 但是霍维却安慰道:“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原本我们判断令尊凶多吉少, 但是由此看来, 令尊可能尚在人世, 只是能量被这道力盾屏蔽而已。”

说句实话, 霍维的安慰之词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乐观。 我正在沉思在力盾中央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敌人, 霍维已经轻轻地发出一声惊呼。 我顺着他的眼光看去, 也立时惊呆了。

原来根据沙盘上指示, 剑南竟有一支军队已经临近玉蟾山区, 看这样的行军路线是要直突神木林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