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的看着夫人幽幽的说到。“我们忍了这么多年,您以为我们等得是什么!桐哥儿的前程还是念姐儿的婆家,您只有这两种选择。”
“大哥说的对,我们几个做哥哥的,以前没本事为她出口气,如今出息了,您以为您还能逍遥几时!女儿还是儿子您自己定,即使您搬出父亲来也是这句话!”川哥儿多年从军,做事从来不爱拖泥带水,直接了当的说了出来,不再让夫人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夫人看三人连卫安都不惧怕了,委顿在了椅子上。
“侯爷,您可要为我做主啊侯爷。”夫人对卫安哭诉着。
“父亲放心,前段时间我可打听到,露儿表姐生下了一个男孩儿,以后算是有靠了,父亲还年轻,总会有让陛下满意的嫡子出生的。”团哥儿不怕夫人用卫安来压自己,直接点出了另一种保全定国公府荣誉的方法。夫人听了团哥儿的意图后彻底慌张了起来,确实是这样,如果这时都不能求得陛下的同意,那以后更不会有同意的希望了,那卫安为了定国公府的荣誉只能休妻另娶,生下新的嫡子袭爵,那桐哥儿就算不被继母弄死,也会是这世上的笑话,更不容易在这世上立足,仁杞的儿子们不满意这次的结果也肯定不会日后让他们母子三人好过。
“好好好,真有你们的。”夫人镇定下来,“三天后我自会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你们,你们放心。”
“如此最好,念姐儿、桐哥儿你们都听全了吧。”岳哥儿满意的点头,对着门外说着,这时门外躲着偷听的念姐儿和桐哥儿现身了。“不要怪做哥哥们的绝情,常言道‘自作孽,不可活’。不过我也很好奇,到底在夫人心中你们谁更重要,三日后我们拭目以待吧。”夫人看到两个孩子,更加无奈了,连最后的挽救都没有了,自己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对姐弟的情分算是尽了。
“你们要恨尽管来,不论重复多少次,妹妹冤死的仇,我们是一定会报的。”团哥儿看着两个嫡子,坚定的说出自己的决定,就带着两个亲生弟弟离开了。
“侯爷,钟语嫁给您最幸福的日子就是最开始的两年,还请侯爷记住了。”钟语看着三人走远消失在视线内,在堂屋看着卫安说到,卫安沉默片刻点点头就带着两个嫡子离开了,没有多说,这时候自己说再多也是无用,夫人的心渐渐冷了下来,彻底绝望了。
第三天一早卫家传出消息,夫人因为病重离世,同日下午从登州老家传回消息,水墨和丹青考中了秀才,一时间定国公府红白喜事撞到了一处,陛下因国舅爷求情,怜惜桐哥儿失了母亲,下恩旨立桐哥儿为世子,让桐哥儿在夫人头七的时候册立,以慰夫人的在天之灵。在夫人去世第八日,桐哥儿和念姐儿带着夫人的灵位回老家守孝了,仁杞在夫人起灵之日住进了团哥儿的府上,算是表明分出去跟儿子们住了,水墨和丹青也在夫人起灵之日回了江南继续读书,仁杞和卫安的情分因为夫人的死也算是走到了尽头。
不知不觉仁杞在团哥儿府上住了有半个月了,白日空闲时帮王氏带着长子旺哥儿,或者婆媳孙三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咦?这梅子这么酸你怎么吃了这么多?”仁杞尝了口王氏吃的梅子说到。
“是吗?儿媳不觉得啊。”王氏吃惊的说到。
“白芷呢,你不是当年在李嬷嬷手上学了些本事吗,来把把脉。”仁杞叫来白芷。
“夫人,您已经有了近三个月的生孕了。”白芷仔细把了两回脉象说到。
“可是,可是前不久我的小日子才结束啊。”王氏吃惊的说到,“还有三四天呢。”
“每个胎像都不同,不过你也是有福,丧事这么累人的事情也熬过来了,可见这胎也是有福气的孩子,品性不差。”仁杞笑着说道,“旺哥儿一直羡慕别人有弟弟妹妹,这次好了不用担心了。”仁杞抱起一旁的旺哥儿说道。
“孙儿会像爹爹那样,做个好大哥,不会比山儿弟弟和水儿弟弟差的。”旺哥儿高兴的保证到。山哥儿和水哥儿是川哥儿和岳哥儿的长子,孙氏和周氏先后给他们两个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四个哥儿还都跟父亲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得,站成一排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个娘生的,可有趣了。(请原谅作者是个轻度脸盲人,所以想着这个场景就觉得很喜感。)
“娘前几天还说要去乡下庄子上住,这下可走不了了吧,您得帮我带带旺哥儿,儿媳可真没精力照顾他,他调皮着呢。”王氏撒着娇说到。
“团哥儿小时候也调皮的很,不过那时候我们日子不好过,加上很快又有了弟弟,他啊一下子就成熟稳重了起来,看得我既欣慰又心疼。”仁杞想着团哥儿小时候感慨道。
“也是母亲教的好,如今相公才会年轻有为。”王氏安慰着自己的婆婆。
“以前啊,是我的功劳多些,这成亲成家了,就是你的功劳多些啦,孩子们是他的动力,你给他安好内宅让他放心,也不容易。”仁杞笑着刮奖着王氏,“你不要心中有压力,孩子咱们慢慢生,每个孩子都教导好才是真的好,我不在乎有几个孙子几个孙女。”
“遇着母亲真是儿媳这辈子最大的福气了。”王氏听了仁杞的话非常感动,虽然自己刚入府就一举得男,可是这么多年团哥儿的官位是慢慢上升,也有人打起了庶子的主意,仁杞和团哥儿硬是推脱了出去,硬是等到旺哥儿四岁自己再怀上。
第73章 尾声(一)
第七十三章尾声(一)
自从桐哥儿坐上了世子后,仁杞就搬去了团哥儿府上住着,对外的说法是带孙子。水墨和丹青考完了科举,回府帮着仁杞清理了东西,住了几天,也南下回书院继续读书了,寿姐儿在定国公府继续学习规矩。仁杞在新环境里的日子虽然很平静,可是并没有觉得很清闲,毕竟孩子还小,带起来要费不少事情。
“娘,您冷静点。”团哥儿这天修沐在家,三年不知不觉晃过了,水墨丹青都十六了,这次两人决定下场入仕了,仁杞在堂屋焦急的来回转圈。
“奶奶,旺哥儿看您都看的头晕了。”旺哥儿笑着拉着仁杞的手说道。
“哎,我不这么走动走动,就浑身不舒坦,心里也不舒坦。”仁杞苦笑着说到,“你以后旺哥儿去考了就明白了。”
“是是是,娘您现在着急也没用啊,最快也得明日才有结果啊。”团哥儿笑着给仁杞递了杯茶水。
“奶奶,弟弟又吃手指了。”仁杞为了表示每个人都是家里重要的一份子,即使只有一岁的禄哥儿也在大堂听着消息。旺哥儿看仁杞淡定不下来,机灵的转移了仁杞的视线,同时收到了团哥儿赞赏的眼光。
“唔——”仁杞快速轻柔的把禄哥儿的手拉出来,禄哥儿有些不乐意了,仁杞轻声哄了哄,用帕子擦去口水。
“王氏回娘家已经一整天了,你明日把她接回来。”仁杞看着禄哥儿,想起了王氏,对团哥儿说到。
“她母亲病了,可能不会这么快回来吧。”团哥儿愣了一会说到。
“那你这个姑爷也要去府上亲自问问王氏的想法,作为当家主母,你要重视她,更何况孩子们哪里能长时间离了亲娘。明天去问问,孩子就先不带去了,若是不会来,那就过两天带着孩子再一起去府上看看。”仁杞有些埋怨的说到。
“知道啦,您已经够看重每个儿媳啦,我们几兄弟也是夫妻恩爱,搞得我前两日出门,都被人询问起旺哥儿的婚事了。”团哥儿摸了摸鼻子苦笑的说到。
“你知道什么,生个孩子的痛苦你们男人哪里能体会的到。”仁杞边和团哥儿说这话,边把禄哥儿送往嘴边的手指拉开。
“娘,寿姐儿也十六了,父亲昨日跟我说,阿公开始写信去钟家要求定日子了。”团哥儿有些复杂的说到。
“定下来也好,反正钟鼎翰林院熬着资历,寿姐儿就算嫁了也暂时还住在京中,离不了眼前。”仁杞经过这些年,特别是夫人也走了以后,渐渐释怀了寿姐儿的婚事。
“您不回府给寿姐儿操办婚事吗?”团哥儿问着仁杞。
“操办婚事是当家主母的事情,轮不到我,到时候你摆脱工部尚书府的少夫人去是一样的,我等她嫁了人再去看她。”仁杞想了想说道。
“您是平妻,您去办没人会说什么的。”团哥儿不愿仁杞在寿姐儿出嫁前还见不上面说道。
“我不想呆在那个府里,感觉一进去就很压抑,在你这里舒坦惯了,过不来那种豪门权贵生活了。”仁杞自嘲的说到。
“奶奶,旺哥儿饿了。”旺哥儿看仁杞好像有些伤心,再次发话岔开话题,仁杞看着时辰,快到晚膳的时辰了,就张罗着晚饭了,可不能让孙子们饿着。
“不错嘛,有进步啊,会审时度势了。”团哥儿看仁杞离开没有踪影,夸着旺哥儿,顺便盯着禄哥儿不让他吃手指。
“那是,儿子可是您和奶奶一手教导出来的呢。”旺哥儿骄傲的扬了扬鼻子说到。
“过两日爹爹让你三叔给你雕个大鹰奖励你。”团哥儿笑着说道。
“儿子想自己学着雕。”旺哥儿很高兴有大鹰,也适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事情就不是我说了算了,得你三叔说了算,他是行家。”团哥儿笑着摸了摸头说道。
团哥儿带着两个儿子玩了会,仁杞就叫着开饭了,大家吃完聊了会天就各自休息了。
“娘,娘。”团哥儿才去上朝没多久,就急急忙忙的赶回了府中。
“什么事情这么慌张啊。”仁杞和王氏奇怪的看着团哥儿。
“钟家出事了,钟大人上个月去世了。”团哥儿喘了两口气说到。
“恩?这么凑巧?真的假的啊?”仁杞和王氏对看两眼说到。
“真的啊,刚刚钟鼎接到家书,申请回乡守孝呢。”团哥儿着急的说到。
“那不是要让寿姐儿等三年?”仁杞有些不高兴的说到,“而且你们阿公年纪也大了,三年变数太大了。”
“儿子询问过了,钟鼎一会会去定国公府,儿子换身衣裳,这就去阿公那里看看情况。”团哥儿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