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只是究竟要如何打,还需要三方会商一下,宋庆立刻派人去给两边送信,让他们迅速向中心处靠拢,又派人去请示孙伯平,让他给孙承宗去信,并请求调拨一些攻城器械来,总不能让他搭人梯攻城。
一个时辰左右,吴三桂亲自到了,山东那边派来的是老熟人田英,陕军则是个叫魏勇的高大汉子,吴三桂和田英都有交情,陕西人性格也直爽,因此宋庆也不卖关子,指了指前面的城墙道:“地方你们也看见了,我估计上头肯定让我们先打,毕竟城里就两万守军,大多还是包衣,我们要是发发狠,肯定能打下来,叫大家来的意思是商量打下来之后如何分赃。”
分赃这个词用的非常直白,三位军官嘴角一抽,却谁都没提出反对意见,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军收复之后,肯定是要洗一通的,还会抓出一些比较有钱的‘汉奸’典型来,当然现在还没有汉奸这个词,宋庆决定自己造出来,见众人都在等着他分说,当下也不客气,说道:“城里大概分四部分,我狗营、或者说是徐州卫去找那些真夷拿,那里打得最苦,但收获可能会多些,如果谁想要抢也可以,现在就说出来,那几百真夷归你们。”
真夷的战斗力谁都知道,几百号凑在一起,绝对不好对付,因此这方面没人提出不同意见,只是那魏勇舔舔嘴唇道:“那真夷的脑袋如何分配?”
宋庆早知道会有此节,立刻答道:“我的人打生打死,肯定是要占大头的,何况其余各部也都要分润,消息说有两三百人,我拿出三十个分给你们,想多要的话就拿钱来换,这没问题吧?”
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大家!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一百八十章 收复(三)
当宋庆说出分配方案的时候,其他三人都陷入了沉思。
真夷脑袋值钱,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而且有些时候不止是钱的问题,还能帮你升官,或者是挽救住岌岌可危的位置,总之在这个后金越来越强大,朝野上下虽然没当成第一大敌,却也开始逐渐重视的时代,真夷首级已经逐渐成为第一战功,也就是军队想要升官发财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没有人会不重视这件事情,也都希望自己可以获得更多利益。
不过宋庆的分配方式倒是也合理,两三百真夷真被困在城中,那肯定是要拼命的,到时候若是真围剿对方,弄不好得付出不小伤亡,这对于马上就要结束战争返回家乡的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没谁愿意承受这样的损失。
因此在考虑了一阵之后,所有人都同意了这个分配方式,如果需要人头的话,到时候花钱再找宋庆去买就是了。
见众人表示同意,宋庆继续说道:“下一个就是汉奸了,这个词是我发明出来的,就是汉人里的奸细,专门里通外国,给异族提供方面的,虽说这遵化是被人攻下来,里面肯定有不少人是不情愿的,不过规矩大家都懂,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些人我是不会去碰的,你们三家自己商量一下谁来。”
说完汉奸的事情,宋庆还意味深长的看了吴三桂一眼……
吴三桂当然不理解这一眼中隐含的无限含义,下意识认为这是宋庆这是顾及两人交情,在给他找便宜,先适应了一下这个新词,沉思一阵说道:“那我就要那些汉、汉奸吧。”
田英和魏勇还没表态,宋庆却立刻拍手称善,心道这是莫大的讽刺啊,你吴某人以后就是大明朝最大的汉奸,比洪承畴都不差的,如今却在进行清剿汉奸的活动,若是将来真把山海关开了,回想起今日种种来,也不知会是个什么心思。
所谓的汉奸们,无疑也是很大一块蛋糕,毕竟能够被选上搞合作的,都是一些有钱人,至不济也得是土财主,就跟后来鬼子进中原之后搞维持会一样,那都得是村长保长担任维持会会长的,一般人想干这个都没资格。
正因为如此,对付这些人肯定有得赚,哪怕不杀人全家,只要把这话说出来,对方肯定也会出血保命,无疑能够赚到不少,毕竟这是一座县城呢,哪怕也要给后面大军分润,但先入城的人肯定能占到不少便宜。
田英和魏勇不是不想争这个,可问题是吴三桂是关宁军的人,他出现在这里不是代表自己,也不是手下那个马队,而是代表整个辽镇,整个关宁军,作为九边之首,他们无论如何也是争不过人家的,更何况这是宋庆的提议,若是不同意,等于得罪了两家,而且是最强的两家,他们虽说都是些粗豪汉子,可毕竟在军队里混的时间太长了,片刻之间便想得通透。
半晌,田英点点头道:“既然这样的话,其余的仓库和那些包衣们,就归我们两家了!”
这个宋庆倒是没有什么意见,虽然仓库和包衣们身上的东西肯定不少,不过如今三家之中就数人家山东卫所和陕军人多,分配的多点也理所当然,再者说等会儿攻城的时候人家肯定也是主力,这便宜应该要给。
吴三桂显然也是这个心思,没怎么犹豫就点了头,田英和魏勇同时松了口气,毕竟关宁军势力太大,而宋庆名气太大,都不是他们两家能轻易得罪的,见这两人没有意见,立刻将此事敲定,回去准备攻城。
过不多时,攻城器械送上来了,同来的还有三部军马的后援部队,总共大约四万人左右,对付只有两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包衣的遵化城应该不成问题,战鼓隆隆作响之后,明军开始攻城了。
说起来攻城这种事情,明军应该是很擅长的,毕竟汉人在弓马方面不如那些游牧或者游猎民族,长处通常都在城墙上头,可如今却也未必尽然,明军这些年一直都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已经很少攻城了,通常都是在城墙上防御,这冷不丁把角色调换过来,还真是不太容易适应,至少最初阶段的攻击没多少亮点,因为四支部队同时参与,还出了不少岔子。
宋庆倒是没有什么不满,明军什么德行他再清楚不过了,哪怕是他的狗营,原本还能算是精锐,加入这么多新人之后,综合素质也只能算得上是合格的部队,指望他们不出错根本不现实,好在这次要打的敌人也并不顽强,倒是可以给他们一个很好地锻炼机会,让这些人快速成长起来,包括那些投降过来的土匪们,他其实也想挑选一部分带回徐州。
吴三桂等人都是居中老户了,对这些自然更加清楚,见第一轮攻城坑坑巴巴,心里也不着急,立刻将第二波人也派了上去,这次带上了云梯和攻城槌,还有不少拿着大盾的兵在前面遮挡箭矢和石块。
城上的后金兵准备明显不足,像滚油金汁之类的大杀器全都没有,只是靠着弓箭和石头来守城,防御程度比起京城时候差的太远,加上包衣们战斗意志本来也不太强,城下一排弓箭齐射,城头就要趴下一大片,而且根本没几个人死伤,全都是被吓得,他们毕竟都是汉人,具备语言和族群优势,哪怕真打不过了,大不了直接跪地投降,想来明军也不会不接纳。
正因为有了这个心思,所以他们的抵抗意志很薄弱,只要下面稍微来几下狠的,立刻就趴下一片,或者直接开始逃跑,如今城头监视的真夷总共不超过二十个,根本就管不过来,而且也不敢像平时那样随便杀人,真把这些包衣给惹急了,弄不好就会当场哗变,直接杀了他再投降,用他的人头去找城外赎罪甚至请功,这种事情包衣们绝对能干的出来。
同样相信包衣们能干出这种事的还有宋庆,因此他开始加快速度,催促着手下进行第三轮打击。
求推荐票和收藏,谢谢大家!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一百八十一章 衙门
说老实话,宋庆并不太擅长攻城,因为他没干过这个,有的只是守城的经验,倒是看攻城看了不少,多少学习了一些,不过山东卫所和陕军倒是有这方面经验,尤其是陕军,这几年乱民越来越多,动不动就有小城池丢失的可能,自然要重新收复回来,因此倒是还真具备点实战经验,事实上攻城的主力也确实都是他们这些人,关宁军和徐州卫都在第三梯队。
不过现在宋庆没时间等了,因为攻城已经进行了快半个时辰,再打不下来的话,恐怕的大队就要上来了,到时候一拥而入的攻进城去,他们所能获得的利益都会减弱许多,其他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第三轮攻击的时候,几乎将手上能够投入的力量全都砸了上去,这一下果然效果不错,城头包衣们原本战斗意志就不强,猛然遭遇打击之后立刻开始溃散。
“攻城槌呢?赶紧把门撞开,其他人接着往城上冲!”宋庆最期待的其实还是攻城槌,毕竟这里城墙虽然厚实,但并不算太宽阔,总共用不上几架云梯,能够上去的人数也不算多,进度终归还有些缓慢,如果能够直接将城门撞开的话,大队一拥而上,那样才可能迅速将城拿下来,因此不再吝惜兵力,派了手下最勇猛的薛五,直接领着人往城下冲。
这个时候再冲上去,危险性其实已经并不大了,城上的包衣们此刻自顾不暇,都要应付云梯上源源不断的陕军和山东兵,没几个人还有工夫朝城门方向射箭,薛五顶着巨大的盾牌,亲自在攻城槌的右前方拼命推着,同时吆喝其他人跟他一起用力,进展自然也非常迅速,没过多久便到了城下,开始狠狠朝城门撞去,巨大的声响很有规律的在战场上响起。
冲撞城门的声音不止是单纯轰鸣而已,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在撞击着攻守双方的心,进攻一方自然随着节奏继续拼杀,而且越杀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