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了解过概况之后,宋庆笑呵呵的问田欣道:“江南那边现在什么东西卖得最好?又有什么新货物?”
“您问这个可太大了。江南那地方几乎什么都要,比起京城来毫不逊色,何况咱说的江南,那可是连南京应天府都要算上,那地方同样也是皇家宫殿,各色应用之物几乎跟京城那边差不上多少,只要您的东西好。那是什么都能卖得出去。”田欣似乎对江南非常推崇,见宋庆脸上露出沉思之色,摸摸下巴道:“至于说什么新货物,那还得说人家徐州那些做衣裳的。徐州那大风牌您听说过吧?年前还在咱邳州卖过一阵,如今不光是徐州邳州这边了,连江南也开始卖了。”
“哦?竟有这样的事情?”宋庆当然知道自家的衣服已经在江南卖了,只是因为卖过去的还不多,算是个试验,加上他自己这段日子以来实在是太忙,因此还没顾得上打听,如今听人家说起这事,赶忙问道:“那衣裳在江南卖得好吗?”
“听您说话,该是徐州那边过来的,不会也是代理这大风牌的吧?估计这一年下来准没少赚!”田欣先是笑着奉承一句,随即才说道:“您还别说,这牌子卖的真挺不错,正经高门大户的眼下还没看出来,不过那些中等人家确实是挺喜欢,尤其这大风牌样子新,都是平常不太能看到的,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能出点更新的样子,江南那地方风气开明,有的是喜欢卓尔不群的读书人,还就是喜欢那些多少带点离经叛道的东西,尤其因为数量不多,只有少数人买到,穿出门去显摆,倒是让更多的人都看中了,现在好多家都在问这个,有的甚至都打算直接去徐州那边进货,您要是做这个的,保证能发一笔。”
得知自己的东西在江南卖得不错,宋庆也算踏实下来,他知道徐州和邳州就这么大购买力,现在差不多已经饱和了,这年头百姓们穿衣服还是以节俭为主,再要买新的估计都得等到过年,北边的山东虽然也是个大市场,但因为孔孟之家都在那里,风气远远比不上江南开放,因此自己这多少带点离经叛道的衣服反倒是不好卖,目前主要市场还就是在江南。
卖衣服去江南算是既定计划,因此倒是不用怎么布置,但这个身份却是不错,他当然不好说出自己就是宋庆,毕竟他也是个朝廷官员,还是如今名声很显赫的官员,经商这种事情可以做,但不能明目张胆的做,哪怕谁都知道是你做的,只要明面上没有任何证据就行,因此宋庆的大风牌用的是某个邻居的名号,那邻居的儿子如今是宋庆身边亲卫。
不能说自己是宋庆,那就只能说自己是个供货商了,好在他也只是利用一下这个名号,到江南商馆中跟那些商人聊聊天而已,因此倒是并不复杂,说出自己身份之后,田欣更是热情了几分,又大概介绍了些情况,便带着宋庆去了江南商馆。
江南的商人们都很有钱,豪富巨富多得是,因此在修建各处商馆会馆的时候也都挺大方,说白了就是表现实力,江南虽然是文章锦绣地,但他们毕竟是做买卖的商人,某种程度上还挺在意这个,都愿意在商馆中花些力气,让人从进门开始就能够感受到江南商帮的财大气粗,跟他们做生意的时候底气就会落下几分,同时心里头还能更踏实些,几乎一举两得。
宋庆自然不会被这种气势吓住,上辈子见过太多类似的东西,那时候人造这些东西虽然流俗了些,但场面之大绝对是本时代人无法想象的,唯独差了些的大概也就是些古意,因此从打进门开始,宋庆的目光就全都是欣赏,欣赏这些古代的富贵场面,却并不带半分震惊,这让负责接待他的几个商馆中人非常惊讶,因为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刚刚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要接待一位江北徐州来的商人,这人是代理大风牌衣服的,来这边也不知究竟要谈什么,代理这个词本身是宋庆传播出去的,意思就是当地负责销售的商人,到时候跟宋庆按照比例分账,慢慢的大家也都接受这个词了,因此这个明显是徐州人的家伙,显然不可能在江南代理大风牌,要代理也得是江南本地商人去做。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对此人来意有些闹不清楚,不过来者都是客,大家都是做买卖的,人家即便是不给你们卖衣服,说不定是要买点什么呢,江南商馆成立的目的也就是这个,凡是打算跟江南商人做买卖的,都可以来这边逛逛,哪怕没什么事情都可以,只要你是个商人,也可以过来喝喝茶,聊聊天,说不定聊着聊着生意就出来了,因此对于来到这边的商人,哪怕猜不出对方要做什么,或者知道对方目前根本没打算做什么,商馆方面也绝对不会失礼,反倒照顾的更加周全。
做生意成功的人或者商帮,往往都有自己的秘诀,但不要狗眼看人低这一条,却是成功商人或商帮所共同追求的,越是那些上档次的地方,负责接人待物的其实越在意这些,轻易不会去得罪人,更不要说宋庆这等明显有些来历的人。
此时的宋庆在他们看来像是坐地分赃的,同样也像是有几个钱的豪商,非常符合他们对徐州乃至整个江北商人的印象,这种印象甚至能够蔓延到整个北方,在他们看来北地豪商就应该是这么狂风不羁,否则又凭什么说一个豪字,宋庆这副扮相和气质非常符合他们的印象观,因此没有丝毫怀疑,各种问题只要不涉及到什么商业机密,几乎也是有问必答。
问得多了,宋庆对江南目前的情况大概也有所了解,几乎和想象的差不多,那地方还真是什么都要,尽管江南什么都有,但吞吐量却大得惊人,而最适合他的就是北方的货物,确切的说是辽东那边过来的货物,那些东西甚至要比大风牌的衣服更有赚头,因为辽东一直都在打仗,东西过来的越来越少,所谓物以稀为贵,越少的东西自然就越好卖,越值钱。
而他恰恰就有这方面的路子,之前从大凌河战场离开时,他还跟祖家和吴家都打过招呼,包括秦良玉那边也有交代过,过些日子可能要跟他们做生意,辽东方面自然也都是很赞成,他们本身也在跑商,但江南方面却没什么路子,都是跟北方各处城池做买卖,若是宋庆能够在江南立起字号来,这南来北往的生意自然能做,而且还能做的不小。
因为辽东的生意几乎就是关宁军和东江镇在做,而他跟这两支力量有着别人都没有的默契,这才是他能做辽东生意最大的优势所在,而对于辽东方面来说,让他们在江南随意寻找陌生代理人,或者是能够信得过的宋庆,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三更一万字到,求大家来点月票!
第 350 章 南直隶之行
在邳州转了一趟,尤其是在江南商会停留整整半天,晚上还请那些江南过来的商人出去大吃大喝一通,宋庆算是彻底将情况摸准了,也更加坚定了他往江南一行的决心,很多东西光是听起来诱人,他也的确很想去做,但如果不设身处地的去看一看,还是无法最终下决心,他要做的毕竟是大生意,也是将来养兵的本钱,千万不能够有半点粗疏大意。
做生意这事其实难不住他,毕竟上辈子也算是个金领管理人员,又带着超越时代这么多年的见识,若是什么生意都做不成才叫奇怪,但生意也是分大小的,从前在徐州的时候,那些生意虽然也挺重要,但终归是为了自家糊口之用,加上养活当时手下并不多的弟兄,虽然也都事事尽心,但总归不是那种牵扯极大的买卖,某种程度上还是做得粗糙了一些。
但现在却不同了,他的兵力越来越多,如果加上那些乞活军,几乎已经超过一万,除此之外宋虎和王昌手下的人马,他也要花钱拉拢,毕竟那些还都是朝廷的兵,至少也是对朝廷忠诚度超过对他宋参将忠诚度的兵,总归要花钱买人心的。
加上胡捷这边的四千人,虽然不用事事处处全都用到他,但胡捷赚钱的能力跟他没法比,从前只靠着军户们种地过日子还行,如今一旦弄出四千多只操练,不种地的战兵来,经济问题一下子就出现了,同样也需要他的支援。
因此,赚钱成为了 第 350 章 人手,把自己的想法大概说了,手下这边自然没什么意见,这年代除了江南本地人之外,几乎所有地方的人都对去江南有着超乎异常的执着,谁都想去那繁花锦秀之地走走看看,尤其他们这些住在江北的,本身道路就不算遥远,如果能有机会去趟江南,自然都不会迟疑,因此这人选就成了问题,究竟是带谁不带谁。
赵满熊是肯定要去的,这是宋庆体系下最强力的经济人才,去江南主要还是为了做生意,他当然是不能少了,不过其他人就需要仔细挑拣一下,争取用最精简的方式,带去最优秀也最有用处的人,组成这次下江南的队伍。
其实最初按照宋庆的想法,手下有些地位的都可以带去,但因为出了锦衣卫那档子烂事,让宋庆不敢有丝毫大意,天知道对方发觉那些锦衣卫久久没有回转,还会不会继续往这边派人,加上那个新来的知州马辉,以及他那个叫做马庆的愣头青而已,如果宋庆离开徐州,这帮人肯定会捣蛋,因此还必须要留下足够的人手,至少也得是能够挑大梁的人。
上一次丁魁留守,这次自然不能再让大官人留下来,尤其宋庆在发现丁魁在行政方面的能力后,迫不及待的想要让他多出去走走,尤其要到那些大一点的地方走走,多见见市面,吸收点经验,因此这次的江南之行肯定就要带上丁大官人了。
既然丁大官人跟去江南,家里头就必须留下另外一个能撑住场面的,也就必须是薛五了,洛小北在宋庆麾下的地位倒是不低,但毕竟年纪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