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犬-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是给演员适应的时间,因为他的文宣队也要操练的,大家平时做这个都很熟悉,因此最先上来的四个演员并不紧张,无非是在几千人的注视下练练枪刺动作之类,甚至连火铳都不用带,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这种高级货色。

    随后,一纸调令到了,后方有专门的报幕员念起了旁白,崇祯二年年底,建奴大军进攻京师,皇帝号召天下兵马入京勤王,徐州卫原本安宁祥和的生活,也被调令彻底打破了,不过徐州人民非常识大体、顾大局,家家户户都是踊跃当兵,要跟着徐州卫的兵马入京勤王,这段稍微有点夸张,但绝对不能说作假,徐州或者沧州这种以武论高低的地方,热血和忠义都是不缺的,更何况徐州这地方还有宋庆这么个**型性人物,他在当时给自己弟兄的讲话也被重新翻了出来。

    按照剧本的设定,宋庆这个人物是不出场的,因为没人敢演他,倒不是因为地位的问题,而是宋庆在如今的徐州就是个军神,谁都演不像他,甚至找出个相同身高的都没有,这种觉得至少稍微演差了点,下头那些疯狂的宋庆崇拜者们非朝台上放箭不可,唯一演这个角色出问题也不会被打的,估计也就只有宋虎的,毕竟宋老将军那也曾经是徐州的风云人物,入籍还是宋庆的爹,肯定是没人敢动的,但如果敢让宋虎去演自己的儿子,那么宋庆肯定会被打,这基本上是个死循环。

    只是虽然宋庆自己不出场,但他的影响力却时时刻刻都在,就比如说现在的旁白讲话,听完讲话之后,原本对跟随大军北上勤王还有些犹豫的士卒们,以及士卒的家属们,都跟醍醐灌顶喝了神仙汤似的,觉悟马上就涨了好几倍,第二幕出场那几个士兵甚至已经开始手舞足蹈的喊口号了,只是台下没有人觉得好笑,这类口号他们每天都要喊,他们已经被代入剧情当中,没听几句就有人跟着喊了起来,跟着就是三千多人的齐声呐喊,当真是声势震天,整个军营都处在亢奋之中。

    作为受邀参加的胡捷心中无比震撼,这些日子他跟着宋庆一起练兵,自觉已经掌握了不少方式方法,只是跟今天这种方式比起来,他所学会的那些完全是小儿科,看看坐在下面看戏的那些疯狂士兵吧,这会儿只要宋庆跨马提枪,朝着某个地方一指,这些兵保证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把那地方能毁灭的全都给毁掉,绝对不会有丝毫犹豫,随后还会等着下一个命令。

    这才是真的掌握了军心,自己要学的地方还很远,胡捷立刻掏出了随身带的小本,用从宋庆家商铺买来的粗碳笔写了上去,打算在邳州卫也来这么个宣传队,没事演演戏什么的,哪怕没这么好的效果,最不济好歹还能图个乐呢。

    随后,整个徐州卫开始了大动员,行行色色的人因为一个目的,以为一种声音而加入了北上勤王的队伍,家家户户几乎都在上演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生离死别,不少老兵都掉下了眼泪,倒不是因为这一幕他们也曾经做过,而是太多当时做着这一幕的老兄弟,老战友都没能活下来,只余下骨灰被他们带回徐州,葬在宋庆自己建的那个大坟地里面。

    当然,在这里依然表现出了宋庆的存在,他自己也依然不出场,都是从那些士兵和家属的嘴里说出来的,家属因为心疼儿子,苦口婆心的劝他不要去,说他是家中顶梁柱,士兵们却说家中还有个弟弟,宋庆家里只有他独生子一个,他却义无返顾的去了,甚至连他爹宋虎也都跟着去了,如果真有什么不测,人家可是要绝后的,这种情况下宋家依然是父子共赴国难,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理由去苟且偷生?

    家属们被说服了,流着泪送自家儿郎进了队伍,大军出征之时,徐州卫几乎男女老幼一起出动,送自家儿郎最后一程,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劲头被拿了出来,徐州的好汉们唱着高亢的军歌,踏着铿锵的步子踏上征程。

    所有人都看呆了,不少人甚至流出了眼泪,不过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大戏要在他们进入京城之后才开始,那也是很多人必胜的荣耀,同样也是他们最不想回忆的事情。
第三百八十三章 戏如人生
    感谢泪落红尘5的打赏!

    三年多之前的入卫京师,对于整个徐州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改变,这个改变中心人物在于宋庆,他从一个刚刚稳固自己位置的总旗成了代百户,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在京城中大战数场,虽然官位只到了千户,却拥有了寻常千户所不能有的两千五百兵马,而他在徐州的立身之基,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可以说是这次入卫京师,成全了宋庆所有的一切。

    除了宋庆之外,其余人的收获也是不小,战死在京城的就不说了,那些活着回来的基本都成为了军官,成为如今这支上万人队伍的中坚力量,如果命再好一点的,熬过了大凌河之战和山东平叛,如今已经能到中级军官了。

    戏台上面的一切,正是这些人全部都记忆,无论是惨痛还是辉煌,都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看着台上那几个人所代表的徐州卫大军,所有人都激动的难以自已,就像之前大家一起喊口号似的,此刻他们也一起唱起了歌。

    尽管他们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军歌,大家唱的都是些山村俚曲,但三千人同时扯着嗓子唱起来,依旧是说不尽的豪迈风流,整个大校场上升起熊熊烈焰一般,阳刚之气在这一瞬间表露无遗,而戏台上的演员们也开始渐入佳境,因为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没什么可怕的,他们也都是至少参加过一次大战的活下来的人,当日在战场上最能够信任的无非就是台下这些同袍,如今不过是换个方式跟同袍们接触,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紧张害怕的情绪,如鱼得水才是他们该有的感觉。

    恢复常态之后。演出进行的愈发有条不紊,徐州卫的兵马到达了京城,入驻了京营的营地,随后扮演赵满熊的胖子开始出现。不少从京营过来的老人开始笑了起来。赵把总如今是整个徐州的财神爷,当年在京城时候可是落魄的很。几乎就没人拿他当回事,哪怕如今这些到了徐州的人,那时候也都是将赵把总当成整个京营的笑话,从来就没有尊重过。

    赵满熊自己却笑得前仰后合。甚至还生出几分满足感来,这一段的剧本是他自己写的,主要就是表述自己当日在京城时候的郁郁不得志,几乎就是各个营头的碎催,每天带着手下那几十个人东奔西走,做些个赚散碎银两的小生意,直到徐州卫到来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之中,他遇到了当时官位跟他差不多的宋庆,两人可谓一见如故,迅速成为了好朋友。

    当然。这里面依然是没有宋庆出场的,宋将军的光辉形象依旧来自旁白,将军讲述了经济对于地方和军队的重要性,听过之后赵把总迅速回魂,觉得自己找到了主心骨,也立下必胜追随宋将军的宏源,如今在徐州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紧接着,突如其来的大战开始了,敌军突然袭击安定门,满桂将军出城作战失败,临危受命的徐州卫顶了上去,在一段石条做成的城墙后面,与扮演后金兵的演员们作战,这个镜头刚一开始,底下边瞬间鼓噪起来,今天来的都是操练最好的,其中有不少都是老兵,都是当初参与过这场大战的,只是那时候大家心中还有些胆怯,如今所有的胆气都是打过了那一仗之后才有的,因此不少人再次看到当时的场景,心情之复杂可想而知,几乎是下意识的将注意力集中过去。

    台上的激战依然在继续,台下的人凝神观看,但不少人的心其实已经不在台上,而是在三年多之前的那个正午,当时初次上阵的徐州卫战战兢兢,不管是他们这些当兵的心里没底,就连军官们心中也都很是不安,甚至包括宋庆也是如此。

    台下坐着的孙伯平和宋虎等人都是用回忆的情绪在看着戏,想着当时的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是指挥若定,还是手忙脚乱,仔细回忆过之后,发现还是后者居多,而台上的演员们也都在着力表现着这一点,显得非常杂乱无章,高台上站了十几个明军打扮的人,而攻上去的辫子兵只有五个,可就是这五个辫子兵,却是在压着十几个明军打,甚至很多明军又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时有人被砍死下台,又有新的人顶了上来,局面从一开始就被压制住了,安定门城墙也是岌岌可危。

    没有参与过那场大战的新兵们非常紧张,尽管他们已经知道结局,但现在已经被代入剧情,脑子里全都是安定门快要守不住的念头,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来力挽狂澜,直到有个大个子明军挥舞大刀杀来,此人身量颇高,膀大腰圆,带着个大大的毡帽,满脸络腮胡子,乍一看跟李自成似的,他一刀砍死个后金兵,高声喝道:“大伙儿跟着宋百户杀敌啊!”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徐州名将薛五出场了,所谓李自成的想法,只是宋庆一个人的,那位闯王现在还在高迎祥手下当闯将呢,除了农民军内部和少数被他们攻打过的地方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论名气比宋庆差得远了,当然也就不如宋庆麾下头号猛将薛五,至于在徐州这边,更是没有谁知道李自成是谁,他们只知道带着大毡帽,手中鬼头刀的薛五。

    宋庆延续了不会出场的惯例,由饰演薛五的演员高喊一声,引出了他的存在,这一嗓子如同黄钟大吕,灵仙妙音,又像是杀了大龙之后的buff,迅速就把那些慌乱不堪的兵马给引燃了,徐州卫的兵马跟打了鸡血似的,争相围着那几个后金兵猛揍,战斗局面也开始逐渐缓和过来,胜利的天平向着明军那边靠拢,最终他们获得了全胜。将敌人赶了下去。

    最后一个后金兵退到幕后的时候,台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