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你们配齐了!”
我这么招人喜欢呢?情况不大对劲啊!
宋庆只觉得有些恍惚,他虽然不算人憎狗嫌,但恨他的人也绝对不在少数,来这时代快一年的时间,几乎每一步都是踩着别人尸骨上来的,若是诅咒和扎小人管用,估计他已经死过几十上百次了,还是头一次这么被人爱重,受宠若惊之余,都觉得有些不真实了,甚至还有那么点恐惧,也不知道这位总兵大人打的什么算盘,这是派出去当炮灰之前先给顿饱饭吃?
不过很快他明白了,这大概是满桂和京营副总兵申甫之间的矛盾,满桂是正规军出身,如今的官位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而申甫在某种程度上则算是幸进之辈,若不是情况是在危机,朝中又有两位不怎么懂打仗的老大人极力推荐,他一介白身绝对不可能在仓促之间坐到这个位置,仅仅位列满桂之下,而且还独自领了一军,根本不归满桂的京营节制。
这种情况下,满桂能看申甫顺眼才怪呢。
申甫的士卒很多都是临时招募的京城百姓,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就是地痞流氓,加上组建时间不成,训练又很匮乏,战斗力说是参差不齐都算客气的,关键是这支部队装备居然还都不错,在京营里头算是好的,军饷什么的也是发放及时,满桂估计也是因为这些,所以对申甫格外不满,两边经常会发生争执,甚至会动手动兵器。
宋庆上辈子看到过这样一条史料,说是满桂士卒比较骄横,因为看不惯申甫的手下,双方经常会有口角和斗殴,而两边的营地距离也不算远,以至于经常有满桂的士卒朝对面射箭,申甫的手下还被射死了几个,最后打官司则是不了了之。
原本他还觉得,这基本上属于扯淡,两边虽然有矛盾,但毕竟大敌当前,而且又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不至于闹得这么过分,可如今看起来未必如此,就满桂对申甫这种态度,当着宋庆面都敢旁敲侧击的聊聊,显然已经是难以容忍到了极限,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主帅既然是这个态度,属下的士卒们自然都是有样学样,发生这种事情也就不新鲜了。
这种事情,宋庆当然是不好插手的,而且他也犯不上跟谁客气,既然满桂主动提出要给,他当然也就收着,不过他要的东西也不多,无非是些刀矛弓箭之类,五军营和三千营多得是,解决起来不是什么难事。
满桂大概听了一些,对宋庆印象更好,觉得这是个正经会打仗,也打过硬仗的,要的没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全都是战场上使用的硬通货,又是好一番勉励。
除此之外,满桂还很热心的问他要不要火铳,宋庆则更热心的回绝了满总兵,这年头火铳质量太差,不是自己拿斧子督造出来的,他实在是不敢使用,而且他手下如今是长枪阵,有了火铳他自己估计都未必会使用,还是留给神机营玩吧。
求推荐票和收藏,全靠大家啦!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一百一十章 申甫
辞别了满桂,宋庆迈步走出营门,思考着下一步应该去做什么,或者去见些什么人,己巳之变的几大主角,袁崇焕他是见不到了,崇祯可能会有机会,但绝对不是现在,皇太极则是敌人,他早晚要见到,现在除了刚刚见过的满桂之外,最让他有兴趣的人,就是那位京营副总兵,堪称一代奇人的申甫了,如果有机会的话,他真的想见一见这位历史评价呈现两个极端的人物,好好的观察一下,这位究竟是真有才能却没地方发挥,还是说纯粹就是个江湖骗子。
只不过对方可是京营的副总兵,每日应该也是日理万机的类型,又没有特意召见自己,就这么直截了当去找人家,一来礼数不周,二来估计也会让满桂误会,暂时还真是不能成行,只能等待机缘了。
可不知是否运气爆棚,当宋庆快要走出军营时,一眼便望见个消瘦汉子走入营门,周围士卒都在很和规矩的行礼,可怎么看都缺了几分恭敬,附近还有几个明显挑事儿的将官,更是直言其为副总兵大人。
怎么称呼领导,这可是有学问的,某人是一个副总兵,管他叫总兵的,那是普通属下,管他叫将军或者某某帅的,那是比较文艺的属下,刻意管他叫副总兵大人的,那可就是……
京营中如此奇葩的存在,应该就是申甫了吧?
宋庆看着眼前的瘦高挑,心中颇有些纠结,自己刚从满桂那里出来,又得了人家不少好处,这就改口管别人叫总兵,显然有点不太仗义,虽然满桂不知道吧,自己心里头也别扭,更何况周围不少人呢,未必就不会传到满桂的耳朵里去,有时候这站队可比做事都要重要得多,虽说这两位总兵大人最后结局都是个死,但如今还都是现管,轻易得罪不得。
尤其是满桂,这位大将军如今权威很盛,若是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他,给自己派一个哨探任务,领着几百人出城送死,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因此这总兵大人,那是万万不能叫的。可要让他管申甫叫副总兵大人,他又实在开不了这个口,没奈何只能文艺一把,再次单膝跪地道:“下官徐州卫百户宋庆,见过将军大人!”
“快快请起!”申甫的态度倒是和满桂一样好,他相貌有几分儒雅,看上去更像是个文人,哪怕穿着一身甲胄,腰间还悬挂宝剑,给人的感觉也更多是儒将风范,说话声音略有些绵软,跟满桂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
这人,应该还是不错的,至少并不倨傲,也没有通常幸进之辈的狂妄举止,只不过在如今这个危急存亡的关头,任命这么一个人当副总兵,那可真有点不负责任的意思了,三大营乃是京军,自来便是眼高于顶,申甫本身就是个平民百姓,骤然得到高位,军将们难免不服,加上他又是这么个柔弱性子,估计除了自己招募那些新兵外,其他人都不太会听话。
这位申大人其实也算是奇人,早年在云南讨生活,天启初年的时候当了和尚,在河南山东一代研究佛学,谁想到进了嵩山之后发现个很有本事的老道,又开始顶着光头跟老道学本事,据说学会了一身兵法,出山之后跑去颍州名士刘延传老先生家里做门客,没事就跟其他同行探讨兵法,从而名声大噪,至少在小圈子里面,俨然就是个军事家了。
这次建奴兵锋直指京师,闹的北京城人心惶惶,庶吉士刘之纶和金声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申甫的名声,直接找崇祯推荐,崇祯还真就把人招来了,当场任命他为京营副总兵,只不过没有一兵一卒给他,让他自行招募军队,而他仓促间招募来的,自然就是京城各处的百姓,和一些想要吃皇粮的地痞流氓了,战斗力自然可想而知。
站起身来,宋庆再次打量这位副总兵,得出的结论和刚才差不多,倒是申甫对他很是热情,不时夸奖少年英雄,国家未来栋梁之类,两人也算是相谈甚欢,聊的都是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正在宋庆决定是否应该告辞时,申甫突然说道:“宋庆,你知道嘛,皇上都听说你的事情了,想着有机会要见见你呢,你可要好生努力才是。”
“什么?”宋庆顿时愣住,他之前见满桂的时候,倒是也想到过某天会被崇祯召见,不过这终究还只是想想而已,如果真把他率部斩杀八十多后金兵的事情报上去,说不定还有可能,谁知道只报上去二十个,就能够引起领导重视了。
见他发愣,申甫也是苦笑连连,叹口气道:“如今后金兵逼京城,皇上寝食难安,加上之前各部作战都已失利告终,心中就更是烦闷,前日看了军报,偶然瞧见你率部斩首二十真夷,顿时就来了兴趣,若非你这功劳还不算太大,皇上又太过繁忙,说不定真要叫你觐见,如今既然到了京城,好生协助京营便是,早晚有功德圆满那一日!”
“那,那宋庆先谢过大人了!”宋庆多少也有些兴奋,满桂虽然名气很大,但毕竟也就是个将官,史书上即便记载,能给个几行或者一两段话,也就算是挺不错的待遇了。
可崇祯却不一样,这可是位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十六岁登基,从他哥朱由校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迅速把对自己地位威胁很大的魏忠贤干掉,这可比康熙除鳌拜难度更大,鳌拜当时好歹还有人敢跟他顶,魏忠贤那时候可是真的一手遮天,若不是个太监,而是个权臣的话,说不定都能改朝换代,可见崇祯心机之渊深,手段之高明。
在这之后,这位皇帝一方面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重现明皇朝当年辉煌景象,另一方面却是疑心重重,频繁更换和滥杀大臣,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这位比前朝几代皇帝都要贤明的君主,却沦落到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的地步,在李闯攻入北京城后,自缢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也算是全了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么有知名度的一位皇帝,还真是挺让人期待的,只不知究竟有没有机会见见面。
求推荐票和收藏,望大家多多支持!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一百一十一章 深宫
对于崇祯皇帝,宋庆有着自己的看法,无论是觉得他有心计有手段,关键时刻够爷们儿,还是觉得他生性刻薄寡恩,而且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导致经常犯一些常识性错误,都不能影响到这位皇帝在几千年中华历史中的地位。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对于他这个时空旅客,处在深宫之中的崇祯,同样也是抱有很大期待和兴趣。
军报已经呈上来两日的,其余的都是看过后便叫人拿下去,唯独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