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梅花-李寻欢后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雪里梅花-李寻欢后传-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停步,精进不已,直至银光照彻身心内外,但之后光明渐淡下来。

  随着光明渐淡,李寻欢的身体渐觉虚空无我,但内心对外界一切变化又感觉历历分明。李寻欢曾开眼注视身体变化,发现竟非幻觉。笼罩于淡淡白光的身体,在海水竟渐透明起来,更奇的是,连衣服也一起生此异变。千锤百炼,造诣功深。现在李寻欢进入一种奇妙定境,可以一瞬间让身躯化作虚无,但心灵明明白白,外界一切变化精微,尽收心底。于此境界,世上一切对他已是百害无侵,任何外来力量只会让他更明了其源头来历,变化精微,而绝难伤他一分一毫。因为此刻他已达无身无我境界。李寻欢智珠在握,默察天海变化。不知几许年月,一天发觉海面又是一场大风暴,雷闪电鸣,比上次吃亏时更狂暴可怕。李寻欢一动念,海底中忽生一股疾流急涌,出诸众水,李寻欢身形乍现,一长身,纵离多时坐定的海底。如苍龙踏波,水箭穿空而出,宛延于满天乌云、暴风、骤雨、雷霆之中。老天爷仿佛被他的轻狂激怒,一时似万雷齐发,千电交鸣,击向飞舞空中的身影。当雷电击中李寻欢身影的时候,他长笑一声,倏忽凭空消失。狂暴的雷霆一时扑空,尽打在虚空、海面。仿佛连天地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霎时之间,天地陷入沉默,但李寻欢的长笑犹在不止,响彻风雨之中,一时气概胜过了这场天地异变。连台风也象泄了气,势头弱了不少。虚空之中,李寻欢潜心体悟刚才穿空而过的雷电,种种物理因缘,力量生灭。臂如明镜,中现万物,纤毫毕现,而明镜何曾染著分毫?这可谓三界唯心,或近于佛法所说大圆镜智。李寻欢忽有所悟:人之身心世界由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根尘识十八界与色、受、想、行、识五蕴诸因素组成;而无情世界分析到极微处,由地、水、火、风四大种子组成物质。如是诸般要素组合成人、世上万事万物。明了雷电起灭因缘,李寻欢心念动,身影现,雷霆之力骤然蓄于掌心。猛一搓手翻掌,放出万丈雷光,击破当空厚厚云雾。猝然云海如遭热水泼雪,翻腾中露出青天一角,竟然是星空灿烂。李寻欢猝然化作一支银箭,直贯长空,穿云而上,骤觉眼前境界大异。只见身下云海翻腾,内里电光闪烁。但云海之上,却是晴空如洗,银汉星光。李寻欢明白过来,原来世上一切风雨,不过只发生在一带云层之下。云上宇宙,亘古清明,又何曾有甚风云变幻?臂如世人苦苦挣扎在晦明吉凶的一场变化之中,甚至于呼天抢地,怨天尤人。但不知其佛性本来清净,何曾染一纤尘?众生尽有自性清净法身佛,但偏要造业深重,苦海轮回不休。想明白这一点,李寻欢心气平和,不再理甚风雨,身化银光,如流星经天,疾投西方而去。

八、海外归来
一晚飞越重云大海,到第二天清晨,已逐渐见到一些出海捕鱼的渔船。李寻欢知离陆地不远,归心似箭,云光更疾。不一会飞近浙东天台山一带,李寻欢看到熟悉的山河大地,竟在空中洒下热泪。盘旋数番,终发觉当日石室。只见四周密林如海,围着好大一片幽野山谷。山谷中流水潺潺,青松郁郁,林中白鹤玄猿,衔芝采术;溪中赤鲤青龟,戏藻拂荇。种种珍禽异兽,散见不绝。更可喜的是随处蔬菜滋生,瓜果丰茂。李寻欢眼见炊烟一缕,起于石室方向。脸露笑容,心道:张平这孩子还在,又是他饱餐山珍,大快朵颐的时候了。落下白石岩扉前,见左侧石厨间炉火尚红,羹汤犹沸,人却无踪。李寻欢略感意外,推开石门,步入石室。忽见一人从内室奔出,须发皆长,衣巾简朴,眉目间有些熟悉。李寻欢自从洗髓易筋,脱胎换骨以来,容颜久未变化了。那人忽见恩师从天而降,大喜过望。奔过来抱住李寻欢,眼泪夺眶而出,正是张平。李寻欢微笑轻拍他的长发,扳过他的肩头道:“张平,你我几年未见,怎么你变得这样老法?”张平平抑住狂喜的心情,跪倒伏地,向恩师如仪叩拜,才起身回话:“师父,你这一去就是十五年啦,徒儿又无长生不老之术,哪得不老?”李寻欢闻言,爽然若失,不意自己出门飞行一圈回来,便是十五载光阴,世上人事都不知如何变迁了。也难为徒儿在此苦等多年。他上前一把执过张平手腕,觉察他这些年功力进境。一会放手,微笑对徒儿道:“你这些年来功力大进,筋骨已换,惜未洗髓耳。三十六式天机变可有勤修苦炼,出云剑又进境如何?”张平恭声回话,这些年来苦练天机变神功,出云剑已生异变。李寻欢命他演练一番。张平应诺,从内室捧出出云剑,先向恩师致敬,持剑婆娑起舞。只见剑光如旋,剑气如雪。随招式进变,出云剑渐焕奇光,且越缩越短小,渐至一尺许小剑模样,光芒更盛,一道青光耀眼奇目。而且已能脱手自浮,随招式*空际。无奈似至极限,不能缩得更小。招式舞罢,剑复原状。张平收剑入鞘,躬身向师父讨教。李寻欢早成竹在胸,他微笑道:“徒儿,你功行渐熟,洗髓飞升,只在不远。不过你机缘以不在此地,故境界迁延不进。以后你随我换一处山川修炼试试。”张平恍然大悟,连声应诺。张平忽然想起什么,忙叫师父等等,出门而去。一会端碗入来,说是近日在深山采得灵芝一柄,似乎颇有年岁。因为自己功夫不能突破瓶颈,意欲借此药物助一臂之力。李寻欢见汤中灵芝形状奇古,香气袭人,暗自点头。只稍进一口,余者令张平净尽,不许浪费。此时的李寻欢一滴入口,已如饮江海,尽悉百味。心想这恐怕是千年灵芝。静静默察其药力在体内种种生发变化,片刻了然于心。由此便能推想它对人体种种健体冶病,甚至增强修为的效果。他颔首微笑,对张平道:“这千年灵芝汤于你大有益处,快快饮下。另外此汤滋长我灵力,我忽觉对草木药效敏感大增,或可借此于将来大行济世救人之事。”言罢端坐,闭目不语。张平奉教而行,果觉舌底生津,回味无穷。而且一股药力似漫衍全身,净化气血,平衡阴阳。张平一时感得阴平阳秘,神志清明,似乎种种灵感也纷至沓来,便自回静室修炼天机变奇功,发觉剑光又缩短几寸,已是年来难得的进步了。

  李寻欢双目微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也不刻意行功,任由天机生气流转变化。体内剑光逐渐寂寞,化为芥子,藏于须弥。但体内真气自如江河畅流,清*光自然透彻飘浮。李寻欢用功不勤,而默察其变化。渐渐天光下彻,地气上涌。李寻欢忽觉两种力量第一次同时出现,而且自己似已能将之把握操控。遂运有为之念,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将天地刚柔两种力量,熔铸为体内的神奇。忽又有一道精微之力流贯其中,浸润万物,焕发无穷生机,仿佛百花开放。境界又似王维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觉和谐至极,一种超越古今的趣味横空出世,滋润心田。李寻欢却缓缓睁眼,起来向座前观世音菩萨叩拜上香。又出堂中,向寒山、拾得大师叩拜如仪。忽觉心中万千浮彩渐减渐淡,李寻欢回室归座,再次入定。这番却思念秋风扫落叶,世事无常之境,一会心地光明,如月照寒空,才觉心灵得到真正的安宁。

九、神农百草
定境之中,不知时光的流逝。忽闻耳边磬响,心神一敛,出定醒来。见是张平响磬,这也是李寻欢曾教他的催人出定的方法。张平在李寻欢跟前跪下禀报,说师父入定已有数天。故大胆请师父出关,主持大局。李寻欢微微颔首,先细细体味方才两番定境的差异,默默无语。转头见张平精神奕奕,手足轻快,分明功力大有进境。莞尔一笑,起身离座。先略漱洗,后随意进些米粥,遂收拾小锄竹篓,唤张平一同进山采药。张平知师父本不擅此道,心感奇怪,唯不敢多言,依教从行。李寻欢随意出谷,沿途见到花卉草木,多采撷些微,口中略略舔尝。张平见状大惊,说如此尝试,假如草药有毒,如之奈何?李寻欢笑道:“我此身体,百毒莫侵。且我只须尝其一滴不及千分之一,已足悉其药性变化,又何虑其有毒无毒?”如是逐日于山野效那神农氏尝试百草,一一辨别物性,温湿寒热,更细察其药力侵入人体后种种精微变化,诸药力交混时,体内多作何反应,一一身体力行,口述笔著,积累渐丰。闲暇于外广购世上医术诸书,石室细读,山野验证。去伪存真,阐幽探秘,不用多时,医疗之技,已达大国手水平,只差实际经验了。李寻欢遂带张平开始逐日出没谷外村镇,扮作游方医生。把脉诊病,开药施针,小心诊治。渐渐得心应手,更按自己亲身体察药性,炼制独门药丸药散。对症下药,竟屡建殊功。渐渐在四周打响名堂。李寻欢本意不在此,见访客渐繁,不胜其扰。遂退回深谷,屏绝风尘。先将一段时间来治疗成功的经验,总结出诸般灵验良方,一一于山谷大量熬制丸散。隔一段时间重出江湖,又是一番轰动。无论头昏身热,应手而愈;甚或盲聋喑哑,亦能著手回春。一时赢得“神医”美誉。只是这个“神医”经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寻你易,你寻他难。于是年来,李寻欢在渐东一带赠药施药,广结善缘,行大福德之事。行走江湖时,也曾打听李湖下落,问及几个老人,说是十多年前,此地确有一个县令姓李,为人颇廉正,唯不善逢迎上司,累年不能上迁。在原任多年,更不小心因些小事为上峰弹劾,已卷席还乡去了。李寻欢闻言叹息,特意飞驰回川西故居查探,又道是李湖被弹劾回家数年后,陷害他的上司因贪赃枉法下马。李湖在朝中的道义之交,为他奔走,不但官复原职,更平步青云,入职京官。复得皇帝青睐,近来已是朝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