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顺利加了聂子诚的号码,而后简单客套了几句,李成说明了来意,直接视频语音对话,这样更能面对面的交谈。
“聂老板,你好,我是李成,这次来找你是希望你能转让那个180斤的太岁给我。我愿意出高价!”
“对不起。这个太岁是非卖品,我打算永久收藏的……”聂子诚也就20出头左右,长得极为帅气,有一股让人心生亲切的感觉。语气并不是很强硬。说明了自己难处。又不让他人为难,怪不得这小子能够斩获颇丰,估计在和人交流一方面肯定有一套。特别是对30…40岁的女性有极大的杀伤力。
李成表示了解,自己得到了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还不是一样视如珍宝,别说是卖了,陌生人想要近距离观看都难。
“我真的很需要这个太岁,我出两千万老人头!”李成开出了一个极高的价格,但是聂子诚却干脆的拒绝了,中国最大的一棵太岁,重达180斤的太岁,这是他的镇店之宝啊。
“我很清楚你的需求,但是真的不行啊,这是我们店的宝贝,我注册了太岁的商标,打算用这块太岁作为标志啊。”说白了,这个太岁就是他公司的标志,两千万老人头虽然很多,却无法代表一个品牌的效力。
李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好与聂子诚暂时断了视频了解,跟李光探探聂子诚的底,其实两千万老人头也应该在一个虚高的价格上了,虽说这个年限的太岁收藏增值的潜力极大,却怎么也无法到两千万的水平吧,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拒绝?
难道人还会嫌弃钱太多,事实上太岁其中蕴含了许多的故事,让很多浮想联翩,因此在不缺钱的情况下,没人会放弃。
太岁也就是肉灵芝,秦朝大一统时期,秦始皇下令苦苦寻找的长生药,其实就是太岁!
李成把这件事情简单复述了一遍给李光听,却看他一副好像早就知道的样子,说道:“聂老哥他就是这样的人,现在把钱看得很谈,如果不是为了再收藏多一点的太岁,可能也不会采取这样的经营策略了,每一件他收购来的太岁都有一段故事,不是这么轻易就能够割舍的。”
李光似乎知道聂子诚的许多事情,搞不好是还是好基友一辈子?往往在玩lol的时候,会谈及许多有关自身的事情,为了在游戏之外的一些兴趣吧。
逐渐了解了对方之后,李光对于聂子诚的崇拜不已,不单单是他赚的钱是其很能仰望的数字,真正的意义在于,聂子诚是全国最大的肉灵芝的收藏爱好者,拥有价值不菲的不同重量等级和分支的太岁。
通过了解,李光的一句话引起了李成的注意。
“你说聂子诚他除了喜欢收藏太岁之外,对瓷器还挺感兴趣的,特别是明朝的?”
“是的,只是他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经常请教一些老前辈,只是苦无没有真品的明朝青花瓷,所以希望能有几件真东西,那么今后就有一个鉴别的方向了,也不知道被赝品弄个团团转。
明朝的青花瓷?还别说李成真的有几件品相不错的青花瓷,都是从海底捞上来的沉船内的青花瓷,不仅品相保存完好,存世的数量不是那种大路货!因此说起来,李成认为1…2个青花瓷就足以让他交换了,不过也想看看聂子诚的想法。
全国最大的太岁名头,也不是这么轻易宣传的,所以不管怎么样,李成都要试一试。
随后李成和聂子诚继续交流了一阵,值得庆幸的是,聂子诚可能对真品的瓷器十分感兴趣,所以请了这方面的专家,鉴定下真伪。
李成的青花瓷放在水晶宫里面,约定了过几天一起喝茶聊天,李成要悄悄地拿出了两件青花瓷,一个是青花盘子,一个则是梅花瓶。
三天之后,当李成亲自来到了杭城,见到了聂子诚之后,房间内,李成小心翼翼从行李包内拿出明朝的青花瓷,做了一番的反震处理,所以在安全方面不用担心,他只是怕快递方面会吞了啊,不过这些外国人也不了解,他也不想过多解释了。
“这正的是明朝的青花瓷?年代是?”
“应该是朱棣那个时期的。”也只有那个时代航海技术才能蓬勃发展,这也是李成的估计,鉴定这方面,李成只是一个外行人,但是却有内行人也没有的学识与胆量。
李成看着聂子诚十分欢喜地拿着盘子和瓶在那把玩,开始考虑着两件青花瓷的价格,看样子也不到那个天价,正常的购买绝不会达到如今的价位。
太岁的话,聂子诚还有很多,虽说没有达到180斤的却还有许多上百斤的太岁,首先观察出太岁在国内市场的畅销,就应该把重点转移过来,这也可以得知两人的关系是多么的晦涩难懂,年轻人的时代,李成是跟不上步伐了。
“怎么样?两个青花瓷换了一个太岁吗?”李成充满希冀地道,现在农村里面种田的越来越少了,要买到正宗的乡村稻米,还是很困难的,大多都是集约化生产的稻米,对于吃惯了农场米的他来说,还是极为不简单。
“换!怎么不换!不过我首先要请几名专家鉴定一下,不知道你在意吗?”
“嗯,这个没事,随时可以过来检查,享受下海滩的美景不是很好?”李成说罢,笑眯眯地道,用两个青花瓷换一个太岁,还是很值得的,而且是180斤的巨大太岁,单靠李成一个人还是难以搬动的。
随后聂子诚带着李成亲自看了看太岁的样子,这也就是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有专家认为,“太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古生物**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文火慢炖
李成和聂子诚在杭城双方都通过自己的渠道鉴别了太岁、青花瓷的真伪,确定了一个皆大欢喜的交易意向,采取的以物换物的形式,这样一来对双方都有好处,各取所需,不必用货币作为交换,那么就能省去一大笔的税费与手续费,这也许多藏家在私底下经常使用的交易方式,对某件藏品比较感兴趣的话,会用另外一件价值差不多的物件拿来交换。
如今拿到手了上万年历史,重达180斤的太岁,说不激动肯定不太可能,让人搬运到了一处人极罕见的地方,李成陪着太岁一直到晚上,期间摸着太岁的时候,发觉这朵巨大的蘑菇,似乎在有节奏的呼吸,如同富有生命一样。
这样的话,就让李成十分好奇了,不过这也很正常吧,毕竟是拥有上万年历史的古老生物,两个几百年的青花瓷换这个万年太岁,李成觉得太值得了,可能也是由于明朝的青花瓷仿品过多,聂子诚没有这个机缘去碰到合适自己的瓷器,综合许多原因,李成才能够得到这个太岁。
等夜深人静的时候,杭城郊外,李成这才敢把太岁收入水晶宫之中。拿到了宝贝之后,杭城也不宜久留,急忙回到了湘城老家,别墅内的房间里面,李成从水晶宫里面割一斤多的太岁片,而后抓了几只鸡,用陶罐文火慢炖,打算给亲人们滋补一下。
在李成看来太岁用多少少多少,属于不可再生的珍贵药材。因此不容大意啊。李成全天候地在空地守着太岁鸡汤。
李大国走了过来对李成说道:“阿成,交给你大嫂看火候就行了,也不知道你煮这么多鸡汤干什么。”
起码有五六煲啊!足够一家子单纯吃鸡汤了,不过在湘城炖鸡一般很少,只有一些妇女和老人才需要炖鸡汤进补吧,大多都是用来炒着吃,比较香一些。
李成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寻常的鸡汤,而是真正的好东西,不论谁吃都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知道秦始皇吗?当初了为了长寿就下令需要长生不老药。嗯。这个东西就是太岁!”
“咦,太岁?我还以为是天麻之类的,这种东西很稀罕啊!那我可要尝一尝了,我们这类年纪的吃了没事吧?”大补之物。容易出现一些情况。因此身体虚弱者与青壮年人。一般很少会大补。
“没事,少吃点就行了。”李成说完,观看着火候。这些鸡汤可容不得半点闪失啊!按照价值来计算,180斤的太岁就有差不多两千万左右的价值,那么一斤多算是两百分之一的吧,起码有10万的价值!一斤太岁十万……
这只是材料方面的成本,如果拿太岁鸡汤拿去卖,没个50万,李成连正眼都不会瞧他一眼。
这可是凝聚了心血的事情啊,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大意,为了不至于太岁的味道太过浓郁,因此把一斤太岁分为了五等分,也就是说一煲鸡汤里面有一百克左右的太岁片。
小心翼翼煲了四五个小时,期间李成都没有离开过,一直在那注意着火候,功夫不负有心人,五个陶煲的太岁鸡汤由李成精心烹饪,也算是大功告成了,首先品尝的当然是长辈了。
李成叫上了奶奶与大伯一家都来到了空地上,这些都是亲人,有好东西当然要分享一二了。
看到大家都聚齐起来了,李成说道:“你们肯定很奇怪,为什么我今天什么都不做,单就守着在这里煲鸡汤,不瞒大家,这里面添加了价值不菲的太岁,光光一口鸡汤,价值这个数!”李成伸出了五个手指,让大家都十分奇怪,五块?一口鸡汤五块钱算是很贵了吧,毕竟一头土鸡卖个上百块就很难得了,加些什么西洋参,一口才多少量啊。
“五万!一口鸡汤没五万,别想吃这个太岁鸡汤,这一煲鸡汤起码价值五十万!而这五煲,当然了,是为我最可爱的亲人准备的,大伯一家拿个四煲吧,注意分配啊!别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