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间军校大学生的激情从驿动到:泯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0年间军校大学生的激情从驿动到:泯灭-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伐有力。”

  于是我开始了行进队列,就是行进中从纵队变横队――向右转走,从横队便纵队――向左转走。

  有了看的见的成就,大家也就不觉得累了,到了晚上学习条例,大家甚至还精神抖擞。

  在精神上受到了鼓舞后,从礼拜二开始,进入“最为艰苦的队列动作” 。就是正步走,大家把裤子挽到膝盖以上,把袖子挽到肘部以上,分解正步走。

  分解动作中,最为叫劲是一步两动,踢出腿,脚面与地面平行高25公分绷直,摆臂到到第四个纽扣。先定格30秒再1分钟再90秒再2分钟……一直到礼拜四下午,我们上升到定格3分钟,军装基本已经是全白了全是汗碱,“我们当年参加华北演习时。”队长在1981年全军华北演习时,是个连长,因荣立二等功提前晋级,三年后的今天已经是正营职。“知道怎么练正步吗,腿上绑沙袋,小臂挂砖头。”

  确实,队长走起一步一动,真的是举重若轻,教科书一样标准,像散步一样轻松。看到我们也可能达到的NB状态,大家几乎绝望的精神又来了。

  什么叫水到渠成,经过五天的分解动作,周五早操开始连续动作,到了周六下午收队,我们竟然踏着解放军进行曲整齐地行进了。

  队长微微的点头,让我们把劳累丢到了九霄云外。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刺激项目
“大家欢迎军教室齐教员讲《军事地形学》”晚上教导员终于不再讲枯燥的条例,一个身高190左右的中年美男主讲军事课。

  “从下一周开始,我们进入了真正的军事学习。当然,由于我们是技术院校,这些在军事院校会学四年的军事理论和训练被浓缩成一周。一周的六天,我在晚上的理论上学习了军事地形,就是等高线地图的认识,军事沙盘的认识,以及指北针望远镜等的使用。白天的训练,则是匍匐前进,涉水钻网等。”

  一周后,周六早操,队长介绍了军教室的刘主任。“同志们,今天我们就要进行野外军事训练综合考核了。”这个文质彬彬的主任是总部参谋出身,“早饭后,每人发放一张军事地图一块指北针和一个军事望远镜,然后我们集体到赞皇山区,到达目的地,我再具体讲考核科目。”

  听说要进行野外军事考核,我们兴奋异常。全队乘坐四辆解放卡车,开往赞皇的途中,不停地拉歌。

  拉歌,是部队集*会时最为常见的项目。就是个单位之见,互相鼓动对方唱歌,一个领导指挥全体人员齐声大吼:“一区队,来一个;来一个,一区队,呱唧呱唧。”这样的内容或是齐声吼出来,或是用歌唱出来,然后各单位再分别唱歌。

  四辆拉学员的卡车加上一辆拉着保温桶的卡车,满载着歌声在10点半到达赞皇武装部。

  “现在是11点,虽然还没到开饭时间,我们提前开饭。”军教主任说,“时间是30分钟,饭在保温桶里,到时候无论吃完与否,我们集合。”

  这么有实战味道,太刺激了。

  大家迅速围到拉饭的车旁,车上的炊事员每人一个军用饭盒发放午餐,里边是盖浇饭。

  11点30分,哨声准时响起。“同志们,这是考核前最后一次吃饭,下面,每人发放一袋压缩饼干,大家再将带的水壶注满开水。”主任说,“然后,还是坐来的时候的车,我们把大家分别放在12个不同的地点,就是每个班一个地点。然后,大家打开你们的地图。”

  主任拿着地图说,每个班由一名干部组织,到达地点后分成3组。然后,大家按次序前后间隔40分钟出发,按地图标识的行军路线,进行行进。

  每个组相隔40分钟,每个人发一个红色信号弹。大家从今天傍晚6点开始,到明天下午4点,他指了下地图的一个红色标识,大家到达这里集合。6点前到达的,考核通过。这期间,你们的军粮就是那一袋饼干和那一壶水,在我们考核的区域你不会买到其他食品,但可以找到泉水。区域内也没有野兽,但不排除有蛇蚊等。我们在6点,会发黄色红色信号弹各6颗,没到达的同志就按信号弹找。如果还较远,或没看到,你们就发手里的信号弹,我们会去接你。

  同时,如果行动时,发生意外或其他紧急情况,大家就发出自己手上的信号弹。

  简直太刺激了,听到这样的考核项目,大家一起欢呼。

  卡车拉着各区队出发。我们11班,5点左右被放到了一个小山脚下。带队的军官说,他是训练部参谋。

  离考核开始还有近一个小时,我们先分组。我曹振刚和山东的马海还有来自甘肃的李小达一组,6点半出发。

  因为是这样刺激的项目,大家兴奋异常。“大家先静下心来”参谋说,现在先熟悉下你们的行进路线。

  但大家哪里还静得下来。 。 想看书来

山间迷路
终于到了6点半,在第一组出发40分钟后,我们出发。

  这是一个半山区半丘陵的地形。和许多北方的类似地形一样,只是能零星地看到些庄稼和树木,大部分是裸露的黄土和沙石。所以,我们按照地图标注的线路,其实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只是,每走上十几分钟,我们就停下来用指北针对照一下地图。

  如你所知,这样简单的地形,其实走起来很快。

  到天擦黑的时候,我们用指北针量了量地图,我们已经行进了近12公里,主任说整个科目一共有不到60公里,也就说我们已经走在了进度的前面。

  “咱们先找泉水吧。”曹振刚说,他的水壶已经喝了一半。

  大家都说已经喝了不少。于是开始目测附近有没有泉水或其他水源。这时,地形已经基本是山了,坡度很缓,但植被要比丘陵浓密多了。此时是9月下旬,这里的作物已经明显变黄。

  于是,我们先坐下,研究会在哪里找到水。“我觉得,因该去有庄稼的地方去。”李小达说,树木是靠自己的根吃水,庄稼虽然也靠天,但它们的根不发达,所以附近说不定就有水。

  大家都没有经验,听他说得有道理,于是马上起身,先在我们离开的地方堆了一堆土,以便回来好找。然后便向最近的一块庄稼地走去。

  “看,什么?”走在最前面的马海叫到。只见空中有几个闪亮的东西在飞,这时,天已经渐渐黑了,所以那东西非常明显。

  “萤火虫吧”我几乎异口同声,无论是来自城市的曹振刚,还是我们几个农村的,都没见过。于是我兴奋地赶过去,那萤火虫飞得很慢,好像一下就能逮到。

  可是,眼看就在眼前,你无论怎么追,它们却总是在你眼前。而且,随着天越来越黑,萤火虫越来越多,我们却怎么也逮不到。

  一时间,我们忘记了考核,和狡猾的萤火虫赛跑。到天完全黑下来,我们也累了,一看表,已经是晚上10点。

  这时,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伸手不见五指”、“萤火虫的屁股没有多大亮”。

  在漆黑的山野,我们完全看不到任何东西。按教科书说的,仰头看天,但此时我们其实被萤火虫引到了山坳里,视野很有限,我们能认识的北斗七星,根本就看不到。

  坐下来,我们谁也不说话。

  眼中是漆黑的夜色,耳中是蚊子的嗡嗡声和不时才有的不知名的虫子叫声,萤火虫竟然也不见了。

  “咱们,不能动。”我说,已经追出了两个小时,离我们的路线已经很远,此时没有地貌可判断,如果盲目去找,很可能越走越远。

  “那就先睡吧。”身为团小组长的曹振刚说,着急没用,乱找也不行,干脆就睡在这,明天天亮再动。

  我们把背包里的雨衣拿出来――那时候,雨衣就是行军的防潮褥子,幸好这里到处是裸露的沙土,没用露水。把雨衣铺在地上,我们背靠背睡觉。

失火
说是睡觉,但谁能睡得着呢。

  这里是山区,我们远离了我们行进的路线,教员说可能会有蛇,天空伸手不见五指。这些,对我们这些虽然穿着军装却其实只有十六七岁的人来说,太过恐怖。

  这是入学来第一次的考核,我们这个组,既有团支委又有团小组长。按我们白天两个小时走了12公里速度,追逐萤火虫时速度还更快,我们大致有走出了15公里。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现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看到,呵呵,其实我看不到哈,大家郁闷的一言不发,我率先打开话题。

  已经这样了,再郁闷也于事无补,只会影响士气。

  “大家不用着急啊,顶多咱们是原路返回了,兹打晚出发了俩小时。”我说,“而且,萤火虫不会飞直线吧,它们也肯定是在自己家附近飞吧,估计我们不会出来太远,是吧晓达。”因为是他先说捉萤火虫的,我怕他自责。

  “也是这个理。”李晓达说,估计萤火虫也爱盘旋,我们跑了两个小时,也可能就在原地转圈呢。

  “你们说,那个车胤,抓萤火虫当灯泡,那功夫不早就天亮啦,还学什么,学”曹振刚没好气地说。

  “呵呵,你知道车胤是什么吗?”我说,“是晋朝的宰相。你想啊,史官写历史,还不往死里拍马P,编故事呗。”

  “可不吗?”李晓达说,“你看现在不也一样吗,那个领啊袖啊的不是从小就伟大,雷锋从小就和恶霸地主斗争。”

  “对了,晓达,你好像也是农村的。”我问,你父母是不是老师什么啊,给你起名多好啊,我记得一个开国将军就叫晓达。

  我一说,曹振刚和马海也都认同,我们几个的名字,基本上都是大路的。

  “呵呵。”李晓达笑了,好什么啊。我们家那里,有个习惯,有了孩子,就按排行叫,或是叫老大老二老三或是叫小大小二小三,我是小大。上学时人家别人都起个学名,我爸爸懒得起,就叫李小大。到了高考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